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簡介:福爾摩小登,90後歷史愛好者,潛心研究歷史多年,對關於歷史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
參選類型:焦點·人物精品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歷史學家稱羅馬五賢帝時期是羅馬帝國最為繁榮的時代,但是自從馬可奧勒留的兒子即位之後,羅馬帝國則是極速的由盛轉衰,很快就陷入了連年內戰之中,不久之後羅馬人就迎來了自己的」三世紀危機」。
歷史學家往往把羅馬帝國衰落的原因歸咎於康茂德斯的荒淫與殘暴,甚至說康茂德斯的繼位也是一個巨大的陰謀,他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奧勒留,才獲得了羅馬帝國的皇位繼承權。
長期以來,康茂德斯弒父奪位的言論一直都是甚囂塵上,甚至在許多的藝術作品中,都是直接表現了康茂德斯殺害自己父親奪取皇位的情節。但是歷史上的真相真的是如此嗎?
首先我必須要為康茂德斯澄清一下,康茂德斯很大概率上是自然的順位繼承,也就是說他的父親馬可·奧勒留皇帝的確是把皇位傳給了他,而不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羅馬將軍馬克西庇魯斯,康茂德斯具有繼位的天然法統性。
(康茂德)
一·五賢帝時期為何採取養子繼承制度
為什麼這麼說呢?很多人都提出了疑問。為什麼羅馬五賢帝時期皇位的更迭都不是親生兒子繼承,都是實行的養子繼承制度。而且實行養子繼承制度的羅馬五賢帝時期是羅馬帝國最為強大的時期直到馬可奧勒留的親生兒子康茂德斯即位之後。
羅馬帝國就天下大亂了。這裡需要首先明確一點:一個帝國的興衰和皇位制度是不是養子繼承制度並不是嚴格的正相關。歷史上的很多親子繼承也創立了很多王朝興盛的佳話。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等之間的幾位君主他們一同開創了大唐盛世。又如同文景之治和康乾盛世。根據血緣關係遠近的程度來確立皇位繼承順序的皇位繼承制度更加有利於政權的穩定性。
之所以五賢帝時期,羅馬帝國皇位選擇了養子繼承制度,那是當時羅馬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現狀的無奈選擇。羅馬皇帝並不像是中國的東方君主一樣擁有著絕對的權力。實際上在君士坦丁大帝之前,羅馬皇帝更應該稱之為元首,類似於希臘時代的寡頭政治。在很多情況下羅馬皇帝要受到元老院,地方行省總督等機構和人員的權力制約。那時的羅馬,政局動蕩,軍事政變頻發。
帝國皇帝如同走馬燈式地更換,只要禁衛軍不滿意,他們就會隨意的更換並殺害皇帝。帝國已經陷入了瘋狂內戰,天下大亂局面,龐大的帝國已經到了分崩離析的邊緣。為了平衡元老院和軍隊之間的矛盾,五賢帝時期不得不採取養子繼承制度,選擇地方軍頭作為皇位繼承人,藉以維持各方的勢力平衡維護政權穩定性。
(古羅馬時期的元老院)
二·馬可奧勒留時期已經具備了讓自己的親生兒子繼位的條件
1.康茂德斯繼位的客觀條件
在經過了五代君王的悉心經營後,圖拉真時期通過對外的連年戰爭,滿足了軍隊和將領們對於財富和榮譽的渴望。兩次達契亞戰爭和針對帕提亞的遠徵勝利使得羅馬軍團獲得了巨額財富。同時皇帝的英明決斷也使得將領和軍團士兵開始畏懼和愛戴皇帝,這就極大地降低了禁衛軍刺殺皇帝犯上作亂的風險。
哈德良皇帝和安東尼·庇護皇帝也以軍功作為媒介加強了皇權,同時還提振了羅馬帝國境內的經濟。馬可奧勒留皇帝在位期間多次擊敗了多瑙河和萊茵河東岸地區的日耳曼人的進攻,同時也平定了境內北非行省的叛亂,其威望更是達到了巔峰。馬可奧勒留時期四夷賓服,國內經濟繁榮,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
無論是在軍隊還是社會,其威望都足以使得他可以隨意的指派自己的嫡系血親作為皇位繼承人。
(羅馬軍團對外戰爭)
2.康茂德斯繼位的主觀條件
馬可奧勒留時期就已經基本確立了對於地方軍閥和軍隊的成功壓制。羅馬元老院也迫於皇帝的軍威只能夠俯首稱臣。此時的羅馬時代已經具備了皇帝可以指定自己的親屬尤其是自己的兒子作為皇位繼承人的條件。同時,人類都是有私心的,馬可奧勒留自然是希望自己的親生兒子可以繼承帝國的皇位的。其證據如下。
(「帝王哲學家」馬可奧勒留的銅像)
五賢帝時期,基本上很早就會確立養子皇位繼承人。皇帝在外作戰時期,由養子在首都羅馬處理基本政務,藉以來鍛鍊繼承人的行政能力。康茂德五歲時就被命名為凱撒,十七歲時被命名為奧古斯都,享有著和自己的父親同樣的待遇。實際上在180年馬可奧勒留皇帝去世之前,康茂德斯已經和其父親共同執政了五六年之久。
在康茂德斯「」監國」期間,羅馬的政事被處理得井井有條,羅馬的市民也都稱讚康茂德斯公平公正有儒雅大方。為了康茂德的教育,馬可奧勒留特意為他找來了希臘地區的名師,這使得康茂德斯具有極高的文學素養哥藝術才華,並且憑藉這一點贏得了元老院哥羅馬市民的好感與支持。
同時馬可奧勒留帶著他一起參加具有絕對優勢對抗日耳曼的戰爭,讓其逐步確立起在軍隊的威信。由此可見馬可奧勒留皇帝是按照皇帝的標準來培養自己的親生兒子的。
(康茂德熱衷於「角鬥場」最後被角鬥士馬克西姆所殺)
三·總結
綜上所述:康茂德斯並非是傳說中那樣殺害了自己的父親篡奪了皇位。他是由自己的父親指定的皇位繼承人,只不過,康茂德斯即位之後,由於一系列的原因,逐漸變成了一個人神共憤的暴君。後世的人們將其汙名化,才將弒父奪位的帽子扣在了他的頭上。
項羽的性格弱點,即便再給他十次機會仍是必敗無疑|百家故事
吳起為何在巔峰之際,斷然離開魏國?|百家故事
女性典範,大漢皇后竇漪房|百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