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美國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不斷上升,每天醒來都是新的「突破性數據」。
很多在美國的同學們都收到了各種各樣的關心與問候。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有的同學反應自己本來沒多大事,但是和家裡人聊完就好想下一秒美國的完蛋了。
所以,疫情之下的美國留學生、華人們生活如何呢?
美國老百姓缺口罩嗎?
對於普通人,非醫療一線的民眾來說,不缺口罩。
現在大家基本上都宅在家裡,除非買一些生活必須品,否則不出門,因此口罩的消耗量非常小。
尤其是華人與留學生,因為對國內疫情的關注,也有國內家人朋友郵寄來的口罩,華人可能是美國如今擁有口罩最多的群體!
很多人還覺得自己口罩挺多,想要把多餘的口罩捐給醫院,來幫助那些正在一線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們。
如今,和國內1,2月份的情況差不多,醫生、護士、急救等疫情一線人員還是比較缺口罩的。紐約市長甚至發文請求大家支援口罩。
有小夥伴表示,照出門的頻率來看,等到疫情結束可能連一半都用不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還有一位網友曬出的從國內寄來的口罩,口罩土豪!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如今美國人還戴口罩嗎?
在2月份美國疫情剛剛開始擴散的時候,CDC曾經表示美國民眾不需要戴口罩,只要勤洗手就行。
那個時候,華人和美國本地人之間也會出現戴口罩的意見分歧。
其實是存在一個認知不同點的,到現在美國普遍認為口罩不是為了保護自己,更多的是為了保護其他人。
戴口罩與不戴口罩的區別(飛沫對比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隨著美國確診人數攀升,CDC早就已經改口,建議美國民眾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防止病毒蔓延。
尤其在留學生和華人多的洛杉磯市,市長出臺了硬性規定,不帶面罩/口罩不允許進入超市、雜貨店等基礎服務性公共場所。
因此,如今在公共場合遇到的美國人都會戴著口罩或者面罩。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因為想要把口罩優先滿足醫護人員,很多人美國現在也走上了自製口罩的「不歸路」。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現在,人群比較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大家戴著口罩,保持社交疏遠了。
再次提醒大家,疫情還沒有過去,一定不能鬆懈。
哄搶?超市被搬空?
前段時間,關於美國疫情的報導中,不少人還看到超市裡哄搶大米,廁紙,桶裝水等等,還有大打出手的人。
不少家長一定提心弔膽,就怕孩子吃不上飯,無法維持日常生活起居。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是真的嗎?
其實,當危機來臨的時候,人們表現出恐慌是正常的,但是在現有社會秩序之下,恐慌只是短暫的。
哄搶等現象僅發生在個別地區,因此才會被新聞報導。
並且市場和政府都很快反應,平復這些問題。
現在大部分超市的貨源都非常充足。
以下小夥伴剛從超市回來,買了滿滿一車食物,米、面、廁紙、蔬菜、麵包、零食、飲料等應有盡有,只是消毒液無法買到,需要緊供著醫院使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此張照片拍攝於上個周末的costco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超市還是熟悉的超市,秩序良好,沒有哄搶,沒有大打出手等現象。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社交疏遠也被的大家嚴格遵守著,幾乎全美所有超市都採取限流的措施。
比如有一人從超市出來,才能再進去一人;
疫情嚴重的紐約限流更嚴格,比如超市99大華,每次只能進去10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人少,商品多!
Costco還開闢出了米,面,油,紙的專區: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如果你還不放心,不想去實體超市,你也可以網上購物。
很多大型超市都提供網絡下單的服務,直接可以送貨到家。最大可能性幫助群眾減少與外界的接觸,非常安全。
比如Costco、Amazon、Walmart、Target等等,都有送貨服務
或者通過Instacart這樣的送貨平臺幫你採購。(當然,每個地區可能存在差異)。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天價口罩?
確實,美國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亞馬遜上的防護用品,比如口罩,手套等價格上漲,令人乍舌。
但是看成交量,買的人不多,大家頂多也就是截圖出來吐槽一下。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隨後,川普政府就出臺了嚴格管控措施,亞馬遜馬上凍結了2500個賣家帳號,並且移除了530000個「價格過高」的商品。
現在如果想買口罩或者手套等物,亞馬遜上也能買到,價格方面雖然比疫情之前略有上漲,但是並不那麼離譜了。
只是部分物品需要等待補貨。
在一線醫療防疫方面,紐約還非常缺呼吸機以及PPE個人防護設備,甚至不惜高價從國外購買。
除紐約以外,美國其他地區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
一開始令人擔心的西雅圖地區、舊金山地區都因為及時採取了「社交隔離」和「居家避難」的政策,疫情得到了控制,很多病床和醫療設備都閒置出來了。
西雅圖甚至還能把從聯邦政府那邊獲得的400臺呼吸機轉贈給紐約,緩解紐約的困境。
到了本周一,紐約州長就愉快地宣布:紐約疫情「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每日死亡人數下降了,住院治療的患者也進入穩定期。
加州情況也好轉,州長表示,如果餐廳能夠控制開放少量席位,也可以考慮重新開放餐廳。
公共設施,餐廳全關門?
正如國內一樣,疫情對公共設施和餐廳的影響很大,許多經營多年的餐廳或者酒吧面臨倒閉危機。
但是商家很快也有了應對政策,開始轉向外賣,外帶業務。
同學們在家也可以看看自己喜歡的餐廳能否提供外賣。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美國輕症不給檢測?
疫情一開始,美國確實只給符合條件的人檢測。
讓很多疑似病例進入健康人群中,導致了後來疫情的大爆發。
現在,美國放開了檢測標準,因此確診人數不斷飆升。
目前美國已經做了超過2百萬次測試,川普稱美國檢測數量是世界第一。
隨著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很多地區開設了drive-thru測試,新冠病毒測試會越來越方便快捷。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美國人都開始囤槍了?
很多人在新聞中看到,疫情爆發後,美國槍枝的銷量像坐了火箭一樣上升。
排隊買槍的人繞店鋪一圈。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其實,買槍不是要發生暴動!
危機時刻買槍防身,在美國很常見,如今並沒有人因為疫情而做出瘋狂的舉動。
畢竟,現在有什麼比疫情還可怕的呢?
美國要發錢了?
這個是真的!
最近各大公眾號和新聞都已經報導了,川普籤署了「紓困計劃」,會為每一個符合條件的成年人發放$1200,兒童$500,甚至有人感嘆孩子生少了......
危機時刻,疫情之下,有心者總會利用謠言製造恐慌獲取利益。
請同學家長們理性思考,獨立判斷,以免有心人利用家長對孩子的擔憂之情行騙。
我們的敵人是病毒,並不是某一個國家或者種族,這個時候需要我們一起放下偏見,攜手共度難關。
如果你身邊的朋友親人依然不放心,可以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看看,讓他們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