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丨臺北101建在地震帶上 靠什麼「神器」抗震?

2020-12-12 廈門衛視

臺北101大樓是臺北旅遊必去打卡點,不僅可以體驗世界上最快的電梯,從5樓上升到89樓只需37秒,還可以登上88樓觀景臺將臺北的美景盡收眼底。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或許會對觀景臺裡的一個黃色巨大球體的用途充滿疑惑,它正是臺北101大樓能夠在地震、颱風多發的地段上屹立不倒的「神器」——「風阻尼器」。

臺北101大樓的「風阻尼器」

2004年底,地震帶上拔地而起的臺北101,改寫了臺北天際線,也成為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之一!

臺灣位於地震帶上,常年受到地震和颱風災害的影響,所以「抗震」和「防風」是建設臺北101大樓必須要克服的大問題。因此,世界第一座「防震防風阻尼器」便誕生了。

這個巨大的、金光燦燦的球型「風阻尼器」重達660噸,直徑5.5米,位居世界第一,也是少數對外開放觀賞的。

「風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是在大樓側面受力時,颱風和地震來襲的時候,它通過計算機偵測後,以相應的擺動產生反作用力,抵消部分大樓的壓力。

臺北101大樓夜景

事實證明,這個巨大的「風阻尼器」確實發揮了巨大作用。2015年4月20日上午九點多,臺北101的88樓觀景臺上,海內外遊客鳥瞰臺北的美麗景致,讚嘆不已。這時,突然間一陣天旋地轉,所有人被震得無法站穩腳步,等到稍微回過神來,他們被眼前這個巨大球體的搖晃景象給驚呆住了。

「風阻尼器」位置示意圖

這顆在臺北101大樓87樓沉睡的超大巨球,突然甦醒了,只見球體搖晃越來越明顯,能讓重達660噸的大球如此左搖右擺的,是相當2.8顆原子彈威力的芮氏6.3級強震,當時正在101大樓裡觀光的遊客,也跟著大球蕩鞦韆,心情七上八下。

這顆660噸全球最大「風阻尼器」正負擺幅達15釐米,創下臺灣地震史上最大幅度,臺北101大樓有驚無險,躲過了強震。

臺北101大樓

2015年8月8日凌晨4點10分,臺北市瞬間颳起13級強風,這次臺北101大樓「風阻尼器」擺蕩1米,刷新101落成以來搖晃的最高紀錄。

★來源:廈門衛視《兩岸秘密檔案》欄目

★撰稿:葉瑋泓

編輯:陳錦華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如涉侵權聯繫刪除

為您揭秘

相關焦點

  • 臺北101大樓抗震揭秘 380支基樁深入巖盤
    中國臺灣網11月12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樓高之最的臺北101大樓成為建築抗強風與地震設計的科技楷模,負責結構系統設計的結構技師甘錫瀅說,這是集合島內眾多專業智能的結果,臺北101大樓的耐震與抗風設計確實絞盡腦汁,但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不會倒。
  • 中國第一座全球最高樓:全國首個百層建築,509米卻建在地震帶上
    記錄的存在就是會不斷被打破的,只不過世界上有的記錄保持的時間很短,可能剛拿下就被打破了;也有的保持了很長時間,比如幾十年甚至一直保持。而全球最高樓的世界紀錄顯然是屬於前者,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世界上越來越多的高樓拔地而起,記錄也在不斷的被刷新,我國第一座成為全球最高大樓的建築就將這個記錄保持了6年之久,所以很值得了解,它就是臺北101大廈。想必這座建築大家都有所耳聞,它位於我國臺灣省,是整個地區最有名的地標建築之一。
  • ——臺北101大樓
    臺北101大樓,位於臺北市信義區金融貿易區中心,東臨信義廣場,北依信義21號公園,西近富士洋行,南靠臺北捷運信義線。佔地面積153萬平方米,主要由101層高的辦公塔樓及6層的商業裙樓和5層地下室組成;煙花中的臺北101總高度508米,因101層的原因,被人們稱之為臺北101。第101層,面積雖然只有3.3平方米,要想來到這裡,需要轉乘2次電梯才能抵達。
  • 在臺北101大樓感受「最」震撼
    牡丹晚報特派記者了解到,101大樓位於臺北市信義區最繁華地段,高508米,地上101層,地下5層,是臺灣島內建築界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於1999年7月開建,建設僅用4年,於2003年10月17日竣工,結算建築造價580億元新臺幣,成為當時世界第一高樓。2010年,因杜拜塔(高828米)的建成,101大樓屈居世界第二。隨後,廣州塔建成,101大樓退居世界第三。
  • 臺北101層大廈,只靠一顆球就能抵禦颱風,地震來了也不怕!
    而颱風的寵兒,當然就包括臺灣地區了。颱風對臺灣的「喜愛程度」也很誇張,一年內,登陸臺灣的颱風就有四五個。臺北101,這個足有101層樓的建築,就算大風吹刮,處在高層的人也不怎麼感受到晃動!它在颱風頻臨地,自信佇立的秘訣是什麼呢?原來是一顆球!
  • 臺灣處於什麼地震帶,臺灣哪裡最容易地震?
    我國臺灣地區也是地震多發區,幾乎平均每年至少會發生3次地震,而歷史上6、7級以上的大地震不少。臺灣之所以地震如此頻繁,那肯定和所處地震帶有關,主要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地帶。但是整個臺灣並不是所有地區都在地震帶上,西部地區因為沒有在地震帶上,所以很少有地震發生。
  • 重慶建西部第一高樓 將超過臺北101大樓
    該建築群中最高建築的塔樓高度將超過455米,可達樓面高度甚至超過臺北101大樓,穩坐西部第一高樓的寶座!據介紹,該建築群中最高建築的塔樓高度將超過455米,可達樓面高度甚至超過臺北101大樓,穩坐西部第一高樓的寶座!至少超原計劃高度57米2005年初化龍橋改造動工之時,就傳出要建「嘉陵帆影」的消息。按當時規劃,「嘉陵帆影」共98層、高398米。但隨著國內高樓紀錄的一破再破,「嘉陵帆影·國際經貿中心」的高度也隨之幾易其稿、一再增高。
  • 為何臺北101大樓要掛個600多噸重的鋼球?看完你就知道了!
    去我國臺灣旅遊,臺北地標101大廈是遊人必去之地。101大廈建造於1998年,樓高508米,保持世界第一高樓的記錄達6年之久。
  • 海南建四百米高雙子塔:建設難度與臺北101等並列世界第一
    海南建四百米高雙子塔:建設難度與臺北101等並列世界第一 在海口大英山CBD新城,428米超高層建築——海口雙子塔正在加快建設中,因為400多米的高度刷新了海南最高樓的記錄,建成後將成為海南第一高樓
  • 為何臺北101大樓裡掛個600多噸重的鋼球?主要有兩個原因
    去我國臺灣旅遊,臺北地標101大廈是遊人必去之地。101大廈建造於1998年,樓高508米,保持世界第一高樓的記錄達6年之久。登上101高樓,可以俯瞰整個臺北市景。登過101高樓的人都知道,在第89樓有一個阻尼器觀景區,一個碩大的黃色鋼球被幾根鋼絲「系住」懸空飄著。如果遇到颱風天氣,這個大鋼球就會「像一棵海草海草隨風飄搖」。可能很多人好奇了,這個大鋼球叫什麼名字?到底有什麼作用呢?這個重達660噸的大鋼球堪稱101大廈的「定海神針」,它的名字叫風阻尼器。
  • 建築抗震等級、抗震設防烈度、地震震級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震級是一次地震從震源釋放出的能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從小到達用數字表示,目前記錄到最大地震是9.5級。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所具有的能量。震級每相差1.0級,能量相差大約32倍;每相差2.0級,能量相差約1000倍。烈度是指一次地震在距離鎮中不同地點產生的破壞程度。一次地震在不同地點有不同烈度,一般隨震中距離增大烈度降低。
  • 銀川市有一座公園建在地震斷層避讓帶上,你去過嗎?
    銀川市有一座公園建在地震斷層避讓帶上,你去過嗎?五一小長假的一天,行至大連路與109國道附近上公廁,發現旁邊的牌子上寫著應急避難場所,這引發了我的好奇,決定一探究竟。這是一座城市綠色公園,而且是全國首座建在地震斷層避讓帶上的公園,2017年就建好使用了。
  • 揭秘世界最高環保綠建築臺北101大樓
    原標題:揭秘世界最高環保綠建築臺北101大樓臺北101大樓508米高,是臺北地標臺北101大樓,大家都知道它是臺北地標性的建築,因為它曾經在長達5年多的時間裡都是世界最高的建築,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八進老北川地震遺址的專家:房子必須抗震,斷層必須遠離
    他介紹,歷史上的地震災害表明,絕大多數因地震死亡的人是由於房屋建築的倒塌所致。因此,建築物防倒塌應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關鍵環節。他在負責編制第五代地震區劃圖時,明確了通過抗震設防提升房屋建築抗倒塌能力的概念,提出了確定四級地震作用地震動參數的方法,為工程建設抗震設計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
  • 地震帶上的「非洲第一高」
    嘉瑪大清真寺前面說了,這座宏偉建築的宣禮塔高達265米,如此「高聳」的建築,抗震的「技能」必須擁有。阿爾及利亞地處全球著名的地震帶——歐亞地震帶之上,屬於地震頻發的地域,曾在2003年的時候就曾發生過一次6.8級地震,並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口傷亡。
  • 受地震影響,臺北101電梯全面停載
    受地震影響,臺北101電梯全面停載 4月18日,中國臺灣,據東森新聞報導,受花蓮海域地震影響臺北101大廈電梯全面停載檢修。
  • 大陸遊客參觀臺北101大樓遇地震 淡定拍照(圖)
    6.3級地震劇烈晃動,淡定遊客在101大樓88層觀察臺,站穩腳步、擺好Pose,照拍不誤。(截取自101提供錄像畫面)  中新網4月21日電  20日上午,臺灣發生6.3級地震,是今年以來臺灣地區最大地震,據臺灣《旺報》報導,地震發生時,全臺最高樓臺北101明顯搖晃,當時不少大陸遊客在88層樓參觀,有「淡定」陸客自顧自拍照紀念。
  • 已經「習慣地震」的臺灣人如何防震抗震
    制度性反省跟得上  要說對臺灣影響最深遠的,要數1999年發生的7.6級的「九二一」南投大地震,這次地震成為臺灣揮之不去的慘痛記憶。  「九二一」地震之後,全臺掀起一股防震抗震的熱潮。2000年臺立法機構通過「災害防救法」,並在此後的十餘年中多次修訂,不斷完善。
  • 日本最牛大橋,建與地震帶上,還未竣工就扛過7.2級大地震
    不過這個世界上並不止中國擁有豐富的造橋技術經驗,還有法國等國家。明石海峽大橋是一座由法國人承建的日本大橋,該大橋總長近4公裡,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懸索橋。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因此每一座大橋在建造過程中,就要求抗震為首要目的。而明石海峽大橋更是建與一條世界地震帶上。
  • 樂高建築大師:臺北101的故事
    本期繼續為大家奉上樂高建築大師系列:臺北101大樓。說到臺灣,你腦海中浮現的是什麼呢?阿里山?日月潭?還是墾丁?沒錯,這些都是臺灣的代表。但還有一個地方不得不提,它就是高度為508米的:臺北101大樓。當臺北101遇到樂高?「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沒有霓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