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旅遊巧打「名人牌」

2020-12-17 河池網

宜州旅遊巧打「名人牌」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玉臺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裡願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這首膾炙人口的《虞美人·宜州見梅作》,是北宋號「山谷道人」的黃庭堅貶謫宜州後賞梅所作。
  山谷詞下,龍江河畔的宜州,如今已是聚賢之地,這座城市吸引著海內外遊客,同時也迎來了「八桂書風」,成功舉辦的首屆「黃庭堅獎」全國書法大賽,徵集到海內外7000多件參展作品,200多幅入選及獲獎,被廣西書法家協會讚許為廣西曆年來舉辦的各類書法比賽中作品數量之多、參賽選手的地域分布之廣、參賽的作品水平之高所「絕無僅有」,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聲琨為此發來賀電。
  這是宜州市積極探索歷史名人旅遊發展新路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宜州市把歷史名人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融入文化旅遊中去,融入推進文化建設的戰略中去,充分發揮歷史名人資源在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旅遊、發展文化產業中的積極作用,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品位和檔次。
  作為著名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2010年以來,宜州成功舉辦兩屆劉三姐文化旅遊節,打響具有宜州特色的「劉三姐」品牌。今年來,宜州市更是堅持高起點規劃,大手筆開發,編制了《廣西宜州劉三姐故裡旅遊區總體規劃》,按照人與自然有機結合的原則,由單一的觀光型旅遊向休閒度假型轉變;建設完善劉三姐音樂噴泉廣場,高標準、高檔次打造市民休閒娛樂場所;大力提升劉三姐故裡旅遊區硬體質量和接待服務水平,目前該景區已成功躋身國家4A級旅遊景區行列;圍繞「劉三姐」品牌,宜州多家旅遊特色商品店鋪推出了三姐繡球、牛肉條、什錦菜、紅蘭酒等特色旅遊商品;投資1.6億元,計劃用5年時間,在劉三姐故裡旅遊區建設歌仙橋、劉三姐歌劇院、東方穴居酒店、超五星產權酒店、自駕車營地、水幕電影、臨江露天浴場、旅遊廁所、停車場等景點和旅遊設施,目前,部分景點已初具規模。
  宜州城西龍江北岸天門山下的馮家灣,是狀元馮京的出生地。馮京自小聰明好學,才華橫溢,並在科舉考試的鄉、會、廷試中「三元及第」。中國歷史上能連中三元的只有13名,馮京是其中之一。為紀念馮京建設的馮京公園,經過改擴建,如今已成為初具規模的宜州市遊客集散中心,整體綠化美化亮化工程與自然山水交相輝映,中心配備有豪華觀光大巴16輛,現代化辦公設施、設備一應俱全,客運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截至目前,已安全運輸旅客3萬多人次,今年還開通了「南寧、桂林、柳州至宜州旅遊專線」,計劃在年內組織全國及廣西區內遊客4萬人次以上到宜州參觀旅遊。
  300多年前,徐霞客遊歷宜州,並用2萬多字在《徐霞客遊記》中記述遊歷宜州的山水溶洞,被專家學者譽為「旅遊與考察完美結合的典範」。清鹹豐年間,石達開駐師宜州,攜部下登會仙山,遊巖洞,韻和詩文,並刻之於壁,《中近代史辭典》稱之「為現在所發現的唯一的太平天詩文碑刻」。如今,這些名人遊歷的山水溶洞,都已成為會仙山景區、三門巖寺景區的重要景點,得到妥善保護,常年遊客不斷。
  抗日戰爭時期,浙江大學竺可楨校長以過人的膽識,帶領千名浙大師生員工,於1937年冬舉校西遷,1938年8月抵達宜州,在宜辦學14個月,宜州因此成為浙大的「精神家園」。為緬懷浙江大學師生在抗戰時期與宜州人民同舟共濟、相濡以沫的這段歷史,宜州建設了浙江大學西遷紀念廣場。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宜州市文化旅遊體育局負責人表示,隨著旅遊市場的需求從純自然旅遊活動向知識型文化旅遊轉變,重視營造文化氛圍,已成為旅遊開發中的共識。宜州不但有著非常優越的區位優勢,也是一座歷史名城,文化名人眾多,文化積澱深厚。發展旅遊,文化是靈魂。生態與文化相結合,是宜州旅遊的一大特色。宜州將大宣傳與開發歷史名人資源力度,把綠色生態、歷史文化、民俗文化、民族風情等相結合,打造一批享譽國內外、具有較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旅遊文化精品;加強旅遊基礎設施的改善,推動各部門保護開發利用歷史名人資源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引導和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歷史名人資源的保護與開發,積極促進歷史名人資源與經濟的深度融合,努力使歷史名人資源等各種文化遺產惠及百姓,推動宜州的文化旅遊事業繁榮發展。(本報記者 權晟 通訊員 梁忠銀)

  

相關焦點

  • 「三姐故裡•歌海宜州」廣西宜州文化旅遊產品推介活動在南寧舉行
    11月27日,由中共河池市宜州區委宣傳部主辦的「三姐故裡·歌海宜州」河池市宜州區文化旅遊產品推介活動在南寧市舉行。推介活動上,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委常委李金平向大家介紹了宜州的文化旅遊資源以及即將舉辦的廣西宜州第十一屆劉三姐文化旅遊節的活動內容。
  • 「三姐故裡歌海宜州」廣西宜州文化旅遊產品推介活動在南寧舉行
    11月27日,由中共河池市宜州區委宣傳部主辦的「三姐故裡·歌海宜州」河池市宜州區文化旅遊產品推介活動在南寧市舉行。推介活動上,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委常委李金平向大家介紹了宜州的文化旅遊資源以及即將舉辦的廣西宜州第十一屆劉三姐文化旅遊節的活動內容。
  • 宜州加快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
    宜州加快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   宜州訊 9月21日,宜州市市長梁寧率隊到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匯報宜州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有關工作,請求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幫助協調解決旅遊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 諸暨綠色農業巧打三張「綠色牌」
    諸暨綠色農業巧打三張「綠色牌」 www.zjol.com.cn 2003年12月04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近幾年來,諸暨市依靠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打出「樹立綠色龍頭,叫響綠色品牌,培育綠色市場」三張牌,
  • 宜州以「旅遊+」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宜州以「旅遊+」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宜州訊 今年以來,宜州區以鞏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創建成果和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以「旅遊+」為媒,不斷豐富旅遊新業態,創新旅遊發展動力,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 鹽城大豐區一鎮一品巧打群眾文化「特色牌」
    本報訊(孫平 施豐)連日來,大豐區新豐鎮荷蘭花海旅遊度假區內,央視《四季劇場——春季音樂會》、荷蘭阿姆斯特丹室內管弦樂團演出、鬱金香大學生音樂節以及《只有愛·戲劇幻城》等文化活動,接連舉行。一場接一場的文化盛宴,是大豐區大力發展群眾文化活動巧打「特色牌」的一個縮影。
  • 湘菜館亂打名人牌包房取名「毛澤東」(圖)
    湘菜館亂打名人牌包房取名「毛澤東」(圖)   武漢消息 酒店來了顧客,竟點名要找「毛澤東」「彭德懷」「雷鋒」等偉人和名人!這不是食客在開玩笑,武漢市洪山一酒店竟以這些偉人和名人的姓名給自己的包房命名。近日,工商部門已責令該酒店進行整改。
  • 踏著山歌 去宜州
    作為「歌仙」劉三姐的故鄉,宜州的山歌文化延綿不絕、歷久彌新。近年來,宜州以「雙創雙促」為抓手,發揚劉三姐文化,大力唱響「三姐故裡·歌海宜州」旅遊品牌,推動全域旅遊快速發展。每次走進三姐故裡,徜徉在美麗的山水風光中,傾聽婉轉悠揚的三姐歌謠,感受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總讓人感嘆:宜州,真是一座會唱歌的城市!」「劉三姐」是壯族重要的文化符號,是聞名遐邇的「廣西名片」,早在2006年,劉三姐歌謠文化就被列入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宜州大力挖掘和傳承劉三姐文化,全力打造「劉三姐文化旅遊名城」,劉三姐品牌越打越響。
  • 廣西宜州有不一樣的美,是劉三姐的故鄉,值得一去的旅遊勝地
    廣西宜州是劉三姐的故鄉,值得一去的旅遊勝地。相信大家都知道廣西處處是山歌,唱山歌喲,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彎又多。」這個美妙的旋律曾經傳遍大江南北,受到以前爺爺奶奶老一輩的人的喜愛。歌仙——劉三姐的故鄉宜州下梘河是劉三姐的家鄉。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湧,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
  • 會仙山景區:宜州歷史文化旅遊地標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宜州12月31日電 12月30日,人民網攜手宜州市共同舉辦「不忘初心 走向明天」徒步迎新活動。宜州市會仙山作為宜州歷史文化的代表,被選為徒步活動的起點。
  • 跟著天龍泉號去旅遊——劉三姐的故鄉宜州
    受夠了霧霾的毒害,收拾好心情,跟隨天天一起去宜州看看吧: 宜州是山歌的發祥地,被人們譽為歌仙劉三姐的故鄉。2006年,廣西申報的「劉三姐歌謠」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然宜州也是一個風景秀麗、民風純樸的地方喲!
  • 宜州有個旅遊「大禮包」等您來領!
    現結合我區實際,特推出2021 「開年遊宜州暨宜州人遊宜州」聯合促銷活動。1.全國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幹部,全國醫務工作者。2.宜州籍居民。3.外地籍在宜州工作的工作者。活動時間: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  為開展好2021「開年遊宜州暨宜州人遊宜州」聯合促銷活動,現結合紅色旅遊、鄉村旅遊、民俗風情、休閒康養等主題,推出7條精品自駕遊線路,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出行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同時希望各文旅企業和市民遊客嚴守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按照「限流、預約、錯峰」方式進行,確保遊覽活動安全、有序。
  • 巧打資源牌 綦江最窮村「飛上枝頭變鳳凰」
    巧打資源牌選準突破口萬隆村地處綦江南部邊陲,平均海拔1420米,與貴州省桐梓、習水兩縣接壤,是「一腳踏三縣」之地。「有女不嫁萬隆山,天晴落雨把門關。一天三頓沙沙飯,肚皮烤起火斑斑。」這首流傳甚廣的民謠,是昔日萬隆貧困面貌的真實寫照。
  • 不打"膨大劑" 巧打"錯峰"牌——"中國南方吐魯番"興安縣果農的"葡...
    在溶江鎮蓮塘村葡萄種植基地的果園裡,70歲的莊作人和老伴一邊小心翼翼地給葡萄套袋,一邊和記者拉家常,「套了袋可以防蟲,就不用打農藥了,葡萄無『農殘』,果子也好看,能賣好價錢呢。」   說起種葡萄,經驗豐富的老莊滔滔不絕。如今兒女都已成家,本該頤養天年的老人卻閒不下來,種葡萄積攢了10來年的寶貴經驗,不能荒廢了。老兩口精心侍弄著3畝葡萄,每年都有可觀的收入。
  • 念好「山字經」,巧打「特色牌」 重慶精準發力形成合力推動鄉村振興
    巧打特色牌,讓農業強起來▲大足區隆平五彩田園航拍圖 上遊新聞記者 李化 攝▲涪陵區藺市美心紅酒小鎮近日被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評為「重慶市鄉村文化樂園」。通訊員 楊孝永 攝在鄉村振興戰略中,重慶根植自身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的地域特點,以念好「山字經」,巧打「特色牌」,以質量興農,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元月6日,榮昌區清流鎮渝西秦橙生態園的數千畝血臍成熟,正式開園,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採摘和玩耍。這是我市一個標準化柑橘園,通過網際網路+的模式,秦橙走向了全國各地。
  • 南京橫溪巧打「三張牌」發展旅遊經濟
    南京日報訊 (通訊員 陶冶 毛文軒 羅玉龍) 江寧區橫溪街道近年來打出人文、農業、生態「三張牌」,把自然資源打造成鄉村旅遊產業,促進居民和農民收入增長,贏得了街道全面快速發展。
  • 宜州下梘河一日遊
    清晨七點半從柳城出發,跟旅遊車去宜州下梘河劉三姐故裡參觀,今天從柳城發了七輛大巴,每輛車大概50人,每人50元包遊船及中餐,不貴,也吸引了許多村民,村裡的大嫂、大嬸都說比在家裡打麻將強,去開開眼界,比較開心,一行三百多人浩浩蕩蕩開往宜州,旅遊也是做生意,講究個薄利多銷,加上今年年頭的疫情,旅遊業也受到了嚴重影響,現在,疫情已過,旅遊業也要恢復勃勃生機。
  • 宜州:打好質量服務工作組合拳 促進質量強區
    廣西新聞網宜州7月14日訊(通訊員 莫電任)「這次激勵通報,對我們來說既是肯定又是鞭策,推進質量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優化服務,推動經濟社會平穩有序發展。」近日,河池市宜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呂春光說。
  • 宜州羅城謀劃合力打造大下梘河流域景區
    宜州羅城謀劃合力打造大下梘河流域景區   河池日報宜州訊 12月19日,宜州、羅城兩縣市政協聯合召開開展下梘河流域——劉三姐歌謠文化生態保護區資源保護開發利用調研協商座談會。
  • 宜州下梘河入選全國10條「最美家鄉河」-廣西新聞網
    ▲圖為頒獎現場。  最後,由水利專家、生態學家、社會學者、文化名人、媒體記者等18位評委共同認定,最終選出10條河流。  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它的風採吧!  宜州下梘河景區是國家級4A旅遊景區,位於宜州區城北,距區中心7公裡,整個景區由貫通城區的龍江河段與劉三姐鎮的下梘河段交匯構成,形成「天人合一」 的天下奇觀,全程25公裡,是「廣西民族風情遊」最著名的精品線路之一。  下梘河景色宜人,河水碧綠、清澈透底,遊人可撐排泛舟,拾級探勝,綠洲尋趣。由下梘橋上溯二百米,水如壓浪飛瀑,中梘大壩溢流,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