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息後生:「單腿」徒步登頂泰山的李曉東

2020-12-21 山西新聞網

十個小時登上華山之巔

  10月30日下午,秋風習習。陽泉市平定縣娘子關鎮上董寨村的一戶人家中,黃澄澄的玉米在院門前堆成了小山,攤在地上晾曬的綠豆一個個咧著嘴,李曉東單腿迎風站著。

  剛坐了十多個小時的火車,李曉東卻絲毫沒有倦意。在這個年輕人身上,記者感受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和自信。

  說起剛剛登頂的華山和之前登上的泰山,他收穫頗豐:「今年9月15日,我從娘子關出發,拄著雙拐步行去泰山,歷時19天,終於登上了泰山。」從泰山回來才半個月時間,李曉東又計劃著登頂華山。對於兒子的這個決定,57歲的趙艾梅沒了先前的猶豫,而是百分百支持。

  臨近冬季,擔心途中遇到天氣變化,此次李曉東沒有選擇從陽泉步行至華山,而是坐了一夜的火車,抵達華山腳下,開始了攀登「天下第一險」的華山之旅。

  華山海拔2154.9米,以險峻著稱。10月27日,李曉東和哥哥坐車從陽泉出發,到晉中倒車,前往華山。為了省錢,買的是最便宜的硬座車票。經過十幾小時的車程,兄弟倆到達華山。

  10月28日9點,李曉東從華山腳下出發,拄著雙拐,背著背包,開始了攀登華山之旅。沿途,他拄拐登山的畫面,不斷被身邊的遊客拍下。「在路上,我的舉動鼓勵著別人,也感動著自己。很多人拍下我的視頻和照片,說拿回去讓自己的孩子看。」李曉東自豪地說。

  對於普通人來說,攀爬蒼龍嶺、千尺幢、百尺峽等華山聞名的險峻處也並不是易事,對於李曉東而言,則更加艱難。「等到了特別陡峭的地方,我就把雙拐給了哥哥,用手和一條腿一點點攀爬。」直到19點多,兄弟倆終於登上了華山之巔。

  隨後,兄弟倆在山頂租了一個帳篷,等了一夜,看到了激動人心的日出。然後,他們把華山的五個峰都爬了一遍,才依依不捨地結束了華山之旅。

  「祖國的大好河山真是壯觀!我有一個目標,就是登頂五嶽,目前已經完成了兩嶽。我可能會選擇『五一』『十一』繼續完成心願。」李曉東說。

 

失去右腿後更加熱愛生活

  李曉東出生於1993年,哥哥李曉兵大他6歲。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了減輕家裡負擔,小學畢業後,李曉東選擇了打工。

  19歲那年,李曉東晚上給工地送水時遭遇了意外,先是被車撞倒,後又因傷口感染不得已將右腿高位截肢

  李曉東的醫療費用前前後後花出了40多萬,不僅掏空了家底,還欠下十幾萬元外債。全村人曾為李曉東捐了4萬多元,為這個家庭緩解了一些壓力。

  出院後,李曉東一時不能接受自己失去右腿的事實,變得沉默寡言,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但看著年歲漸長的父母,想到慷慨借錢的親朋好友和捐款相助的街坊鄰居,他強忍悲痛,擦乾眼淚,選擇了與命運抗爭。

  一個殘疾人想要自立,必須先自信、自強。休養了半年後,他從站立開始練起,不僅學會了單腿走路,還學會了單腿跳舞,之後又學習了電氣焊接、安裝等多項技能,同哥哥一起用了一年多時間就還清了債務。

  6年過去,李曉東不僅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熱愛生活。

 

樂觀的態度感染著他人

  陽泉距離泰安近500公裡,泰山最高海拔1545米,共有臺階6293級,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趟艱難的旅程,更何況是只有一條腿的李曉東。

  「我不是網紅,也不是為了出名。我只是想通過這件事來證明自己,告訴大家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情,我們殘疾人也一樣能做到。」李曉東說,今年6月份結交了許多跟他一樣身有殘疾的人,然而不少人充滿了自卑、迷茫的情緒,這讓一向堅強樂觀的他深受觸動。於是,李曉東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挑戰自我,徒步去登泰山,並為此趟行程命名為「單腿攀登泰山、挑戰生存極限」

  帶著眾人的鼓勵和祝福,李曉東兄弟倆帶著帳篷、乾糧和行李出發了。為了宣傳家鄉,李曉東還在自製的小推車上貼上了「中共第一城」和娘子關的圖片。

  就這樣,獨腿青年李曉東在哥哥的陪同下,發起了人生的第一次挑戰。

  然而,興奮勁兒還沒過去,困難就隨之而來。

  一路走一路直播。行程第一天,李曉東腳上就磨起了泡,每邁一步都感覺特別沉重,他把水泡挑破,咬著牙繼續上路。由於運動量過大,李曉東的腳和腿很快腫了起來,到達河北省新河縣時,他腳上的大拇指趾甲變成了黑色。

  此時,網絡上出現不少讓李曉東放棄的聲音,母親趙艾梅更是擔心他唯一的一條腿也會因此廢掉,不住地勸他回家。

  當天正好是農曆八月十五,借著去醫院看腳的機會,兄弟倆休息了一天。從醫生口中得知,腳趾甲只是因為腳腫脹而被擠壓成黑色並無大礙的時候,李曉東更加堅定了登頂泰山的決心。在他心裡,只要堅持下去,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進入山東地界,眼看著離目標越來越近,李曉東和哥哥更是鼓足了勁兒,日夜兼程、風餐露宿,最多的一天走了40多公裡。

  然而,旅途中伴隨的除了美景,還有意外,一座6公裡長的橋險些隔斷李曉東的登頂泰山夢。

  在山東齊河縣境內,高聳的長清黃河大橋漂亮雄壯,汽車跑起來十分順暢,但卻不是李曉東兄弟倆的小推車可以上的。在橋外徘徊了半天,兄弟倆也想不出過橋的辦法。「特別鬱悶,眼看就要到泰山了,沒想到卻被一座橋擋了路,」李曉東說,他當時心情很沮喪,甚至一度有打道回府的想法,「後來經人提醒,我們在橋邊攔了一輛汽車,才把我們捎過橋去。」

  10月3日晚上,兄弟倆在路邊草草吃了些東西,一刻不停歇地向泰山走去,終於在4日凌晨1點多到達了泰安。

  休整一天後,10月5日6點,李曉東和哥哥開始向泰山進發。恰逢國慶黃金周期間,泰山人流如織。人群中拄著雙拐一蹦一跳登山的李曉東引起了很多人圍觀,最累的時候,他匍匐著身子,手腳並用往上爬。面對別人異樣的眼光,他不僅大方任人拍攝,還不失時機地介紹起了家鄉。李曉東堅強樂觀的人生態度感染了許多遊客。

  當天16點多,李曉東和哥哥終於登上了泰山之巔。站在峰頂的李曉東高高舉起雙拐,說不出的驕傲和激動。

 

要幫助更多殘疾人走出困境

  「堅持下來總會成功,努力了才不會後悔。」李曉東說。

  近500公裡路程,跨越山西、河北、山東三省,歷時19天,儘管磕磕絆絆,但李曉東憑藉頑強的毅力,最終還是登上了泰山,比他預計的時間還快了10天。

  一路上,單腿青年李曉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他在快手直播平臺上的關注量也直線上升,到達泰山的時候已經增加了7000多名粉絲,有700多人在10月6日早上陪同他一起觀看了日出。

  「我在路上開著直播,不僅是為了讓關心我的親朋好友了解我的動態,更是為了讓和我一樣身體有殘疾的人看到,給他們信心。」李曉東說。

  從泰山、華山歸來,最讓李曉東兄弟倆念念不忘的不是雄偉壯闊的美景,而是來自陌生人的關心與幫助。「路上經常有人給我們送水送吃的。在泰山上,一位北京來的大姐還硬塞給我300塊錢。」李曉東細細地數著。在途中,小推車車胎爆了,就在兄弟倆束手無策之際,一個好心人開車將他們送到修車的地方,換了胎後又把他們拉回去;途經河北蔡莊時遇到一個騎行去北京的年輕人,主動為他們安排了食宿;過長清黃河大橋時,也是一位當地人特意將他們送了過去……

  「社會上還是好人多。」返家後,李曉東和哥哥跟別人說起這趟旅程,總不忘加上這麼一句。

  如今的李曉東開朗、陽光、樂觀、自信,用自身的事例影響著跟他一樣的人。平定縣冶西鎮30多歲的強子因為小兒麻痺症落下殘疾,整個人自卑又沮喪,靠政府補助消極度日。李曉東開導他:「不如你的人多的是,愁也是一天,樂也是一天,你為什麼不讓自己開開心心地過呢?」

  徵服東嶽、西嶽,這個年輕人說他身上多了一項使命:要幫助更多殘疾人克服自卑心理、走出困境。

 

文字:山西晚報 霍雪飛 圖片來源:陽泉日報)

相關焦點

  • 泰山遊記|秋末徒步登頂泰山,領略天下第一山之風貌
    05徒步登頂泰山一、閒談泰山在我國,泰山之高不及華山,泰山之秀不及黃山,然而泰山卻是五嶽之首,被稱為「天下第一山」,自然是有原因的。再比如: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聖不過孔子,高不過泰山,老不過漢柏,少不過鮮花……二、徒步泰山
  • 登頂泰山看日出雲海
    泰山在我國就像神一樣的存在,自古以來不管是社會名流還是普羅大眾,都喜歡去徵服這座大山,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更是讓後生不懼艱難,也要登上「偶像」看過的同樣風景。今天就說一下全程徒步登泰山,攀登所耗費體力之快能讓你懷疑人生,不知道最後腿還是不是自己的感受。
  • 「單腿俠」登黃山謝恩 王石遇見求合影
    「單腿俠」登黃山謝恩 王石遇見求合影 2020-03-31 11:10:19   來源:安徽商報
  • 《心靈法醫》李曉東和李曉北離奇死亡真相推理解析
    葉楓女士雖然有兩個兒子李曉東和李曉北。但是她疼愛的只有李曉東,從放在電視機旁的照片可以看出,因為這上面只有葉楓女士和李曉東。李曉東在家因為高原反應死亡,葉楓篤定兇手是李曉北,可以看出她非但跟李曉北關係不好甚至到了痛恨的地步。
  • 登頂泰山變得容易了
    年輕人登泰山都很艱巨,就別說老年人了,可是我們老兩口都沒去過泰山,很想登頂泰山。這次我們決定要去一次試試看,我們已經60歲奔70了,再不去就更沒機會了,下定了決心我們開車從北京經過5個多小時直奔泰山腳下調整好準備第二天登山。
  • 魯能再登泰山,全隊只有這8人是自願徒步登頂的,精神可嘉
    夏天登泰山本來天氣就炎熱,對體力影響很大,所以今年魯能並沒有像之前那樣隊員要徒步登山,不過還是有8名球員選擇徒步登到山頂,值得全隊學習。本次登泰山,共有29名球員參加,另外,主教練李霄鵬、德國助教團隊以及守門員教練李雷雷等都參加此次活動。值得一提的是,三名外援費萊尼、莫伊塞斯、萊昂納多都是第一次參加登泰山的活動。
  • 為什麼「爬」泰山叫「登」泰山,而第一次登泰山又不能登頂?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反正匿旅的朋友圈最近被泰山旅行刷屏,大部分都是爬泰山觀日出。泰山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從古至今泰山有著很多的美譽五嶽獨尊、天下第一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陽和黃河金帶,這些都是依託著泰山獨特的地貌和優勢而出現的自然現象,也是一大奇觀。
  • 探拓戶外攜手「泰山國際登山比賽」開啟全民健康徒步之旅
    25屆全國全民健身登泰山徒步活動「在風景秀麗的泰山岱廟廣場正式啟動。探拓戶外「作為本屆賽事唯一指定的戶外運動裝備品牌,也是登山徒步愛好者的忠實夥伴,與他們一路同行,助力賽事圓滿落幕。此舉不僅展現了探拓戶外與泰山賽事組辦方鼎力合作的態度及與賽事戰略合作的深度,也進一步深化了探拓戶外的戶外登山徒步品牌效應,同時還在泰山登山文化中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力。
  • 「中華泰山成人禮」讓高中學生在登泰山中傳承泰山文化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12月11日電(記者王志、孫曉輝)早上6時40分,天還未亮,山東省泰安市泰山中學的數百名高三學生就已集合完畢。在學校老師細緻講解完登山注意事項後,他們從泰山風景名勝區紅門廣場出發,冒著寒冷天氣開始徒步登山。
  • 五月假期遊五嶽(泰山)
    泰山位於山東省的泰安市,從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位皇帝,親臨泰山,進行泰山封禪或祭祀,還有24代帝王派遣官員,祭祀達72次,山上有兩千兩百多處時刻。五嶽獨尊在上山之前,在泰山的路口處,我發現有人瘸著腿走路,當時還覺得這些人真有毅力,能來遊泰山,結果等我下山的時候,我發現我也是一樣,也是瘸著的腿。我是和媳婦兩個人一起遊玩碳酸的。
  • 山東泰山為什麼不能登頂 這種說法在民間流傳很廣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作為五嶽之首的泰山,對整個中華民族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泰山在古代是歷代帝王封禪的地方,秦始皇,漢武帝等雄才大略的帝王都來過。在古代因為泰山雄踞東方,太陽也從東方升起,中國人以東為大,再加上當時的人們無法準確測量泰山的高度,所以把這座山認作是天下最高的山,也就把泰山賦予了五嶽之首的稱號。現在的泰山是我國的5A級景區,每天都會有無數的遊客慕名而來,在泰山上觀看日出的人也是應有盡有,這裡儼然已經成為了一處馳名中外的景點。
  • 探拓賽事 探拓戶外攜手「泰山國際登山比賽」開啟全民健康徒步之旅!
    2020年9月6日,探拓戶外傾力贊助的「第34屆泰山國際登山比賽暨第25屆全國全民健身登泰山徒步活動「在風景秀麗的泰山岱廟廣場正式啟動。探拓戶外「作為本屆賽事唯一指定的戶外運動裝備品牌,也是登山徒步愛好者的忠實夥伴,與他們一路同行,助力賽事圓滿落幕。
  • 泰山遊記:陡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
    可能是農曆十五的緣故,當夜的月亮很是明亮,為我們照亮的前行的路,我一直喜歡這種接近自虐式的徒步或者爬山,尤其是最後的那一段路程,能讓我一次次的重新認識自己,一次次清晰的感知自己的極限。那麼,在這裡,只有不斷行走,只有不斷尋找,當夜深的時候,當你精疲力盡的時候,躺在這山間,靜靜的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時,終於,一切清晰的迴蕩在耳邊,伸手去碰夜空,已然可以觸摸到那一輪明月、那一片星辰!
  • 泰山應該怎麼玩?帶上心愛的人登臨泰山之巔
    加粗文字為攻略要點說起我愛上爬山,正是起源於此次登頂泰山。爬泰山最初只是我腦子裡的一個念頭,沒爬過大山的我到底能否堅持下來心裡確實直打鼓。同時喬喬體力很差,讓她陪著我爬山有些強人所難,故這種想法直到最後時刻才跟她表明。我「善意」的告訴她,「咱們坐車到半山腰,只要爬一半就能登頂,然後再坐索道下來,一點兒都不累。」
  • 全程靠徒步、通宵等日出,爬過4次泰山的姑娘告訴你是啥奇妙體驗
    說起有「五嶽之首」尊稱的泰山,就不得不提詩聖杜甫的那首《望嶽》,詩中有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站在泰山之巔遠眺,確實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大好風景盡收眼底,仿佛一切都雲淡風輕。如果徒步上山,那這種情感更盛。
  • 全程靠徒步、通宵等日出,爬過4次泰山的姑娘告訴你是啥奇妙體驗
    說起有「五嶽之首」尊稱的泰山,就不得不提詩聖杜甫的那首《望嶽》,詩中有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站在泰山之巔遠眺,確實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大好風景盡收眼底,仿佛一切都雲淡風輕。如果徒步上山,那這種情感更盛。
  • 爬了10個小時,凌晨12:00登頂【泰山之夜】我太難了!
    這是一座有魔性的山,它就是在我國有著特殊歷史地位和意義的泰山,在我心中如果能登上泰山,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兒本想走到中天門再座一段纜車,結果錯過了最後一趟纜車,這時體力已經快透支了,是咬咬牙繼續上,還是住下第二天再登頂,經過一番心裡掙扎,不忘初心,那就是登頂看日出,在中天門的餐館補充完能量
  • 「以夢為腿」!一步一挪,歷時23小時…豐縣小夥用雙手「登頂」泰山!
    11日早晨7點多,剛過泰山龍門,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在陡峭的山路上,一名雙腿殘疾靠雙手登山的男子吸引了路人的目光。 這名男子就是來自豐縣首羨鎮王樓村的王存偉,今年33歲,爬泰山是想證明自己可以做正常人能做到的事。10日上午9:30,王存偉在二姑和兩位朋友的陪同下,從紅門出發,歷經23小時,於11日上午8:30,登上南天門,實現了登臨五嶽之尊的夢想。
  • 「單腿俠」張旭印登頂梅沙尖:以「大神」為目標更快攀深圳十峰
    經過兩天休息調整,"單腿俠"張旭印在 5 月 15 日繼續"深圳十峰"攀登計劃。上午將近 8 時,他與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副會長曹峻、"驢友"杜育財一起登梅沙尖。他說:"曹老大(曹峻外號)是登頂過珠峰的『大神』,我一直看著他往上攀登,心裡想著有一天我要趕上他。"心中有了目標,步伐走得更快,張旭印在上午 9 時 30 分到達了梅沙尖山頂,用時 90 分鐘。在攀登過程中,曹峻還幫張旭印糾正了一些登山杖的使用方法。他說:"張旭印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我們會幫助他選擇適合的登山杖,讓他多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