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氣候公報》發布:預計2020年降水量偏多

2020-12-09 紅星新聞

聽著2020年春天的腳步聲,四川省氣候中心發布了《2019年四川省氣候公報》(下簡稱《公報》)。其中介紹,儘管年平均氣溫近幾年一路走低,但去年四川省年平均氣溫依然較常年偏高;平均降水量也偏多,去年的雨比較引人注目:暴雨偏多,秋雨偏強。

去年氣候為正常年景,對於今年,《公報》中預計「氣候年景較2019年差」,預計今年四川省降水量總體略偏多,年平均氣溫偏高,夏季旱澇災害略偏重。

【2019年總結】

這兩地

一年裡1/5的時間在「燒烤」

據《公報》內容,2019年四川省年平均氣溫15.4℃,較常年偏高0.5℃,排歷史第9高位。其中,石渠0.3℃,是全省最低,攀枝花22.3℃,全省最高;全省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都較常年偏高,攀西地區大部、川西高原局部偏高1℃以上。不過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四川省年平均氣溫逐年變化圖上看,這是近幾來最低的一年。

1961~2019年四川省年平均氣溫逐年變化圖

另一方面,去年四川共有122站出現高溫天氣(日最高氣溫大於等於35℃)。全省有49站日最高氣溫大於等於38℃,分布在盆東北、盆中、盆南、攀西地區局部,其中敘永、鹽邊、攀枝花、米易、寧南、渠縣、廣安7縣(市)日最高氣溫在40℃以上,敘永日最高氣溫40.9℃,為全省最高。

從高溫日數來看,2019年全省平均高溫日數位11.8天,較常年偏多5.5天,歷史第9多位。全省共有33站高溫日數在20天及以上,其中鹽邊、米易、攀枝花、仁和、寧南、德昌、金陽、敘永、宣漢、古藺等站高溫日數達30天及以上,鹽邊、米易的高溫日數分別達75天、72天,分列全省第一和第二。值得注意的是,鹽邊、米易、攀枝花、德昌、普格、得榮、木裡7站高溫日數破歷史記錄。

四川省氣候中心在公報中總結:2019年,四川省高溫天氣總體為一般年,攀西局地偏強。

暴雨偏多

10月降水「歷史第一」

《公報》中稱,2019年,四川省年降水量1034.4毫米,較常年偏多8%,位歷史第16多位。全省最少為得榮,324毫米;最多為峨眉山2075.8毫米;名山1955.1毫米,全省次多。與常年同期相比,盆地大部、阿壩、甘孜北部降水偏多1~7成,其餘地區降水偏少1~4成,其中九寨溝、阿壩、馬爾康、黑水、色達、西充6站降水量排歷史第1多位,會東、德昌和普格3站降水量排歷史第一少位。

1961~2019年四川省年平均降水量逐年變化圖

從時間分布上來看,各月降水中,全省平均降水量有7個月偏少,5個月偏多。降水量偏多的月份是4月、5月、7月、9月和10月,其中10月降水量位居歷史同期第一多位。

2019年6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概覽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全省共計發生暴雨457站次,比常年多50站次,暴雨站次數列歷史第10多位,其中大暴雨79站次,比常年多16站次。去年,古藺縣、甘洛縣最大降水量達163.7毫米和98.6毫米,突破這兩站日最大降水量歷史記錄;峨眉山市8月3日的日降水量為211.5毫米,為2019年全省最大日降水量;通江縣10月3日至11日的過程降雨量332.8毫米,為2019年全省最大過程降雨量。

「2019年四川暴雨、大暴雨天氣多,區域性暴雨多,總體屬暴雨偏多年。」

秋季

雨下得多,日照偏少

《公報》中對秋綿雨也做了統計。2019年,四川省秋季(9~11月)平均降水日數48.6天,較常年偏多9.2天,位列歷史同期第3多位。除攀西地區南部降水日數偏少1~10.6天外,全省絕大部分地區降水日數均偏多,其中盆北大部、盆中和盆西南東部偏多10~17.5天。

2019年秋季,全省平均最長連續降水日數9.4天,偏多1.2天,位列歷史同期第10多位。阿壩州大部、甘孜和涼山兩州局部、盆東北南部、盆西北和盆南局部最長連續降水日數在10天以上,其中都江堰和滎經達20天,為全省之最。

根據華西秋雨監測指標,2019年四川秋綿雨開始於8月30日,於11月7日結束,雨期長度為69天,秋雨量為299.8毫米。與常年比較,秋綿雨開始期與常年持平,結束期推遲6天,雨期長度偏長6天,秋雨量偏多81.3毫米,綜合強度為偏強級。

降水偏強的同時,日照就偏少了。期間,全省平均日照時數為228.4小時,偏少21%,位列歷史同期第1少位。其實,全省大部分地區日照時數偏少,而盆地大部、攀西地區東北部和川西高原局部偏少2~5成。

四川盆地

哪裡是「霧都」?

霧或霾的情況在報告裡也有提及。根據統計,2019年全省平均霧日數為31.8天,比常年偏多1.5天。除了1~2月、11~12月霧日數較常年偏少外,其餘各月霧日數均多於常年,其中,7月、9月全省霧日數均較常年偏多1.4天,1月、12月全省霧日數較常年分別偏少1.5天、1.9天。

2019年盆地區域性霧或霾天氣過程

盆西北、盆中大部分地區全年霧日數在11~30天,盆東北、盆西南和盆南大部分地區全年霧日數在30~70天之間,其中局部地區霧日數在100天以上;江安、天全、峨眉、巴中、儀隴、通江和營山7站全年霧日數在100~140天,宜賓、屏山、興文和峨眉山4站超過160天,其中峨眉山站年內霧日數達322天,為全省最多。

2019年,盆地區域性霧或者霾天氣過程(連續3天以上範圍超過20站)共出現15次,其中4月、5月、7月、8月無區域性霧或者霾天氣過程。盆地全年共計29天出現範圍超過30站的區域性霧或者霾天氣,主要集中在12月和1月,分別為10天和9天,其中12月9日和1月31日霧或者霾天氣發生範圍分別達到72站和64站。

【2020年預測】

夏季旱澇災害略偏重

4月下旬發生倒春寒可能性較大

《公報》也預計了2020年四川的氣候趨勢,今年四川省降水量總體略偏多,年平均氣溫偏高,夏季旱澇災害略偏重,氣候年景較2019年差。

其中,春季全省大部暖溼氣候明顯,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5℃~1.0℃,降水量為185~200毫米,較常年同期(179.3毫米)偏多,除川西高原南部和攀西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以外,全省其餘大部分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2成。4月下旬,盆地大部分地區發生倒春寒天氣的可能性較大。春播期間,盆地西北部的部分地方有一般性春旱發生,川西高原、攀西地區森林草原火險等級偏高。

夏季,全省氣候狀況接近常年,盆地降水呈現「東多西少」分布,降水量為520~550毫米,較常年同期(516.8毫米)略偏多。盆地東北部、中部、南部、川西高原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2成,省內其餘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1~2成。此外,盆地西北部有一般性夏旱,盆地中部有中等偏強的伏旱發生。盛夏盆地大部有高溫時段,盆地東北部、南部有洪澇災害發生,盆周山地有強降水集中時段,易引發洪澇及山洪泥石流等災害。

秋季,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5℃~1.0℃,降水量較常年偏少。川西高原、攀西地區、盆地東北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2成,省內其餘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1~2成,華西秋雨強度接近常年。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彭亮 圖據公報

編輯 張莉

相關焦點

  • 平潭氣象局發布2019年氣候公報!看看2020年平潭天氣如何
    實驗區氣象局也在今天發布了2019年平潭氣候公報,並對2020年全年氣候趨勢做了預測。2019年平潭氣候公報  氣候的基本要素是氣溫與降水,而降水受氣候變化影響是最為密切的。去年全年,實驗區氣象局發布各類預警信號265起,決策服務材料187起。去年平潭降水偏少,從9月9日出現了旱情,氣象局12月5日開展了人工增雨作業6場次,發射增雨火箭彈20枚,解除了前期的乾旱形勢,為居民生活發揮氣象用水作用。
  • 國家氣候中心:2019—2020年冬季全國氣溫偏高 降水偏多
    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統計顯示,2019—2020年冬季,我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降水量也為歷史同期第五多,暖溼氣候顯著。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水平偏高1.09℃,為1961年以來第五高,為暖冬年份。其中,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廣東和上海經歷了歷史最暖冬季;江西、福建和寧夏冬季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二高;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和陝西冬季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三高。
  • 深圳市氣候公報(2019年)
    共記錄到58天局地暴雨以上降水,為近10年同期最多,較近5年平均(48天)偏多10天,較2018年偏多2天。全市暴雨(統計標準見附錄)天數為12天,為近10年第3多(最多為2016年同期的17天),與近5年平均(12天)持平。深汕特別合作區局地暴雨以上日數16天(較2018年偏少8天)。全年發布暴雨預警112次,較近5年平均(56次)偏多56次,發布暴雨紅色預警5次,與2015年並列為近5年最多。
  • 黑龍江2019年平均年降水量753毫米 系59年來最高
    1961年至2019年黑龍江省年平均氣溫歷年變化圖(單位:℃)。(黑龍江省氣象局提供)中新網哈爾濱6月4日電(吳殿峰 姜輝)4日,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發布的2019年《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2019年黑龍江省平均年降水量為753.1毫米,比常年偏多43%,為1961年以來歷史第1位;2019年黑龍江省年平均氣溫為4.1℃,比常年高1.1℃,為1961年以來歷史第3位。
  • 今年四川氣候可好?四川省氣候中心有說法了
    展望2020年四川的氣候趨勢,四川省氣候中心預計,2020年全省年降水量總體略偏多,年平均氣溫偏高。夏季旱澇災害略偏重,氣侯年景較2019年差。【春季全省大部暖溼氣候明顯】四川省氣候中心預計,四川春季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5~1.0℃,降水量為185~200毫米,較常年同期(179.3毫米)偏多。除川西高原南部和攀西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以外,全省其餘大部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2成。4月下旬,盆地大部地區發生倒春寒天氣的可能性較大。
  • 氣候公報顯示:西藏平均氣溫每10年上升0.4℃
    人民網拉薩1月10日電(查日)西藏自治區氣候中心剛剛發布的《2019年西藏自治區氣候公報》顯示,1981年到2019年,西藏年平均氣溫呈明顯上升趨勢,平均每10年上升0.4攝氏度。
  • 海南省氣象局發布氣候公報 年平均氣溫各地偏高
    據海南省氣象局氣候中心日前發布的《2006海南省氣候公報》,在全國乃至全球都熱議氣候變暖的2006年,海南省氣候也出現了平均氣溫明顯偏高等三大特點,值得人們關注。    年平均降水量:    較常年偏少15%    據省氣候中心專家介紹,與常年比較,海南省各地年降水量接近常年或不同程度偏少,其中南半部的樂東、五指山、保亭、三亞等地偏少2成以上,五指山偏少3成多。
  • 2020年主汛期黃河上遊降水量偏多26.9%
    青海省氣象局供圖中新網西寧9月29日電 (孫睿)青海省氣象局29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2020年汛期,氣候全省降水量總體偏多12.9%,其中主汛期黃河上遊降水量359.7mm,偏多26.9%,沿黃流域防汛形勢較為嚴峻。
  • 氣候公報顯示:2019年西藏冬季平均氣溫-4.3℃ 創近19年新低
    新華社拉薩3月11日電(李鍵、查日)西藏自治區氣候中心近日發布的《2019年西藏冬季氣候公報》顯示,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西藏平均氣溫為-4.3℃,較常年偏低0.4℃,創近19年來冬季平均氣溫最低;平均降水量達30.7毫米,較常年多129.1%,為近39年最高值。
  • 2019年新疆氣候公報出爐 年均氣溫偏高0.9℃
    新疆網訊(記者梁樂)剛剛過去的2019年,全疆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9℃,降水量與常年持平  19日,新疆氣象局公布了2019年新疆氣候公報。該公報對新疆全年氣候特點和重要天氣事件進行總結和梳理。  根據公報,2019 年新疆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降水空間分布不均。全疆 年 平 均 氣 溫 9.1℃ ,較 常 年 偏 高0.9℃,其中北疆偏高 0.9℃,天山山區和南疆均偏高 0.8℃。
  • 鞍山2019年度氣候公報&氣象災害公報
    2019年度氣候公報 摘 要 2019年度(1~12月)鞍山市年平均氣溫較歷年偏高1℃,降水量與歷年基本持平,較2018年增加137毫米。
  • 我省發布2019年水資源公報
    近日,省水利廳發布《2019年山東省水資源公報》,綜合性反映年度內水資源情勢,主要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水資源總量、蓄水動態、供用水量、耗水量等。根據《公報》,2019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558.9毫米,比上年789.5毫米偏少29.2%,比多年平均679.5毫米偏少17.8%,屬偏枯年份。2019年全省水資源總量為195.2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19.6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與地表水資源不重複量為75.54億立方米。當地降水形成的入海、出境水量為102.07億立方米。
  • 安徽2019年平均氣溫高於常年 年降水量偏少兩成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7日上午,記者從安徽省氣象臺獲悉,我省去年平均氣溫為16.6℃,較常年偏高0.8℃;全年平均降水量944毫米,較常年偏少兩成,為2001年以來最少。根據氣候年景等級評估標準,2019年我省氣候年景較差。
  • 深圳市氣候公報(2019年)
    共記錄到58天局地暴雨以上降水,為近10年同期最多,較近5年平均(48天)偏多10天,較2018年偏多2天。全市暴雨(統計標準見附錄)天數為12天,為近10年第3多(最多為2016年同期的17天),與近5年平均(12天)持平。深汕特別合作區局地暴雨以上日數16天(較2018年偏少8天)。全年發布暴雨預警112次,較近5年平均(56次)偏多56次,發布暴雨紅色預警5次,與2015年並列為近5年最多。
  • 《2018中國氣候公報》發布 全年氣溫偏高降水偏多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22日,中國氣象局在北京發布了《2018年中國氣候公報》。公報顯示,2018年,中國氣候年景總體正常,氣溫偏高,降水偏多。颱風和低溫冷凍害損失偏重,暴雨洪澇、乾旱等氣象災害減輕。與近5年相比,農作物受災面積、死亡失蹤人口以及直接經濟損失均明顯減少。
  • 福建省氣候公報(2018年)
    2019年氣候趨勢預測冬季(12~2月):預計平均氣溫介於8~16℃,偏高1~2℃,各月均偏高1~2℃,季內氣溫變化幅度較大,可能出現階段性強降溫過程。相對偏冷時段出現在:1月下旬初~下旬中期和2月上旬中期~上旬後期。
  • 中國氣象局2016年中國氣候公報和2015年溫室氣體公報發布會
    歡迎參加中國氣象局《2016年中國氣候公報》和《2015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專題新聞發布會!現在我得到授權,向大家發布《2016年中國氣候公報》,在過去一年當中,因為受到超強厄爾尼諾的影響,我國氣候異常,長江中下遊出現嚴重汛情,氣象災害造成經濟損失大,氣候年景差。 2016年主要有以下8個方面特點:1、2016年我國氣溫為歷史第三高。
  • 中國氣象局舉行2016年中國氣候公報等發布會
    在氣象局科技大樓二樓報告廳發布2016年中國氣候公報和2015年溫室氣體公報。現在我得到授權,向大家發布《2016年中國氣候公報》,在過去一年當中,因為受到超強厄爾尼諾的影響,我國氣候異常,長江中下遊出現嚴重汛情,氣象災害造成經濟損失大,氣候年景差。 2016年主要有以下8個方面特點:  1、2016年我國氣溫為歷史第三高。
  • 2020年6月至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5%
    中新網9月2日電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2日表示,2020年6月至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373毫米,較常年同期(325毫米)偏多15%,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次多,僅次於1998年(397毫米)。資料圖:山西太原市市民冒著大雨出行。
  • 氣溫偏高 霾日減少 紹興氣象部門發布年度氣候公報
    說起對2017年紹興市氣候的印象,很多人會覺得還算舒適,也有人感覺有點兒偏熱,這都沒錯。2月23日,市氣象臺發布了2017年氣候公報,這份對過去一年紹興市天氣狀況的「體檢報告」顯示,去年紹興市除了氣溫偏高外,還算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