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航天員前往俄羅斯艙段隔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ROSCOSMOS)近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聲明表示,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又漏氣了,國際空間站該退役了?--上觀
對於國際空間站漏氣一事,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表示,該公司必要時將在明年2月向國際空間站運送更多的氧氣,且空間站某些設施陳舊或該退役。羅戈津19日說:「首先,國際空間站本身就有氧氣儲備。如果有必要在空間站內部氣壓下降的情況下補充氧氣和氮氣,我們有相應儲備。
-
關鍵時刻國際空間站告急,萬能膠帶並不管用!太空人還有何招數?
據俄通社12月19日消息,俄航天集團執行經理克裡卡廖夫最近披露,太空人正在早前出現過漏氣情況的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用膠帶再次尋找漏氣孔,消息一傳出, 對國際空間站未來命運但有的一些科技人士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國際空間站難道真的是「垂垂老矣」了嗎?
-
美航天局將邀請私企在國際空間站上建商用艙段
新華社華盛頓10月12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航天局正在逐步讓國際空間站向私營企業敞開大門,而這個計劃的重要一步將是邀請私營企業在這個太空實驗室上建設商用艙段
-
國際空間站出現意外事故,各艙門被緊急關閉,洩漏點或在美國分艙
目前國際空間站是太空上最大的運行平臺,該平臺是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以及可以開展大規模的科研活動和應用學科研究的綜合實驗室。在該平臺中,各國可以在太空中特有的環境下進行實驗,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貢獻出巨大的力量。目前,該空間站由美國、俄國、歐洲、日本以及加拿大共同運營。
-
俄航天集團稱將於明年2月徹底封堵國際空間站俄艙段裂縫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發布消息顯示,2021年2月,等下一艘「進步」號貨運飛船向國際空間站帶去專門的修理包後,將徹底封堵上「星辰」號服務艙中轉隔艙引起漏氣的裂縫。照片 : ROSCOSMOS/SERGEY KUD-SVERCHKOV俄航天集團發行的新一期《俄羅斯太空》雜誌寫道:「(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副飛行負責人尤裡·吉津科說,將於2021年2月對中轉隔艙進行最終的氣密密封,屆時『進步』號貨運飛船向國際空間站送去專門的修理包。」
-
俄航天集團總裁:國際空間站漏氣或因美國設備
中新網12月3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29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稱,國際空間站美國艙艙內設備,可能是造成國際空間站失密減壓的「元兇」。據報導,羅戈津說:「很有可能是工作狀態下的美國艙內設備『漏氣』。」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俄航天集團總裁:可能是因為美國設備
中新網12月30日電據俄羅斯衛星網29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稱,國際空間站美國艙艙內設備,可能是造成國際空間站失密減壓的「元兇」。資料圖:11月13日,國際空間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太空人傑西卡·梅爾為收穫一批芥菜修枝剪葉。
-
俄航天集團稱將於明年2月徹底封堵國際空間站俄艙段裂縫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發布消息顯示,2021年2月,等下一艘「進步」號貨運飛船向國際空間站帶去專門的修理包後,將徹底封堵上「星辰」號服務艙中轉隔艙引起漏氣的裂縫。照片 : ROSCOSMOS/SERGEY KUD-SVERCHKOV俄航天集團發行的新一期《俄羅斯太空》雜誌寫道:「(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副飛行負責人尤裡·吉津科說,將於2021年2月對中轉隔艙進行最終的氣密密封,屆時『進步』號貨運飛船向國際空間站送去專門的修理包。」
-
俄媒:國際空間站再度漏氣 俄航天總裁暗示或該退役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 據塔斯社莫斯科12月19日報導,對於國際空間站漏氣一事,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表示,該公司必要時將在明年2月向國際空間站運送更多的氧氣,且空間站某些設施陳舊或該退役。羅戈津19日說:「首先,國際空間站本身就有氧氣儲備。
-
即將退役的國際空間站,居然是個縫合怪?
2020年9月18日,俄羅斯衛星網報導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外部發現氨氣洩漏;9月30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發言人表示,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星辰」艙再次發現漏氣。考慮到原計劃在2020年後結束使命的情況(後又延到2024年),狀況百出的國際空間站是否真的不行了?要想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知道國際空間站的前世今生。
-
中國忙於迎接嫦娥時,美國正在空間站進行著全球直播
現在乾脆直接開啟太空空間站全球直播,趁著這波登月熱度狂刷自己的存在感了。之前美國NASA就曾播放過中國嫦娥登月旅途的部分畫面,美國真是為中國操碎了心,越來越關心中國了。就在最近觀看的空間站直播中,不知什麼原因艙外出現了一點故障,一名太空人帶著工具箱和一個巨大的長條狀物體走出艙外,準備進行艙體維修。
-
國際空間站裂痕由微型隕石造成?俄航天集團這麼說
中新網1月1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表示,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服務艙上的裂痕,可能是由微型隕石或技術原因造成。據報導,羅戈津表示:「在國際空間站上確實發現,外殼有些地方受到某種作用,這可能是微型隕石的撞擊,它們極小極小。
-
中秋佳節,展望天宮:中國未來大型空間站先睹為快
國際空間站只運行到2024年,此後將是中國天宮空間站的舞臺我國天宮號空間站按計劃穩步推進,不但促進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對國際空間科學研究來說,也是一大幸事,因為現在的國際空間站預定在2024年退役。1998年,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艙段——曙光號功能艙發射升空,同年發射的還有團結號節點艙,2000年星辰號服務艙和美國的命運號實驗艙先後發射對接,到現在它們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太長時間,艙段年邁老舊日益不堪重負。同樣老化的還有國際空間站的桁架結構和太陽翼,隨著時間的推移巨形太陽翼上的太陽能電池發電能力逐漸下降,蓄電池也到壽需要更換,桁架結構本身的結構和驅動裝置也時日無多。
-
國際空間站出大問題!NASA錄音洩露現場恐慌,美太空人懇求回地球
而為了讓太空人能夠長時間的待在宇宙中探尋奧秘,美國在上個世紀帶領幾個國家一起建造了國際空間站。而最近隨著國際空間站的快速發展,國際空間站出現了一些問題。國際空間站漏氣據中國青年網報導,國際空間站突然出現了大問題,空間站的俄羅斯段廁所和制氧系統發生故障,吸塵器冒煙。
-
讓人嘆息的120噸級和平號軌道空間站!
但是穩妥起見,天和號空間站的核心艙據說仍然不會超過22噸。也就是和目前國際空間站星辰號核心艙的噸位級別基本一致,或者說稍微體積和重量大了一點。當今國際空間站的星辰號核心艙,其實就是前蘇聯和平號軌道空間站核心艙的備份。只不過和平2號空間站計劃取消,因此被國際空間站直接拿來當了現成的核心艙。目前的國際空間站在空中飛行的總質量已經接近500噸。已是一個龐然大物。
-
國際空間站空氣外洩,NASA:太空人安全無虞
美國太空總署(NASA)指出,國際空間站(ISS)被發現出現輕微空氣外洩事件,有關人員調查中,所幸目前站內太空人安全無虞。 NASA發言人霍特(Dan Huot)昨天表示,研究人員初步判定,氣體外洩的部分可能在美國艙段,在接下來的周末太空人將留在俄羅斯段,並對可能存在漏洞的機體進行調查,希望能儘速將洞補上。
-
國際空間站將列印人類軟骨組織
中新網7月26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26日報導,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RKK Energia)25日表示,用於列印人體組織的3D印表機將於今秋抵達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藉助該設備,太空人將嘗試列印人類軟骨組織和齧齒動物甲狀腺的樣本。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這次你們真的不太行!
據央視《面對面》節目報導,上世紀90年代,以美國、俄羅斯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歐空局等共16個國家參與研製國際空間站。在籌劃建設時,中國曾經申請加入,但被拒絕。 這件事,一度成了很多國人的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