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讓設計者操碎心:造型要個性 4年免維修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如何讓自行車在城市的街道上成為「風景」?如何設計一輛「4年免維修的自行車」?你知道自己在騎摩拜單車的同時,還在默默地為它發電嗎?共享單車大訂單如何衝擊自行車生產行業?

資料圖:民眾在騎共享單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你騎的共享單車,讓設計者「操碎了心」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楊智傑

  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大規模城市化以及私人小汽車的普及,自行車已經不再是主要的代步工具,而更多地用來比賽、鍛鍊、健身。而現在,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路上隨處可見橙、黃、藍、綠等各色單車。

  僅一年前,誰也不會想到,除了大學校園以外,自行車會在人們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有如此強的存在感。共享單車以極快的速度闖入我們的生活,並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不被模糊在城市中」

  共享單車市場在不斷擴大,除了摩拜和ofo以外,Hellobike、小藍、小鳴、優拜單車等也成了新入局的玩家。看著街頭色彩跳脫的自行車,有人打趣說,單車大戰變成了一場「顏色大戰」。然而其中的邏輯並不僅僅是「挑選顏色」這麼簡單。

  2016年4月,共享單車投放到上海街頭,標誌著這一新生事物橫空出世。在中國人的自行車「租借模式」開始取代「擁有模式」之前,共享單車的創始人真是沒少花費心思。

  eico design是摩拜在2015年初創階段尋找的數位化產品諮詢與設計公司,先後設計了摩拜的用戶界面和logo。其首席創意總監張偉也參與了色彩的選擇,他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城市裡有紛繁複雜的信息,這輛車一定要從城市裡跳出來,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是利用人們對顏色的敏感。

  如果你回想起過去的自行車,是否還記得它們的形象?複雜的花紋印在暗淡的底色上,色彩飽和度不高,任何一輛自行車被丟在地鐵口的一堆自行車中間,都會被淹沒其中,很難找得到。

  「我們講一個方法論,這不是色彩的問題,是認知層面的問題。當一種新形態的模式和技術,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進入生活時,我們面臨非常多0-1的問題,人們通常會先對這個東西進行歸類。所以,『你是誰』,這是強相關的問題。這也是整個設計思路,這個設計思路就是一輛自行車,一輛很酷的自行車。」張偉說。

  在張偉團隊的理解中,橙色是很多城市的標誌。他舉例說,「比如日本的東京塔,或者其他一些標誌性建築,是會讓你記住的。暖色調穿透性很強,它能從很遠的地方被人看到。」設計者們選擇橙色,希望讓自行車不會模糊在城市中,也不能模糊在朋友圈裡。

  但是Kenneth零售平臺在今年4月發表的《共享單車究竟哪一種顏色最受歡迎呢?》一文中統計了當前市面上40款投入使用的共享單車,它們「瓜分」了調色板上的不同顏色,而且嚴重「撞色」——使用綠色的有11個,淺藍色、黑色和紅色的各有6個。作者分析說,「作為一眼可以看到並被認出來的標識,顏色起初是共享單車的重要武器。然而,當各型各款的共享單車接踵而至,事情變得不再那麼簡單。」

  顏色除了炫酷,摩拜單車無錫工廠總經理徐洪軍還延伸出實用性的一面。在設計階段,他提出使用除了橙色以外的銀色。徐洪軍熱愛商品表面的質感,銀色是鋁的本色,能夠讓受眾看到第一眼就有想使用的衝動。另外在他看來,鋁本色讓單車看起來簡單,即使發生碰傷,看起來車還是新的。

  當然,「不被模糊在城市中」,除了顏色以外,造型也要有個性,這在共享單車市場前期尤為重要。摩拜一代的設計師王超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說,「當時這輛車外觀做成那樣,就是想要在城市裡嚴格區別於其他車。不然別人不會嘗試,假如一開始就使用lite或者ofo的那種設計,會埋在一堆自行車裡,你既不知道它是共享的,也不敢去騎——因為你會擔心那是別人的車。」王超所說的Lite是摩拜在2016 年 11 月發布第二代輕騎版單車,官方稱mobike lite,這款設計在共享單車已經被大眾充分認知的情況下,才回歸了鏈條傳動和輻條車輪,外形和普通自行車差別不大。

  近些年時尚圈極簡主義風行,這陣風也影響了單車的設計。自行車的外觀設計不再走紛繁複雜的路線,而是用簡單的主色調和Logo搭配,造型上也在做減法,比如摩拜單車幾乎看不到任何多餘的剎車線,它們全部被藏在了單車的內部。

  「對那些走在路上的人而言,哪輛自行車會吸引眼球的時間最長?」這是王超在設計單車時提出的一個問題,他的答案是:馬路對面有個人騎車過來。如果這時候,人們首先看到的是兩個滾動的輪子,而不是普通自行車有個車叉,會更有吸引力。因此,他使用左側單擺臂技術,「我們是為了好看,把最簡單的一面呈現給大多數路人,吸引他也會去騎。所以,最初摩拜單車所有的官方照片,都是從沒有臂的角度拍攝的。」

資料圖:馬路邊停放的共享單車。何蓬磊/文 曾嘉/攝

  為共享而生

  你所認識的自行車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在我們生活中出現過80年代以前的橫槓28自行車、山地車、公主車或者小輪摺疊車,它們無不有穩定的結構、手撥鈴、車鏈子、彈簧車座、充氣輪胎、擋泥板和車鎖。但是一開始,共享單車就靠顛覆以上自行車的形象而闖入我們的生活中。

  到目前為止,摩拜是公認的設計以及生產製造方面科技感較強的單車。2015年8月,第一臺手工打造的摩拜單車成型,次年4月,第一代經典版摩拜單車出現在人們生活中。

  它看起來與我們印象中的自行車很不一樣——輪子沒有常見的輻條、也沒有氣門芯;沒有多餘的剎車線;車鎖沒有鑰匙孔而是代之以二維碼;還有,車鏈子去哪兒了?

  「外觀是為功能服務的,摩拜不是刻意要做成那樣的,設計的指導思想是為了實現共享,同時得兼顧免維護,基於這個就自然而然成了這樣。」王超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王超是汽車專業出身,他和摩拜創始人胡瑋煒是舊相識,當時,她還沒有設計團隊,而王超工作之餘也有時間,所以就決定參與設計。

  當時他接到的唯一要求是,設計一輛「4年免維修的自行車」——從財務上估算,4年免維修就能賺錢。至於怎麼做到,那就是王超的事情了。

  自行車在1791年產生,經過了200多年的改進。20世紀初期,其基本的結構已經穩定下來:主要由車體、傳動、行動和安全裝置4部分構成。

  共享單車與私人自行車相比,數量多,使用率高,騎行者體型各異,磨損大,一旦損壞,維修成本極高。在傳動機構設計上,傳統使用的車鏈就是一個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自行車就兩種鏈條可選擇,一種是鏈條,一種是皮帶。鏈條面臨生鏽,掉鏈子;皮帶沒有聲音,也不會生鏽,但是一剪就完蛋了。」王超考慮了這些因素。在共享單車推出以後,另一家使用常規車鏈的公司ofo的確面臨著「掉鏈子」的問題。

  除了鏈條和皮帶之外,還能用什麼?不會被剪斷的皮帶必須從國外進口,價格昂貴,不適合共享。從事汽車設計的王超選擇使用一種新的傳動機構,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無鏈條軸傳動。「其實在汽車領域,這種傳動方式很多,軸傳動是每個汽車都要用的。」

  實際上,自行車無鏈條設計並非摩拜首創。但在摩拜申請的專利「圓錐齒輪-傳動杆傳動方式的兩輪車及其傳動系統」說明書中介紹,現有的無鏈自行車製作和安裝成本很高。因此研發團隊設計的是一款主體結構簡單,零部件少,便於製作、組裝和維修的圓錐齒輪-傳動杆傳動自行車,這也是摩拜區別於其他單車最主要的特點之一。

  這種傳動裝置的原理,簡單來講就是:單擺臂,軸傳動。踩腳踏板時,會帶動安裝軸系轉動,在軸系上的錐齒輪傳動後,會帶動軸轉動,軸再通過錐齒輪帶動連接後車輪的安裝軸系轉動,後車輪就往前行走了。

  從外觀看來,這是個完全封閉的系統,使用者對裡面的構造無從知曉,王超介紹,這能保證齒輪4年甚至10年都不會生鏽。

  但是摩拜一代面向市場後,人們普遍的體驗是難騎、吃力。事實上這不是因為軸傳動的原因,而是後輪有發電機,往前蹬車,除了前進,還需要使能量轉化為電能,所以費勁。摩拜最近推出的「風清揚」款式,在經典一代的基礎上做了改進——電機變小了,軸傳動動力系統效率大幅提升,因而騎行比上一代省力30%以上。

  原來,你在騎車的過程中還不知不覺為它發了電?是的,這個發電機是用來為摩拜單車的智能鎖供電的,為的是讓它隨時有電。

  智能鎖能實現位置上報、引導找車、智能開鎖、掛鎖自動結束等一系列功能,保證共享單車「無樁」存放,這是共享單車最核心的部件,也是它區別於以往城市公共自行車的最大特點。目前,摩拜、小藍、優拜、Hellobike等不少單車使用了GPS智能鎖,而ofo、由你單車等則使用密碼鎖。

  在設計時,研發者選用了實心胎,目的依然是免維修。充氣車胎雖然舒適性強、滾動阻力小,但是被扎、變形都會增加後期維修的難度,於是他捨棄了充氣胎的某些優點選擇了實心胎。同樣使用實心胎的是小藍單車,新款摩拜則選擇使用陶氏化學PU輪胎,不用充氣,比實心胎更加輕盈。ofo則使用傳統充氣輪胎,雖然在生活中遇到爆胎的次數遠遠高於其他單車,但是不得不承認,騎上自行車確實有飛一般的感覺。

  除了輪胎,你也一定注意到,單車的輪轂也不大一樣——沒有密密麻麻的輻條,而是五幅輪轂,這目前只在摩拜身上能看到。輻條的缺點在於,不同的輻條如果鬆緊不一,會導致輪胎變形。「壓鑄鋁輪本來用在汽車領域,在自行車上面,就變成了極度標準化的一種模式,不同擔心拿到這個車子上能否裝得下輪子,因為有幾百萬輛車,要超級標準化。就跟你在戰場上打槍,不能挑子彈,得保證每一個子彈都能嚴絲合縫地發射出去,而且保證精度。」

  王超測算過,換一個有鏈條的車輪,技術好的師傅至少也需要20分鐘,對共享單車來講,「那是災難」。摩拜的車輪使用汽車車輪的結構,拆輪子和傳動系統沒有任何關係,就跟汽車換備胎一樣,簡單快速。

  當然,不一樣的還有車鈴,普通自行車用的是手撥鈴,而現在的共享單車幾乎都是旋轉車鈴。事實上,這種鈴鐺一直都有,但是很少有人使用。為什麼?在王超看來是由於習慣。「近一兩百年的自行車產業太成熟了,他們覺得可能沒的搞了。」但是手撥鈴容易損壞,其次對共享單車來講,要儘量減少突出物,防止摔倒後傷人,因此他選擇使用了旋轉鈴。

  被改變的不只是單車

  如果你要使用共享單車,打開手機APP、註冊、充值、找車、掃碼、開鎖,這是必須經歷的程序。但是在當下手機APP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東西,所以很容易忽視它背後的設計。

  張偉把人們騎行共享單車描述為,「數位化出行體驗和物理化體驗的結合」,這實際上是強調APP上的體驗和現實中騎車的體驗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今天,這個數位化在漸漸吞噬物理化的東西,它本身承載的意義會比你看得到的更大。」

  回到現實中,使用ofo的時候,你打開APP僅僅是為了開鎖,需要先手動輸入車牌號,系統回覆你4位數的密碼,你得邊讀邊在座位下面轉動密碼鎖。第二天,你使用摩拜或者小藍車APP,打開APP尋找附近的車,找到以後掃一掃二維碼,鎖被打開,你把手機放進口袋,就跨上了車座。

  此時,使用APP成了人們騎車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張偉看來,「別人看到的APP是個界面,這實際是把無數的數據和標準化流程壓縮成了能讓用戶感知的載體。每個應用承載的是它所有的業務流。」

  如果有人預定自行車而長時間不去騎行怎麼辦?怎樣引導用戶去騎偏遠角落裡長期沒人使用的單車?這些都是後臺需要輸入的數據。研發團隊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到如何讓使用者成為傳播者也是維護者,並優化出實名認證、還車拍照、故障上報等功能;以及將距離換算成時間,既讓用戶感知,也反過來讓設計在用戶忍耐範圍內更加優化;甚至設計了使用過程中出現的許多可能性,並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但是後臺複雜不代表非得讓人們看得到。「普通自行車使用時只需要鑰匙,如果可以把手機上的操作簡化為一步,等同於傳統的開鎖,剩下的都交給系統去完成,那麼相比於普通自行車的使用,我們沒有因為摩拜單車的新形態而為騎行增加任何負擔。」 這是設計者們認為需要達到的最好設計效果。

  根據今年4月速途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國內共享單車市場調研報告》統計,摩拜單車目前在市場上投放了超過365萬輛,ofo投放250多萬輛,哈羅和酷奇分別投放70萬和10萬輛車。人們感受到的是生活中共享單車的增多,但是背後卻牽動著一個產業的發展。

  騰訊財經《資本論》報導,今年年初,天津富士達自行車廠收到了ofo的1000萬輛訂單,而摩拜除了在無錫自己的工廠以外,還與天津愛瑪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籤訂了500萬輛的訂單。

  天津武清區王慶坨鎮是中國自行車的重要產業基地,這裡目前也有很多自行車廠跟共享單車合作生產整車或者零部件。王慶坨自行車商會秘書長菅順啟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共享單車的發展挽救了這個基地一些廠商的命運。

  「中國經濟面臨洗牌,自行車行業也不例外。其實過去10年市場需求的東西6年就做完了,導致後期產能過剩,就打價格戰,打價格戰就沒有錢賺。而且自行車市場需求量也在減少。共享單車這種機會,反正比過去的利潤點高點。」據菅順啟介紹,去年王慶坨有不少自行車廠都停了,共享單車一出來,要倒閉的不倒了。但是隨著訂單增加,伴隨著利潤而來的還有人工成本、材料的漲價。

  菅順啟也是天津市聚友自行車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目前和摩拜合作生產車架。雖然共享單車帶來了機遇,但是他認為,它給單車的銷售模式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

  「從前是我做完車賣給銷售商,銷售商再賣到消費者。現在是我做完車賣給共享單車,他們隨便投放,你需要的話就直接騎了。但是中間的銷售商就完了。」不過這主要影響共享單車投放的城市,王慶坨生產的主要是中低價格的單車,面向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共享單車目前並沒有進入這些地區。

  但是他已經開始未雨綢繆。在他看來,未來自行車製造廠的發展前景可能是個性化,比如私人訂製。「比如按照你的愛好、提醒,為你量身定做一輛山地車或者輕便車。量小了,但是利潤點肯定高。」★

  本文首發刊載於《中國新聞周刊》總第803期

相關焦點

  • 南昌4種共享單車免押金
    原來,8月4日0時起, 南昌的ofo用戶不需押金即可騎走小黃車。記者了解到,近日出臺的《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共享單車平臺採用免押金方式提供服務。目前,南昌入駐的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其中有4家都在實行免押金活動。
  • 滴滴自有品牌「青桔」共享單車上線 支持免押金騎行
    關於用戶關注的押金問題,根據託管協議,滴滴不會接盤小藍單車的品牌、押金、欠款等,但用戶可選擇將小藍APP內的押金、特權卡及充值餘額轉換為等值滴滴單車券和出行券。昨日開始,成都的小藍單車用戶可以選擇是否轉換為單車券和出行券。經過滴滴維修後,部分小藍單車重新回到了成都街頭。滴滴表示,用戶在滴滴平臺進行芝麻信用認證後,可以免押金騎行青桔和小藍兩個品牌的單車。
  • 共享單車維修帶火新興老職業
    修車點對面的一家麵館老闆介紹,大約從去年11月起,便開始陸續有損壞的共享單車被送來此處維修,此前,這條路主要供附近一些居民停車用。老闆對北青報記者稱,最初單車只堆在道路北側靠近路口的位置,當時只需要四五名修車師傅,但情況在今年年後發生了變化。「差不多有一個月左右,單車越堆越多,『隊伍』一直往南延伸。」
  • 共享單車維修師傅:一周工作6天風雨無阻也有修不完的車
    據季師傅稱,這些單車已經修不好了,把零部件拆下來可以用於修理其他被破壞的單車。此前,央視報導稱,在北京某共享單車修理點,4000多輛受損單車在等候修理,維修點每天收到超400輛被破壞的單車,其中近兩成將報廢。季師傅沒有給出他所在維修點每天要接收的單車數量,只是一再感嘆「修不完」。
  • 共享單車在濟南的4年「車輪戰」
    目前,濟南共享單車市場上僅剩下三家單車企業:「小藍」哈羅、「美團黃」、「青桔」,網際網路巨頭旗下的產業,如何能行穩致遠,不得不引人思考。「摩拜橙」以合法身份入濟  2017年1月24日夜間,濟南一些路邊突然出現大量橙紅色的摩拜單車,這種共享單車不用停車樁,不用辦卡,二維碼掃一掃就能開鎖,不用的時候停在任意合法非機動車停車點即可,半小時收費五角或一元。
  • 摩拜單車聯手微信開啟共享單車免押金時代
    對於慢熱型、還沒「嘗鮮」過共享單車的用戶來說有福了。8月7日,摩拜單車宣布在全國150多個城市開啟新用戶「免押金試騎」活動。即日起,用戶通過微信小程序註冊摩拜單車帳戶,即可參加「免押金試騎」,每周享受5次免押金騎行;亦可繳納押金後領取免費騎行月卡,享受30天不限次數免費騎行。
  • 免押金的小藍車小青車,你騎過嗎? 哈囉青桔兩家共享單車進入廣州...
    據了解,哈囉單車和青桔單車已於今年6月28日與主管部門籤訂《廣州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投放及管理服務協議書》,協議期限為籤訂之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止,兩家分得的指標分別為12萬輛和10萬輛,運營範圍為天河區、海珠區、越秀區、荔灣區、白雲區、黃埔區六區。
  • 周日觀點pk|滴滴自有共享單車品牌登場 還能改變共享單車整個戰局嗎?
    1月25日,滴滴自有共享單車品牌「青桔」在成都上線,同時滴滴共享單車平臺也上線。目前成都用戶可通過滴滴平臺騎行青桔單車、小藍單車以及ofo小黃車,前兩者支持免押金騎行。共享單車早已是一片紅海,滴滴仍推出自有品牌入場,你是否看好?
  • 哈羅單車開啟全國範圍免押金騎行 破解共享單車「退押金」難題
    免押金騎行哈羅 「車新、好騎、免押金」頻繁刷屏   在推動用戶免押方面,哈羅單車一直在行動。從2017年9月份至今,哈羅單車探索嘗試了20城芝麻信用免押、在校大學生免押、特殊人群免押等多種形式的用戶免押服務。截至目前免押用戶總數達到了1500萬,免押金總額高達29.8億元。而過去三個多月,已經在20個城市開展的芝麻信用免押,為哈羅用戶免除了約18.89億元押金。
  • 免押金的共享單車,你騎了嗎
    見習記者屠以撒  (記者調查)  繼鈴鈴單車之後,細心市民肯定已經發現,我縣街頭又出現了一種「小藍車」——哈囉單車。如今,共享單車已經是城市的出行標配,在理念上符合低碳出行,在生活上滿足出行需求,那麼「新車」哈囉究竟有哪些特點,記者為您一一打探。
  • 國家信息中心:共享單車信用免押金成分享經濟新趨勢
    報告指出,從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以免押金為代表的一系列信用服務促進分享經濟迎來「指數級」增長。其中,ofo小黃車等共享單車企業通過信用免押金降低用戶參與門檻,成為分享經濟爆發的重要誘因,推動信用免押金成為分享經濟新趨勢。  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參與分享經濟活動的人數超過6億人。
  • 支付寶掃碼共享單車免押金? 假的!泉州還沒有
    閩南網5月3日訊 支付寶官微近日宣布,從4月29日開始,騎行ofo小黃車、永安行、Hellobike、小藍單車、優拜單車、funbike單車這6家共享單車,可直接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單車二維碼進行解鎖,無需繳納押金。這項便捷服務覆蓋全國50個城市,包括泉州。
  • 共享單車將逐步告別銀川!4萬輛共享電單車陸續亮相,收費是這樣……
    4月中旬以來,有細心的市民發現,銀川街頭的共享電單車多了起來,不僅有摩拜、哈囉,還出現了青桔。記者5月6日從銀川市市政管理局獲悉,伴隨著共享電單車在銀川市三區陸續投放,五一後共享單車將逐步退市,告別銀川市民。 共享單車在銀川市運營了近3年。
  • 共享單車押金難退 信用免押金模式有望破局?
    而前不久,小藍單車被爆押金難退、團隊解散後,其創始人李剛也在公開信中承認創業失敗。隨著多家共享單車,以及部分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陷入運營困境,共享經濟的押金退還問題成為關注熱點。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O2O部助理分析師陳禮騰向媒體表示,對於押金問題,要麼平臺採取免押金制度,或者強制將用戶押金轉入指定帳戶進行管理,專款專用。
  • 交通部:鼓勵共享單車免押金服務
    2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副部長劉小明介紹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就共享單車押金問題怎麼解決,自動駕駛如何發展等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做出了回應。
  • 對比完共享單車免押金政策,我嚴重Diss摩拜!
    看完這條新聞,我最想知道的就是:有沒有免押金騎行的方案,因為,回想起共享單車剛進入市場的時候,也是有對共享單車挪用押金的懷疑聲音,但是各家共享單車都拍胸口保證:我們老實人不會挪用押金的,你們放心把錢放在我這裡,放心騎。現在想想真的是諷刺啊。這些企業說的話,真的是一句都不能相信。
  • 共享單車混戰局面結束:免押金大勢所趨 ofo歸宿將成最大看點
    回望2018年上半年,共享單車行業在資本收割的同時,也更趨於穩定和正規,免押金成趨勢,市場監管也更嚴格。資本退潮海外市場難成第二增長點作為共享經濟的代表之一,共享單車的發展可以說是整個行業的晴雨表。2016年開始,以摩拜、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從一線城市向外布局,幾乎在城市的每一個主幹道都能看到共享單車的身影。
  • 共享單車「車輪戰」4年「美團黃」收編「摩拜橙」
    目前,濟南共享單車市場上僅剩下三家單車企業:「小藍」哈羅、「美團黃」、「青桔」,網際網路巨頭旗下的產業,如何能行穩致遠,不得不引人思考。「摩拜橙」以合法身份入濟  2017年1月24日夜間,濟南一些路邊突然出現大量橙紅色的摩拜單車,這種共享單車不用停車樁,不用辦卡,二維碼掃一掃就能開鎖,不用的時候停在任意合法非機動車停車點即可,半小時收費五角或一元。
  • 共享單車在濟南的4年「車輪戰」 市場路在何方?
    2017年2月2日,記者通過摩拜APP登記註冊,交了299元押金後,成為一名摩拜單車車主。摩拜單車通過掃碼方式開鎖,這對年輕人來說,沒有太大問題,但對於一些年紀較大的人來說,他們必須有智慧型手機,如果是個普通的手機只能「望車興嘆」。  為防止共享單車無序發展,濟南實行市場準入制,來濟南的單車要在主管部門登記備案。「摩拜橙」是濟南首家引進的具有合法身份的單車。
  • 共享單車不緊免押金免費騎還能共享賺錢,每天2塊,你會共享嗎?
    如今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共享汽車各種共享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但是傳說中跑路的,真實跑路的也是比比皆是,有時候想用一下動不動騎個單車不是199就是299的押金,每個小時還得計費,如果遇到公司跑路,想退就不知道得等到什麼時候了,如今有這麼一款軟體把左右的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一起做到一個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