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高校專家齊聚廣東,聊了些什麼?

2020-12-20 騰訊網

17日至18日,由廣東省教育考試院主辦,星海音樂學院、廣東省教育考試服務中心承辦的廣東新高考和強基計劃政策研討活動在廣州大學城舉行。來自全國「強基計劃」36所試點高校的專家學者、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廣東部分高中相關負責人等110多人參加了研討。

研討活動現場。

「希望省考試院搭臺,高校、高中共同唱戲的研討形式,能讓廣大考生和家長真切受益。」廣東省教育考試院院長歐陽謙在致辭中表示,2021年是廣東高考綜合改革真正落地的「元年」,希望強基計劃高校代表和省內各重點中學負責人能用好這次研討機會,為廣東高考改革建言獻策、把脈開方。

探索拔尖人才選拔培養模式

在上午的主題發言環節中,來自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招生工作負責人,分別就高校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模式及新高考改革相關話題作了分享。

廣東實驗中學、廣州市執信中學、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的學校負責人分別作主題發言,探討新高考下的育人模式改革,討論如何加強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有效銜接。

今年1月13日,教育部決定在36所高校開展強基計劃,即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主要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在研討活動中,首年實施的強基計劃成為焦點議題。

武漢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兼招生工作處處長王福作主題發言。

「強基計劃不能成為高分考生的『備胎』選擇,也不應成為低分考生的『捷徑』。」武漢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兼招生工作處處長王福認為,強基計劃的目標是遴選出願意鑽研基礎學科,甘於為國家、為民族、為世界作出貢獻的學生。他介紹,武漢大學的強基計劃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希望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強調學生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強調招生與人才培養一體化;綜合考慮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納入北京大學強基計劃的10個學科都是A+學科,我們拿出了最好的家底。」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李喆認為,強基計劃強調的是加強基礎學科建設、加強原始創新和突破,這是全國上下的高度共識。他介紹,北大為強基計劃本科生提供「基礎學科+多元選擇」的培養體系、「本專業+雙學位」的培養方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發展;大三學年結束後,強基計劃本科生可申請提前進入銜接研究生的學習階段,為攻讀相關的碩士、博士學位打好基礎。

除強基計劃外,一批國內高校也在探索多種多樣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

「去年,中大強基計劃9個學科共招收了150名學生。」中山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羅晶表示,中大堅持「五個融合」促進一流人才培養的理念,目標培養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她介紹,中大的物理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歷史學4個基礎學科也於今年入選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已經遴選了62名優秀學生開展重點培養。

同濟大學探索大類招生的人才培養模式,新生第一年不到任何一個專業學院,而是在新生院的9個學堂中開展寬口徑的學習,完成第一年學業後才安排學生確認主修專業。針對優秀人才,該校還設置有基礎學科拔尖班、榮譽計劃等多維度、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

聚焦新高考改革下的學段銜接

廣東新高考改革後的首批高一學生於2018年秋季入學,將於2021年參加高考。這場綜合性改革如何平穩過渡、將取得什麼樣的效果,成為考生、家長和教育主管部門共同的關注點。

華南理工大學招生辦主任趙紅茹認為,新高考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合理成材,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材和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關鍵在於為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的可能性。這其中的一個關鍵,就是做好高中和高校間的學段銜接。」

新高考改革下,首選物理科還是歷史科,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填報專業時的可選擇範圍,這成為研討活動中的熱門話題。在武漢大學公布的2021年擬在粵招生專業中,有31個專業首選物理、7個專業首選歷史,首選物理或歷史的則有12個。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發現,有的學生到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的職業規劃或者興趣點是什麼。這是對人才的最大浪費。」廣州市執信中學黨委書記陳民說,「如果說學生和專業的關係是一段婚姻,那麼『包辦婚姻』是肯定不會幸福的,雙方一定要有更多的接觸。這就凸顯了高中階段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李浩介紹,為了做好高校與高中間的人才培養模式銜接,該校探索開展創新訓練項目,通過項目牽引、資源融合、課程共建,實現高校與高中之間共享導師,共建平臺與實踐基地,實現對學生的聯合培養和聯合考核。

【記者】鍾哲

【作者】 鍾哲

廣東教育頭條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最全解讀收藏好!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被稱為強基計劃。這也意味著2020高考強基計劃將實施,那麼,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
  • 強基計劃是什麼?誰能考?怎麼報?
    強基計劃作為2020年新出爐的升學政策,自出臺以來,便受到了考生和家長的重點關注。強基計劃作為高校特殊類型招生重要形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考生上名校的路徑。雖然很多考生和家長都較為關注,但很多考生和家長對強基計劃並不完全不了解,什麼是強基計劃?如何報考強基計劃?
  • 中山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批准,學校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中山大學強基計劃」,以下簡稱強基計劃),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
  • 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有何區別?新高考下,你必須了解!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 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作為兩種重要的高考輔助手段,很多考生和家長都想知道兩者有什麼聯繫與區別。高考君整理了兩者的區別,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看兩者區別之前,先來簡單了解一下「綜合評價」和「強基計劃」。
  • 取代自主招生的強基計劃到底是什麼意思
    強基計劃上線有一年的時間了,各位熟悉這種招生方式了嘛?今天我就來跟各位說說強基計劃的由來、目的和意義。強基計劃全稱叫「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一句話解釋它的意思:選拔綜合素質優秀或者基礎學科拔尖的同學讓基礎學科發展的更大更強。
  • 中山大學發布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招生計劃150名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在我校安排強基計劃招生的省份,符合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名條件,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具有強烈的專業興趣,並有志於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科學技術工作,高考成績優異的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報名。  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
  • 聚焦:「強基計劃」校測試題的命制及其精準應對
    2020年7月11日之後,「強基計劃」元年之36所「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強基」校測試題將揭開神秘的面紗。要知道36所「強基計劃」試點院校校測試題如何命制,首先要知道以下問題。其次,要決勝「強基計劃」校測,必須了解以下關鍵性問題一、「強基計劃」試點高校校測試題與高考試題命制比較相對而言,從往年自主招生校測試題的命制難度看,「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強基」校測試題的難度有以下幾類:
  • 東南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考生僅須提交上傳強基計劃報名表,並由本人籤字,所有材料和志願提交後不得修改。(二)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報名審核通過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一高考。(五)錄取辦法1、綜合成績折算辦法綜合成績由「高考成績(折算成滿分100分)×85%+高校考核綜合能力測試成績(折算成滿分100分)×15%」計算形成。2、確定錄取名單對於第一類考生,根據相關省份強基計劃的招生名額,按照「分數優先」的原則分專業依據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確定強基計劃預錄取名單。
  • 32所高校強基招生簡章解讀:怎麼招生?如何培養?
    順延一個月後,被受關注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終於陸續發布。截至當前,已有清華、北大、國防科技大學等32所高校發布了強基計劃招生簡章。32所高校強基計劃簡章透露了哪些招生選才信號?考生該如何準備?筆者通過梳理各大高校招生簡章後,整理出一些心得體會,今天以文本的形式和大家分享。
  • 中山大學強基計劃啟動:9大專業招150名學生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批准,我校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中山大學強基計劃」,以下簡稱強基計劃),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
  • 近日熱詞「強基計劃」英語怎麼說?你也可以來試試
    「強基計劃」橫空出世,它不僅作為一項重大招生新政策萬人矚目,同時也作為一個新詞彙刷爆眼球。然而,當查詢相關的英語資訊時,你會發現相應的信息只有幾條,而且「強基計劃」的英語翻譯還不太一致。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強基計劃」應該怎麼翻譯成英語吧。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二)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2020年我校強基計劃招生210人。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358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的強基計劃。考生最少應填報1個專業志願,最多可填報6個專業志願。
  • 山東大學強基計劃的優勢與特色簡介
    一、山東大學強基計劃的基礎與優勢  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學術實力雄厚、辦學特色鮮明,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學校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 強基計劃專業解讀——古文字學專業
    2021年是「強基計劃」啟動第2年,雖然36所「強基計劃」試點院校已經進行了一次招生,但很多家長及考生在選擇專業方面很迷茫。那麼,究竟哪個專業好就業?哪個專業比較熱門?好前途教育升學規劃團隊收集整理了「強基計劃」古文字學專業開設大學及該專業的就業前景等資料編寫成本文,供各位考生和家長作為報考「強基計劃」 的參考資料。
  • 強基計劃解讀|止於至善——東南大學
    、「211工程」、「985工程」,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入選高校,「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長三角高校合作聯盟」主要成員。
  • 這36所強基計劃高校的專業特色簡介,考生和家長提前了解!
    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
  • 2020年吉林大學強基計劃招生60人,招生範圍覆蓋九省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批准我校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吉林大學強基計劃」)。
  • 美國留學限令今起實施,強基計劃、未來技術學院、珠峰計劃當自強
    其實,影響的不僅僅是預計中的3000餘名關聯的研究生(學者),或將不可避免底地影響到近40萬在美國留學的學子,以及有將來計劃前往美國留學的人員。近年來,川普上臺後,限制封鎖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的人才與技術一直是重點,開始了一系列瘋狂操作,比如以非法兼職為理由,打擊我們的部分學者。同時,對於赴美參加學術會議的中國專家學者也加大了背景調查。
  • 2020年強基校考信息最全匯總!強基面試靈魂三問,你會回答嗎?
    今年是強基計劃實行的第一年,已走過17個年頭的高校自主招生退出歷史舞臺。與自主招生選拔定位和培養模式不同的是,強基計劃精準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 清華大學新成立五大書院 統籌推進強基計劃人才培養
    精準對位「強基」目標,特設五大書院為國育才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餘瀟瀟介紹,「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新時代教育需要回答的根本問題,也是清華大學強基計劃制定過程中始終圍繞的核心命題。清華人歷來葆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始終以服務國家為己任,永遠堅持國家至上、人民為先。「肩負使命,追求卓越」是清華人共同的精神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