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物館裡的七夕夜

2020-12-15 新華社新媒體

「七夕」情滿四合院民俗展中浪漫談活動在首都博物館舉行。新華社記者 羅鑫 攝

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強力靜 羅鑫)初秋夜晚,微風習習。在北京中華世紀壇日晷下,精美的月球燈前,身著漢服的「牛郎」「織女」從「鵲橋」兩端緩緩走向對方、最終相會,攝影師為他們定格下濃情蜜意的瞬間。

「今天是我和男朋友度過的第一個『七夕』,這樣過『七夕』特別有儀式感。」38歲的汪婕說。

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在中國,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的是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隨著時間演變,七夕節也被人們稱為「中國情人節」。

北京地區博物館在今年七夕節期間推出50餘項文化活動,其中近20項活動將在「雲端」開展,還有8家博物館將延時開放或舉辦夜場文化活動。北京民俗文化專家劉康達表示,自古以來,人們就特別重視七夕晚上的活動。在疫情之後,博物館設「夜場」活動彰顯社會復甦活力。

中華世紀壇七夕夜場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 羅鑫 攝

今年七夕,中華世紀壇在當晚為情侶開啟夜間專場,一直持續到晚上十點。活動圍繞傳統文化打造多個沉浸式場景,串聯七夕佳節的傳統習俗,重新演繹多個經典愛情場景。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策劃部工作人員劉妍言說,通過豐富多彩的七夕活動,讓參與者能夠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現場還吸引多位外國友人前來參與。來自坦尚尼亞的皮莉說:「我來中國5年了,第一次參加『七夕』活動,沒想到『七夕』有這麼豐富的內涵,牛郎織女的故事很美好。」皮莉同時表示,這是疫情後第一次參加這麼多人參與的場合。在「穿針乞巧」中大展身手,在表白牆上留下愛的印記,在聆聽中國古典情歌中感受對愛情的美好嚮往,這樣的七夕節過得特別有意義。

在北京天文館,「仰望星空」活動吸引不少情侶參加,他們在專業人員指導下,操作專業望遠鏡觀測月球等天體,探索星空的奧秘,體會古人「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的情懷。

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館處副處長李陽表示,北京在開放博物館「夜場」活動的同時,也做好相關疫情防控措施,確保過上一個安全健康的節日。提前預約、掃健康碼、測體溫後才能進入場館參觀和參加活動。

中華世紀壇七夕夜場活動現場。受訪者提供

北京自然博物館科普教育部主任趙洪濤介紹,從8月20日起,北京自然博物館就開啟了夜間參觀預約系統。在當下疫情防控要求下,自然博物館夜場每晚的入館人數為500人,開放的區域為一層和二層的展廳。目前,4D影院、恐龍公園、地下的水族館等仍暫停對公眾開放。

首都博物館在七夕當日提供200名觀眾預約名額。首都博物館宣教部工作人員陳雨蕉說,幾天前活動名額就全部預約滿。「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每個展廳配有一個講解員,讓參與者們分批次進行錯峰參觀。

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秘書處主任燕海鳴說,近年來,中國傳統節日在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文化展覽和活動中得到「復興」,大家走進歷史的記憶深處,挖掘傳統文化寶藏,賦予傳統節日以新的內涵,增強了文化自信。

相關焦點

  • 北京民俗博物館裡過七夕,體驗投針驗巧、鳳仙花染指甲
    8月25日,北京民俗博物館的乞巧遊藝會就讓大家「穿越」回過去,體驗了投針驗巧、鳳仙花染指甲等消失已久但又極具浪漫色彩的七夕民俗。牛郎織女今天是絕對的「C位」,遊客可以在北京民俗博物館深入了解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體驗古人七夕夜拜織女的場景,感悟傳統禮俗的文化內涵。在西路月老殿的楹聯上寫著「來廟前獨一無二,進殿後無獨有偶」,讓人不禁想起熟悉的「千裡姻緣一線牽」。
  • 北京8家博物館七夕節將開放夜場
    央廣網北京8月22日消息(記者焦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這是唐代詩人林傑《乞巧》裡的詩句。我們都知道,拜織女會、祭月祈福、「臥看牛郎織女星」,都是古人在七夕晚上會做的事。自古以來,人們就特別重視七夕晚上的活動。
  • 觀星登「鵲橋」 浪漫七夕夜
    北京民俗博物館的乞巧遊藝會讓大家體驗了投針驗巧、鳳仙花染指甲等極具浪漫色彩的七夕民俗。北京民俗博物館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七夕其實不僅僅是青年男女示愛的節日,更是傳統民俗中女孩子的節日。古時候,女孩子要在七夕當天穿針乞巧、投針驗巧。北京民俗博物館因此特別還原了很多妙手展巧的環節,比如在古裝影視劇中時常出現的把繡花針放於水面以驗智巧的遊戲,大家都可以一試身手。
  • 2020年七夕優秀作文:七夕夜,真美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七夕優秀作文:七夕夜,真美,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七夕,牛郎織女會合的日子。那片充滿星空的夜,印在我的心裡。那個神話故事,印在我的腦海內。真美,七夕夜。   ——題記   六七歲那年,是我第一次到外祖母家中。記得那時還小。什麼節日啊,一概不知。
  • "浪漫七夕夜 中旅·煙臺歡樂行"大型節慶盛典成功舉行
    「浪漫七夕夜,中旅·煙臺歡樂行」大型節慶盛典活動啟動儀式。新華網 金娜 攝「浪漫七夕夜,中旅·煙臺歡樂行」大型節慶盛典活動狂歡現場。新華網 金娜 攝圖為中旅副總裁 時來順 新華網 金娜 攝中旅集團旗下中國旅行總社推出的「浪漫七夕夜,中旅·煙臺歡樂行」大型節慶盛典活動於8月6日在仙境煙臺如期舉行,來自北京、上海、重慶、揚州、靖江
  • 博物館夜場火爆 北京夜遊新IP|組圖
    新京報訊 這個夏天,全國很多地方的市民,都可以在晚上走進博物館。據公開信息統計,今年暑期全國開放夜場的博物館至少在50家以上。中國博物館開放夜場,從十多年前開始試點,近年來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則成為常態活動。
  • 七夕夜,百對情侶牽手鄭州方特
    8月20日晚,鄭州方特上演古今中外婚禮盛典,百對情侶牽手走進七夕夜場,同穿「中西」婚紗禮服走紅毯、放河燈、許心願,共度浪漫七夕夜。鄭州方特招募100對有著「真愛」並不斷為夢想打拼的青年,在這個特殊的節日免費入園共同度過一個浪漫的夜晚。
  • 七夕夜「梅花」或登陸浙江 昨夜大風大雨與之無關
    而今年第9號強颱風「梅花」或於七夕夜來訪,當您還在睡夢中,它可能已經登陸浙江中北部沿海,給泉州帶來風雨。七夕明至 立秋不遠明日七夕,大後天(8日)凌晨進入立秋。七夕夜「梅花」或登陸浙江泉州七夕夜,常飄小雨點,老一輩說是鵲橋相會中喜極而泣的眼淚。
  • 廈門方特七夕夜浪漫來襲,絕美極光驚豔鷺島
    此外,電音派對、璀璨焰火秀也將在七夕夜融入更多遊客參與互動、現場驚喜告白、情侶遊戲等環節,豐富七夕夜內容。超多項目分享甜蜜時刻 來廈門方特,自然要打卡各式經典遊樂項目,無論是過山車上的驚險刺激,還是旋轉木馬裡的甜蜜浪漫
  • 七夕夜 | 這些與天氣有關的歌,竟然唱得都是愛情!
    七夕夜 | 這些與天氣有關的歌,竟然唱得都是愛情! 原創 給你唱情歌的 中國氣象七夕夜
  • 音樂劇《西廂》七夕夜廊坊上演(組圖)
    音樂劇《西廂》七夕夜廊坊上演(組圖) 2018-08-18 11:42:37來源:河北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羅攀
  • 北京博物館大全 瞧瞧博物館裡的世界
    室外太冷咱們就去室內,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北京博物館大全!既多又好玩,最關鍵的是大部分還是免費的。趕緊來瞅瞅!  地址: 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  北京民俗博物館  北京民俗博物館館址設在集元、明、清古建群為一體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東嶽廟,是京城唯一國辦民俗類博物館。館內常年舉辦老北京民俗風物系列展,每逢春節、端午、中秋等重要傳統節日都舉辦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 北京自然博物館,是從故宮裡走出來的?!
    天橋南大街東側的北京自然博物館是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主要從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很多北京孩子的記憶裡,都有參觀自然博物館一項。
  • 博物館邀你來體驗奇妙夜
    七夕夜,電影院、小公園單身狗請注意避讓,高大上又硬核的博物館才是我們的最佳去處!一、我與自然有個約會北京自然博物館將於8月23日-29日 17:30-20:30開放(8.24周一閉館)。自然博物館 圖片來自於網絡 侵刪北京自然博物館科普教育部主任趙洪濤介紹:「每年的暑期,自然博物館都會推出博物館奇妙夜活動
  • 北京文博 | 「博物館,有範逛」,帶你逛兒童節裡的博物館
    在這段時間內,博物館和遺產地張開雙臂迎接新朋友、擁抱老朋友,呼籲大家一起關注文物保護與文博事業的發展。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為「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北京地區將圍繞「新技術護航文化遺產未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新技術如何助力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又將引領文化遺產走向怎樣的未來?
  • 七夕夜濟南大明湖畔「月老」為情侶系紅絲線
    七夕夜濟南大明湖畔「月老」為情侶系紅絲線   在這難得的七夕夜,深情凝視,互訴衷腸。一根來自「月老」纖細的紅線,將兩個有情人緊緊的連在一起。他們用翩翩的舞姿表達著內心的喜悅,這份喜悅感染著現場的每位觀眾。  第三幕:紅線傳情。在濃濃的喜悅氛圍和雷鳴般的掌聲中,「喜鵲」們紛紛飛至「月老」的身邊,銜起一根根的紅線,將月老的祝福傳給現場的每一位觀眾,為有情人傳送愛的訊息,祝福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 2020年七夕優秀作文:秋蟲吟唱的七夕夜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七夕優秀作文:秋蟲吟唱的七夕夜,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不自不覺七夕節到來,天上的牛郎織女該相會了。我情不自禁的遙想起那個記憶裡的七夕夜晚。那時,年少的我和瑩瑩都會聽著秋蟲的吟唱,在秋風涼涼吹拂下,依偎在一起。
  • 疫情期間,在北京汽車博物館裡「雲看展」
    「眼前這輛紅色轎車來頭可不小,它就是新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輛小轎車東風金龍,它的誕生結束了我國不能自主生產小轎車的歷史……」在北京汽車博物館展廳裡,一場科普直播正在進行,博物館新媒體「小編」趙赫和王凱化身「主播小姐姐」和「攝像小哥哥」,帶著直播間裡的粉絲們「雲看展」。
  • 北京博物館裡看點多 百姓元旦「下館子」
    對於北京市民來說,除了可以趁機到外地旅遊,市內也有不少看點。其中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就恰逢其時,在2014年末「扎堆兒」推出精彩展覽,為大家獻上「文化大餐」。   那麼,這些博物館推出了哪些特色「大餐」呢,市民們是否樂意去「享用」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在假期裡進行了實地探訪。
  • 暑假帶孩子來北京看博物館,讓孩子在博物館裡看到書本以外的世界
    推薦你帶著孩子來北京到北京眾多的博物館看看,讓孩子通過參觀博物館獲得課外知識,看到書本以外的世界,度過一個有趣愉快的暑假。全國各類博物館中最多,最大,展覽內容最全的當屬北京了。在北京的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館、北京電影博物館、北京軍事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農業展覽館,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美木館還有很多民間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裡的珍藏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是可以稱為珍貴的藏品,每件藏品的背後都會記錄了那個時期的歷史,都會向孩子們講述一段精彩的傳奇故事。北京眾多的博物館還會不定期的組織各種展覽,這些不定期的展覽內容也是精彩份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