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泥球製作順序簡單,但每個步驟都是學問。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芋泥球」芋泥口感綿密、溼潤鮮甜,能嘗到芋頭粒,價格也親民。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1月26日電 什麼樣的美味,一年能締造500萬顆的驚人銷量?臺灣基隆連珍餅店的「芋泥球」,秉著「最簡單才最不簡單」的傳統作法,老少鹹宜的綿密鮮甜滋味,不僅當地人愛吃,更是網友最愛的人氣美食。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芋泥球」現在是連珍餅店代名詞,但其實1953年開業的連珍餅店,第一代經營者鄭原道,傳承老師傅手藝,原本是以漢餅見長,招牌商品是八角糕、咖哩肉餅等。10多年前連珍餅店開始跨足西點,東試西試研製獨門商品,才開發出芋泥球。
制餅真材實料、童叟無欺的鄭原道,很快讓連珍成了地方知名餅店。接手的第二代媳婦郭克伶回憶,過去曾有客人抱怨買不到某樣商品,鄭原道二話不說,馬上要師傅放下手上工作,專做客人要的餅。長年累積的好口碑,讓連珍在去年初登上「康熙來了」網絡美食單元,小S在節目中大讚芋泥球,還尊稱為「球哥」,瞬間暴紅,當天訂單量翻了千倍以上。
暴紅的芋泥球出現不少山寨版,但郭克伶說「最簡單,卻也最不簡單,」講究新鮮、天然,每個步驟都是學問。好吃與否全賴芋頭品質:只用產期落在12月至來年4月的A級大甲芋頭,每天從大甲宅配至基隆,去頭去尾留下精華,切塊後放進蒸爐,蒸完攪成泥狀加入鮮奶與糖即完成。而鮮奶跟糖比例必須依芋頭質量而定,維持剛好甜度與溼潤,剛開始師傅來回研究了7、8個月,才成功找出美味比例的秘密。
如今,上門的客人幾乎人手一盒芋泥球,單日就能賣掉5千盒,遇上年節還能熱銷萬盒。採訪當天遇上的老客戶一邊忙著搶購,一邊不忘提醒:「快買呀!晚了就吃不到了。」
單月銷量均破萬顆的芋泥球,過去曾經是一天只賣2、30盒,準備淘汰下架的商品。但靠著網購、節目加持,谷底翻揚的過程宛如甜點界的灰姑娘。
不同於傳統老店,二代接班後的連珍餅店主動開闢網購市場,成為日本樂天進軍臺灣後,第一批搜羅的美食店家。網購以年輕族群為主,以傳統漢餅著名的連珍考慮西點較能迎合年輕人口味,決定將芋泥球放至網絡販賣,並開發小分量的雪露與雪杯,搶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