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何丹 通訊員張雪竹 報導:南國雨林、滿眼疊翠、萬頃旖旎,四季飄香。西雙版納,地球北回歸線附近的一片綠洲,猶如一顆通體溫潤的「綠寶石」,無論時光流淌、歲月更替,總是煥發著神奇魅力和無限生機。這裡有散發著神秘、古老氣息的望天樹;有驚險刺激的「空中走廊」;更有罕見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和瀕臨絕種的珍稀物種。有人說,西雙版納是夢開始的地方,西雙版納機場的夢就在此起航。
逐夢機場
回眸看發展重在改革
西雙版納機場地處中緬、中老邊境,於1987年12月1日動工興建,1989年10月1日中國民用航空西雙版納站成立,隸屬原民航雲南省管理局。1990年4月7日正式通航投入運營,1997年1月1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國際口岸機場。根據國務院民航深化改革方案,2001年12月31日機場與航空公司分立重組。2004年4月26日,雲南機場集團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民航西雙版納站變更為雲南機場集團公司西雙版納機場,隸屬於原雲南機場集團公司,順利完成了分立重組。2007年 ,為進一步深化雲南省民航管理體制改革,推動機場業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雲南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月14日揭牌成立,雲南機場集團公司西雙版納機場變更為雲南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雙版納機場,標誌著機場產業向現代企業制度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逐夢機場
跨越促發展碩果纍纍
30年來西雙機場以「求真務實、攻堅克難」的實幹作風,堅持「人民航空為人民」的發展理念,積極與先進對標、與國際接軌,紮實培育四通八達、密集高效的國內、國際航空網絡。從通航時的1條航線、1個城市、1周4架次飛機,1個航空公司經營發展到現在擁有66條航線、50個通航城市(其中國內45個、國際5個)、1周1050架次飛機,21家航空公司在西雙版納機場運營。通航城市有昆明、麗江、大理、成都、重慶、上海、廣州、北京、香格裡拉、曼谷、清邁、琅勃拉邦等。各航空公司的進入和多條航線的開通,為西雙版納經濟、社會、旅遊經濟的發展注入了無限生機,西雙版納機場也被譽為「中國支線機場的一面旗幟」。隨著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設、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西雙版納機場的戰略地位、區位優勢、資源優勢進一步凸現。
開航當年,年旅客吞吐量不足2萬人次,但隨著機場和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1993年,機場便進行了第1次改擴建,1998年進行了第2次改擴建,2002年進行了第3次改擴建。改擴建後的西雙版納機場擁有停機位18個,並設有8座登機廊橋;跑道長度2400米,PCN值58/F/B/W/T ,配備有雙向儀表著陸系統,擁有平行滑行一條,垂直聯絡道4條。國內候機樓建築面積 33000平方米,國際候機樓建築面積8800平方米,配備有較為先進的通信導航、氣象觀測、儀表著陸、進近燈光、空管、運輸服務、自助值機、安檢信息、安保及監控監視、生產運行及辦公自動化系統、消防及應急處置裝備。功能布局科學合理,設施設備先進完備,按保障旅客吞吐量350萬人 /年設計建造,機場等級由4C級提升至4D級,使機場保障能力有了顯著提升,實現「量」的突破和「質」的飛越。
通過改擴建機場服務保障能力、配套設施設備、飛行適航條件等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全面提升了機場安全服務保障能力。旅客吞吐量2004年突破100萬人次、2012年突破200萬人次、2013年突破300萬人次、2015年突破400萬人次,2019年突破了500萬人次,機場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逐夢機場
安全保發展雙輪並進
西雙版納機場是經營特種行業的具有公益性的產業實體,屬於城市基礎設施,由雲南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對其實施統一的經營、管理和監督,承擔相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 多年來,西雙版納機場在集團公司、西雙版納州委、州政府的關懷下,不斷向專業化、信息化、網絡化方向發展,正確處理好安全、服務、效益三者之間的關係。
在隊伍管理上,以人為本,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促進兩個文明建設,錘鍊團隊精神。在安全管理上,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持續改進、全員參與」的安全工作方針,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與完善安全管理的激勵約束機制、獎勵懲處機制,從風險管理、安全監督、安全責任、合約方管理、信息管理、安全文化、應急管理及人員培訓等方面不斷促進員工形成「我要安全」的覺悟,掌握「我會安全」的技能,履行「我管安全」的責任,完成「我保安全」的任務,確保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化管理體系、航空安保等體系有效運行。
在服務方面,秉承「安全求生存、服務求發展」的理念,以「三基」建設為抓手,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從基礎入手,不斷細化、優化服務流程,以良好的服務意識、專業的服務技巧全面提升機場服務保障能力及服務水平;從基礎入手,不斷細化、優化服務流程,以良好的服務意識、專業的服務技巧全面提升機場服務保障能力及服務水平;以過站保障為品牌建設的重點,千方百計縮短過站時間,提高機場保障能力,實現旅客零投訴、提高顧客滿意度,不斷提升機場的服務質量和保障能力。
在生產運行方面,不斷規範運行秩序,提升機場運行質量,加強對機場運行保障工作的監督檢查和質量管控,進一步規範西雙版納機場運行秩序,提高航班正常率,提升航班延誤後的處置能力,改善機場保障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近年來西雙版納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在全國機場中持續位列前茅。
在規範化管理方面機場從加強黨建引領,提升企業形象,提高企業效益方面著力打造創新型、科技型企業建設,通過「三標一體」國際標準認證和航空保安審計、安全審計,建立SMS管理手冊、陸側防控體系、空管SMS體系;使用生產運行信息系統、安檢運行信息系統,實現辦公自動化辦公,機場各項管理逐步邁入標準化、規範化軌道。
機場先後榮獲民航總局授予的「全國民航機場飛行區管理先進單位」、中共雲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級文明單位、全國總工會「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全國民航「精神文明標兵單位」、西南「文明機場」、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衛生機場」、州級「文明單位」、「平安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及優秀地面服務代理單位等榮譽稱號。
逐夢機場
實幹謀發展創造未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之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也是雲南航空產業投資集團揚帆起航的關鍵之年。站在新的起點,面對疫情防控和運輸生產的雙重壓力,西雙版納機場將以民航強省戰略目標為引領,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按照民航高質量發展「理念新、目標明、動力足、路徑清、效益好」的內涵要求,全面推進「平安、綠色、智慧、人文」四型機場建設,著力提升安全水平,著力提高發展質量,著力改善服務品質。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創新思路舉措、推動改革發展。以責任書寫擔當,以實幹創造實績,以高質量的發展帶領機場廣大員工立足崗位、逐夢機場、創造未來,開啟新時代西雙版納機場助力民航強省的新徵程,向年旅客吞吐量破千萬邁進,為實現雲南次區域樞紐機場建設目標砥礪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