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人這一生,為什麼一定要去旅行?

2020-09-03 長治市旅遊集散中心

文 | 梁實秋

選自《我把活著歡喜過了》



我們中國人是最怕旅行的一個民族。鬧饑荒的時候都不肯輕易逃荒,寧願在家鄉吃青草啃樹皮吞觀音土,生怕離鄉背井之後,在旅行中流為餓莩,失掉最後的權益——壽終正寢。


至於席豐履厚的人更不願輕舉妄動,牆上掛一張圖畫,看看就可以當「臥遊」,所謂「一動不如一靜」。說穿了「太陽下沒有新鮮事物」。號稱山川形勝,還不是幾堆石頭一汪子水?


我記得做小學生的時候,郊外踏青,是一樁心跳的事,多早就籌備,起個大早,排成隊伍,擎著校旗,鼓樂前導,事後下星期還得作一篇《遠足記》,才算功德圓滿。


旅行一次是如此的莊嚴!



我的外祖母,一生住在杭州城內,八十多歲,沒有逛過一次西湖,最後總算去了一次,但是自己不能行走,抬到了西湖,就沒有再回來——葬在湖邊山上。


古人云:「一生能著幾雨屐?」這是勸人及時行樂,莫怕多費幾雙鞋。但是旅行果然是一樁樂事嗎?其中是否含著有多少苦惱的成分呢?


出門要帶行李,那一個幾十斤重的五花大綁的鋪蓋捲兒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難關。


要捆得緊,要捆得俏,要四四方方,要見稜見角,與稀鬆露餡的大包袱要迥異其趣,這已經就不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所能勝任的了。關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開看看,看完之後便很難得再復原。「乘興而來,興盡而返。」


很多人在打完鋪蓋捲兒之後就覺得遊興已盡了。


在某些國度裡,旅行是不需要攜帶鋪蓋的,好像凡是有床的地方就有被褥,有被褥的地方就有隨時洗換的被單——旅客可以無牽無掛,不必像蝸牛似地頂著安身的傢伙走路。


攜帶鋪蓋究竟還容易辦得到,但是沒聽說過帶著床旅行的,天下的床很少沒有臭蟲設備的。



我很懷疑一個人於整夜輸血之後,第二天還有多少精神遊山逛水。


我有一個朋友發明了一種服裝,按著他的頭軀四肢的尺寸做了一件天衣無縫的睡衣,人鑽在睡衣裡面,只留眼前兩個窟窿,和外界完全隔絕——只是那樣子有些像是KKK,夜晚出來曾經幾乎嚇死一個人!


原始的交通工具,並不足為旅客之苦。我覺得「滑竿」「架子車」都比飛機有趣。


「御風而行,冷然善也,」那是神仙生涯。在塵世旅行,還是以腳能著地為原則。


我們要看朵朵的白雲,但並不想在雲隙裡鑽出鑽進;我們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但並不想把世界縮小成假山石一般玩物似的來欣賞。


我惋惜米爾頓所稱述的中土有「掛帆之車」尚不曾坐過。交通工具之原始不是病,病在於舟車之不易得,車夫舟子之不易纏,「衣帽自看」固不待言,還要提防青紗帳起。劉伶「死便埋我」,也不是準備橫死。


旅行雖然夾雜著苦惱,究竟有很大的樂趣在。旅行是一種逃避——逃避人間的醜惡。「大隱藏人海」,我們不是大隱,在人海裡藏不住。豈但人海裡安不得身?在家園也不容易遁跡。



成年地圈在四合房裡,不必仰屋就要興嘆;成年地看著家裡的那一張臉,不必牛衣也要對泣。


家裡面所能看見的那一塊青天,只有那麼一大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風明月,在家裡都不能充分享用,要放風箏需要舉著竹竿爬上房脊,要看日升月落需要左右鄰居沒有遮攔。


走在街上,熙熙攘攘,磕頭碰腦的不是人面獸,就是可憐蟲。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雖無勇氣披髮入山,至少為什麼不帶著一把牙刷捆起鋪蓋出去旅行幾天呢?


在旅行中,少不了風吹雨打,然後倦飛知還,覺得「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這樣便可以把那不可容忍的家變成為暫時可以容忍的了。


下次忍耐不住的時候,再出去旅行一次。如此地折騰幾回,這一生也就差不多了。


旅行中沒有不感覺枯寂的,枯寂也是一種趣味。



哈茲利特(Hazlitt)主張在旅行時不要伴侶,因為:「如果你說路那邊的一片豆田有股香味,你的伴侶也許聞不見。如果你指著遠處的一件東西,你的伴侶也許是近視的,還得戴上眼鏡看。」一個不合意的伴侶當然是累贅。


但是人是個奇怪的動物,人太多了嫌鬧,沒人陪著嫌悶。耳邊嘈雜怕吵,整天咕嘟著嘴又怕口臭。旅行是享受清福的時候,但是也還想拉上個伴。只有神仙和野獸才受得住孤獨。


在社會裡我們覺得面目可憎語言無味的人居多,避之唯恐或晚,在大自然裡又覺得人與人之間是親切的。


到美國落磯山上旅行過的人告訴我,在山上若是遇見另一個旅客,不分男女老幼,一律脫帽招呼,寒暄一兩句。還是很有意味的一個習慣。大概只有在曠野裡我們才容易感覺到人與人是屬於一門一類的動物,平常我們太注意人與人的差別了。


真正理想的伴侶是不易得的,客廳裡的好朋友不見得即是旅行的好伴侶,理想的伴侶須具備許多條件:


不能太髒,如嵇叔夜「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太悶癢不能沐」;


也不能有潔癖,什麼東西都要用火酒揩;不能如泥塑木雕,如死魚之不張嘴;


也不能終日喋喋不休,整夜鼾聲不已;不能油頭滑腦;也不能蠢頭呆腦。


要有說有笑,有動有靜,靜時能一聲不響地陪著你看行雲,聽夜雨,動時能在草地上打滾像一條活魚!這樣的伴侶哪裡去找?


-作者-

梁實秋,中國著名的現當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莎士比亞全集》(譯作)等。


來源:旅業網

相關焦點

  • 梁實秋|人這一生,為什麼一定要去旅行?
    旅行一次是如此的莊嚴!我的外祖母,一生住在杭州城內,八十多歲,沒有逛過一次西湖,最後總算去了一次,但是自己不能行走,抬到了西湖,就沒有再回來——葬在湖邊山上。古人云:「一生能著幾雨屐?」這是勸人及時行樂,莫怕多費幾雙鞋。但是旅行果然是一樁樂事嗎?其中是否含著有多少苦惱的成分呢?
  • 梁實秋:人這一生,為什麼一定要去旅行?
    旅行一次是如此的莊嚴! 我的外祖母,一生住在杭州城內,八十多歲,沒有逛過一次西湖,最後總算去了一次,但是自己不能行走,抬到了西湖,就沒有再回來——葬在湖邊山上。 古人云:「一生能著幾雨屐?」這是勸人及時行樂,莫怕多費幾雙鞋。但是旅行果然是一樁樂事嗎?其中是否含著有多少苦惱的成分呢?
  • 散文丨梁實秋:什麼樣的人,是理想的旅行伴侶
    旅行的伴侶文丨梁實秋圖 | 羅 煒古人云,&34;這是勸人及時行樂,莫怕多費幾雙鞋。但是旅行果然是一樁樂事嗎?其中是否含著有多少苦惱的成分呢?出門要帶行李,那一個幾十斤重的五花大綁的鋪蓋捲兒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難關。要捆得緊,要捆得俏,要四四方方,要見稜見角,與稀鬆露餡的大包袱要迥異其趣,這已經就不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所能勝任的了。關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開看看,看完之後便很難得再復原。&34;很多人在打完鋪蓋捲兒之後就覺得遊興已盡了。
  • 梁實秋:旅行
    旅行一次是如此的莊嚴!我的外祖母,一生住在杭州城內,八十多歲,沒有逛過一次西湖,最後總算去了一次,但是自己不能行走,抬到了西湖,就沒有再回來——葬在湖邊山上。  古人云,「一生能著幾雨屐?」這是勸人及時行樂,莫怕多費幾雙鞋。但是旅行果然是一樁樂事嗎?其中是否含著有多少苦惱的成分呢?  出門要帶行李,那一個幾十斤重的五花大綁的鋪蓋捲兒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難關。
  • 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沙漠旅行
    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沙漠旅行騰格里沙漠 這裡是一半沙漠,一半星空!「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沙漠旅行。」不過一般去玩的驢友都是奔著露營看星空去的。我也沒有去住過。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試試。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個好玩的1.去了沙漠一定要騎駱駝,來都來了,感受一下唄。我個人覺得是比騎馬好玩一點。還有滑沙,徒步之類的。個人感覺還是騎駱駝最好玩。
  • 為什麼人這一生一定要登泰山!
    為什麼有人說人這一生一定要去登一次泰山,我想這是與泰山的地位與寓義密不可分的,泰山號稱五嶽之首以其雄奇險峻著稱共有6293級臺階,這一路走來其中的艱辛與困苦自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登泰山不僅是一種勇於攀登不畏艱險的意志力體現更是一種對自我的徵服。
  • 為什麼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冰島?
    01很多年以前,看很多人微信名片寫著冰島的時候,我很好奇。後來的我,有了一個冰島夢,冰島成了我旅行清單上那個一生一定要抵達一次的目的地。太多奇幻而又獨特的景觀交織出現在這個遙遠的北極圈國家,讓冰島成為太多人心目中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的目的地!
  • 為什麼這一生,一定要去次土耳其? 跟著書友去旅行
  •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說「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了
    這句話很充分的闡明了去西藏玩的一個宗旨,西藏的風景,就在去的路上。有人說一個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如果他不這樣做,他今生會感到不安。那麼去西藏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有些是夢想,有些是信仰,有些是治癒。其實,沒有必要因為什麼原因去西藏,西藏它一直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 人為什麼要去旅行,旅行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美的答案
    人為什麼要活著,因為來都來了,這世上有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還有世界是美好的,還等著我們去看看呢;人為什麼要努力,因為怕有朝一日,普通的我,遇見特別的你,我們有要保護的家人,還有我們喜歡的東西,等著我們去擁有;人為什麼要讀書,因為浩瀚的書海裡,藏著我們所不知的智慧和知識,還等著我們去知道呢
  • 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
    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微信公眾號,西藏路書 | 一站式解決你關於西藏旅行的全部問題
  • 人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沙漠
    如果你恨一個人,請帶TA去沙漠這裡有灼灼烈日,不羈風沙,跋涉之苦如果你愛一個人,也請帶TA去沙漠這裡有純淨星空,優美沙丘,撒歡之樂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沙漠在黃沙與綠浪間競爭感受生命力量在寂靜與荒蕪中行走聆聽自己的內心頭頂星空,在明滅的篝火旁徹夜聊天來一次酣暢淋漓的沙漠玩樂之旅體驗前所未有的精彩浪漫
  • 人這一生,為什麼要去遠方旅行?告訴你這三個理由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去遠方旅行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相信很多人也很嚮往去遠方旅行,但是會擔心沒錢沒時間。不管怎麼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還是會鼓勵大家去遠方旅行一次。如果你不出去走走,暫時離開這座鋼筋水泥的城市,你也許會以為眼前的這些就是全世界。目的地不重要,重要的是旅行的過程。遇見人生百態,各有各的精彩。
  • 夢回冰島 | 為什麼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冰島?
    後來的我,有了一個冰島夢,冰島成了我旅行清單上那個一生一定要抵達一次的目的地。冰島是歐洲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有段時間,我特別想,從一個人口超級大國去一個人特別少的國家去看看。冰島,整個國家面積10.3萬平方公裡,人口33萬,相當於每平方公裡會出現3個人。
  • 人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鼓浪嶼,來一次心靈上的洗禮!
    導語:人這短短的一生,不要總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也該多體會輕鬆快樂的感覺,試著活得灑脫一點;在沒有顧及的年紀,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去實現一個關於旅行的夢。離開這苦悶的城市、擺脫這鎖碎的生活,仰望那高山之巔,星空之浩瀚,好像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得到原來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 晚年梁實秋託人傳話冰心:我沒有變,冰心看了淚如雨下
    冰心給梁實秋的第一印象是"一個不容易親近的人,冷冷的好像要拒人於千裡之外的感覺"。慢慢的接觸多了,梁實秋發現,冰心只是表面上對人有幾分矜持,實則與人為善,寬厚待人。他讚揚冰心:"她的胸襟之高超,感覺之敏銳,性情之細膩,均非一般人所可企及。"
  • 為什麼一定要去斯裡蘭卡旅遊,這7個理由告訴你一生必去一次
    但是如果讓筆者來選的話,我寧願多花些時間和金錢去斯裡蘭卡,也不想去日本、泰國這些對我們中國人不友好的國家。下面筆者就用這7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要去斯裡蘭卡旅遊吧。1、世界上最牛的釣魚方式那就高蹺釣魚啦,據說這種釣魚方式祖傳的,因為以前人們買不起漁船,就發明了這種釣魚方式,它的釣魚方式也是世界聞名的。
  • 為什麼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稻城亞丁?
    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裡,鄧超飾演的電臺DJ陳末說:一定要和最心愛的人,一起去稻城,在稻城冰雪融化的早晨,在布滿星辰斑斕的黃昏。電影中的重要取景地稻城亞丁,被譽為「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很多人第一次聽到稻城亞丁時,總以為這是一個地方。但其實,這個名字中包含了兩個地區,稻城即稻城縣,亞丁則是稻城縣管轄範圍內的一個村,兩者間相隔了一座高山和近200公裡的山路。第一次去稻城亞丁,請別錯過這7個景點!景點一,牛奶湖。
  • 女人為什麼要去旅行,這才是最好的回答
    女人一定要經常旅行這就是旅行閱歷帶給她的財富。自立自強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劉雯,因為她身上的淡然和大氣,因為她的獨立和堅強。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就是,在節目《奇遇人生》裡,他們一共有6人要一起去北極淘金所以,女人一定要愛上旅行
  • 梁實秋:人在有閒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
    31年前的今天,梁實秋病逝。31年後,我們仍然記得他說過的那句話:「人在有閒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許多人,或逐名追利,或求生存,忙碌在霓虹燈下,拖著疲軀,面無表情地穿梭在城市的車水馬龍中。但即便這樣,梁實秋卻認為這是不可多得的經驗,還把它寫進了散文中。圖片|尊魯-攝真正的閒下來,是留心身邊的景色,帶著一天疲倦的身體,捋捋心情,去看看月是否圓,星光是否璀璨,找到自己能當其主人的那片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