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能否終結電子合同造假?

2020-12-25 一本財經

文 | 墨菲

區塊鏈已被捧至神壇。

被包裝得神乎其神的區塊鏈,到底在哪個場景落地了?

一本君將從今日開始,遍訪區塊鏈項目,探訪實際落地情況,並展望未來。

以下是第三篇,區塊鏈技術,能否終結電子合同造假?

作為金融基礎服務的電子合同行業,在今年出現了新的生機。

新的公司出現,和籤、籤悅等,紛紛進場;新的產品出現,易保全、法大大等,推出了網絡仲裁服務;新的投融資出現,e籤寶,獲得了1.5億融資。

但行業欣欣向榮的另一面,卻是「洗牌」的悄悄開始。

據業內人士爆料,雲籤在去年7月,已經出現員工工資發放難的問題;一批前期營銷兇猛的公司,也面臨無錢可燒的窘境;更多小平臺,已經開始轉型、被收購,甚至離場。

即使緊跟電子商務的發展浪潮,即使被譽為百億級別市場,電子合同領域的廝殺,也異常激烈。

多家平臺開始主動升級,而區塊鏈,是一個重要方向。

01電子合同的挑戰

因為市場教育不足、行業競爭激烈,「2013年火熱的一批,有些已經成為了先烈。」電子合同業內人士齊偉表示。

電子合同領域,最大的挑戰就是市場教育。

一方面,C端的客戶契約精神不夠。

「中國人籤合同的習慣並沒有完全養成,大多數還是口頭協議。」籤悅CEO劉強表示。

因此,往往是等到出事了,才想到合同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B端的公司缺少主動接電子合同的動力。

「目前只有有剛需的、行業靠前的、主動意識強的企業才會去接入電子合同。很多企業抱有僥倖心理。」劉強認為。

不過,隨著2015年的e租寶事件,和去年的現金貸風波,讓不少用戶、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認識到了電子合同的重要性。

「如果出現突發事件,是教育市場最好的時機,也是電子合同發展的機會。」劉強認為。

行業另一個問題,是技術實力。

「我們當時不接電子合同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省一些成本,另一方面,是怕接了合同,多了確認的步驟,影響我們放款的速度。」某現金貸平臺負責人稱。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易保全副總裁任可解釋,但有時候處理慢,並不是合同公司的問題,而是CA機構發證速度慢的問題。

CA,就是電子商務認證中心,是發放和管理數字證書的「發證機構」,承擔了籤發數字證書、確認用戶身份等工作。

可以簡單理解為,必須有CA的證書,才使數字籤名不能偽造或篡改,使電子合同具有法律效益。

「我們的處理方式,是多對接幾家CA機構。」任可表示。

但也有電子合同公司,會把來不及處理的合同囤著,等到低谷時段再集中處理。不過,這樣籤訂的電子合同,實際上是有「瑕疵」的。

而客戶最擔心的,是自身數據的安全。

「有能力自己布局伺服器的電子合同公司並不多。」任可稱,「大多數會存儲在阿里雲、華為雲等公有雲上,沒有自己的獨立存儲空間。」

如果客戶擔心自己的合同數據外洩,電子合同公司會採用「本地部署的方式」,但這種妥協方式,有時候也會遇到數據篡改的糾紛。

另一方面,部分電子合同公司也屬於九死一生的「創業公司」範疇,一旦他們撲倒,他們對接的電子合同數據將如何處理?

尤其是,電子合同創業公司還面臨最大的挑戰——實力背景強悍的國家隊。

比如,CFCA和北京CA,把持著銀行和醫院兩大場景。有最好的場景、用最強的技術,CFCA一年利潤9億。

這是一場不在一個起跑線上的比賽。

02區塊鏈+電子合同

雖然遭遇挑戰頗多,但電子合同確實具有優勢。

和傳統紙質合同相比,電子合同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低,速度快。

「有些公司,比如租房公司,合同多,需要專門租場地,甚至要安排兩個工作人員推著小車拉合同,每年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齊偉對一本區塊鍊表示。

「傳統紙質的電子合同,也會存在欺詐問題。」 恒生雲融首席營銷官、電子合同前從業者李旭恆稱,比如蘿蔔章事件、騎縫章造假等。

在某種程度上,電子合同更加的安全可靠。

目前,電子合同被CA掣肘,行業天花板比較低。「但電子籤名並不是證明電子合同有效的唯一技術。」 李旭恆指出,比如最近大熱的區塊鏈技術,也可以做到防偽溯源。

「實際上,目前的電子籤名技術,主要解決電子合同四個問題:一實名認證(身份可確認),二真實意願的表達,三身份不能被篡改,四內容不能被篡改。」李旭恆解釋。

而區塊鏈作為信任的機器,本身具有去中心、防篡改、可溯源等優點,特別適合應用在電子合同存證領域。

具體怎麼做?

比如,某家公司和客戶籤訂了一份電子合同,這份合同的Hash值,會在鏈上「全網廣播」,鏈上的節點,會同時收到並記錄下來。

「目前,電子合同的區塊鏈多是聯盟鏈。」易保全創始人劉剛對一本區塊鍊表示,「聯盟有公證處、司法鑑定中心等加入,還計劃定向邀請銀行、保險經紀公司等,會擴展到十幾個節點。」

實際上,類似分布式存儲的技術,早已經有電子合同公司在研究,但區塊鏈最大的優勢是,「能證明電子籤名公司也無法篡改數據」。

「證據最關鍵的就是『真實性』。」劉剛解釋道,「之前,如果客戶問我們會不會篡改數據,我們會解釋自己有『專利』,或者強調自己『獨立第三方』的身份;現在只需要向客戶表明我們使用了區塊鏈技術。」

在聯盟鏈裡,各個節點都有完整的「數據帳本」,一個節點篡改數據,其他節點就能發現。

除非出現51%攻擊,整個聯盟鏈節點集體篡改數據——如此,造假成本會大大提高。

03數據保全

實際上,電子合同存證的背後,是電子數據的存證。

「無論是聊天記錄、發表在網絡的文章、還是你畫的畫,存證的邏輯都是一樣的。」劉剛解釋,這些數據都可以先在「黑箱子」中,算出不可逆的Hash值,而這個Hash值,就可以作為聊天記錄等電子數據的唯一數字ID。

因此,數據存證是一個更大更基礎的市場,電子合同、版權、專利保護等,都屬於數據存證衍生出的產品。

而區塊鏈可應用的領域,也可以擴散到整個電子數據存證中。

不過,雖然前景廣大,但目前區塊鏈和電子合同的結合依然存在挑戰。

首先,雖然區塊鏈底層技術開源,但「開源的技術是很粗放的」,最後能不能落地,還需要電子合同平臺進一步開發。

對於目前產品同質化嚴重的電子合同市場而言,這是一個不小的技術挑戰。

另一個技術挑戰是,區塊鏈本身有「重複記帳」的特性,即使是聯盟鏈,面對每天一百多萬單的籤約量,每月數據量就近1T,如何存儲這些數據,也是一個問題。

「目前,我們做了一個壓縮,存儲的數據量已經降到了原先的10%以下。」劉剛表示。

其次,是區塊鏈的法律效力問題。

比如電子合同,如果有電子籤章,有CA證書,是可以直接作為證據使用;如果你說合同保存在「區塊鏈」上,除非對方不抗辯,否則不能直接作為證據。

劉剛解釋,這也是為什麼聯盟鏈需要加入公證處、司法鑑定中心,實際上是讓他們作為背書,「給上鏈的電子合同,直接出具公證證書」。

「可能隨著技術的發展,某一天法院會直接認定區塊鏈上的信息可以直接作為證據。」劉剛認為,即便如此,還需要證明「你使用的鏈就是區塊鏈」的問題。

因此,雖然區塊鏈在追求「有紀律無組織」的狀態,尤其是智能合約,在追求完全拋棄第三方的自動執行狀態,但在現實中,目前還是需要一個公信的力量在背後支撐。

最後,雖然目前區塊鏈技術火熱,但並不意味著這項新技術不會被取代。

「區塊鏈本質上一個就是個技術,不過被很多人神化了。」劉剛認為,「在數據保全領域,區塊鏈在防篡改方面,提升了一個很大的臺階,但技術還是要回歸具體場景。」

場景沒有搭建,區塊鏈技術只是空中樓閣,落地困難。

而在數據保全領域,Token如何產生價值,也是一個問題。

「去年6、7月份,有人就建議我們發個幣。」劉剛回憶,「但這個幣就好像我們推出了一個積分一樣,到底能帶來什麼作用?」

因此,在數據保全領域,建立公有鏈難度大,如何找到價值點,讓普通參與者也能主動提供服務?

和區塊鏈的結合,是電子合同公司的升級方向之一。

但區塊鏈技術,更多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只有深耕在場景中的技術,才有真正的價值。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法大大聯合創始人:通過區塊鏈等技術的電子合同比紙質合同更可靠
    首頁 > 塊訊 > 關鍵詞 > 區塊鏈最新資訊 > 正文 法大大聯合創始人:通過區塊鏈等技術的電子合同比紙質合同更可靠
  • 國網電商公司獲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合同授權專利
    2.國網電商公司獲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合同授權專利 8月4日消息,近日,國網電商公司專利「一種基於區塊鏈的電子合同管理方法、裝置及系統」成功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成為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合同授權專利。
  • 終結區塊鏈圈世界級安全難題「女巫攻擊」的區塊鏈機來了
    區塊鏈技術能這麼火,除了政策支持,更因為它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記帳、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技術特性,天然適合用於電子數據的存證和保真,能解決傳統電子數據易消逝、易被篡改帶來的各種問題,所以適用於各行各業,尤其是對電子數據保真要求高的領域。  正因為此,隨著區塊鏈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終結「女巫攻擊」,解決安全隱患,就成了必然要面對的難題。
  • 普天同籤|什麼是區塊鏈電子合同,是所有內容都適用嗎?
    有一個議題,在很多單位的數位化轉型中經常被討論,那就是我們是否需要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籤章和電子合同?手機上經常讓我們籤同意的合同可以用在其他業務場景下嗎?區塊鏈技術聽起來非常高深莫測,如果和用戶說他的標準定義: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明白?
  • 江泰保險引入君子籤,區塊鏈電子合同加速保險服務全面數位化
    江泰保險通過引入君子籤區塊鏈電子合同,把電子籤約系統嵌入到江泰保險的內部系統之中,為江泰保險的保險經紀服務和風險管理服務提供合同在線籤署、實名認證、存證保全和法律支持等服務,從而實現保險服務全面數位化。
  • 區塊鏈技術前沿報告2020
    其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鼓勵使用房屋交易電子合同,利用大數據、人臉識別、電子籤名、區塊鏈等技術,加快移動服務端建設,實現房屋網籤備案掌上辦理、不見面辦理。司法領域,2018 年 6 月,杭州網際網路法院首次採納應用區塊鏈技術存證的電子證據,在電子存證、版權保護、立案審查等應用中,區塊鏈技術從源頭上保證上傳數據的真實性,提高證據的可信度,保證區塊鏈上電子證據的合法性和客觀性。
  • 深圳共營區塊鏈「1(合同)+6(單據)+1(發票)」 供應鏈+區塊鏈創新模式贏得中國區塊鏈十佳創新獎,區塊鏈讓資產的價值流動起來
    共營區塊鏈利用超級帳本技術框架,憑藉良好的Baas底層,以及共營區塊鏈在千億級中農網平臺、金運達國際物流平臺等案例成功應用獲得十佳案例獎。共營區塊鏈核心團隊來自IBM與中興公司,華為技術,平安銀行等,對超級帳本的底層技術掌握,且目前已經為國內某大型B2B農產品交易平臺(2017年GMV超過800億)成功落地區塊鏈項目。我作為在供應鏈領域10多年的老戰士,做場景把握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體系,1+6+1模式深入供應鏈的流程的前中後關鍵節點的關鍵憑證,以憑證為紐帶,通過區塊鏈進行價值傳輸。
  • 跑通線上辦公「最後一公裡」 杭州率先上線區塊鏈技術電子印章應用...
    螞蟻區塊鏈具備強大的信用底層能力和世界領先的區塊鏈專利技術,基於這一技術推出的杭州區塊鏈電子印章應用平臺,首次實現實物印章與電子印章物電一體、同模同軌,單個企業電子印章有且僅有唯一,同時籤章全程上鏈。相較傳統實體印章,基於區塊鏈的電子印章藉助密碼學技術和PKI基礎設施,每次用印都需要進行身份核實,還可以設置用印審批,記錄用印過程。與其他電子印章相比,基於區塊鏈的電子印章從發起籤署到結束,全流程上鏈,實現印章使用過程的多方鑑證和多節點安全存儲,並通過區塊鏈跨鏈技術打通司法部門實現證據的快速核驗。
  • 天威誠信助力德宏州上線「區塊鏈」+商品房合同網籤備案系統
    去年以來,德宏州按照雲南省大力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啟動全域德宏房產交易系統的整合建設,按照「一部手機辦房產」的思路,不斷探索「區塊鏈」技術在房產交易業務中的應用,全力打造安全、高效、便捷的服務體系。
  • 區塊鏈技術能否推動雅虎與Line的合併?
    韓國和日本的業內人士正在討論潛在的區塊鏈"協同效應",這種"協同效應"可能從擬議中的Line和雅虎日本合併中實現——此前,科技巨頭的運營商原則上達成了協議。雅虎日本已經將Ripple的MoneyTap應用程式集成到其基於PayPay的基於移動的電子支付業務中,而許多人認為,Line一直在努力研究一種將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業務與LinePay聯繫起來的方法。
  • 區塊鏈電子發票來了,購票開票線上同步
    ,通過「遊雲南」平臺共同開出全國第一張區塊鏈電子冠名發票。落地新場景,打通智慧旅遊「最後一公裡」區別於傳統電子發票,「遊雲南」區塊鏈電子冠名發票把原有紙質冠名票線上化,基於區塊鏈技術,使一張小小的門票信息具備了分布式存儲、全流程完整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同時通過「資金流、發票流」二流合一,實現「交易即可開發票」。讓開票更簡單,讓遊客體驗智慧便捷,安心省心。區塊鏈電子冠名發票對於景區應用場景而言更有其特殊的價值。
  • 杭州全國首發區塊鏈電子印章平臺 業內人士: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據了解,該區塊鏈電子印章應用平臺,由e籤寶提供技術支持,依託浙江省統一電子印章平臺和杭州城市大腦,由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負責,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杭州市公安局參建,攜手螞蟻區塊鏈共同開發完成。零壹智庫區塊鏈分析師孫宇林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目前企業間的交易行為已經大面積實現了線上化,並且合同也廣泛採用無紙化形式籤訂,電子籤名的應用場景與日俱增。」此前,業內普遍存在著電子印章制發與傳統印章脫節,造成服務窗口無法互認的問題,抑制了電子印章的應用推廣。區塊鏈電子印章應用平臺正是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需求下應運而生。
  • 區塊鏈技術在出版業的三種應用
    原標題:區塊鏈技術在出版業的三種應用 區塊鏈技術是近期持續的熱門話題。好像自從網際網路出現以來,還沒有哪個技術術語像區塊鏈這樣能夠吸引人們如此多的討論和想像。當然,出版業也不例外,隨著越來越多初創公司和投資者都在談論區塊鏈技術為出版業帶來的好處,開始有人懷疑,區塊鏈是否真的具備傳說中的那些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與金融、音樂等產業不同,區塊鏈技術在出版業的應用還處在起步階段。為此,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的資料庫形式,是不屬於任何單個實體的交易分帳。每個區塊鏈的參與方都有該區塊鏈的副本。
  • 區塊鏈日報:日本加賀市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認證
    區塊鏈日報:日本加賀市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認證Binance DEX將對來自美國等29個國家的用戶執行地理封鎖據The Block消息,去中心化交易所Binance DEX宣布,將於7月1日起,對來自包括美國在內的29個國家的用戶執行地理封鎖。
  • 區塊鏈技術為商品打造專屬身份證
    當前市場上部分商品使用的防偽技術過於普通,甚至有的商品不做防偽,不具備唯一性和佔有性,且科技含量較低,不能起到真正防偽的作用。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商品溯源防偽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防偽方式之一。據珈木了解,近年來,商品數據信息造假問題凸顯,商品信息是否真實仍是社會最關注的重點之一。
  • 區塊鏈技術將帶來民航產業「技術革命」
    被稱作「網際網路第二次信息化革命」的區塊鏈技術,已被應用在全球許多行業領域。憑藉獨特的技術特性--去中心化、共識機制、全節點實時數據更新、數據一致性、數據安全共享等--區塊鏈正對許多行業進行著新一輪的效率提升與技術賦能。時代推動發展,民航業也不例外。旅客的空中生活能否再便利、更精彩一些?機械故障造成的飛行延誤能否減少?
  • 普天同籤|小區業主自製66把鎖門禁系統,堪比區塊鏈技術實體化
    區塊鏈源自比特幣,不過在這之前,已經有多項跨領域技術,它們都是構成區塊鏈的關鍵技術;而現在的區塊鏈技術與應用,也已經遠超比特幣區塊鏈。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是為了去除銀行類等中心機構的信用背書。追溯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歷史,首先就是想到比特幣。比特幣是第一個採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出P2P電子貨幣的系統應用,但比特幣區塊鏈並不是一項全新技術,而是過去數十年技術累積的結果。
  • 區塊鏈發票普及指日可待?海外住酒店區塊鏈幫你退稅
    其中,電子發票是航天信息區塊鏈技術的主力應用。當然,這並非航天信息首次披露其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進展。人民網在8月中旬就有報導稱,航天信息提供的基於區塊鏈的電子票據系統在北京、山東、湖北、安徽、寧夏等地試運行狀況良好,入鏈發票及非稅票據達30餘萬張。該系統以聯盟鏈方式進行電子發票區塊鏈流轉與融合應用平臺建設,目前進展良好。
  • 「慶俞年」事件思考:拿區塊鏈拯救你,我的公章
    言歸正傳,我們建議噹噹引入區塊鏈籤章並不是什麼突發奇想,畢竟區塊鏈技術與電子合同相結合,早就在諸多移動網際網路公司中開始應用了。很顯然,區塊鏈籤章與我們之前熟知的電子郵件、電子合同等都不太一樣,是採用整個身份認證、籤署、存證、司法落地等合同全流程都上鏈的方式,來鑑別並維護交易活動。當然,做實現這一切就需要三個前提:1.技術上的可行性。
  • 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銀行的應用分析與展望
    2019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區塊鏈的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銀行業作為經營信用的行業,研究並布局區塊鏈技術,鞏固和培育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