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先生的一首詩,最後兩句不輸元稹,更與陸遊同垂青史

2020-12-17 品詩賞詞

人到中年,有時信心滿滿,有時又畏首畏尾。年輕時敢闖敢幹,天不怕地不怕,只願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像唐代的元稹,曾經壯志凌雲,可是經歷了幾次挫折之後,開始學會韜光養晦。

南宋的陸遊,雖然一直忠心愛國,卻鬱郁不得志,臨終前留下絕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令人悲愴不已。下面介紹船山先生的一首詩,最後兩句不輸元稹,更與陸遊同垂青史。

初度口佔

明代:王夫之

橫風斜雨掠荒丘,十五年來老楚囚。

垂死病中魂一縷,迷離唯記漢家秋。

王夫之,字而農,號姜齋,湖南衡陽人,明清之際著名思想家,明亡後曾舉兵抗清。後居衡陽之石船山,埋首著述,學術成就很大,學者稱其為船山先生。王夫之是一位具有民族氣節的愛國志士和學者,他的許多詩作反映抗清思想及故國之思,論詩主張以意為主,講求情景交融、妙合無垠。

此詩作於1661年,時年42歲。「初度」,原指初生之時,屈原《離騷》中有「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這是他生日之時隨口吟誦之作,共六首,此為其中之一。

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進入北京後,明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今稱景山)。吳三桂因愛妾陳圓圓被俘,引清兵入關進據北京。但此後明室後裔如福王、魯王、桂王均先後建立南明政權,廣大人民抗清起義鬥爭更是此伏彼起。

前兩句採取從大處著眼的概括手法,「橫風斜雨掠荒丘,十五年來老楚囚。」作者以此寫國亡後人民遭受屠殺與鎮壓、以及自己的身世遭遇。南下清軍以殺戮為能事,除震撼全國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造成傾城人被殺害的慘劇外,死難百姓更不計其數,荒丘累累。

「十五年」,指南明桂王政權存在的十五年。王夫之曾在衡山發動抗清武裝起義,失敗後,逃到肇慶,參加南明桂王政權,任職行人司行人。「老楚囚」,是自喻這些年來雖未忘情於恢復明室,卻儼如被囚之人。「橫風斜雨」,也是一語雙關,表達出作者對時局的極度擔心和愁怨。

第三句應題「初度日」的眼前現實,「垂死病中魂一縷」。一縷,極言病勢沉重,較詩人元稹的「垂死病中驚坐起「更見悽楚。作者欲揚先抑,即使自身如此,身處危亡的險境,可是「迷離唯記漢家秋」。神思恍惚,眼前一片模糊,「唯記」的只有漢家山河還未收復。詩人以漢代明,抒發無奈之情。

王夫之嘗自嘆「抱劉越石之孤憤,而命無從致」。從他的自題墓碑語中,明知大勢已去,卻難忘明室江山。因此在他的詩中,這樣的孤憤之作時有所見,如「青髭無伴難除雪,白髮多情苦戀頭」;以及「埋心不死留春色,且忍罡風十夜霜」,都傳達出詩人頑強的鬥爭精神,完全可以與陸遊的《示兒》詩同垂青史。

相關焦點

  • 陸遊48歲時寫的一首五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不忍卒讀
    初唐的駱賓王曾有詩,「劍門千仞起,石路五丁開」;盛唐的李白也在《蜀道難》中寫道,「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他們都在詩中描繪了劍門關的險要,後世也有一位著名詩人,曾親自前往觀察,並寫下了自己的感想。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這首詩前兩句寫的是白居易起床後的惆悵,因為昨夜夢到好友元稹,但是醒來後不由想到兩人之間相隔那麼遠,此情此景又怎能不令人惆悵。後兩句則是描寫對於元稹的思念,不過白居易顯然是很「傲嬌」的,他並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思念,只是說自己昨夜夢到了元稹,不知道元稹是因為什麼事情而思念他。有一說法是你夢到了誰,說明誰正在想你。
  • 元稹最簡練的一首詩,短短的20個字,可以媲美白居易的《長恨歌》
    元稹和白居易同為中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他們還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彼此之間經常是詩詞唱和,互贈對方詩作,為此也成為了唐朝的一段佳話;同時他們兩人在文學的追求上,也是一樣,這也使得他們一起發起了「新樂府運動」,為得就是改變唐詩的風氣,為唐詩注入了新的活力。
  • 喜歡菊花的元稹,寫下一首詠菊詩,短短4句便令人眼前一亮
    如白居易的《詠菊》「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黃巢《不第後賦菊》「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朱淑貞《菊花》「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菊花》,便是唐代詩人元稹所作的一首詠菊詩。雖然題材比較尋常,但是在元稹的筆下,卻展現出了不尋常的詩意。其中最突出的一點,便是元稹所寫的偏愛菊花的原因。
  • 陸遊臨死前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卻震撼了無數中華兒女!
    陸遊詩中所表現的愛國熱忱,無不催人淚下。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示兒》,便是陸遊最為膾炙人口的一首愛國詩篇。這首詩歷來深受世人所推崇。明代胡應麟在《詩藪》中說:忠憤之氣,落落二十八字間,每讀此未嘗不為滴淚也。愛國作家朱自清更是認為《示兒》一詩,是陸遊愛國熱忱的理想化,也是現在所說國家至上信念的雛形,也許只有陸遊才配稱為愛國詩人。
  • 元稹這兩句詩才是最痴情的,比「曾經滄海難為水」還深情
    元稹24歲的時候,與20歲的妻子韋從結婚,韋從不是一個普通的女人,她是京兆尹(首都長安市市長)韋夏卿的小女兒,婚後,兩人關係很好,過著甜蜜的生活。不幸的是,七年後,韋從去世了,這讓元稹非常傷心,寫了很多懷念她的詩。
  • 白居易被貶江州,元稹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詩,其中7個字戳中淚點
    其次,同一年參加會試,並且一起金榜題名,更巧合的是,都被分配到秘書省做官。最後,政治理念和文學追求一致,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友情珍貴,可以理解,但元、白二人的友誼太過超然,比情侶還要膩歪,簡直有些不敢相信。《唐才子傳》裡如此描寫:「微之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幕之情,可欺金石,千裡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
  • 陸遊一首對酒詩讓無數愛酒之人自嘆弗如
    淳熙三年(1176)春,陸遊一首醒酒詩讓無數愛酒之人自嘆弗如。這是詩人陸遊任四川制置使範大成幕僚時,與友開懷痛飲,因酒醉而做了一首詩,詩名叫《對酒》。詩的內容是這樣的:閒愁如飛雪,入酒即消融。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流鶯有情亦念我,柳邊盡日啼春風。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
    宋代有一位詩人就總結了兩句詩,每次讀完都很有感觸。下面就分享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這兩句意思是說,農村生活本來貧苦,平時粗茶淡飯,僅能餬口而已,遇到風調雨順的豐收年景,他們也要釀酒養豬等,改善一下生活。詩人受到邀請來村裡共慶豐年,把酒話桑麻,於是就感慨地說,不要嫌棄農家酒不清醇,他們把家裡最好的菜餚拿出來款待客人,情意深厚。古代士大夫一般都輕視和脫離勞動人民,但詩人卻同農民交朋友,真是難能可貴。
  • 陸遊45歲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家喻戶曉,讓人讀後豁然開朗
    其實,在此之前,秦檜壓根不認識陸遊,連他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只是孫子的名次在陸遊之下,可見秦檜有多壞。由於秦檜動了手腳,導致陸遊名落孫山,這種滋味太難受,陸遊只好繼續等待,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四年後,秦檜一命嗚呼,陸遊的機會終於來了,朝廷讓他擔任寧德縣主簿,雖然官職不高,但不管怎麼說,陸遊總算踏入仕途,開啟新的人生篇章,只要肯努力,以後有很多晉升機會。
  • 元稹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詩,僅僅二十八個字,把愛情描寫的淋漓盡致
    當然很多的詩人不直尋常路,還寫下了大量的愛情詩,這其中尤其以李商隱和元稹,最為大家所熟悉,他們兩位的愛情詩作,那都寫得情深意重,非常的深情,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元稹的一首愛情詩,那便是他的《離思》當中的第四首,在這首詩中,我們的詩人把這首詩寫得非常的唯美,也非常的感人。
  • 陸遊一首清新的小詩,僅僅二十個字,卻是意境高遠!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他一首清新的小詩,那便是他的《柳橋晚眺》,這也是詩人晚年閒居在山陰老家,也就是現在的浙江紹興時所作,寫得非常的唯美,僅僅只有二十個字,可是充滿了無限意境,非常值得一讀。《柳橋晚眺》宋代:陸遊小浦聞魚躍,橫林待鶴歸。
  • 元稹最令人傷感的一首詩,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令人感慨萬千
    那麼說起元稹,可能有一些人對於這位詩人,並不是那麼的熟悉,儘管他的首《離思》,名氣也是很大,但他是屬於那種詩紅人不紅的人。很多的人只是聽說過這首詩,也讀過這首詩,但是真要問起他們作者來,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不上來。
  • 陸遊的一首詠懷之作,充滿想像,最後三句話耐人尋味
    陸遊是南宋大詩人,他的詞作數量上雖然比詩歌少得多,但有不少感慨國事的作品,風格與辛棄疾相近,也是蘇辛詞派中一位重要的作家。陸遊文集裡有許多記夢的詩,這些詩未必真是記夢,大都是詠懷之作。比如他有時夢到邊塞,「夜來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有時夢見戰場上敵人投降,「三更窮虜送降款,天明積甲如丘陵」,等等,這些詩都充分表現出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因為壯志不酬,只得託之夢寐,所以這些作品又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下面介紹的是陸遊的一首詠懷之作,充滿想像,最後三句話耐人尋味。
  • 陸遊很著名的一首梅花詩,28字童心滿滿,最後2句已家喻戶曉
    我腦子裡最先蹦出來的一句是「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是我在高中階段接觸的一句話,也是我第一次從文學作品中感受到看問題原來真的可以有許多個不同的角度。 我一直在文章中說,文學的無用之用,就在於它能夠提供給人們看待這世界的不一樣的視角,而不是只知道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經歷的人和事越多,越覺得這樣的能力是有必要的。
  • 元稹半夜不眠,寄贈白居易一首七律,如敘家常,尾聯更是發自肺腑
    下面介紹的是元稹半夜不眠,寄贈白居易一首七律,如敘家常,尾聯更是發自肺腑。寄樂天唐代:元稹閒夜思君坐到明,追尋往事倍傷情。同登科後心相合,初得官時髭未生。二十年來諳世路,三千裡外老江城。猶應更有前途在,知向人間何處行。詩的大意是:夜閒無事想念你,一直坐到天明,回想當年在一起的往事,更加傷情。我倆一同登科,心意投合,初入仕途時鬍鬚未生,多麼年青。二十年來,都已諳熟人情世事;三千裡外,你竟坐老江城。我倆理應有美好前程,卻不知在人間向何處追求。
  • 陸遊45歲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讓人擺脫迷茫和焦慮
    但是,在放榜之前,權臣秦檜強行把陸遊的名字劃掉,難道他與陸遊有深仇大恨嗎?其實,在此之前,秦檜壓根不認識陸遊,連他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只是孫子的名次在陸遊之下,可見秦檜有多壞。 由於秦檜動了手腳,導致陸遊名落孫山,這種滋味太難受,陸遊只好繼續等待,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 元稹吃白居易的醋,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白居易只好寫千古名作解釋
    白居易與元稹在一起時耍得很歡,一旦不在一起了立刻就患上了相思病。由於工作調動,二人不得見面,因此便以書信傳情,一夜白居易夢到了元稹,便寫詩道:「夢中握君手,問君意何如?」握個手而已,這還問什麼,更親密的事情都做過,老白這有些矯情了,不信我們來看元稹的回信。
  • 元稹寫下一首情詩,句句肉麻,卻成為流傳千年的情詩經典!
    這些風格迥異的愛情詩,縱然歲月輪轉,也仍然具有動人心魄的藝術力量。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流傳千年的情詩經典《離思》,來一起去感受一下它的動人心魄的藝術力量。《離思》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也是詩人為悼念妻子韋叢而作的一首悼亡詩。對於元稹的這首詩,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畢竟它的開篇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歌頌愛情的千古名句。
  • 陸遊從前線被調回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寫了一首很傷感的詩
    陸遊這首詩由於情感細膩,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令人被大家所喜愛。陸遊的詩儘管沒有那種尖銳的諷刺意味,可是寫得同樣很深情,也很是傷感,除了前面提到的《示兒》之外,還有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那也是情感細膩,描寫得很是憂愁,這個時候的陸遊正好是從前線調回到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內心當真是百感交集,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傷感的詩作,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悲痛之苦,還有無奈的感傷之懷,整首詩所以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