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樣板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8%

2020-12-10 精彩臨潁

大河網訊 走進省級「四美鄉村」臨潁縣王孟鎮石拐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聳的樓房,一條條整潔的村道,一座座美麗的亭子,一株株綠意蔥蘢的四季青,儼然一處世外桃源。石拐村坐落於臨潁縣東北側,從以前的「髒差亂」到如今成為我省省級「四美鄉村」,這是臨潁縣認真落實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樣板的一個縮影。

圍繞產業興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全年糧食總產57.4萬噸、畝產再創新高。「四優四化」成效顯著,種植優質小麥40萬畝,發展辣椒30萬畝、大蒜5萬畝、菸葉1.3萬畝、蔬菜10萬畝、林下經濟2.4萬畝。建成農產品質量追溯點26個,新增遼城富硒小米等綠色農產品7個。皇帝廟吳集村(大蒜)被確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成功獲批辣椒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市唯一。

圍繞生態宜居,清理農村生活垃圾20多萬噸,整治汙臭坑塘1600多個、河道30條66.4公裡。秸稈回收利用網絡實現鎮村全覆蓋,綜合利用率達到95%。改造戶廁2.6萬戶、全市最多。建成「美麗小鎮」3個、「四美鄉村」30個、「五美庭院」6529戶、「森林鄉村」16個,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圍繞鄉風文明,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覆蓋,開展志願活動3000多場,受益群眾8萬多人。軒志偉、郭麗丹、趙茂紅榮登「中國好人榜」,陳曉磐榮獲「全國第七屆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公安楷模」,李婧源獲評全國「最美孝心少年」。文明村鎮創建成績斐然,創成國家級1個、省級1個、市級36個、縣級184個,南街村入圍全省20個文化產業特色鄉村。

圍繞治理有效,深化「四議兩公開」「陽光村務」「民情夜市」,全縣所有行政村(居)配齊「一村一法律顧問」,矛盾糾紛化解率98.6%;完成90個行政村「村官直審」,追回資金25.6萬元,移交案件線索4起。固廂鄉金仝村被確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圍繞生活富裕,打通農村斷頭路30公裡,改造薄弱電網村16個。培訓新型職業農民460人,新增專業合作社102家、家庭農場78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臺陳、大郭3萬畝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進展順利;366個行政村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並通過省市驗收;集體經濟薄弱村基本「清零」,48%的村年收入超過5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00元左右。(田明傑 韓靜)

相關焦點

  • 青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青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十三五」以來,山東省青島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奮力打好鄉村產業、生態、組織、人才、文化、改革六大攻堅戰,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 2019年廣州番禺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萬元
    2019年廣州番禺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萬元金羊網  作者:羅仕 番宣  2020-09-22 一直以來,番禺區堅定經濟社會發展的必勝信心,凝聚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強大動力,推進新時期農業改革發展
  •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6%
    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612元,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中居榜首;比去年同期名義增長9.1%,快於全國增速。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079元,同比增長8.8%,比全國增速快0.1個百分點。浙江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147元,在31個省區市中排名第三,同比增長8.9%。
  • 高質量打造鄉村振興特色樣板
    桐鄉獲評2019年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優秀單位 高質量打造鄉村振興特色樣板 發布日期:2020-03-10 09:21
  • 2019年珠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495元
    3月11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珠海調查隊獲悉,2019年珠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2495元,與上年相比名義增長9.1%,首次突破五萬元大關,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481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1762元。在珠三角九市中,珠海居民收入水平排名第五,收入增速排名第三。
  • 拉薩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8萬元
    近日,記者從拉薩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拉薩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由「十二五」末的23.38億元提高到40.8億元,年均增長11.78%。拉薩市總播面積達到70.12萬畝,糧食種植面積年均保持在41萬畝以上、產量保持在15萬噸左右。
  • 北京: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7%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0日訊 20日,北京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的數據,據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資料顯示,2019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756元,同比增長8.7%。
  • 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農民收入不斷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775元 產業融合迸發新活力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 「十三五」期間,山東農民最大的感受,就是腰包鼓了起來——2019年,我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775元,較2015年增長37.5%,增速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
  • 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3元
    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3元 2019年11月11日 16:5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11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19年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3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8%,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8.0%,實際增速比全國農村快1.6個百分點。
  • 義烏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8121元 工資性收入增長5.9%
    資料圖今天(1月22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義烏調查隊了解到,2019年義烏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21元,同比增長8.6%。從收入構成看,人均工資性收入29104元,比上年增加1629元,增長5.9%,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 典型引路以點帶面 打造鄉村振興的「壽寧樣板」
    抓班子聚合力、抓產業促增收、抓民生補短板、抓治理轉民風……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讓壩頭村充滿了生機活力,2018年實現脫貧「摘帽」,2019年人均年收入約15200元,2020年村集體收入預計達23萬元,還獲得了「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村」「福建省鄉村治理示範村」「省級森林村莊」等多項榮譽。
  • 2020年一季度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0.5%
    據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調查,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20年一季度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6元(全國8561元),同比名義增長0.5%(全國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4.0%(全國下降3.9%)。
  • 打造鄉村振興的「固安樣板」
    近年來,固安縣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組織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五大振興,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積極打造鄉村振興的「固安樣板」。
  • 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8%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6%「十三五」 威海...
    原標題: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8%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6%「十三五」,威海交出亮眼 「成績單」   從威海市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威海市生產總值預計今年達到
  • 海南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64元 增長快於城鎮居民
    南海網海口10月2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李曉梅)今年前三季度,海南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62元,名義增長7.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64元,名義增長10.1%,農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居民收入,這是南海網記者10月22日從2015年前三季度海南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的。
  • 鄉村美景入畫來——我市傾力打造鄉村振興「遷安樣板」工作紀實
    金秋時節,猶如盛開的鮮花,一個個美麗鄉村綻放在燕山腳下、灤水岸邊。「持續補短板、強基礎、壯實力,探索以工補農、以城市反哺農村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打造全國有位置、全省一流的鄉村振興「遷安樣板』。」市委書記韓國強說。
  • 輝煌「十三五」|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國家級農林科技孵化器俯瞰圖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 1978年—2018年泉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1倍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324元,增加到2018年的46111元,增長141.3倍,年均增長13.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75元,增加到2018年的20277元,增長269.4倍,年均增長15%。  具體而言,泉州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分成四個時期。  新中國成立初期30年間,居民生活初步得到改善,總體上仍處於奮力爭取溫飽的階段。
  • 2018年江西各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榜:南昌城鎮居民收入最高...
    中商情報網訊:2018年江西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80元,比上年增長9.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19元,增長8.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60元,增長9.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江西最多突破4萬,達到40844元,同比增長8.4%。新餘市和景德鎮市排名第二和第三,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7592元、37183元。
  • 統計局: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
    一、居民收入情況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長8.3%(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408元,增長7.3%,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