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中大暑 日炎溽蒸

2021-02-12 徐徐話健康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此時,天氣較小暑更為炎熱,因此被稱為大暑。

古籍釋義:「大者,乃炎熱之極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也是人體陽氣最為亢盛的時段。夏季的暑熱,由小到大至極,此後物極必反,便進入秋季。由此也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是一年之熱極。在一年中最熱的日子裡,防暑抗暑自是不能鬆懈。

所謂「慎起居、避寒暑」,在高溫悶熱的天氣裡,儘量不要外出,不進行戶外體育鍛鍊或者從事重體力勞動,以防暑熱傷身。在相對涼爽的天氣,也要選擇早晚出行,避免中午迎暑而行。

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以及素體虛弱的人,比如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重大手術後等的患者,中老年人以及孕產婦、兒童等,此時發生中暑暈厥等問題的可能性遠遠大於健康的成年人。在此時節出行、健身等的時間一定要避開盛夏高溫時段,並且要儘可能的避免體力消耗過大的運動項目。

在大暑時節,補水是很重要的一項任務。水是人賴以生存的必需營養素。由於天氣炎熱,人體氣血活躍於體表,使得汗孔張開,水分隨著汗液的流失而蒸發消耗過快,即便是沒有明顯的流汗,體表水分散失的速度也要遠遠高於其他三個季節。近日門診裡就有患者提出「覺得最近尿少了」的問題,但身體並無其他不適。這事實上就是由於人體的水分大量蒸發散失造成的。

因此此時需要充分並及時的補充水分。補充水分也並不是什麼液體都能喝:平時喝溫開水最好;出汗過多的時候,可以適當補充淡糖鹽水,以適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氣候炎熱或者悶熱的時候則可以適當的選擇綠豆湯、荷葉茶等清暑藥茶。

但要注意,不要飲用冰水或是涼水。越是暑熱亢盛的時候,食用生冷之品對身體的損傷越大,不但損傷陽氣,還會導致暑熱鬱閉體內而致病。此外由於人體防禦外邪的大門大開,寒邪很容易長驅直入,導致臟腑直接受損引發重病。

還要注意,不要等口渴了再飲水。人感到明顯口渴的時候,人體失水量已經達到了體重的2%,這個時候人體發出的信號就是急需補水,於是反射性的大量飲水。但水進入人體消化道,經過消化、吸收,再輸布全身,讓人「口渴」的感覺消失,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體都會有口渴的感覺,這就往往造成了「供需失衡」的問題。也就是說後來補水的量遠超真正失水的量,從而導致短時間攝入的水分大增,給我們的腎臟和心臟帶來額外的負擔。

除此以外,大暑時節,人體經過大半個夏天的消耗,正處於腠理疏鬆、臟腑內裡空虛的狀態,尤其是脾胃腸道,功能較弱。此時若不思保養,過食油膩、生冷之品,或是久臥空調房,極易造成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因此,飲食上要注意以下四點:

1.選擇應季新鮮的蔬菜瓜果,如西紅柿、黃瓜、冬瓜、絲瓜等;

2.不要為了清暑去火過度食用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寒之品雖然瀉火,但易傷脾胃,若需食用應適量;

3.可以適當選擇健脾益氣、解暑養陰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山藥、大棗、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等;

4.除此以外還要注意選擇易於消化且營養豐富的食物以及烹飪方式,比如健脾祛暑的養生粥等。

5.最重要的是避免食用生冷之品,若貪圖一時痛快,必定會給身體造成巨大的損傷,輕者損壽,重者喪命。

總之飲食既要達到消暑之效,又要保護腸胃,為即將到來的秋冬補養做好準備。

相關焦點

  • 飲伏茶、曬伏姜、煮荷花粥 蘇州人的大暑儀式感滿滿
    7月22日大暑將至,由於今年的黃梅天持續時間比往年更久,「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感覺並沒有出現。然而,在大暑時節,老蘇州有著諸多規矩和講究,7月20日,在蘇州姑蘇區白洋灣街道南山社區,老蘇州們一起飲伏茶、曬伏姜、煮蓮花粥,用傳統民俗的儀式感,迎接「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到來。
  • 慢讀丨大暑:海天雲蒸幽趣生
    7月22日16時37分我們迎來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每年公曆7月23日前後,太陽位於黃經120°為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大暑是一年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往往是一年中天氣最熱、陽氣最盛的時候。大暑一到,一年差不多過半,不知道小夥伴們年初制定的各種計劃進行得怎麼樣了?
  • 大暑 | 巧飲伏茶,清涼祛暑
    「大」為「極」,「暑」為「熱」,「大暑」即炎熱至極之意。大暑節氣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間段。大暑前後,天氣炎熱,容易出現中暑或者上火的症狀。這時就會有人在路邊擺攤煮茶水,供路人飲用,預防中暑。長此以往,大暑喝伏茶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品讀《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了解大暑
    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唐代元稹《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了解大暑。大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徵:高溫酷熱,雷暴、颱風頻繁。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關注觀光君,圖文版內容更精彩......
  • 今日大暑!2020大暑具體時間幾時幾分?大暑習俗由來盤點 大暑飲食...
    今日大暑!熱浪滾滾、萬物蒸煮,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今天16時37分,迎來大暑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徵是高溫酷熱,雷暴、颱風頻繁。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
  • 今日大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哪個最熱?看完懂了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大暑節氣。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從小暑節氣開始,氣溫會不斷升高,雷雨天氣也會增多,所以在農村還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那麼小暑節氣和大暑節氣相比,哪個更熱呢?
  • 大暑|沒有眼前的大汗淋漓,哪有來日的傲雪凌霜
    「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今日16時37分,迎來大暑節氣,熱浪滾滾、萬物蒸煮,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此時陽光猛烈似火,驕陽居高臨下地籠罩,活生生造出個「桑拿」的環境,網友調侃,大暑前後的日子,「我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把孜然!」
  • 大暑至!最熱的日子來了……何以消煩暑?化伏為安
    王偉《竹裡館》節選大暑至&最炎熱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這時正值「中伏」前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時期,也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熱浪滾滾、萬物蒸煮,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昨天武漢市還是暴雨天,氣溫不到30度。
  • 大暑·提升幸福感的幾件小事
    一年中最熱的「大暑」也已到來……因為熱夏的乾燥和和酷熱,連心情也會受到影響。覺得日子起伏跌落,一陣奮勇向前,一陣墜落海底,連自己都難以把控生活幸福的指標。幸福感難道也需要自己尋覓?是的。比如……飲伏茶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熱的節氣,而喝茶就是很好的消暑方法。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這樣評價茶:「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闓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 24節氣丨大暑時節熱難當, 暢飲伏茶是良方
    帶上耳機 聽立夏節氣歌~大暑這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7月22日至7月23日。」小暑後十五日左右就是大暑,從小暑至立秋這段時間,稱為「伏夏」,就是「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候,正所謂「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初候 腐草為螢螢火蟲棲息在溫暖潮溼、草木繁盛的地方,古人誤以為它是由腐草變成的。
  • 今日大暑
    大暑二十四節氣的第12個節氣正值"三伏天"中伏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日照最多、氣溫最高「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
  • 今日大暑|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詩文大意是: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一過,秋日就降臨。六月到來的音律仿佛能讓人感覺夏日的暑氣在一點點消失。
  • 大暑節氣到,大暑養生全攻略搶先看!
    2016年7月22日將迎來「大暑」節氣,意味著一年中最炎熱季節的即將到來
  • 明兒大暑,是一個相當相當厲害的日子!
    明日大暑‍一年中最熱熱熱熱熱的時候!大暑大暑上蒸下煮!知道明天大暑過後的下一個節氣是什麼嗎?——立秋!所以,大暑就是一年中溫度的巔峰!▼進入大暑近日的天氣也可謂告別前些日的陰雨綿綿!然而,大暑才是一年中最「危機四伏」的時刻:大 暑外 文 名:Great Heat代表寓意: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候特點:高溫酷熱風俗活動:曬伏姜,燒伏香風俗食物:飲伏茶養  生:補脾健胃三  候: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特  點: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最為頻繁
  • 大暑寓意平安的鳳梨糯米飯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裡曾在詩詞中寫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大暑,六月中(農曆),風吹著荷葉泛起層層碧浪,那萬綠叢中的荷花,在太陽光的照耀下,映得極紅,看上去灼灼動人(好美的景色)。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季節(終於快熬完了!),太陽到達黃經120°之時為「大暑」節氣。
  •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 | 悠悠夏日長 大暑夏正濃
    2020年07月22日,庚子年六月初二大暑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農作物生長最快。周傳梅/攝  進入七月,到了荷花盛放的季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請跟隨小編的鏡頭,一起去觀賞東營荷花的千姿百態吧!
  • 舌尖上的大暑
    相對於小暑,大暑時節會更加炎熱。這段時間的民間習俗有不少與「消暑」有關,在飲食上,一些地方還有「喝暑羊」的習慣。大暑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之後天氣便要慢慢向秋天過渡。大暑,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就開始時間而言,一般在每年公曆7月23日前後。
  • 小暑和大暑是什麼意思時間是 2019小暑節氣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小暑和大暑是什麼意思時間是 2019小暑節氣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7月7日,2019年的小暑節氣正式到來。這是中國24個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一般來說,小暑的時間是每年7月7日或8日,因此今年的小暑是7月7日。  小暑和大暑是什麼意思  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
  • 小暑、大暑與三伏
    ■徐秀麗 每年7月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黃道坐標系的經向坐標)105度時,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它正式拉開盛夏的序幕。 一首古詩這樣描寫小暑:「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小暑節氣太陽距地面變近,空氣裡紫外線增強,在戶外赤膊容易造成曬傷,適當穿些衣物既能隔熱,也能阻擋紫外線照射。小暑以後日長夜短,戶外作業者和上班族尤須注意勞逸結合,謹防中暑。
  • 東極皇拍了拍|你的大暑飲食清單來啦~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鬥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公曆7月22—24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