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A6 Avant & allroad,喜歡旅行車的人請別再找藉口

2020-12-17 司機的自我修養

生活讓我們忘記了或者不敢去追求自我和夢想,很多喜歡旅行車的人已經沒有勇氣購買自己的Dream Car。趁著奧迪還在給機會,就別再找那些理性的藉口了。

旅行車為什麼在國內這麼慘澹?這已經是一個持續了很久的問題了,答案似乎也挺明顯的,但是我一直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大多數人都認為,SUV的裝載空間不比旅行車差,有些可能還要更好;現如今的一些SUV在操控上已經很接近甚至完全不輸給旅行車;國人喜歡坐得高看得遠,覺得高的車更安全;進口的旅行車太貴,國產的旅行車太糊弄事兒。再加上國人對旅行車的認知有所欠缺,旅行車在國內的慘澹是必然的。沒錯,這些都挺有道理的,不過我卻認為這只不過是人們為不買旅行車找得理性的藉口。

隨著技術的發展,雖然現在SUV的操控感受確實已經不是原來的SUV那樣了,但是有兩點是SUV永遠也克服不了的:重心高,重量大。即便能夠通過軟硬可調的空氣彈簧或者減振器以及可調防傾杆等等一系列技術手段來對抗高重心帶來的不利因素,但是成本一定會增加,而且也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重量大我們就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採用相同平臺、底盤懸架、動力總成、驅動形式的A4L和Q5L,後者比前者重了將近200公斤,結果就是Q5L的加速更慢、剎車距離更長、油耗更高。所以即便到了今天,我依然堅持認為,而且事實也確實如此,旅行車的操控要比SUV更好。就好像A6 Avant,雖然它沒有quattro四驅系統,但是轎車的底子就是轎車的底子,它開起來整個的動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輛類似轎車的樣子。而SUV,即使它們的操控比早年間提升了不止一個程度,可是它們開起來依然還是一臺SUV的感覺。

坐得高看得遠,更多的只是心理暗示罷了。很多情況下,高高在上、居高臨下的感覺確實很好,不過在駕駛層面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只有坐得更低、重心更低才能更好地感受車輛的動態、讓車輛的操控變得更好,否則跑車的重心都那麼低就沒有道理了。

覺得高的車更安全,這更加只是心理作用。一輛車安不安全並不是看車有多高,如果是這樣的話,開一輛跟上海中心一樣高的車豈不是更好?

進口的旅行車貴,關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的。我們來對比一下國產的A6L和進口的A6 Avant,同樣是45 TFSI 臻選動感型,A6L的指導價是43.98萬元,A6 Avant的指導價是47.68萬元,如果算上經銷商的優惠,兩車的價差估計在5到6萬元。A6 Avant在配置上有一些優勢,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更大,它還配備了駕駛位座椅記憶、後視鏡記憶、可記憶的電動後備廂門、手機無線充電、後排座椅比例放倒、空氣淨化裝置和香氛系統。再加上進口的身份,這樣的價格我認為真的可以說是很實惠了。

至於國人對旅行車的認知程度,這一點確實是影響旅行車銷量的原因。說一個發生在身邊的人的真實故事,強調一下,不是笑話。某品牌4S店的售後員工,竟然把自家品牌的某款中型車大小的旅行車認成了旗下一款緊湊型車大小的兩廂車,我就不說具體的品牌和車型了。經銷商員工都對旅行車如此陌生,更不要說普通消費者了。

旅行車不行,那由它衍生出來的跨界車呢?

A6 allroad的55 TFSI 尊享越野型,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quattro四驅系統、軟硬高低可調的空氣彈簧,這樣的硬體在山路上的表現真的是太棒了。切換到動態模式和手動撥片換擋,加速超車時的氣勢恢宏,高速過彎時的從容優雅,一瞬間我就明白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它。

可是在我看來,這種由旅行車衍生出的跨界車會更加尷尬。比如我自己,黑塑料輪拱讓它沒有了旅行車優美的姿態,多了一絲工具屬性,我是非常不喜歡的。雖然它有著非常完美的動力和驅動形式,而且軟硬高低可調的空氣彈簧也解決了高離地間隙的問題,可是黑塑料輪拱我還是接受不了。我知道這種車型的誕生是因為什麼,我也知道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什麼,我也在瑞典的北極圈內深刻體會感受過這種車的好,但我就是愛不上。喜歡它的人會很喜歡,而不喜歡的人可能連看都不會看一眼。

回到旅行車,開頭我說旅行車賣不好的原因只不過是人們找得理性的藉口。在我看來,這是為了掩飾自己缺乏勇氣,缺乏追求自我和夢想的勇氣。如果真要追求絕對的理性,那全世界可能只會剩下一款車。我身邊有很多人喜歡旅行車,但最後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買,這就是缺乏勇氣,缺乏追求自我和夢想的勇氣的表現。為什麼別人買SUV你就要買SUV?為什麼放棄了你對駕駛的追求?幾十萬都花了,貴的那點錢真的就那麼重要嗎?跟擁有了自己喜歡的、夢想中的車相比,這些都不重要。

生活往往讓我們忘記了自我和夢想,或者說不敢去追求自我和夢想。奧迪給了我們追求自我和夢想的機會,它依然還在國內銷售各種款式和型號的旅行車。不要在乎別人的建議和看法,也不要在乎自己的錢包銀行卡。鼓起勇氣,大膽一點。人應該活得自我灑脫,夢想實現的那一刻,人生一定會比被迫選擇油膩無聊爛大街的SUV更精彩。

相關焦點

  • 兩款更懂生活得旅行車 試駕奧迪A6 Avant/allroad
    提起旅行車,部分消費者對它的外觀和用途有所牴觸,再加上傳統轎車和SUV在國內車市的優秀表現,導致旅行車在國內市場依舊屬於小眾領域。  對於熟悉奧迪品牌的人們而言,都知道它的旅行車分為Avant和Allroad兩種類型,前者是標準旅行車,後者是基於Avant演變而來的「全地形車」,這也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日常用車的更多需求。
  • 奧迪A6 allroad 、A6 Avant開啟「雙車•雙城•雙面人生」人生...
    接到奧迪的邀請來到美麗的七彩雲南,體驗奧迪A6 allroad & Avant「雙面人生」之旅。本次活動以「雙車•雙城•雙面人生」為主題,旨在彰顯奧迪旅行車生活方式。通過雙車的不同駕駛體驗,雙城不同的生活體驗及雙面的生活態度,詮釋生活不止一面,還可以帶上行囊、篤定向前,發現生活的無限可能。
  • 美麗無需比較,全新奧迪A6 Allroad,精品旅行車的最優解
    比如旅行車市場,就是現在比較火的一個領域,在國內的受眾群體逐漸變多了。說到旅行車,網絡上有這麼一句話,旅行車分為兩種,一種是奧迪旅行車,另一種不是奧迪旅行車,由此可見奧迪旅行車的地位。而今天介紹的這款車,就是奧迪A6的旅行版A6 Allroad。
  • 高端玩家的選擇 V90 CC對比A6 allroad
    而即使你買了一臺原汁原味的進口旅行車,比如A4 Allroad(參數|詢價)/Avant、奔馳C級(參數|詢價)旅行、沃爾沃V60(參數|詢價)等等……你在旅行車圈兒裡,也僅僅是入門級玩家。而什麼車才是旅行車中的高端玩家呢?毫無疑問,當然是進口中大型旅行車了!而經過重重洗牌,國內市場中,僅剩的兩個提供中大型旅行車的品牌,一個是奧迪,另一個就是沃爾沃了(以上市時間排序)。
  • 大相逕庭的並蒂蓮 試駕奧迪A6 旅行車家族
    由瀘沽湖畔啟程,經由麗江前往大理,這是一條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自駕之路。但兩款即將由我親手駕馭的奧迪車足以讓我將一切美景全都拋之身後,因為即將全程陪伴我的,是奧迪旅行車家族的王牌選手——剛剛登場的新款A6 Avant和A6 Allroad。
  • 奧迪A4 allroad實拍,2.0T輕混,quattro四驅還能越野
    大家在選擇汽車時,旅行車或許並不是主要車型,而對於旅行車卻又很小一部分忠實的粉絲,旅行車外觀不僅時尚,而且內部空間遠比三廂車空間更大,外出旅行既保持駕車的舒適性又能滿足越野車的通過能力,小編看來旅行車是一款多方面的車型。
  • 奧迪A4 Allroad玩跨界改裝 車頂帳篷更有旅行範
    奧迪A4 allroad作為全路況旅行車,即擁有轎車的操控性,也擁有接近於SUV的通過性,而對於這樣一款車型,如何改裝才能更有範呢?本期小編就帶來一輛奧迪A4 Allroad(B9)改裝案例。
  • 售價35萬全新奧迪A4 allroad quattro探索家正式上市!
    12月19日,活出生命的遼闊 2020奧迪瓦罐市集在佛山鷺湖度假區精彩開啟,一汽-大眾奧迪旗下兩款B級旅行車同時上市。新奧迪A4 allroad quattro探索家市場指導價為41.88萬元,新奧迪A4 Avant先鋒派市場指導價區間為34.98萬元—38.98萬元。
  • 2020奧迪A6 Allroad評測:我們要去的地方,我們仍然需要道路
    奧迪重生的A6 Allroad並不介意塵土飛揚,但作為舒適,技術含量高的巡洋艦,您絕對不妨堅持人行道。不久前,Allroad是奧迪與SUV 最接近的東西。最初的旅行車基於 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的C5一代奧迪A6,具有寬闊的擋泥板,空氣懸架和全地形輪胎,它的確可以讓您遠離塵囂。
  • A6旅行車,這才是生活家的理想延伸
    這次被打動的則是奧迪,A6的Avant先鋒派和allroad探險家用一次互換的旅行,告訴我們原來一款車竟也有如此遼闊的雙面人生。其實說起旅行車,奧迪在旅行車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7年,奧迪在第二代奧迪100(C2)的基礎上,推出了首款旅行版車型——奧迪100 Avant。
  • 45萬入手進口豪華旅行車,真香!奧迪A6 Avant到店實拍
    雖說國內的旅行車市場向來小眾,不過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追求享受的用車體驗,旅行車這種倡導輕鬆用車理念的選擇,也有了更廣泛的受眾群體。而奧迪A6作為知名度較高的旅行車,無論品牌、技術或是造型設計、配置方面,在眾多旅行車中確實具備全面的競爭力。
  • 背上背包駛向遠方 這是屬於A4 allroad的魅力
    在國內,旅行車還是小眾車型,往往是叫好不叫賣,在大多數人眼中認為購買旅行版車的人還是為了彰顯自己個性化的需求。  這兩年,旅行車在國內的市場熱度有所提升,奔馳、寶馬、奧迪在國內關注度非常高的三個品牌現如今都能看到旅行車的引入。三者清一色的純進口品質,也造就了旅行車高檔的身份象徵。
  • 在A6旅行車世界裡,發現了生命的真正意義
    我們的選擇,是對奧迪A6 allroad和Avent的充分信賴,而不是導遊處處陪伴。它優雅的外表,有別於allroad,A6 Avant是一臺更加純粹的旅行轎車,它擁有更為修長的車身比例,更大角度的溜背造型,以及為中國市場升級標配的S-line外觀套件,六邊形設計的一體式散熱格柵,以橫向鋁飾條裝飾,配合灰色側進風口飾條,所以在造型上,更符合年輕人對於「旅行車之美」的要求。
  • 「原創」全新奧迪A6 all road即將上市 預售56.5萬
    此前曾在2019年廣州車展上亮相的全新一代奧迪A6 all road車型即將上市,奧迪對外公布了其車型的預售價格為56.5萬元。該車將只搭載一款動力總成,3.0T V6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
  • 一輛好車一段旅程,給大家說說allroad用車分享
    後來慢慢的又覺著旅行車更個性也更實用。So 我的「愛情」就那麼轉移了。 和眾多朋友了解車的途徑一樣,我也開始「突擊」各類旅行車體驗、測評和行情。買車前我看的文章加一起沒有一百也得有八十篇,從二手R36到RS4(貴),從C旅(不實在)到V60(價虛高),其實本來很有衝動買一輛二手R36,不過現在二手的一般車況都不咋地,而且怕有大事故怕被坑,最後還是理智戰勝了感性,選擇了A4 allroad。
  • 試駕奧迪A6 Avant
    對於旅行來說,我想沒有人會不喜歡吧。如今汽車已經不再單純地只是充當從A點到B點的交通工具,而是被賦予了很多情感在其中,那如果給你一臺旅行車的話,你願意和它一起去旅行嗎?我親身接觸到的第一臺旅行車是大眾R36,性感的車身,超強的裝載能力以及被賦予的特殊情感,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今天我們要試駕的這臺旅行車同樣不簡單,它就是奧迪A6 Avant。
  • 生活最佳夥伴 奧迪新A4旅行車家族測試-愛卡汽車
    奧迪在這方面做過很多嘗試,如果你覺得他們都太大太貴,那麼新款A4 Avant(參數|詢價)和allroad馬上就到。A4 allroad)車型配置。  相對而言,allroad版本已經引入國內多年,在旅行車的基礎上加強了越野的能力可以說是極大提升了實用性,但不得不說,黑色的越野包圍卻引發了不少人的糾結。而Avant雖然引入時間不長,卻有著更加純粹的旅行車身份,從發布車款的數量我們也能感受到此次奧迪在車型戰略上的調整。那麼在A6旅行車家族發布之後,A4旅行車家族的具體變化又如何我們接著往下看。
  • 全新奧迪A6旅行車,3.0T+四排氣,空間不輸寶馬5系,真霸氣!
    說到經典的奧迪汽車,可以說無論是最新款式的奧迪Q3,奧迪Q5,奧迪Q7這樣的經典SUV車型,還是全新的奧迪a4和奧迪a6,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這臺全新款式的奧迪a6旅行車,不僅相比三廂版車型,擁有更加優雅大氣的外觀,而且更加實用的空間,也讓這款全新的旅行版奧迪a6散發出了新的魅力。
  • 新款奧迪A6 Avant化身個性綠魔 輕度改裝回頭率十足
    「買旅行車的男人一定很懂浪漫, 買車的時候毫不猶豫的選擇了A6 Avant ,allroad 有輪眉 ,總覺得看起來很奇怪,也不是首選。再就是三廂版的A6L ,基本上旅行版的價格已經可以買到 3.0的次頂配了。旅行版改裝的空間也更大,改RS6會更像。」
  • 35.5萬元起,奧迪A4旅行車家族新車開啟預售 - 新聞詳情 - 買車網
    35.5萬元起,奧迪A4旅行車家族新車開啟預售視頻地址:35.5萬元起,奧迪A4旅行車家族新車開啟預售猜你喜歡35.5萬元起,奧迪A4旅行車家族新車開啟預售[車友頭條-車友號-車影聚力]  日前,我們從奧迪官方獲悉,新款奧迪A4 Avant以及A4 Allroad quatrro已經正式開啟預售,其中A4 Avant預售價格區間為35.5-39.5萬元,A4 allroad quatrro預售4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