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所謂「臺北法案」擋不住國際社會認同一中原則的大趨勢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 鄭巧)針對美國近日籤署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多位大陸知名涉臺學者28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該法案擋不住國際社會認同一中原則的大趨勢,民進黨當局企圖通過美國支持拓展「國際空間」,完全是緣木求魚。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臺事務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郭擁軍指出,從國際關係的角度來看,美國籤署這個法案可謂匪夷所思。美國早在四十多年前已與中國建交,該法案卻不讓臺灣現有所謂「邦交國」和中國建交,完全是雙重標準,自相矛盾。美國此舉既是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破壞,也是對中國及有意和中國建交國家內政外交的粗暴幹涉。

他強調,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候,美國總統籤署所謂「臺北法案」,不僅幹擾了中美關係大局,甚至可能影響兩國在重要領域的合作,還助長了民進黨當局推行「臺獨」分裂活動的氣焰,對臺海局勢穩定非常不利。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表示,2018年以來,美國國內對華政策環境逐漸劣質化,對華新冷戰思維抬頭,臺灣一次又一次被美國政客及反華勢力當做一張牽制中國大陸的牌來打。所謂「臺北法案」在美國國會已經醞釀、炒作多年,此次法案籤署,是近年來美國幹涉臺灣問題眾多小動作之一,並不令人意外。

他進一步指出,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也是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美國對臺灣問題的幹涉就是對中國主權和內政的傷害,由此必定會傷害中美關係。但美國的一紙法案只能給民進黨當局壯壯膽,擋不住國際社會認同一個中國原則的大趨勢。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認為,該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支持臺灣加入國際組織,並提出設立獎懲機制,幫助臺灣穩固所謂「邦交國」,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

他進一步分析指出,近年,美國會已通過多項涉臺法案,此次籤署的法案雖提出了一些主張,但並沒有要求強制執行,後續還要看行政部門如何配合。如落實執行,將產生惡劣影響,導致中美關係再起波瀾;如不執行,美國持續、強力介入臺海的姿態,也傳遞出了錯誤信號,民進黨當局認為有美國撐腰,在處理兩岸關係時會更強硬、冒進。

針對臺灣「國際空間」問題,信強表示,近年來,無論美國是通過官員遊說,還是法案支持,臺灣在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上仍屢屢碰壁。民進黨當局還以為美國的支持是拓展「國際空間」的解藥,這是痴人說夢。

郭擁軍也認為,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臺灣方面要想在國際上開展相關活動,終歸要回到普遍共識,通過兩岸協商,企圖通過美國支持拓展「國際空間」,完全是緣木求魚。(完)

相關焦點

  • 所謂「臺北法案」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日月談)
    最近美眾議院表決通過的「臺北法案」即是一例。  所謂「臺北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表達美國支持臺灣維持與現有「邦交國」關係,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呼籲美國行政部門與臺灣協商談判經貿協議。其中包括要求運用美國的影響力,對調整與臺灣關係的國家,增加或減少美國與其經濟、安全、外交交往。
  • 「臺灣屬於中國」是國際社會共識 「臺北法案」與臺灣無關
    美國眾議院日前通過所謂「臺灣盟邦國際保障及強化倡議法案」,簡稱「臺北法案」。其內容主要在於穩定臺灣與所謂「友邦國」的「外交」關係,協助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對此,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臺灣屬於中國」是國際社會共識,「臺北法案」只是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崛起重複使用的「臺灣牌」而已。「一個中國」是國際社會共識早在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第26屆會議上就通過了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
  • 美國通過「臺北法案」,學者:若越界,「臺獨」將灰飛煙滅
    據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了所謂2019年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簡稱「臺北法案」。該法案的主要內容是加強美國與臺灣的經貿合作,促進美國和臺灣的關係,提高臺灣的「國際」地位。
  • 美國「臺北法案」暴露霸權行徑 臺當局挾洋自重必吞下惡果
    ,事實上卻難以撼動國際社會一中格局;民進黨當局見獵心喜、挾洋自重,最終只會從「棋子」淪為「棄子」,吞下製造臺海局勢緊張動蕩的惡果。據報導,所謂「臺北法案」要求美政府根據其他國家調整對臺關係情況,相應增加或減少與該國經濟、安全、外交聯繫,並幫助臺灣參與「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
  • 川普籤署的所謂「臺北法案」,能讓民進黨當局笑多久?
    繼美國眾議院前不久通過了簡稱「臺北法案」的所謂「臺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後,總統川普於3月27日籤署這項法案。美國聲稱要靠這部「國內法」來協助臺灣鞏固「邦交」及參與國際組織  美國一遇到美中博弈就會加大打「臺灣牌」的力度,其原因眾所周知。
  • 國臺辦:美方籤署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毫無道理
    國臺辦:美方籤署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毫無道理 央視新聞3月28日消息,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美方籤署通過所謂 「2019年臺北法案」表示,外交部等部門已表明了我們堅決反對美方籤署「2019年臺北法案
  •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就美國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籤署成法發表聲明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3月27日電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27日就美國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籤署成法發表聲明,聲明如下:當地時間3月26日,美方不顧中方的多次嚴正交涉,將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籤署成法
  • 川普籤署所謂「臺北法案」,島內民眾點明:把臺灣當玩具耍
    海外網3月27日報導,在全球防疫工作的緊張時期,繼美國參議院3月11日通過所謂「臺北法案」,27日最新消息顯示川普也已經籤署了這項法案。對此,島內網友嗤之以鼻:「騙錢老招數,又要利用我們了!」
  • 「臺北法案」深度剖析 專家:民進黨「倚美抗中」把臺灣推入火坑
    「臺北法案」並不能幫助臺灣當局鞏固「邦交」美國國會提出「臺北法案」的主要用意是幫助臺灣當局鞏固「邦交」,拓展所謂「國際空間」。自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已有7個國家與臺灣當局「斷交」,只剩15個所謂的「邦交國」。特別是在2018年的5月到8月,臺灣接連丟掉3個「邦交國」,出現「斷交潮」。
  • 美國通過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外交部:堅決反對
    有記者就美方籤署通過「2019年臺北法案」相關內容提問。耿爽表示,美方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粗暴幹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 美國籤署所謂「臺北法案」中方: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圖片來源:中新社)【歐洲時報網】美國總統川普3月26日籤署所謂「臺北法案」,使其正式生效。 北京參考消息網援引臺北「中央社」報導稱,該「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以實際行動協助臺當局鞏固所謂「邦交」。另外,還呼籲美國利用影響力或其他工具,支持臺當局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並進一步增強所謂「美臺雙邊經貿關係」等。 報導稱,這也是繼所謂「臺灣旅行法」後,美國再一個以「臺灣」為名的國內法。 針對所謂「臺北法案」,中國作出回應。
  • 港臺腔:「臺北法案」,真仗義還是假慈悲?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圖源:臺媒)9月25日下午,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2019年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案」,即所謂「臺北法案」。事實上,「臺北法案」不是一個新名詞。早在今年6月,美國國會參院外委會亞太小組委主席加德納就曾主張邀請蔡英文到美國國會演講,並推進「臺北法案」。當時,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明確回應,美國個別議員的言論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中方表示堅決反對。「臺北法案」到底是什麼?說簡單點,這是一個類似幼兒園小朋友的處事邏輯:如果你不跟臺灣好,我就不跟你好。
  • 中國日報網評:「臺北法案」是美國黔驢技窮情狀下的新鬧劇
    荒唐可笑的是,美國政客們耍起了文字小聰明,給這部註定成為鬧劇的法案編造了一個冗長拗口的標題,英文全稱為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簡稱恰好為TAIPEI Act,也就讓「臺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所對應的中文簡稱成了所謂「臺北法案」。
  • 中國官媒評美國「臺北法案」:無論如何算計 最終將是「竹籃打水一...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電 (王捷先)針對美國總統近日籤署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中國官方媒體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這個法案跟美國眾多涉臺法案一樣,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寫滿霸權思維、矛盾邏輯和政治欺詐,無論美國如何算計,最終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海外統促會強烈譴責美眾議院通過所謂「臺北法案」
    「臺北法案」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這項法案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罔顧事實,充滿偏見,粗暴幹涉中國內政,我們絕不接受。  紐西蘭南島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在聲明中表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我們強烈敦促美方認清形勢,立即停止推動有關涉臺法案,立即停止插手臺灣問題,以免進一步損害中美關係,加劇兩岸關係的緊張與動蕩,破壞臺海地區和平穩定。
  • 美方籤署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 國臺辦:毫無道理、自相矛盾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電 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8日就美方籤署通過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表示,外交部等部門已表明了我們堅決反對美方籤署「2019年臺北法案」的嚴正立場,並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世界上180個國家同中國建交,美國早在40多年前就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同中國建交。現在美國卻籤署法案阻撓其他主權國家同中國發展正常國家關係,毫無道理、自相矛盾,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朱鳳蓮強調,中國的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是歷史大勢,是任何力量阻擋不了的。「臺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是絕不會得逞的。
  • 美國「臺北法案」旨在消耗遏制中國,蔡英文或將島內民眾推入險境
    導讀美國「臺北法案」的通過進一步證明美國的「一中原則」已經空心化。臺灣蔡英文當局的「仇中親美」和「以疫遏中」政策卻極易將臺海局勢和島內民眾推入危險境地。美國想借臺灣蔡英文當局給中國大陸製造更多麻煩,消耗中國大陸的戰略與外交資源,從而在中美競爭中獲取更多優勢。
  • 美通過所謂「2019臺北法案」,外交部:敦促美方不得實施該法,否則...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蕭強 李雪 於文】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3月26日籤署所謂「2019臺北法案」(全稱「2019年臺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以下簡稱「臺北法案」),該法案正式生效。「臺北法案」聲稱要求美行政部門以實際行動協助臺灣鞏固所謂「邦交」,支持臺灣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並尋求機會增強與臺灣的經貿關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7日表示,該法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幹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中國核心利益。中國政府和人民捍衛核心利益的決心和意志堅如磐石。
  • 所謂「臺北法案」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日月談)
    最近美眾議院表決通過的「臺北法案」即是一例。   所謂「臺北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表達美國支持臺灣維持與現有「邦交國」關系,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呼籲美國行政部門與臺灣協商談判經貿協議。其中包括要求運用美國的影響力,對調整與臺灣關系的國家,增加或減少美國與其經濟、安全、外交交往。
  • 世衛組織:中華臺北參與WHA基礎"一中原則"從未改變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5月18日訊 世界衛生大會(WHA)邀請臺灣出席5月23日年會,臺媒報導稱,邀請函上史無前例地註明「一中原則」。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陳馮富珍於17日首度公開說明,中華臺北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基礎,是聯合國和世界衛生大會的決議與「一中原則」,過去7年以來都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