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健康農村的"守望者":"留守"的鄉村醫生

2020-12-15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30日電(記者 朱夢琪 劉尚君)"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8月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當"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成為構築健康中國的目標,作為我國農村醫療體系的"基石",國家醫療預防保障體系的"神經末梢",鄉村醫生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曾這樣定位鄉村醫生:"鄉村醫生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貼近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是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保障農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

  64.9萬個村衛生室,138.1萬名鄉村醫生。在大山深處,在廣袤鄉村,因為他們的無悔堅守,執著守望,支撐起農村的希望。

  然而,鄉村醫生隊伍的建設及醫療設施的完善仍是我國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薄弱環節,難以適應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如何留?如何守?成了百萬鄉村醫生心中最深的擔憂。

  最美村醫的堅守:"我想讓鄉親們過得好一些"

  "最美鄉村醫生"鍾晶。

  "奶奶,這種藥是一次吃兩顆,您可記住了!"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龍場鎮龍河村,村民們經常會看見一個嬌小的身影,背著大筐的藥品,穿行在村裡的各戶人家。

  "鍾醫生,又來給老人們送藥了啊!"八年,村民們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場景。在這裡,村民們不僅把鍾晶當作治病救人的大夫,更將她視為不離不棄的家人。

  從26歲到34歲,來自貴陽的80後女孩鍾晶把最美好的年華留在了這裡。

  2008年,鍾晶跟隨在鄉鎮工作的丈夫來到龍河村。龍河村是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地區,偏遠貧困,路途崎嶇。艱苦的生活環境、落後的醫療條件讓三代行醫的鐘晶如鯁在喉。她毅然辭去貴陽一家醫院的穩定工作,拿出2萬多元積蓄建起龍河村唯一的新農合報銷衛生室。

  而不久後,丈夫調往興義市工作,鍾晶卻選擇獨自堅守。"人活著,要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發揮價值。村裡缺醫生,鄉親們需要我!"

  一個人的生活無疑會面臨各種棘手的困難,鍾晶覺得最難熬的是夜裡。村裡常有老人夜間發病,因行走不便,鍾晶必須到家裡給老人治病。去的時候,有病人家屬陪同,可回來時只能獨行,蜿蜒幾裡沒有人煙。"每次夜裡出診我都膽戰心驚,直冒冷汗,有時候回到家發現衣服都溼透了。"

  而這樣的出診卻不在少數。鍾晶每周至少一次步行到村裡挨家挨戶走訪,為留守老人們治病,給村民講解防病知識。由於住戶比較分散,最遠的村民家鍾晶要走足足四個多小時。

  在鍾晶的診所,摞著十餘本手寫的"健康檔案"。誰家大人打工去了,孩子身體不好?誰家老人留守在家,需要什麼藥?鍾晶都記得一清二楚。每次出診,鍾晶總要帶上一些對症的藥品,順道送給他們。

相關焦點

  • 我們的答案——讓大涼山的留守老人感受健康守護的溫度
    在國家級深度貧困區的涼山州,平安養老險立足保險公司的保障功能,協助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推動「樂齡陪伴——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工程」,並建立"數位化+精準化+保障化"三位一體醫療扶貧閉環。並以此在2020全國「敬老月」——《快樂之約》公益晚會上獲得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頒發的榮譽證書。
  • 大山深處的鄉村醫生
    40多歲的謝建華是保靖縣清水坪鎮黃連村的鄉村醫生,靠著紮實的醫學理論基礎知識和過硬的實踐操作技能,在這個距離縣城70多公裡,距離鎮衛生院10多公裡的邊遠鄉村,上門為村民看病治療,隨叫隨到。
  • 90後志願者李懿俊:開闊農村留守孩子的視野
    地處沙市區東部邊緣的觀音壋鎮,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2018年全鎮留守兒童達到206人、建檔立卡貧困兒童484人。每逢周末與寒暑假,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讓農村家庭無力又無奈。發現這個問題,沙市區觀音壋鎮政府工作人員、90後小夥李懿俊上了心、動起了腦筋。
  • 張家界:關注農村留守老人「看病難」有新招
    專家及文藝志願者為現場近百名留守老人送去健康與歡樂,喜迎元旦佳節。張家界市人民醫院開展的「情系我的村、便民就醫行」人文服務項目走進永定區沅古坪鎮烽火村。18名義診專家及文藝志願者為現場近百名留守老人送去健康與歡樂,喜迎元旦佳節。「烽火村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兒時得到了在座各位長輩們的不少關心與照顧。今天雖說你們老了,兒女外出打工又不在身邊,但請各位長輩們放心,只要你們有健康方面的需求,隨時可以給我和龔輝醫生打電話,我們將竭盡全力為大家提供健康服務。」
  • 圓點直播|鄉村醫生:照亮健康夢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我們黨對人民的鄭重承諾」等習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關心著國民健康問題。轉眼間,健康中國「戰役」已經打響,在建設健康中國的道路上,各行各業的人們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裡,鄉村醫生在行動。
  • 築牢基層健康網底 900人參加鄉村醫生和公衛人員培訓
    12月11日,常寧市衛健局舉辦鄉村醫生和公衛人員培訓班,旨在進一步提升鄉村醫生和公衛人員專業技術和服務能力水平,為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好充分準備,更好地為全市居民提供優質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市所有鄉村醫生和公衛人員近900人參加培訓。
  • 關注留守兒童生存困境 鄉村「野草莓」怎樣有春天
    倘若任由留守兒童在鄉村「野蠻生長」,缺少父母關愛、缺乏安全感的他們,可能引爆接踵而至的各種社會問題  「六一」兒童節,孩子們的好日子。可是,在江西宜春塘溪村的王家,有5個孩子再也過不上兒童節了——相約去採摘野草莓的他們,在水塘中溺亡,父母在外地打工,祖父母年邁,這個家的未來驟然崩塌……  據央視報導,農村兒童的群體性溺亡事件時有發生。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村留守兒童遠離父母監護,有如散布原野的「野草莓」。當孩子們接近危險時,無人提示,乏人搭救。
  • 隆德縣留守兒童有了「鄉村媽媽」
    每天下午一放學,王昊就拉著妹妹前往社區黨群活動中心,那裡有位年輕的「鄉村媽媽」在等他們。  出校門走兩三分鐘,不用過馬路就到了「鄉村媽媽」所在的竹林社區「愛心驛站」,兄妹倆按照桌上貼的姓名卡找到座位,坐下就開始寫作業。這裡的40多個孩子和他們兄妹倆一樣都在上小學。
  • 全國人大代表楊林花:讓鄉村醫生力量強起來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太原5月22日電 題:全國人大代表楊林花:讓鄉村醫生力量強起來  作者 範麗芳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因多數醫療機構的不正常運行,民眾看病就醫成了難題,鄉村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凸顯。
  • 鄉村螢火蟲閱讀館 公益服務留守兒童
    放暑假後,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一直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在黃泥鎮大村村,在外地成功人士、愛心志願者共同組建了鄉村螢火蟲閱讀館。免費為貧困留守兒童提供學習閱讀、心理輔導、親情陪伴、安全教育等服務。8月2日,平日寧靜的小山村飄蕩著朗朗書聲,40多名大村村留守兒童在授課老師的領讀下,朗誦著詩詞。雖然天氣有些炎熱,課堂也有些擁擠,但授課老師風趣、幽默的講課方式,讓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學生 曹晶:「我覺得我們老師講的非常有意思,既簡單又生動有趣,讓我們聽故事的時候,就學到了知識,我很喜歡。」
  • 雲霄:鄉村醫生吳香蓮十年如一日守護村民健康
    原標題:鄉村醫生吳香蓮十年如一日守護雲霄村民健康 「阿蓮是一位好醫生,不僅醫術高,心腸也好,身上沒有大城市姑娘的嬌氣,對大家很熱心。」村民們對吳香蓮讚不絕口。   愛上農村「大舞臺」   七月流火。20多平方米的衛生室裡,吳香蓮獨自一人忙著問診、開藥方、抓藥、輸液,她早已汗流浹背。村民們自覺排隊,耐心等待。   10年村醫經歷,吳香蓮已經可以用熟練的本地話詢問村民病情。
  • 留守 來自杭州淳安鄉村小學的溫暖故事
    宋村鄉中心小學全景關注也是一種力量特別是現在的鄉村學校,隨著城鎮化的加快,農村空心化的日益嚴重,「留守」在農村上學的,大多為家庭教育缺失——摘自方星論文《用閱讀去平衡鄉村校園》淳安地處山區庫區,農村面積廣闊,群眾居住分散,小規模學校撐起了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半邊天」。據統計,目前淳安學生數在200以內的小規模學校,佔到了全縣小學總數的近七成,這其中,留守兒童佔到了小規模學校總人數的35.9%。
  • 鄉村醫生楊壽松最牽掛的人
    鄉村醫生楊壽松最牽掛的人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梁軍 郭雨滴 甘甜「小舒,現在體溫正常,平時還要注意點,如果有特殊情況,隨時跟我報告。」2月5日一早,湘陰縣文星街道新農村鄉村醫生楊壽松叮囑在武漢讀研返鄉的大學生陳舒。「正是因為有了楊爹這樣負責的醫生幫我們『把關』,才讓我們更放心。」陳舒十分感動地說。年前回家過寒假的陳舒前段時間多了一個新身份——「湖北」返鄉人員,往常熱情的同鄉親友都不敢來他家。
  • 關愛留守婦女 助力鄉村振興——湟源縣和平鄉舉行「世界因你而美好...
    7月12日,2019年青海省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項目:「世界因你而美好」農村留守婦女精神關愛項目啟動儀式在湟源縣和平鄉舉行,青海三江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縣婦聯、鄉婦聯、村「兩委」相關負責人,留守婦女及群眾共計170餘人齊聚和平鄉白水村村委廣場參加此次活動。
  • 金寨經濟開發區:「E萬行動」關愛農村貧困留守兒童
    金寨經濟開發區:「E萬行動」關愛農村貧困留守兒童 2020-10-26 17:19 來源: 金寨經濟開發區
  • 彭山區婦聯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六一」慰問活動
    彭山區婦聯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六一」慰問活動 2020-06-03 0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城鎮化建設越來越好,為何農村的留守人員越來越少,原因明顯
    農村人很淳樸,每次殺完豬以後得到的豬血都會煮一大鐵鍋,然後左鄰右舍都給一兩碗,那個時候大家都窮,但是都樂於分享。童年最開心的事,應該就是放學回家以後放牛了。十幾個小夥伴牽著這家的黃牛水牛浩蕩的分布在田埂地頭。夕陽映襯,農村充滿生機,田野上到處是忙碌的影子,餘暉照射,這一副美妙的鄉村農忙圖。
  • 中國打通鄉村振興路:路好走了,農村「活」了
    修好農村公路,是近年來中國振興鄉村的關鍵一步。據官方數據,過去五年來,中國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27.5萬公裡,99.24%的鄉鎮和98.34%的建制村通上了瀝青路、水泥路,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率分別達99.1%和96.5%以上,城鄉運輸一體化水平接近80%。路好走了,農村「活」了。一「活」,活在人氣。
  • 鄉村振興,未來農村最需要的幾種人才,看有沒有你?
    三農要發展,國家在重視,未來農村一定要好起來,未來農民一定要富起來!三農問題深受國家重視,也被列為國家八大發展戰略之首,鄉村振興、農村發展一定要注入新鮮的血液,一定要引進人才!可以說,鄉村振興是目前國家發展中比較大的一個課題,也是深受眾人關注的話題!
  • 守護童年守望成長——監利市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主題活動
    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與其他兒童一樣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更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與愛護。為了認真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體系建設」「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系列工作」部署,進一步關愛我市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