護城河,是古代為防守用,由人工挖鑿,環繞整座城、皇宮或寺院等主要建築的河。
過去,北京城的護城河從前門箭樓前的正陽橋下流過,如彎彎明月環抱前門箭樓,所以這段護城河俗稱為月亮灣。據《乾隆京城全圖》1750年所繪,前門月亮灣區域為城牆護城河所在地,護城河在古代是一條重要的河流水系,與京杭大運河相通。從正陽門橋往西的護城河水面寬闊、水深也足夠,大小舟船穿梭往來,也帶動了河南岸的經濟發展,一些商號也應運而生,人氣興旺,熱鬧非凡。
1960年代,前三門護城河被改成暗河。如今,正陽門箭樓還在、正陽橋南側的五牌樓重新又建了起來,交通銀行舊址、鹽業銀行舊址,兩座建築保留下來並被確定為市級文保單位,西後河沿和西河沿街仍在。但正陽橋沒有了,護城河也消失了,連暗河也不存在了。
2016年,有關部門對這裡進行綠化改造,從煤市街北口到珠寶市街北口的狹長地帶,佔地約9000平方米,建成了一片開放式城市公園「月亮灣公園」。除增加黑心菊、鼠尾草等觀賞植物的綠化「常規動作」之外,還依照蜿蜒的地形開挖了水槽,象徵過去的護城河。「河岸」由歷史浮雕構成,刻畫的是「大柵欄」「全聚德」「月盛齋」「同仁堂」等歷史上的各類老字號,人們可以追憶著昔日這一帶的繁華景象。
到了前門周邊,您的眼睛別光盯著那高高的城樓,串流的人群,也請留意一下身邊這個有歷史、有文化的小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