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劉老師。
強基計劃上線有一年的時間了,各位熟悉這種招生方式了嘛?
今天我就來跟各位說說強基計劃的由來、目的和意義。
強基計劃全稱叫「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一句話解釋它的意思:選拔綜合素質優秀或者基礎學科拔尖的同學讓基礎學科發展的更大更強。
基礎學科包含: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
為什麼實施「強基計劃」?
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相結合
在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科技和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必須更加重視基礎研究和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培養。要充分發揮我國的制度優勢,集中資源和力量選拔培養一批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高水平緊缺人才。
從「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本科人才選拔入手,採取系統化培養方式,重點破解「卡脖子」科技領域人才短缺和長遠發展瓶頸問題。
與推進高等教育相關改革相結合
銜接高校「雙一流」建設、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和加快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等部署,加強高校人才選拔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之間的協同,形成改革合力。
與促進教育公平相結合
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進一步紮緊制度籠子,著力解決自主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隱患、弊端,確保考試招生公平公正。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適合報考強基計劃?
1.成績需要達到相應標準
達不到一本分數線的考生,就不要考量強基計劃了,報了沒有多大的意義,徒增加考生煩惱,影響情緒。假如比一本分數線高那麼一些的相距36所雙一流高校錄取分數線差較遠的還是要慎重一些,不然花了心思報了名後面初步審核沒過,高考考的也不好,對考生心理影響還是有的。因此要慎重。
2.對基礎性學科有濃厚興趣
強基計劃已經明確規定招生專業要集中在數理化生及文史哲等7大基礎學科以及其衍生專業。教育部高校學生司負責人在記者招待會中,明確講了「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入校後原則上不得轉到相關學科之外的專業就讀。」因此對於一些對基礎學科不感興趣的學生,報考強基計劃要慎重
3.綜合素質過硬
強基計劃高考佔85%,校考和綜合素質評價佔剩下的15%,那麼這15%如何分配呢?有兩種可能的分配形式,一種是綜合素質評價會加入校考考試成績,另一種是綜合素質評價直接換算比例合進最後總分。不管哪種分配形式,綜合素質評價都十分關鍵,已經有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的務必要用心填寫,沒有系統的高中學校校長也需要出示綜合素質證明,總而言之務必要重視綜合素質。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名單(36所)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強基計劃」招生程序
在3月底前,高校會公布招生簡章,考生在4月份時可開始網上報名,之後參加高考的流程與其他考生一致。不同的是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後,高校會根據報名考生的高考成績來確定入圍學校考核的考生名單,7月會再由高校組織一次考核,最後將高考成績、綜合考核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折合成最終成績,擇優錄取。
以上便是強基計劃的內容,各位了解了嗎?如果還有相關問題,或者任何高考政策、志願填報、就業資訊、生涯規劃的疑問都可以在下方給我留言。
我們下期再見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