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頻繁出現在教科書上,中國的是這件! 1.大英博物館——羅塞塔石碑:羅塞塔石碑高1.14米,寬0.73米,製作於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國王託勒密五世登基的詔書。這快石碑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而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裡程碑。在戰亂中流落到英國博物館。
2.法國羅浮宮博物館——蒙娜麗莎:《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創作的油畫。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每年到羅浮宮鑑賞《蒙娜麗莎》作品的人數,大約有600萬左右!也經常出現在各種教科書上。
3.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舞蹈教室:《舞蹈教室》創作於1874年。由於畫面人物眾多,包括演員、教師及著黑衣的幾位婦女,所以德加特意將排練廳的大鏡子置於畫面中央,以加強空間感。現存藏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這幅畫也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4.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伏爾泰坐像:《伏爾泰坐像》是1782年法國雕塑家讓·安東尼·烏東創作的雕塑作品,該雕塑對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的性格特徵進行了深刻、細膩的表現,真實地記錄了這位八十歲高齡的哲學家的生前形象。該雕塑比例協調,雕刻細膩,表現了伏爾泰的睿智和生命力。
5.中國故宮博物院——石鼓:石鼓又稱陳倉石鼓,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大秦帝國的「東方紅」。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627年發現於鳳翔府陳倉境內的陳倉山,石鼓文記述了秦始皇統一前一段為後人所不知的歷史,是中國最早的石刻詩文,乃篆書之祖。自明清以來,一字抵萬金,創下中國文物史上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