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綜保區為我們爭取的371萬元中央外貿專項資金,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增強我們了抗禦困難的信心。」紅河寶創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培華說,幾個月前他正為復工復產面臨的防疫物資缺乏、資金短缺而發愁,綜保區管委會不僅幫助採購了充足的防疫物資,協調多部門幫企業恢復生產,還給予防疫物資補貼等資金支持。
紓困惠企政策直達區內企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紅河綜保區入駐企業面臨訂單減少、原材料短缺、物流通道不暢、開工不足、甚至停產等困難和問題,綜保區存量流失,增量很難儘快形成。面對嚴峻的形勢,綜保區管委會深入落實「六強六優」部署,「六個大抓」舉措,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落實紅河州的指示精神,突出抓好穩企業保就業、抓項目促投資,市區聯動,千方百計動員企業員工於3月10日前返崗復產,出臺專項辦法,確保各項紓困措施直達基層、直接惠及市場主體。
以恆科技集團是廈門以晴集團投資落地在紅河綜保區的全資子公司,公司在香港、杜拜及印度等地設立貨物銷售和集散中心,產品市場主要面向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南美等地。由於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和疫情影響,生產原材料進口困難,匯率不穩定,導致企業資金流動十分緊張。
紓困惠企政策直達區內企業。 「在綜保區管委會的協調下,我們申請了延期還貸,順利完成了液晶模組生產線及觸摸蓋板生產線完成技改,進一步擴大了產能。」紅河以恆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車間負責人李繼說。
紅河綜保區管委會主任刀劍介紹,今年以來,在紅河州委、州政府領導下,綜保區按照「籤約項目抓落地、落地項目抓建設、建設項目抓投產、投產項目抓達產」的思路,從新業態、新模式中挖掘潛力,助力新經濟進一步做大、做強,不斷拓展新增量。
以恆科技集團凱豐科技公司SMT事業部負責人向安貴介紹,以恆科技集團是疫情後綜保區第一家復工復產的企業,在綜保區管委會的協助下,目前國際訂單新增狀態已逐漸回復正常,現在訂單已排到明年年中。他表示,公司會持續關注市場動態,主動出擊,努力推進海外業務的開展。
在危與機的辯證中,唯創新者勝。紅河綜保區入駐企業紅河沙漠胡楊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今年生產的第一批產品已完成報關出區,實現了紅河綜保區內銷第一單,4月13日已繳關稅和增值稅。公司總經理李柏松介紹,該公司加工原材料主要依託進口,因疫情閉關影響,原材料進不來,生產幾乎停滯,公司技術人員藉機加大產品研發力度,苦練內功,蓄勢待發。
「作為科技型生產企業,我們將弘揚企業家精神,做好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紅河以恆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國堂說,未來5年,以恆將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做到穩中有升,力爭全年實現進出口額17億美元的目標,努力成為推動紅河綜保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雲南網記者 李樹芬 通訊員 董光榮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