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下,中央有關部門迅速出臺了一系列援企穩崗、紓困解難政策,同時,各省區市也根據本地特點出臺了相應紓困和扶持政策。
這些政策是否已經傳達到位?
政策的落實、落細是否存在阻礙和渠道不暢通的現象?
企業和地方政府對政策工具的使用有哪些困惑?
是否還存在政策把握和理解上的盲點?
是否存在政策「應享未享」的情況?
對政策還有哪些需求和期待?
為此,文旅中國客戶端記者採訪了文旅部門、文旅企業和機構,傾聽他們的聲音和反饋——
減稅降費相關政策
免徵增值稅
免徵文化事業建設費
年度虧損結轉年限延長
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用等
企業怎麼說「能享受的項目,我們都申報了」
北京繁星戲劇村負責人:
國家出臺了紓困政策,我們很高興,按照規定能夠享受的項目,我們都積極參與申報了。我們享受了社保延期、減免一定的租金等政策福利。困難時期,減少支出也是一種「回血」,這對幫助企業資金周轉、挺過疫情難關,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我們疫情期間照常給員工發放工資、上保險等,要保障大家的生活,讓員工與我們共渡難關。
疫情對各行各業都有影響,文化藝術領域、演出團體受到的影響,可能是相對來說比較嚴重的。在艱難時刻,國家幫了我們一把。
我們希望國家對民營藝術團體有更多的、更直接的關注和支持。比如,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進一步的成果,對劇場上座率的限制要求,能否適當放開?三成上座率對於靠票房謀生存的民營單位來說,收入不足以抵消成本,我們根本不敢開。另外,藝術團體復工、復演需要先期投入資金,國家能否考慮,對過去繳納的稅款給予一定的退稅等政策支持,更直接地讓企業轉起來、「活」起來。
「得到一絲喘息機會,希望部分政策能延長」
北京九維文化副總經理王龍豔:
對於受到疫情重創的演出行業來說,只有將演出進行下去,才能激活市場,才會有未來。
受疫情影響,公司近幾個月內取消了400多場演出,經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政府針對中小微企業出臺的各項扶持政策讓公司得到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根據政策,我們已經向有關部門申請了一些項目,正在審核中。此外,公司還組織員工參加了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每位員工可獲得1000元政府補貼。
我們能感受到政府的良苦用心,這些政策猶如一場及時雨,為不少企業「續了命」。不過,在切實落地的時候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北京,如果企業沒有設在產業園區內,想要申請「房租通」減免房租就有點難了,希望政策能夠兼顧到更多中小微企業。
此外,演出市場停擺的近半年裡,大多數演出企業幾乎沒有進項,政府出臺的疫情防控期間對納稅人提供生活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很多企業並沒有享受到。希望政府能夠將此項政策延長一年或者一年半,同時對於疫情期間納稅的中小文化企業給予獎勵,以此激勵復工復產。
「企業骨幹力量和復產基礎得以保存」
江蘇蘇州市文化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曲雄偉:
我們合規申領到了蘇州人事局164萬元的穩崗補貼,加上國家2月至6月減免「五險一金」的政策帶來每月節省的64萬元上繳資金。由此,企業的骨幹力量和復產基礎得以很好保存。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後,蘇州文化國際旅行社由最初的每天兩三輛大巴到如今10輛左右,周末超過16輛,遊客數量明顯增多。
「紓困幫扶政策基本覆蓋經營難點」
湖北十堰市連鎖KTV經營者鍾立清:
疫情對我們這樣的小微企業影響很大,尤其對於原本屬於人群聚集的文化娛樂場所來說,復工後,經營的恢復還需要時間。
在當地政府、銀行等部門和機構支持下,經營狀況正在好起來。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整理了《湖北省文化和旅遊企業惠企政策彙編》,可以直接查閱。對我們來說,最大的開銷在於房租和人員成本,目前出臺的一系列紓困幫扶政策基本覆蓋到了我們的經營難點。
我們的多家KTV店面已在6月陸續復工,在積極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我們也在思考如何與餐飲行業融合,將KTV打造為「一站式」服務業態,豐富KTV的服務品類。不能單純依賴政策的扶持,我們希望不斷創新發展,為企業生存尋找機會。
減輕企業經營成本相關政策
暫退旅行社保證金政策
緩交住房公積金
降低用電用氣價格
免除國有房屋租金等
▲ 2020年2月6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暫退部分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支持旅行社應對經營困難的通知》發布,指出為進一步做好文化和旅遊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支持旅行社積極應對當前經營困難,文化和旅遊部決定向旅行社暫退部分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
企業怎麼說「政策措施為旅遊企業注入信心」
上海景域驢媽媽集團副總裁李秋妍:
目前,我們共收到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暫退的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以下簡稱「質保金」)共計412萬元,這筆資金主要用於部分員工薪資發放、員工及文旅行業從業人員公益在線培訓等。
相較於春節期間的退單金額,這個數字不算大,但這一措施可以為處於困難中的旅遊企業注入信心。由於員工日常工資、社保、房租、企業運營等支出龐大,暫退的質保金雖然有限,不過這一政策無異於一場「及時雨」,讓我們得以有機會喘口氣,繼續尋找生存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此外,目前文化和旅遊部已經發布政策放寬跨省團遊限制,但各省跨省團遊開放時間不統一、綠碼不互通、異地核酸檢測不互認、教育機構不允許學生跨省旅遊等,業務開展還是受到很大制約。另外,雖然今年以來文旅部門主動牽線、企業積極準備,但銀行自身風控體系對旅遊業持謹慎態度,放款速度慢。希望接下來的政策扶持可以從這些方面進行考慮。
「退回資金基本用於支付員工工資」
雲南昆明新雲美國際旅行社負責人徐甘霖:
我們旅行社退回了24萬元質保金。暫退的質保金儘管不能完全緩解旅行社的資金壓力,但解了燃眉之急。
受疫情影響,我們資金壓力很大,尤其是員工成本在企業運營成本裡所佔比例非常大,而我們一直堅持保障員工的利益,所以退回來的這部分資金基本是用於支付員工的工資。
作為人員流動性較大的輕資產行業,絕大部分旅行社無法享受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政策,獲得銀行貸款也不容易。受到疫情影響,我們流失了部分員工,需要補充人力,招人培訓需要費用,因此突出的問題是缺錢和缺人。尤其是跨省遊開放以後,我們還需要採購一些資源,比如航空資源、酒店資源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希望未來政策在這些方面更有針對性。
「辦理流程簡化,很快就收到質保金」
北京繽紛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餘鳳美:
提交資料,審核通過後,就可以拿著《旅行社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取款通知書》到存款銀行取出質保金了。各部門簡化了辦理流程,申請暫退保證金只需要先提交掃描材料就可以通過網絡辦理,很快我們就收到了質保金112萬元。
我們一直開展出境業務,主要經營郵輪旅遊。這次疫情給公司經營帶來了很大的打擊,包括船票等損失很大。這次退回的質保金,我們第一時間用於給客人退票,還有一部分用於公司員工的內部培訓以及工資發放。
下一步,隨著有序復工復產步伐的加快,為了解決公司困境,我們也開始在逐步拓展國內遊業務,積極嘗試轉型。
記者手記
政策的生命在於落實。採訪中,記者明確感受到文旅企業受到疫情影響之嚴重,以及從業者對來自國家層面的政策扶助的渴望。正如很多從業者所表達的,他們已經得到了各類紓困解難政策的實實在在的幫助,這些真金白銀的幫助,不能解決疫情給他們帶來的所有困難,但確實足以緩解企業的燃眉之急,更能幫助他們堅定繼續走下去的信心。
隨著復工復產復業的有序推進,一手抓企業紓困,一手抓產業發展是政府施策的必然,當前也是文旅行業爭取各級政府對文旅發展的重視和資金投入、項目立項的窗口機遇期。接下來,我們還將就爭取財政資金支持、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尋求金融幫扶三方面紓困政策、政府投資工具進行梳理、報導,敬請期待!
參與採寫:魯娜 王彬 程佳 馬霞 蘇丹丹 於帆 羅群 李琤 鄭潔 曲曉燕 王雪娟 蘇銳 費菲
責編:勾曉慶
(相關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