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首創的大規模綜合性消費節慶活動,時間上橫跨今年5~6月的首屆「五五購物節」公布了成績單。
在7月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商務委主任華源表示,購物節期間,上海市200家大型商業企業實現銷售額684億元,同比增長4.5%,環比增長33.5%。
下半年促消費的工作還將繼續,而這場成效超出預期的購物節也將年年辦下去。
華源表示,要把「五五購物節」打造成為上海乃至全國人民的重要消費節慶,成為消費新理念、新模式、新業態、新品牌的試驗田和競技場,成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響「四大品牌」的全球名片和標誌活動,助力上海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戰略連結。
線下恢復、線上爆發
上海市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6%,增速高出全國3.4個百分點。
一方面,線下實體商家銷售持續回暖;一方面,線上網絡零售爆發式增長。
華源表示,在外來消費仍處低位、商家打折促銷力度加大的情況下,支付端大數據監測顯示,全市線下實物消費總額2846億元,環比增長11.6%,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其中,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銷售額環比增長33.9%。比如,新世界大丸百貨和第一八佰伴環比分別增長2.1和1.4倍。
中高端消費回流明顯,27家高端品牌銷售額同比增速超過50%。同時,重點商圈消費人氣恢復,南京東路、南京西路、小陸家嘴、徐家匯、五角場等商圈平均銷售額環比增長52.8%,客流量環比增長38.8%。
徐家匯商圈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6家商場5月的整體銷售額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約為16.8%。
上海市郵政局數據顯示,上海地區快件數達5億件,同比增長20.6%;第三方大數據顯示,全市網絡零售額達2551億元,同比增長23.5%。華源舉例說,盒馬、叮咚買菜銷售額同比增速分別超過90%和120%。
分領域看,汽車消費增長尤為明顯,銷售新車11.6萬輛,銷售額同比增長9.9%。餐飲消費也加速回暖,餓了麼、口碑銷售額同比增長15%以上;美團到店餐飲消費額同比增長34%,夜間外賣消費額同比增長近兩成。
商業數位化轉型提速
除了促進消費,購物節還成為模式創新的沃土。
在發布會上,華源表示,平臺賦能、聯動促銷加快了商業數位化的轉型步伐。
其中,新世界城聯合拼多多發放消費抵扣券,首發當日商場客流超10萬人次;南京路步行街攜手抖音、喜馬拉雅推出「抖申購」「有聲南京路」等活動,帶動客流環比增長1.8倍;楊浦區攜手嗶哩嗶哩開展「嗨翻五角場,歡樂打折季」活動,帶動商圈銷售額環比增長52.7%。
購物節期間,直播帶貨的場次超過29萬場,累計觀看人次達9.5億。比如,閔行區結合進口商品,寶山、嘉定等區結合老字號產品,松江、奉賢等區結合先進位造,青浦、金山、崇明等區結合農產品特色,書記、區長紛紛化身「首席帶貨官」;徐匯區攜手騰訊等推出「花漾徐家匯」雲直播,助力商圈銷售額環比增長57.6%。
為了打通內外貿易鏈路,此次購物節還開展「出海優品,雲購申城」系列活動。
首店加速加快「落滬」
購物節首創的「全球新品首發季」,總共有300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累計發布新品超過1500款。
疫情沒有阻擋新首店進入上海的熱情,在購物節期間更是加速集聚、加快「落滬」。
華源表示,今年二季度上海市新開設各類首店旗艦店超240家,是一季度的4倍。其中,華為全球最大旗艦店在南京路步行街正式開業。
另外,購物節期間的「進口商品節」圍繞進博會「展品變商品」,推出1.4萬款優質進口商品,帶動銷售成交額超過9億元。
支付寶數據顯示,上海市近26萬家小店營收同比實現正增長;5月份上海市批發零售業新增註冊企業12784家,同比增長28.8%。
購物節還催生了一批新職業、新行業,夜生活節推出的靜安區安義夜巷、黃浦區外灘楓徑限時步行街和思南公館夜派對等50多個特色市集則進一步拓展了就業空間。
此外,發布首批55家消費扶貧專店專櫃名單,在電商平臺上線銷售專區,首輪對接銷售對口支援地區特色農副產品超過1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