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二字就暗含血腥和暴力, 只要有戰爭就會有流血和犧牲, 就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 上個世紀可謂是戰爭不斷, 一戰、二戰都發生在二十世紀前半頁。 尤其是二戰對人類文明的破壞力度空前, 戰爭的發展就會促使武器的發展, 核武器也是在這一期間誕生的。 當時美日兩國戰爭局勢膠著, 登錄日本作戰的話, 美國方面的傷亡不小, 所以美國集中了這一領域的專家, 想要在二戰結束前將原子彈研發出來對付日本。 想要知道原子彈是否研製成功, 就要看試爆的效果, 美國在太平洋群島上開展試爆工作。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 美國對納粹德國宣戰, 此時美國就想在德國之前研發出原子彈, 因此制定了曼哈頓計劃。 1942年12月2日, 在恩利克.費米的指導下, 芝加哥大學建成世界上第一個實驗型原子反應堆, 在45年的原子彈的成品問世, 第一次試爆原子彈成功。 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研發這樣的武器, 所以這款武器的威力、破壞力、輻射情況都還是未知數。 當第一顆原子彈成功在墨西哥的沙漠上試爆成功之後,可能全世界人類的心裡會出現兩種極端的想法,一種是「我要儘快把它搞到手」,一種是「這種東西千萬不要再發展了」!
大家也知道,發射原子彈可不是小朋友過家家,能讓全世界聞之色變的武器副作用當然也不小,發射完原子彈之後,試驗場地肉眼可見地「荒蕪」了,總不能指著一個地方「禍害」,因此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就成為了美軍試爆原子彈的新場所。 自從美國原子彈研究團隊登島之後, 馬紹爾群島上的生活完全改變了, 核彈的爆炸聲在短短12年內響了67聲,也不知道美國哪兒來的毅力,真的就跟核彈死磕到底了。
誰真的願意自己的家園莫名其妙地遭受毀滅性的「蹂躪」呢?但是在強者面前,弱者並沒有說話的資格,在美國的科研人員堂而皇之地到來了之後,島上的居民只能讓路,即使再不情願,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家園在美國科研人員的手上一步步變了樣子,實在是令人於心不忍。
原子彈試爆成功之後, 美國頁沒有打算放過這片島嶼, 緊接著又在馬紹爾群島上進行氫彈的試爆。 氫彈是一種熱核武器, 威力在原子彈之上, 試爆成功之後, 這片島嶼也快成為荒島了。 即使幾十年過去了, 這片島嶼就像是一面破碎的鏡子,你要說挽救吧,也能挽救的回來,但是再也不可能和以前也,一模一樣了,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