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馮富珍:中華臺北參與WHA基礎是「一中原則」

2020-12-20 搜狐網
            2016年5月17日,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陳馮富珍出席一個記者發布會。 東方IC 圖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世界衛生大會(WHA)即將於23日在瑞士日內瓦揭幕。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陳馮富珍17日親自主持會前記者會。她首度明確指出,臺灣地區以「中華臺北」名義參與WHA,其基礎來自聯合國、WHA決議與一中原則,這個基礎過去7年來都不曾改變。

  WHA將於23日到29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陳馮富珍17日在聯合國歐洲總部萬國宮,主持會前記者會,向外界說明今年WHA會議重點。記者會尾聲,有記者問起,今年對臺灣的邀請函內容是否與過去不同。

  陳馮富珍回答說,邀請函發出時間或有不同。但臺灣以「中華臺北」名義、作為觀察員參與WHA的基礎,來自聯合國決議與WHA決議的「一中原則」,這個基礎7年來並未改變。

  新聞加點料:

  回顧:就在報名截止日前的5月6日,世界衛生組織本著"一個中國"的原則,正式發函邀請臺灣以"中華臺北"名義、"觀察員"身份參加2016年世界衛生大會。下周一就是世界衛生大會網絡報名截止日。據了解,WHA會議採用網絡報名方式,會員國和觀察員收到的邀請函內有網絡報名的帳號和密碼。只有通過帳號和密碼,才能報名成功。臺灣是典型的剛剛趕上末班車的節奏。

  民進黨態度「強硬」

  蔡英文當局確認將出席世衛大會 稱不代表承認「一中」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即將接任臺灣新當局"行政院"發言人的童振源之前召開記者會表示,新當局將不會缺席WHA(世界衛生大會),並指派新任"衛福部長"林奏延參加。童振源稱,這不代表新當局承認世衛組織在邀請函所加注的"一中"原則立場。

  對於世界衛生組織秘書處邀請函提及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及"一中"原則,民進黨草擬一份回函,要求衛福部在報名同時向世衛組織抗議。

  「九二共識」是大陸最大善意

  一份邀請函,成了民進黨是否真心"維持現狀"的試金石。追本溯源,問題還是出在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上。距離"5·20"蔡英文就職日只有不到兩個星期之際,島內輿論連日呼籲蔡英文正視"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給出一個負責任的、清楚的定位。

  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近日表示,新當局上任首要任務就是說清楚兩岸關係,否則,臺灣對大陸出口比重佔整體出口的四成,順差高達每年600多億美元,若少了大陸,順差恐轉逆差。"九二共識"的問題若沒有解決,"臺灣經濟將無解"。

  即便不以蒼生為念,單單考慮自己的執政能否穩固,民進黨也應該務實處理兩岸關係。《中國時報》6日社論呼籲,蔡英文只要能確認兩岸非國與國關係,兩岸一家與共,當能確保兩岸關係沿著和平的道路繼續前進。

  針對民進黨害怕承認"九二共識"將失去綠營支持,《聯合報》5日的社論指出,蔡英文倘若能把"九二共識"的"原則"與"善意"一一說清楚,除了深綠極"獨"之外,相信多數臺灣人都不會反對。蔡英文應慎思,如果"5·20"不說,要找出第二個說"九二共識"的節點,那就更困難、更痛苦、代價更大了。

  2000年陳水扁上任之初提出"四不一沒有",結果說一套做一套,還是回到"一邊一國""廢統"之路。有這前車之鑑,加上民進黨16年間一再挑動兩岸仇恨,醜化大陸形象,勝選後這兩個月仍維持著"逢中必反"慣性,猛力推動"文化臺獨""去中國化",如今大陸只要蔡英文承認既有的"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可謂已經是最低的要求、最大的善意。"九二共識"是寶或是草,只在民進黨一念之間。

  後果:若蔡英文不提九二共識 臺代表或被請出世衛大會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灣即將上臺的民進黨8日晚趕在世界衛生組織大會(WHA)報名截止前一刻,終於確定"不會缺席"的決定。這次WHA於5月23日舉行,正好緊挨著蔡英文5·20就職典禮。一些綠營"立委"宣稱應該一邊參加會議,一邊"對世衛邀請函附上的一個中國原則提抗議"。島內媒體擔憂,一旦如此,或蔡英文在5·20演說中沒提"九二共識",使大陸認定"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遭到破壞",臺灣代表可能重演世界鋼鐵大會上"被請出的一幕"。香港中評社稱,如果沒有"九二共識",蔡英文能否"維持現狀",WHA就是她的第一道考驗。

news.sohu.com false 澎湃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71021 report 2392 2016年5月17日,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陳馮富珍出席一個記者發布會。東方IC圖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世界衛生大會(WHA)即將於23日在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中華臺北參與WHA基礎"一中原則"從未改變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5月18日訊 世界衛生大會(WHA)邀請臺灣出席5月23日年會,臺媒報導稱,邀請函上史無前例地註明「一中原則」。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陳馮富珍於17日首度公開說明,中華臺北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基礎,是聯合國和世界衛生大會的決議與「一中原則」,過去7年以來都沒有改變。
  • [海峽新幹線]世衛組織:「中華臺北」參與世衛大會的基礎是一中原則
    [海峽新幹線]世衛組織:「中華臺北」參與世衛大會的基礎是一中原則 世衛組織:「中華臺北」參與世衛大會的基礎是一中原則。
  • 陳馮富珍、周明金、​傑桑·索南達傑、鄭舉選
    陳馮富珍感謝國家對她的肯定。她說:「這份榮譽應該屬於所有參與醫療衛生領域工作的人士。」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陳馮富珍,在香港衛生部門任職25年,參與處置過包括「非典」在內的多次公共衛生危機事件。她於2003年獲邀加入世衛組織,2012年連任世衛組織總幹事。
  • 臺世衛大會代表演講:自稱中華臺北 沒提臺灣
    雖然臺灣新一任政府此前強烈抗議在「一中原則」下參加世衛大會(WHA),但蔡英文當局派出的「部長」今天(25日)發表演說時,直呼「中華臺北」,連「臺灣」都不提。不過,演講結束後,林奏延首度向媒體證實,曾提交所謂「抗議信」。針對臺灣參與WHA相關情況,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再次重申,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和「臺灣獨立」的行徑。
  • 陳馮富珍參觀上海中醫藥博物館 笑稱古代針灸考試"有趣"
    圖片說明: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一行參觀全國最早的醫史類博物館——上海中醫藥博物館。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曹磊11月23日報導:昨天下午,在滬出席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的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幹事任明輝、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等一行6人在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等的陪同下,參觀全國最早的醫史類博物館——上海中醫藥博物館。
  • 「博鰲聲音」陳馮富珍:關注全球老齡化背景下老年人健康需求的變化
    在3月27日下午舉行的分論壇上,世界衛生組織前總幹事陳馮富珍表示,到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將超5億人。同時,未來40年,60周歲及以上人口中預計有80%的人來自中低收入國家。27日下午,陳馮富珍在分論壇上發表演講。
  • 國臺辦:稱「中國臺北」屬一中原則 無「矮化」問題
    資料圖: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 中新社  大公網4月26日訊(記者李柏濤、羅婧姝) 前不久在中國大陸央媒的報導中,對臺灣地區體育代表隊的稱呼,已從「中華臺北」改為「中國臺北國臺辦26日對此應詢表示,北京方面的政策沒有發生變化,大陸媒體以「一中原則」進行涉臺報導,無「矮化」問題。  中央電視臺在之前報導亞洲桌球錦標賽時,將參賽的臺灣地區代表隊名稱從「中華臺北」改為「中國臺北」,被認為是打破了從2008年以來體育賽事當中稱呼「中華臺北」這個慣例,是否是一種變化?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對此強調,北京方面的有關政策是一貫的,「沒有變化。」
  • 如何在WHA抗議?「綠委」:帶登革熱病媒蚊去生化攻擊
    WHO總幹事陳馮富珍6日致函並邀請臺灣以「中華臺北」名義、觀察員身份參加今年世界衛生大會,函中特別新增提到依據「一個中國原則」。 對於這份邀請函,島內各方五味雜陳。臺灣領導人辦公室及國民黨都表示歡迎,但民進黨方面表示不滿。 沒有邀請函的時候心焦,終於有了又開始糾結去還是不去,去了怎麼抗議……《正晶限時批》昨天的節目就在討論這件事。
  • 世衛邀請函附帶「一中原則」 臺灣政壇藍綠橘表態
    大陸釋放善意 臺灣趕上「末班車」獲世衛邀請 就在報名截止日前的5月6日,世界衛生組織本著「一個中國」的原則,正式發函邀請臺灣以「中華臺北」名義、「觀察員」身份參加2016年世界衛生大會。下周一就是世界衛生大會網絡報名截止日。據了解,WHA會議採用網絡報名方式,會員國和觀察員收到的邀請函內有網絡報名的帳號和密碼。只有通過帳號和密碼,才能報名成功。
  • 臺當局仍覬覦WHA:不得已就用"中華臺北"名義
    臺外事部門官員15日稱,已申請「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A」的提案,至於「提案」中使用的名稱,該官員宣稱,之前用過「臺灣」,「最不得已,就用『中華臺北』」。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外事部門官員15日稱,世界衛生大會將於下周登場,臺灣至今未獲邀請出席。
  • 所謂「臺北法案」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日月談)
    最近美眾議院表決通過的「臺北法案」即是一例。  所謂「臺北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表達美國支持臺灣維持與現有「邦交國」關係,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呼籲美國行政部門與臺灣協商談判經貿協議。其中包括要求運用美國的影響力,對調整與臺灣關係的國家,增加或減少美國與其經濟、安全、外交交往。
  • 臺灣在國際社會到底該叫什麼:中國臺北還是中華臺北?
    與之相對應的是,從那時起,「中華臺北」的使用頻率陡然減少。目前來看,在新華社電稿庫中,最後一次在體育報導中使用「中華臺北」,是2016年12月12日,原文為:「女單方面,年僅19歲的中國隊小將何冰嬌與現世界排名第一的中華臺北選手戴資穎、成池鉉(韓國)、因達農(泰國)分在A組。」
  • 「獨派」幻想破滅,國際奧委會不準「中華臺北」改名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正名參與2020東京奧運公投」雖然已啟動第二階段聯署,但「中選會主委」陳英鈐20日接受採訪時透露,洛桑國際奧委會特別開會決議,不接受「中華臺北奧委會」改名。陳英鈐20日受訪時稱,洛桑國際奧委會應該是得知臺灣有團體發起「正名公投」,才開會決議不接受「中華臺北」改名,但公文上未「明示」是因為公投案,「體育署」已特別行文提醒「中選會」。1981年,國際奧委會與臺北奧委會在洛桑正式籤署協議,臺北奧委會正式改稱「中華臺北奧委會」,會旗為「梅花五環旗」,會歌則借用一首稱頌中國國土的老歌。這就是臺灣參加奧運會的規定,即「奧運模式」。
  • 學者:所謂「臺北法案」擋不住國際社會認同一中原則的大趨勢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 鄭巧)針對美國近日籤署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多位大陸知名涉臺學者28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該法案擋不住國際社會認同一中原則的大趨勢,民進黨當局企圖通過美國支持拓展「國際空間」,完全是緣木求魚。
  • 境外媒體:臺灣關注陸媒改「中華臺北」為「中國臺北」
    近期央視的體育賽事轉播節目,從「中華臺北」,一夜之間全部改為「中國臺北」,其他陸媒也全部跟進,陸媒更稱「這是一種重大信號」。直到2008年馬英九上臺,兩岸關係改善,北京奧運會開始,陸媒逐漸使用「中華臺北」,一直到蔡英文上臺後,兩岸關係變壞,又回到原點。陸委會稱「不能接受」據臺灣《旺報》4月17日報導,大陸官媒在亞洲桌球錦標賽時,將「中華臺北」名稱改為「中國臺北」,臺灣藍綠「立委」一致認為,大陸應該尊重臺灣參加身份,但藍委擔憂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綠委則批中國大陸此舉是「阿Q勝利法」。
  • 港媒:從中華臺北到中國臺北是一種信號
    大陸官方媒體從4月11日起在轉播體育賽事中,稱臺灣的代表隊為「中國臺北」,一改2008年之後稱「中華臺北」的作法。大陸涉臺部門尚未就官媒的作法發表評論。對此,香港中評社18日發表評論稱,相信官媒的作法不是「擅作主張」,而且會持續下去。
  • 不承認一中原則 臺灣無國際空間
    這再一次表明國際社會和中國的建交國都是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涉臺問題,以防止出現「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民進黨當局被世衛大會拒之門外後竟然還未能認清國際時勢和現實,煞有介事地向阿聯航空抗議,結果自取其辱。
  • 布拉格背棄「一中」原則,兩岸外交戰硝煙再起
    上海市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布拉格市政當局,違背了我國的「一中原則」,特別是在臺灣等涉及到我國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屢次發表錯誤言論,嚴重幹涉中國內政,對此我國表示強烈譴責和抗議。布拉格市跟臺北建立了友好城市關係,上海立即解除布拉格市的友好關係,停止往來當初布拉格市跟北京解除友好關係,市長賀瑞普則對外聲稱,跟北京建立友好關係,沒有得到任何好處。
  • 臺當局未受邀WHA 該怪誰?
    第70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5月22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臺灣自2009年起以「中華臺北」觀察員的身份與會,去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網絡報名截止前3日寄發邀請函,但今年的網絡報名於9日截止,臺灣確定未受邀。對此各方予以回應。
  • 約旦舉行國際城市節臺灣被「撤旗」 主辦方堅持一中原則
    臺「外交部」日前還證實,約旦政府自去年年中起,受中國外交部門施壓,要求臺駐約旦代表處更名,臺「外交官」爭取維持原名,但約旦政府不敵壓力,近期請臺灣將原本的「中華民國駐約旦商務辦事處」更名為「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對於臺灣參與國際事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多次表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人心所向、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