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摘自《菜根譚·概論》
寵辱不驚,這四個字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不是在書本上,現在說來是一位已經退休了的國家女性幹部,在她描述自己的狀態時,所說過的話。至今我只記得了這四個字,之後也聽到過幾次,包括在書本中看到。
這是每一個想要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人所期望達到的「樣子」。我之所以說樣子,只是想強調它並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樣子,如果只從表相去看待它,就把它看得淺薄了。之所以以前看過很多遍,都沒有根植到心底,就是因為一直存在表層。
為什麼大家一看就明白它說的是什麼,而還是有更多的人做不到呢?答案一點也不複雜,只要你有所想、有所求、有所期望,如果這樣東西擺在你的面前,你就不能夠不為其動容。在利益面前必受其鉗制,你的心也隨之而產生變化,這樣你就不可能做到不驚(心態不變化)。
有兩種途徑,個人認為可以慢慢做到「寵辱不驚」
第一種,看淡一切。
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 感情的表現或心理活動;六欲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願望。如果將七情六慾都看淡的人,你的心將會無比堅定,不被任何事情(包括物質和情愛)所動搖。
看到這裡,可能已經有人會說,出家吧,否則不可能做到這樣。是的,太難做到了,不過,這裡還有另外一個辦法,我們接著往下看。
第二種,深入了解你所在乎的一切,看透它們,另外去認識和接觸更為深廣的事物。
舉個例子吧,水槍對於小男孩是很希望得到的一個玩具,他們會玩得津津有味、樂此不疲。我們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對男性來講,女孩自然是洋娃娃了)。今天,我們已經是成年人,還會對玩具水槍有興趣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個過程我們並沒有特意去思考什麼,也沒有去特意去改變什麼,自然而然的我們就不再對它感興趣了。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有2點:1)、水槍依然是水槍,而我們的眼界改變了,有更多、更好、更高級也更新鮮的事物進入了我們的視野。所以水槍不再對我們有吸引力了,它的好與壞、貴與賤,不再會牽動我們的心;2)、我們的心智成熟了,知道水槍是什麼,它意味著什麼。我們應環境的變化而接受了我們的角色轉變,承擔起了各種責任,眼前的一切即變得清晰、明朗又變得模糊而昏暗看不清。小的時候黑即黑、白即白,而長大了,有時黑就是白,而白是黑亦是白。總之,內心變得複雜了,有了更多的條條框框。這些條條框框即是我們花時間和精力學到手的生活資本,同時它們也限制了我們走向更高、更遠的去所。
說到這裡,如何看透,其實已經有了答案,只要你看懂了上邊的例子。假設我們現在40歲,已經從幼青到中年,如果從此再推後40年,我們會不會把今天的很多事情看透呢,我認為答案是肯定。而眼下的問題是,至於有多少人將這後40年壓縮到什麼程度,就看個人的本事和努力了。生命有時拉長很難,但是拓寬卻可以通過努力辦得到的。
當我們具備「看透」這種能力時,任何外物都不能讓我們的心有所改變。笑對花開花謝、卻留隨意,它不過是一年四季季節變化所產生的自然現象,下一個春天來時,它還會盛開;看天際雲彩的舒展和捲縮,我們都不會介意,因為我們知道它是由於大氣中的溫度、溼度以及風的結構所造成的,那麼它是什麼樣子,我們還會感到奇怪嗎。
世界的一切,都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學習和實踐而知其原尾,讓我們的心變得更加的理智和強大,不被一切外物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