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散文詩人十三家》被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

2020-12-15 瀟湘晨報

5月26日,都市新聞記者從都勻市作家協會獲悉,近日,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都勻散文詩人楊啟剛主編的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部散文詩選集《黔南散文詩人十三家》被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

據了解,《黔南散文詩人十三家》一書2019年12月被列入「21世紀散文詩叢書」第六輯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這是黔南州老中青三代散文詩人集體同臺亮相出版的第一部散文詩選集,精選了新世紀以來王安平、胡嬡娟、周雁翔、李曉妮、雷遠方、猶永均、楊啟剛、陳薇薇、王智源、耿文福、蘭馨、尾巴、李金福等13位散文詩人創作的散文詩作品182章。這13位不同年齡段梯隊的散文詩人,深深紮根生活沃土,作品富有濃鬱的民族和地域色彩,鄉情依依,生活氣息撲面;又胸懷全國,放眼未來,富有時代感;不僅有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謳歌和紅色歷史的再現,更有對今天社會發展的觀照,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展現了黔南散文詩陣容的壯觀和風採,是黔南散文詩發展的一塊裡程碑。這些作品,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性與思想性,不論是寫人,描物,抑或是對歷史的回顧,對人生的思索,都各有特色,反映了目前黔南散文詩創作的最高水平。

《黔南散文詩人十三家》一書中的部分作品還在《詩刊》《詩潮》《星星詩刊》《中國詩人》《中國詩歌》《詩選刊》《散文詩》《散文詩世界》《民族文學》《青年文學》等雜誌上發表,並被收入《2011中國年度散文詩》《2015世界華文散文詩年選》《2016中國年度作品·散文詩》《中國年度優秀散文詩2016卷》《中國年度優秀散文詩2017卷》《2018年散文詩選粹》《中國散文詩百年經典(1918—2017)》《中國散文詩一百年大系》《蝴蝶翅膀上有星辰閃爍——百年女性散文詩選》《新世紀貴州散文詩選》等多種散文詩選本。

【來源:貴州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共和國不會忘記」館藏文獻展在國家圖書館展出這84份「功勳...
    「文津街北京圖書館(現北平圖書館舊址)有把長椅子,你手裡拿一張報紙,你就坐在那看報,會有人來找你。」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顧方舟回憶自己入黨時間時說,「1948年10月12號,我記得這個日子!」近日,5段顧方舟口述史料視頻由國家圖書館首次發布。
  • 英國公共圖書館如何讓館藏裡的莎士比亞「活」起來?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夢琳 劉騫)莎士比亞是英國最傑出劇作家、詩人,留下了不少經典的劇作和詩歌,在全世界廣泛流傳。3月28日晚,「2019中英圖書館論壇」系列活動之「莎士比亞連結——在英國與中國的文化對話」公共講座在成都圖書館舉行,來自大英圖書館、伯明罕圖書館以及英國藝術委員會等相關負責人,介紹英國文化機構如何通過利用、分享館藏資源,推廣莎士比亞文化。
  • 中國最大的圖書館之一——國家圖書館
    中國國家圖書館位於北京市中關村南大街33號,與海澱區白石橋高粱河、紫竹院公園相鄰。中國國家圖書館總館佔地7.24公頃,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中國國家圖書館分為總館南館、總館北館和古籍館,館藏書籍3119萬冊,其中古籍善本有200餘萬冊。2008年中國國家圖書館建築面積為28萬平方米,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圖書館,居世界國家圖書館第三位。1975年3月共和國第一任總理周恩來提議並批准興建北京圖書館新館,這意味著在世紀更替的重要時刻,國家和社會賦予國家圖書館更重要的使命。
  • 日本多家圖書館館藏《安妮日記》及相關書籍遭破壞
    日本多家圖書館館藏4) "← →"翻頁 日本共同社2月21日透露,東京幾家圖書館接連發生
  • 法國國家圖書館——法國國內最大的圖書館
    法國國家圖書館是法國最大的圖書館,也是屈指可數的世界大型圖書館之一。它法國最重要的圖書館之一,它的前身是查理五世在世時建立的國王圖書館。在路易十四治理下取得長足進步,後幾經更易終成法蘭西共和國的國家圖書館。
  • 西南大學圖書館館藏3部古籍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近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西南大學圖書館館藏《漢書一百卷》(明)崇禎十五年(1642)毛氏汲古閣刻本、《詩紀一百三十卷前集十卷外集四卷別集十二卷》(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甄敬刻本、《古賦辨體十卷》(明)嘉靖十六年(1537)顧可久等刻本3部68冊古籍入選,進一步增添了圖書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的含金量。至此,圖書館已有25部444冊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 從「酒好也怕巷子深」談加大黔南的文化彰顯力度
    一、加大黔南的文化彰顯力度要善於抓住黔南的 「 閃光點」黔南十三縣市有美不勝收的山水自然風光,是一片充滿詩情畫意的土地,是「地球腰帶上」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特徵的「綠寶石」。州委州政府也極重視對荔波「中國南方喀斯特自然遺產」 的保護與開發。1995年,黔南州對荔波申遺工作拉開序幕後,黔南電視臺發揮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跟蹤報導。我採風後寫的《響水流泉落花來》在《黔南廣播電視報》首發後, 又被省內外多家報刊雜誌選用。
  • 書刊掃描儀助力中山大學圖書館館藏資源數位化
    賽數書刊掃描儀助力中山大學圖書館館藏資源數位化。在古籍和珍貴文獻開放和使用實踐過程中,隨著數字影像技術的發展,對古籍和珍貴文獻的數字信息需求量飛速增長。目前古籍和珍貴文獻主要集中和分散在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和一些科研機構圖書館。
  • 國家圖書館攜手全國116家圖書館推出文創「品牌發展計劃」
    聯盟發起館會議審議並通過了53家新申請加入聯盟的公共圖書館。全國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聯盟「品牌發展計劃」啟動儀式 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典籍博物館館長饒權透露,品牌發展計劃由「三百目標」「兩個平臺」以及「一場大賽」構成,預計為期三年完成,旨在進一步推動聯盟品牌形象建立,擴大聯盟成員規模,完善聯盟文創產品開發生態體系,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 長三角文博會|開發文創,上海圖書館全面發布館藏IP資源
    11月20日,上海圖書館在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現場,舉行了「上海圖書館IP資源暨東館開館文創開發項目發布會」,向廣大業內人士推介上海圖書館的各類珍貴館藏資源、研究成果以及上圖東館建設的相關信息。這也是上圖文創首次全面發布館藏IP資源,希望通過與外部夥伴的攜手合作,推進上海圖書館文創工作實現更加系統深入、更加多元多樣的發展。本次發布會也向廣大業內人士介紹了上海圖書館東館的相關情況。介紹館藏資源上海圖書館(簡稱「上圖」)成立於1952年,是國家一級圖書館、全國文明單位、上海市文明單位,也是首批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 館藏變公眾讀物 蘇州博物館古籍圖書館開放
    館員正在整理館藏的古籍。 (鍾升攝)蘇州博物館古籍圖書館(簡稱「古籍圖書館」)於6月28日上午正式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試運行期間,古籍圖書館將於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對外開放(16:30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讀者持有效身份證件入館閱覽,圖書暫不外借。館內共有各類古籍十萬餘冊,而與很多博物館館藏文物秘不示人不同,公眾可以通過提前預約的方式,將部分古籍借出庫房閱覽。
  •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展播:國家圖書館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上榜名單共100家,分為七大類主題榜單。即日起,北京旅遊網將對這100家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逐一介紹,為您遊玩北京提供參考。閱讀空間類——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前身是京師圖書館。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圖書館致力於增進與世界各國圖書館界、文化界的交流與合作,中國國家圖書館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國家圖書館館藏宏富,品類齊全,古今中外,集精擷萃。館藏文獻超過3500萬冊件並以每年百萬冊件的速度增長。館藏總量位居世界國家圖書館第七位,其中中文文獻收藏世界第一,外文文獻收藏國內首位。
  • 探訪最美公共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國家的寶藏 你的書房
    探訪最美公共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國家的寶藏 你的書房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4月23日 14:22 A-A+ 說到讀書,每個愛讀書的人,都會夢想有一個中國國家圖書館這樣的書房,它收藏之豐,積澱之厚,上下五千年,無所不容。我們更多的時候,是在仰視它。
  • ...第十三屆文津圖書獎發布暨國圖公開課特別活動在國家圖書館舉行
    4月23日,在第23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國家圖書館舉行「第十三屆文津圖書獎發布暨國圖公開課特別活動」,揭曉9種獲獎圖書。國家圖書館館長、黨委書記韓永進,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長陳彬斌,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陳力、副館長李虹霖,首都圖書館和三聯書店等相關單位領導出席頒獎儀式。第十三屆文津圖書獎獲獎圖書作者和出版單位代表,文津圖書獎組委會、專家評委會、媒體評委會代表以及來自全國的公共圖書館聯合評審單位代表等300餘人參加活動。
  • 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 南京圖書館
    南京圖書館原址在玄武區成賢街66號,民國時期國立中央圖書館就定在了成賢街,1948年館藏13萬餘冊珍貴書籍去了臺灣,到解放後1950年改為了南京圖書館。時人認為讀書人經國子監深造,即「成為賢人」,可入仕為官,故將國子監旁監生常走的街巷謂之成賢街,路測有民國國立中央大學(今東南大學),國立中央圖書館,民國政府教育部。新的南京圖書館位於南京市玄武區中山東路189號,簡稱南圖,是中國第三大圖書館、亞洲第四大圖書館,首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圖書館。
  • 十三行博物館館藏通草畫展邀市民回望昔日羊城
    原標題:十三行博物館館藏通草畫展邀市民回望昔日羊城   市民從通草畫中窺探清代廣州   金羊網訊記者何偉傑、通訊員鍾達文攝影報導:廣州文化公園、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於4月24日至5月24日,在廣州文化公園文薈館舉辦《19世紀西方人的中國印象
  • 新加坡總統參觀中國國家圖書館 捐贈300餘冊中英文圖書
    央廣網北京6月30日消息(記者張庶卓)2015年6月30日,新加坡總統陳慶炎及夫人徐美娟來訪中國國家圖書館,捐贈300餘冊新加坡圖書,並參觀了國家典籍博物館展覽。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環境與水資源部及外交部第二部長傅海燕,貿易及工業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李奕賢,駐華大使羅家良等新加坡代表團30餘人一同來訪並參觀。
  • 「人類文化的寶庫」——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新華社維也納10月31日電(記者 劉鋼)位於維也納市中心的奧地利國家圖書館,是一座奧地利人引以為傲的恢宏建築。它歷史悠久,館藏豐富,是當今世界五大圖書館之一。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的前身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家圖書館,歷史可追溯至1575年。由於當時的皇帝卡爾六世決定,允許圖書館對外開放,這座圖書館也是當時少有的學術機構之一。
  • 懷念詩人、散文家楊牧,風中的等待已是風中最後的等待
    去年三月,詩人、散文家楊牧去世,享年80歲。楊牧初與文學結緣時,曾在詩作《逝水》中寫道:「春天走過,春天悄悄地把我帶走。」這某一瞬間由心而生的想像,無意中預料了生命的句點。我們懷念楊牧,朗誦他的詩作,以及那些像詩一樣的散文。
  • 散文|姜紅偉:四川8家推介詩人海子作品的刊物和一本詩集
    姜紅偉(黑龍江)詩人海子的成名絕不是偶然的。除天賦異稟、博覽群書和勤奮寫作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各種文學或詩歌書報刊對海子給予了大力扶持和強力推介。在眾多推介海子作品的書報刊中,有一個省對海子作品的推介力度最大、種類最多、影響最廣、效果最佳。這個省,就是堪稱「中國新詩大省」的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