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2019年底,電影《誤殺》上映,這部電影翻拍了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是一部很經典的家庭教育的電影。《誤殺》講述了李維傑和妻子阿玉到泰國打拼17年,膝下兩個女兒。李維傑靠著自己開設的網絡公司為生,原本生活得十分美好,可卻被突如其來的不速之客給打斷了。他的大女兒平平被督察長的兒子素察迷奸了,而且素察還拍下了不雅的視頻以此來脅迫她,不料平平在反抗的過程中不小心將素察給誤殺了。
李維傑曾親眼看著督察長濫用私刑,為了保護女兒,捍衛家人,他選擇了埋屍並銷毀一切證據,利用電影裡學來的反偵察手段與警方展開了一系列的殊死較量。本來已經瞞天過海的李維傑,卻因為小女兒的一張試卷選擇了自首。
這部電影最可貴之處在於它所折射出的家庭教育意義。主人公素察,母親是督察長,父親是市長候選人,他是家裡的獨生子,享有著最優越的物質條件,卻缺失了成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家庭教育。母親無底線地寵溺著他,手機跑車所有別人沒有的他都有,甚至在素察失蹤後,母親還利用他錄製的迷奸平平的視頻威脅李維傑一家認罪。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正是家人無底線地允許他放縱才造就了他為所欲為,不計後果地去滿足自己的私慾,最後自食其果。這一切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所帶來的。
今天,我們就從家庭教育這一方面來解析這部電影,電影中從以下三個方面告訴我們失敗的家庭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1、 素察的父母對素察無條件的寵溺放縱使他失去了道德底線。身為督察長的母親在孩子犯錯時不僅沒有教育孩子,反而一再用錢幫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覺得不論自己做了什麼都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價,因而為所欲為,最後自食其果。
2、 素察的母親一心追求事業,父親則過分追求功名利祿,從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長。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素察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父母的關愛與指導,才走上了不歸路。
3、 李維傑為保護妻女,不惜偽造不在場證明,還教孩子撒謊。也因此,小女兒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學會了通過撒謊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由此可見,父母的行為會深刻地烙在孩子的心理,要避免錯誤的"言傳身教"。
一、素察的母親對素察無條件的寵溺放縱使他失去了道德底線:身為督察長的母親在孩子犯錯時不僅沒有教育孩子,反而一再用錢幫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覺得不論自己做了什麼都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價,因而為所欲為,最後自食其果。
素察的母親是當地的督察長,擅長用法律手段解決任何問題,不管對錯。她對兒子更是無條件的寵溺和縱容。
還記得影片中曾經提到一件事,素察有一次差點弄傷了別人的眼睛,而身為督察長的母親不但沒有依法處理,讓兒子意識到自己做錯而道歉,反而是花了十幾萬加上警察的淫威私了了這件事。兒子做出了這樣的事情,身為督察長的母親卻不分對錯,她認為兒子的罪行都是小事,兒子跟人打架,她也沒有教育兒子,反而是心疼他受傷了,為了了結此事,還送錢給受害者。
就是因為父母無條件的縱容,才會使素察做事毫無道德底線。他覺得自己不管做了什麼,都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反正父母都會花錢幫他擺平。
此外,當督察長母親知道警察錄製了強暴平平的視頻之後,她絲毫沒有為兒子感到羞愧,反而以此威脅李維傑一家。她作為督察長,本該是伸張正義的角色,可是她連對他人的基本尊重都沒有,更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念。
父母對孩子的愛本是人之常情,可是毫無底線的溺愛就會使孩子掉入深淵,最終無法自拔。父母愛孩子,就應該為孩子想得深遠些,教會孩子遵紀守法,明是非,而不只是不斷地為孩子擺平眼前的事。俗話說,如果你不好好教你的孩子,這個社會會幫你狠狠地教育他。如果父母不自小好好教育孩子,那麼等他步入社會逐漸長大,難免要為自己犯下的錯而承擔責任。
二、素察的父親過分追求功名利祿,從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長: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素察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父母的關愛與指導,才走上了不歸路。
素察的父親是國會議員,每天忙著各類競選活動,沒空陪伴素察的成長,也沒空教育他,對他只有長期的冷漠和忽視對待。當他得知孩子差點戳瞎別人的眼睛時,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痛罵他,不是為了教育他,而是擔心他做的事會誤了自己的競選。素察從小在父親這樣暴戾無情的陰影下長大,又怎麼會成長為溫柔善良的人呢?
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就是因為素察的父母沒花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教育孩子,才會導致素察最後誤入歧途並自食其果。
不管是什麼原因,父母都不該缺席孩子的成長。優越的物質條件不能滿足孩子的精神上的需求。只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教育,教會孩子明是非,孩子才會健康的成長。
三、父母的行為會深刻地烙在孩子的心裡,要避免錯誤的"言傳身教":素察的父母一個為了工作地位和自身利益做事不擇手段,一個過分地追求功名利祿,暴力無情,素察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難免會受到父母的影響。
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素察之所以做什麼事情都不考慮後果,是因為母親什麼都會幫他解決。母親的處事態度和父親的兩面性格在素察的成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影片中,素察迷奸平平後錄了視頻來威脅平平,而素察的母親在知道素察錄了視頻之後也用此來威脅李維傑一家,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素察的種種行為其實也來自於母親錯誤的"言傳身教"。
作為督察長,素察的母親在處理各種事情中無視法律法規,沒有道德是非觀念;作為國會議員,素察的父親忙於工作,對待孩子暴戾無情。素察在這樣的環境下,受到了父母的錯誤的"言傳身教",最後因為作惡而遭到了報應。
此外,影片的最後,李維傑之所以選擇自首,是因為小女兒安安的一張試卷。李維傑發現安安為了得到爸爸答應送給她的口琴,把70分的試卷改成了100分。李維傑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已經映射到了小女兒的身上,突然明白了自己的錯誤行為已經言傳身教到孩子身上了。所以他去自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要做一個有擔當的人,對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
孩子是從一張白紙慢慢在生活中添上色彩的,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來說就有比彩色筆,父母如果給孩子黑色的筆,那他就會在紙上添一抹黑,如果父母給孩子紅色的筆,孩子就會在紙上畫上豔麗的太陽。所以父母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才會有樣學樣。
四、《誤殺》這部電影中錯誤的教育方式,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示呢?
孩子的健康成長來源於父母的影響,家庭教育需要每個父母的用心思考和踐行,在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懂得:
1、疼愛不等於溺愛,父母要有底線地愛孩子
相信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孩子也是要有底線的。當孩子犯錯受傷時,父母不能心疼孩子,在處理完傷口之後要馬上指出他的錯誤,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教會他勇於承擔錯誤。如果長期的溺愛孩子,那麼孩子將會為所欲為,不分是非。父母在滿足孩子基本的需求之後,對孩子的過分要求要制止,切不可什麼都滿足,不然孩子的要求會越加過分,並逐漸成為一個蠻橫無理的人。
2、多關注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
家是孩子成長的後盾,父母只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孩子才能感受到溫暖。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依靠著家庭溫暖的。良好的家庭氛圍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父母不管工作再苦再累,都不能忽視冷漠孩子。如果我們缺席了孩子的成長,等孩子到了青春期,性格定型了再想來幹預他,就來不及了。
3、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通過察言觀色學來的。孩子與父母朝夕相處,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全都看在眼裡。所以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就要以身作則,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
素察的結局要引起所有父母的重視,好的家庭教育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而缺失家庭關愛也會使孩子誤入歧途。正確的教育方式,不溺愛,多關注,做榜樣,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