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落葉松高效培育技術項目啟動

2020-12-13 科學網

 

本報訊 日前,由中國林科院林業所牽頭承擔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落葉松高效培育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會在京召開。

據介紹,該項目所屬專項為「林業資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術創新」,項目由林業所牽頭,並由14家科研院所和院校共同承擔,執行期為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項目負責人、中國林科院院長張守攻和課題負責人從項目目標、考核指標、研究內容、技術路線、項目和課題實施方案、成果產出、組織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匯報。專家組就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前瞻性進行了深入論證與交流。(彭科峰)

《中國科學報》 (2017-11-15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落葉松高效培育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新聞—科學網
    日前,由中國林科院林業所牽頭承擔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落葉松高效培育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會在京召開。
  • 「南方主要珍貴用材樹種高效培育技術研究」項目啟動實施
    為深入推進林業資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術創新重點專項實施,11月12日,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在廣州組織召開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南方主要珍貴用材樹種高效培育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會,來自國家林業局科技司
  • 攻關南方主要珍貴用材樹種高效培育技術
    本報訊 記者王建蘭 通訊員於彬報導 「南方主要珍貴用材樹種高效培育技術研究」獲科技部「十三五」計劃首批立項,項目由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主持,下設降香黃檀高效培育技術研究、柚木高效培育技術研究、楠木高效培育技術研究、西南樺高效培育技術研究、樟樹等高效培育技術研究和紅錐椿木等高效培育技術研究6個課題,將由16家科研院所和4所高校共同完成。
  • 唯有高效培育 方解木材短缺之困
    今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行啟動的「林業資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術創新」重點專項的9個項目中,有4個項目,分別以楊樹、杉木、桉樹和南方珍貴樹種為研究對象,以高效培育技術為突破口,著力實現技術創新,提升資源培育水平,提高林木材積生長量。
  • 落葉松種植技術?種植效益有多高?
    林區的主要森林組成樹種,東北地區主要三大針葉用材林樹種之一,天然分布很廣,在針葉樹種中是最耐寒的,垂直分布達到森林分布的最上限,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落葉松種植技術吧!落葉松阿拉伯半乳聚糖由落葉松屬木材用水或稀鹼液浸提加工而得,屬低粘度高分散性樹膠,主要用於醫藥、食品等。
  • 項目專家的成果「鮮食葡萄新品種培育及優質高效綠色效栽培技術...
    2020年4月19日,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葡萄及瓜類化肥農藥減施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項目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劉三軍研究員團隊完成的「鮮食葡萄新品種培育及優質高效綠色效栽培技術集成應用」成果,通過了河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院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
  • 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重點諮詢項目在吉林啟動—新聞—科學網
    12月14日,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重點諮詢項目「吉林省西部生態經濟帶生態功能提升與綠色發展戰略研究」項目啟動會在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 菲律賓蛤仔苗種培育和高效養殖技術通過鑑定(圖)
    「菲律賓蛤仔健康苗種培育和高效健康養殖技術」鑑定會在遼寧莊河召開    12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主持、大連海日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完成的《菲律賓蛤仔健康苗種培育與高效養殖技術一致認為:該項課題研究成果較為系統完整,總體水平達到國際領先,其中部分關鍵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其一,課題組在菲律賓蛤仔健康苗種培育與高效養殖方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成果。    將現代化的農業溫室大棚技術,經過技術改造後應用到灘涂貝類苗種的規模培育,解決了菲律賓蛤仔越冬中間育成成活率低的問題。
  • 科學網—新型高效四元雜交瘦肉型豬配套系培育與產業化應用
    對國外種豬的長期依賴和育種技術的落後成為制約我國養豬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 在我國老一輩種豬育種專家熊遠著院士上世紀80年代開展的終端父本種豬雜交試驗的基礎上,該項目通過種豬新配套系選育和技術創新,開發出系列豬育種關鍵技術,培育出8個專門化品系和2個配套系。開展大規模的產業化應用,為穩定我國豬肉市場供應和養豬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 青海啟動青藏高原現代牧場技術研發示範項目
    羅雲鵬 攝中新網西寧10月22日電 (記者 羅雲鵬)記者22日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目前該省已啟動青藏高原現代牧場技術研發示範項目,該項目將通過建立「一山兩水一湖一盆地」五大科技示範牧場,為青海傳統畜牧業轉型升級提供科技支撐和樣板。
  • 落葉松豐產技術,掌握方法很重要,一共有這些,速看!
    落葉松屬於松科落葉喬木,適宜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若在具有較好的地勢、最上面的土壤較厚的條件下生長,落葉松會呈現出較好的長勢,不過在較為乾燥的土壤環境中落葉松也是可以生長的。落葉松的外圍樹幹是黃色的,而內部則有的是黃褐色,有的是紅褐色的,樹幹較為筆直,具有較重的材質,硬度則是中等的,將落葉松作為製作材料能夠生產出經久耐用的產品,無論是在建築、橋梁、造船方面,還是在家具製作、造紙等行業中都有較為廣泛的應用。除此之外,落葉松分泌的樹脂在工業領域中也有較為重要的應用。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對落葉松豐產技術展開相應的研究及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科學網—鹽生植物培育拯救鹽鹼地
    得益於大科學裝置 在成功選育諸多鹽生植物時,田長彥團隊還進行著蓖麻高產品種培育工作。 由於具有廣泛的用途和較高的經濟價值,蓖麻油被譽為「可再生的石油資源」。 2003年,受到太空育種的啟發,在當時的中科院農業項目辦公室的支持下,田長彥團隊試圖與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開展合作。「當時,重離子加速器剛開始在農業領域研究開展利用。」他回憶,「第一次與他們聯繫時,他們就非常支持我的研究。」隨後,這項工作還得到了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的支持。
  • 麗水市婦聯巾幗雲創客培育項目正式啟動!
    麗水市婦聯巾幗雲創客培育項目正式啟動!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麗水市婦聯巾幗雲創客培育項目
  • 全國多中心腫瘤液態活檢項目啟動—新聞—科學網
    2月28日,由中國癌症基金會主辦,北京科迅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癌症基金會科迅專項基金成立大會暨全國多中心腫瘤液態活檢項目啟動會」在北京萬達索菲特大飯店順利舉行
  • 水產新品種「海蠣1號」問世—新聞—科學網
    海蠣1號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20年審定通過的14個水產新品種,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國範團隊培育的高營養品質新品種長牡蠣   「海蠣1號」是該所貝類增養殖與育種生物技術團隊在對牡蠣野生種質資源精細評估以及營養品質性狀系統解析的基礎上,利用分子育種結合傳統育種手段,歷時十餘年培育成功的。
  • 「科創中國·技術交易券商培育與賦能計劃」北京站啟動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將聯合上海市科協、上海技術交易所等單位舉辦「科創中國·技術交易券商培育與賦能計劃」全國巡迴培訓研討班,通過培育一支專業化技術交易券商人才隊伍,更好地開展技術創新全鏈條專業化服務。
  •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新動能推進現代高效農業發展
    齊河縣使用無人機進行玉米病蟲害防治  2018年以來,我省把加快培育農業農村領域新動能作為統領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重大工程,出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現代高效農業專項規劃》,以提高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主攻方向
  • 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成立—新聞—科學網
    與會領導嘉賓為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推桿啟動成立儀式 【科學網 朱漢斌攝影報導】11月6日下午,由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發起的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正式成立 李東生表示,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旨在為深圳科技、投資與創業領域對接全球最高水平的技術、智慧、人才和資金開闢通道,推動本土科技創新與人才發展,並吸引海外華人精英人才、技術與項目落戶深圳。
  • 內蒙古啟動「典型湖泊水資源綜合保障關鍵技術及示範」國家重點項目
    中新網呼和浩特9月23日電 (記者 張瑋)23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獲悉,內蒙古啟動實施「『一湖兩海』等典型湖泊水資源綜合保障關鍵技術及示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內蒙古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 日本對蝦高效健康工廠化養殖技術項目通過測產
    河北日報訊(記者王雅楠)日前,我省相關專家對「日本對蝦高效健康工廠化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進行了現場測產,測產結果為平均每平方米產日本對蝦2.08公斤,超額完成項目規定的產量指標,順利通過測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