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現代漁業推介會舉行 智能化漁場令人震撼

2020-12-17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智能化超級漁場令人震撼,「南極磷蝦」可做長波假髮—— 「黑科技」催生現代漁業變革

  12月1日,在中國江蘇·現代農業科技大會上,江蘇現代漁業專場推介會同步舉行,記者來到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推介會現場,撲面而來的現代漁業新科技令人震撼。

  23層樓高的「超級漁場」

  在中船重工武昌船舶展臺前,一個圓形的漂亮圍網狀模型吸引了記者,這個世界首座大型智能漁場——吸睛無數的「挪威深海漁場」,目前世界第一也是唯一一個「超級漁場」。 說起這個建造成本高達4億元的「超級漁場」,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新產品研發所工程師金庫自豪地告訴記者,「超級漁場」10月6日投入使用,高69米,相當於23層樓高,當時投了150萬尾三文魚寶寶,一年半後,就可以長成7—10公斤的三文魚了。「超級漁場」4個人幹200個人的活,容量為200個標準遊泳池。

  據了解,中船重工為挪威薩爾瑪(Salmar)集團研製的世界首座大型現代化、全自動、半潛式三文魚深遠海養殖裝備「超級漁場」,可在開放海域100米至300米水深區域進行三文魚養殖,安裝各類傳感器2萬餘個、監控設備100多個,融入了生物學、計算機、智能化等多學科技術,可抗12級到13級颱風,設計壽命25年。「超級漁場」提供自適應升降、深海定位錨泊等平臺系統,具備魚苗投放、飼料投放、自動捕魚、死魚處理、水文監測等養殖功能,配備了物資補給、火災報警、生活娛樂系統,僅需2-4人即可完成養殖作業,一次養殖三文魚160萬條(約合7700噸)。「超級漁場」最多可容納9人在深遠海作業和生活。金庫說,目前投進去的三文魚從230克已長到500克左右了,在挪威的深海長勢相當不錯。將來,還要生產我們中國漁民自己使用的「超級漁場」。

  「觀賞魚之王」錦鯉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曾將一批錦鯉作為吉祥物贈送給周恩來總理。而當時,原產於中國古代宮廷的錦鯉已很少見到,在日本卻發揚光大,許多優良品種都是日本培育,不少錦鯉是用日本名稱來命名的,錦鯉成為日本的國魚。江蘇現代漁業專場推介會上,記者見到了我省培育的錦鯉。記者看到,近十尾錦鯉個體碩大,每條長五六十釐米,色彩絢麗,紅黑白斑斕,錦鯉在水中遊弋的姿態十分美麗。據介紹,這些錦鯉隨著年齡和環境水溫的變化,身上的花紋色澤和形態會發生細微變化,就像中國的水墨畫。上品錦鯉都是萬裡挑一的,根據其血統、骨架、色澤、花紋、泳姿等條件進行篩選,跟選美差不多。錦鯉是一種名貴的大型觀賞魚,在國外被譽為「活的藝術品」「水中活寶石」和「觀賞魚之王」。

  省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省培育的錦鯉,跟日本錦鯉外形已經難以區分了。最近,日本友好城市福岡縣向江蘇贈送的200多條錦鯉,已抵達江寧祿口機場,贈送錦鯉是希望兩地友好,像鯉魚躍龍門般躍上新的臺階,這批錦鯉過了隔離期,就可以「住」到南京來了。

  能做假髮的「南極磷蝦」

  記者在現代漁業展臺前,看到了與蝦子毫不沾邊的女子長波浪假髮,手感和色澤看起來跟真人頭髮一模一樣。江蘇深藍遠洋漁業市場部田野告訴記者,這種假髮是用南極磷蝦的提取物做的。「南極磷蝦」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多不飽和脂肪酸、磷脂、蝦青素和低溫酶類等,可以提取南極磷蝦油後的脫脂磷蝦粉,也可用於開發蛋白肽等產品,目前,金槍魚、鱈魚、南極磷蝦……這些來自深遠海的寶貝魚蝦正越來越多地走上百姓餐桌,我國南極磷蝦船上加工及陸上南極磷蝦油生產已經初具規模。江蘇深藍遠洋漁業為南極磷蝦的捕撈、加工、銷售企業,總經理王志介紹,目前 ,深藍遠洋「南極磷蝦」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其中船舶裝備投資11億元,園區配套及精深加工基地投資4億元,「十三五」期間,計劃通過引進、消化、吸收的路徑,建設兩艘專業南極磷蝦船,國內首艘新造船計劃明年年初就能捕撈磷蝦,產量7萬-10萬噸/年。目前,深藍遠洋正在建設以南極磷蝦深加工為主的產業園,打造以南極磷蝦油、低溫活性酶和磷蝦蛋白肽等高附加值產品的陸上生產基地。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水產養殖超大容量智能投飼系統、蝦蟹池塘養殖智能控制系統,貨櫃養殖蝦蟹、深海金槍魚養殖、羅非魚養殖,蝦蟹稻共作,讓人感受到了生態、科技為漁業帶來的巨大變革。(丁蔚文)

(責編:黃竹巖、張鑫)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個數字漁場南沙開園!第二屆中國智慧漁業峰會在南沙舉行
    12月5日至6日,第二屆中國(南沙自貿區)智慧漁業峰會在廣州南沙舉行。本屆大會由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水產學會主辦,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承辦的,以「引領數字漁業,融入現代灣區」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多平臺直播方式舉行。
  • 數字漁場 自動化養殖 南沙漁業引關注
    12月5至6日,第二屆中國(南沙自貿區)智慧漁業峰會在廣州舉行。本次峰會舉行了南沙漁業產業園高新養殖技術示範園、南沙·明珠現代都市農業實驗園數字漁場開園儀式。新華網發  南沙漁業產業園於2019年6月入選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總佔地約3.9萬畝,輻射帶動示範50000畝以上,項目總投資約7億元。  產業園負責人表示,截至2020年10月底,20個在建項目已投入建設資金2.1億元,帶動農戶2400餘戶,預計2020年產值將達到7.5億元,比建園初增長92%。
  • ...南沙論劍,共謀漁業發展新篇章 第二屆中國智慧漁業峰會在廣州舉行
    ,以「引領數字漁業,融入現代灣區」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多平臺直播方式舉行。第二屆中國(南沙自貿區)智慧漁業峰會在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期間舉行,旨在搭建漁業「首腦」科技交流、碰撞思想、協作融合的高賦能平臺,聚焦以數字漁業為主的現代農業要素,推動漁業產業園及明珠都市農業實驗園的高水平建設,加快構建漁業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用智慧漁業引領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南沙區「三區一中心」高質量建設貢獻力量。
  • 無人漁場如何實現?李道亮教授:無人農場引領農業智能化
    最後就是智能化: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和人工智慧的融合,實現決策的智能化、控制的智能化和傳統裝備的自動化,這樣就完全實現裝備對人的替代。  無人化是中國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漁場發展的方向。  3.0就是在裝備數位化、網聯化和部分環節決策智能化的基礎上形成咱們所謂的智慧漁業。  這個智慧漁業實際上就是以數位化為基礎,以在線化和網絡化、精準化為目標,實現資源、環境、裝備、養殖過程的全方位優化,這樣一種生產方式就是智慧漁業。
  • 第二屆中國(南沙自貿區)智慧漁業峰會在穗舉行
    央廣網廣州12月6日消息(記者鄭澍)12月5至6日,由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水產學會主辦,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南沙自貿區)智慧漁業峰會在廣州舉行。本屆大會以「引領數字漁業,融入現代灣區」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多平臺直播方式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等嘉賓搭建數字漁業「首腦」交流、碰撞思想、協作融合的高賦能平臺,推動數字漁業發展。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田見暉表示,當今大學的教學管理和科研開發必須和產業結合,並在市場上進行應用。
  • 讓科技之泉沃灌江蘇大地 中國江蘇·現代農業科技大會側記
    12月1日,中國江蘇·現代農業科技大會開幕,這是一場農業科技對接和推介的盛筵,12個論壇、專場、推介會於當天下午同時舉行。  農業現代化,  科技須先行  「2016年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6.2%,農業智慧財產權創造指數達88.9%,均位居全國前列。」
  • 我國建造最大深海智能漁場 加快推動深遠海漁業發展
    而深遠海漁業的發展,也正在加快升級轉型的步伐。  日前,我國最大的深海智能漁場——「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在山東青島正式開工建造。這是我國首個在南海開建的深遠海現代漁業養殖項目,一次投入水體達75萬立方米,將開啟熱帶海域深遠海大型網箱養殖的先河。科技支撐如何為「深耕遠海」提質加速?
  • 重慶現代建築智慧產業園招商推介會在渝北區舉行
    重慶現代建築智慧產業園招商推介會在渝北區舉行 2020-11-12 0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旅遊推介會在大阪舉行
    原標題:江蘇旅遊推介會在大阪舉行(圖) 與會者合影 (嚴蕾 攝) 由江蘇省旅遊局、江蘇各市縣旅遊局及景區、旅行社代表等組成的代表團22日在日本大阪舉行旅遊推介會,日本關西地區旅遊、航空界數十人參加。
  • 高質量發展丨江蘇射陽:激活漁業漁港發展新動能
    高質量發展丨江蘇射陽:激活漁業漁港發展新動能 2020-12-02 0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建設全國最高標準數位化漁場
    張金彪說,兩個基地將引進上海海洋大學科研團隊,進行大規劃、高品質、高產出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長蕩湖1號」本土河蟹新品種的選育、示範和推廣,達到設施、技術和管理一流水平;按照河蟹養殖池塘設施水平全國最高、智能化生產管理水平全國最高的標準建設,率先在全國開展河蟹生產全程機械化試驗示範,以物聯網等智能化管理系統和全程質量可追溯系統,實現「機器換人」,確保每隻蟹達到出口標準。
  • 2017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在合肥盛大開幕
    博覽會將為漁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個良好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現代漁業的發展,是一場綜合性的高規格、專業化、國際化行業盛會。二、展品豐富,匯聚漁業精英博覽會共設漁業科技展,現代水產食品展,漁文化展三大展區。漁業科技展區主要展示現代漁業養殖、捕撈、加工技術設備,漁業科研項目、科技成果等方面。
  • 智慧漁業並非空話!
    但不可否認的是,智慧漁業正逐步向我們走來。那麼智慧漁業未來的路要怎麼走?怎么正確看待新的模式、新的技術?智慧漁業發展研討會現場  12月5日,由中國老教授協會海洋經濟分會、湖州師範學院、中國漁業協會水產養殖投入品分會主辦,漁雅科技(湖州)有限公司承辦,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協辦的智慧漁業發展研討會在浙江湖州如約舉行。
  • 南海水產研究所啟動南海漁業資源增殖養護與漁場判別關鍵技術研究...
    南海水產研究所啟動南海漁業資源增殖養護與漁場判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2014-05-16 11:40:001458 次 我要評論   5月13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主持、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共同承擔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南海漁業資源增殖養護與漁場判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 我國最大深海智能漁場開工建造
    新華社武漢6月28日電(記者黃豔)28日,在船塢切割機的電光花火與刺耳噪聲中,我國最大的深海智能漁場在中船重工武船集團位於青島的基地正式開工建造。在28日的開工儀式現場,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深海智能漁場是由3座平臺與1座保障設施構成的超大型漁業養殖裝備,開啟熱帶海域深遠海大型網箱養殖的先河,也是我國首個在南海開建的深遠海現代漁業養殖項目。該項目是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海工裝備研究院為海南省打造的「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
  • 中國漁業協會理事會暨射陽漁業漁港經濟專場推介會在射陽舉辦
    中國江蘇網11月25日鹽城訊(記者 程光 通訊員 陳鵬飛 王中印)風起冬潮逐浪高。11月24日下午,中國漁業協會四屆九次理事會、分支機構代表會議暨射陽漁業漁港經濟專場推介會成功舉辦。本次活動圍繞射陽生態環境、漁業發展、漁港建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推介。
  • 浙江漁場漁業資源面臨危機 大黃魚、烏賊基本衰竭
    新華網杭州9月18日電(記者黃筱)近日,浙江漁場伏季休漁期結束,全省兩萬餘艘合法捕撈漁船正式開漁。記者從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獲悉,浙江漁場的漁業資源正面臨危機,尤其是大黃魚、烏賊已經基本衰竭。    據了解,浙江省除了2.2萬艘合法捕撈漁船外,還有約1.2萬艘「三無」漁船(無船名號、無漁業船舶證書、無船籍港)。再加上為爭奪資源,漁民大量採用拖網、帆張網、燈光圍網等資源殺傷大的作業方式,大大超過資源承載力,直接導致漁場資源持續惡化。「馬力越來越大,網目越來越密,燈光越來越強,捕撈生產是大小通吃,趕盡殺絕。」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中船重工集團與我省共建深海智能漁場
    本報海口4月12日訊 (記者楊藝華 特約記者鄧韶勇)今天上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與省政府在海口籤署了《海南省現代深海漁業暨智能海洋漁場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 江蘇漁業第一市:僅為縣級市,捕撈量達江蘇三分之一,卻鮮為人知
    90後旅行,只為遇見:江蘇「最低調」的縣級市:與上海隔江相望,還被譽為漁業第一市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雖然歷經坎坷,但是中國的歷史悠久和文化底蘊是誰也不能抹除的,在發展的歷程中,有許許多多擁有各種資源的城市發展了起來,可能是礦產也可能是漁業,不斷的利用自己所擁有的資源進行發展,然後補充資源,步入良性循環中,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靠著漁業資源發展的縣級市,雖然這裡的捕撈量佔全省的三分之一
  • 助推現代生態漁業發展——大欽島鄉舉行漁業科技系列活動
    助推現代生態漁業發展——大欽島鄉舉行漁業科技系列活動 2020-08-17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