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觀展指南|泰特珍藏展進入倒計時,東京紀念藤田嗣治

2020-12-18 澎湃新聞
酷暑炎炎,各地新展覽的啟幕速度略有放緩,卻也是慢慢欣賞高品質展覽的時機。經過幾個月的停留,上海博物館「心靈的風景:泰特不列顛美術館珍藏展」即將於下周日結束;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融合的視界——亞歐經典版畫展」所剩展期也不長了;暑假中的青少年和日漫愛好者本周盼來了日本當代動畫導演新海誠的紀念展;在東京,2018年是藤田嗣治逝世五十周年,東京都美術館及藤田母校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先後開啟展覽,回顧他的藝術人生。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特梳理各地近期值得一看的展覽與講座精選。

上海

心靈的風景:泰特不列顛美術館珍藏展(1700-1980)

展期:2018年4月27日—8月5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

精選泰特不列顛美術館一批極富美學價值和獨創性的英國風景畫館藏作品,從十八世紀偉大的古典畫家和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開始, 歷經拉斐爾前派和印象派畫家,直至二十世紀先鋒現代主義藝術家作品,以期全面追溯英國風景畫跨越300餘年的發展歷程。

世紀典藏:上海博物溯源特展

展期:2018年7月17日—10月21日

地點: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展覽由上海科技館、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聯合舉辦,展出超過100件原亞洲文會上海博物院舊藏的自然史和人類學、考古學、藝術類藏品及相關展品,探尋中國博物館的早期發展,挖掘上海城市的文化底蘊。

新海誠展:從《星之聲》到《你的名字。》

展期:2018年7月27日—10月7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日本當代動畫導演新海誠出道15周年紀念展,通過設計原畫、影像、立體模型、資料等展品形式,回顧他從2002年《星之聲》到2016年《你的名字。》的發展軌跡,呈現新海誠的動畫世界。

少年遊——新生代五人作品展

展期:2018年8月4日 - 8月29日

地點:安簃藝術空間(上海市靜安區銅仁路90弄4號1樓)

楊欣嘉、侯虹旭、黃俊偉、李書天以及宗建成五位「少年畫家」,專業紮實,技術完備,已慢慢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他們各自具備專業的學院背景,今天他們的畫作匯聚一堂,各呈精彩又互為映襯。一個有趣味的觀察是:若以電影眼觀之,他們都有強烈的場景感和代入感。楊欣嘉的水彩作品儼然是種定格鏡頭,間或夾以特寫,侯虹旭的油畫作品則以中景出之,此為講述日常故事之景別,黃俊偉的綜合材料作品恰似要以廣角全景描繪出,以太湖石等傳統元素代入。

基建江山 - 共同體話語的空間根基

展期:2018年6月30日—9月9日

地點:OCAT上海館

展覽以「基建江山」為題,探討基礎設施在整個地景中的種種形式與行為的表達,並展望未來基礎設施在重構大尺度的區域空間與中微尺度的日常空間中的作用與地位,以裝置、圖像、模型與影像等各種形式表現基礎設施融入文化景觀的過程。

指南針/Saudade復星基金會中葡當代藝術大展

展期:2018年7月3日—8月26日

地點:復星藝術中心

展覽匯聚了12位中葡當代藝術家近100件作品,涵蓋繪畫、綜合材料創作、裝置、影像等多種媒介,是國內首次對中葡兩國當代藝術發展的系統比照和學術梳理。

融合的視界——亞歐經典版畫展

展期:2018年6月26日—8月12日

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展出16至21世紀亞歐經典版畫275幅,其中包括中國明清民間木版畫30餘幅,以鳳翔木版年畫和桃花塢木版年畫為主;日本浮世繪140餘幅,包括浮世繪大師們的經典原作;以及歐洲銅版、木版畫70餘幅,遴選了丟勒、倫勃朗、戈雅等諸位藝術大師的版畫臻品。

查理·卓別林:卓眼視界

展期:2018年6月8日—10月7日

地點:餘德耀美術館

展覽探索了促成卓別林成功並為其帶來關鍵性機遇的原因,研究攝影圖像在藝術家走向傳奇的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WAVELENGTH:出廠設置——沉浸式藝術體驗大展

展期:2018年7月8日—10月8日

地點:寶龍美術館

展覽邀請徐震、安塞姆•雷爾等40位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當代藝術家與設計師,呈現百餘件囊括視覺藝術、時裝、裝置、新媒體互動藝術等在內的跨領域藝術作品,展覽以工廠流水線的場景為靈感,展現了一幅都市生活的解構性視野。

2018上海市青少年書法篆刻展

展期:7月22日起

地點:上海市文聯展廳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每年舉辦一屆,對於發現和培養上海青少年優秀書法人才,助推上海書法事業的蓬勃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今年在3000多件來稿中,最終評選出了49件獲獎作品、100件入展和150件入選作品。展覽展現了上海青少年紮實的書法基本功和一定的臨摹創作能力。

念·記|王怡滌攝影個展

展期:2018年7月28日-8月20日

地點:德荷當代藝術中心(上海莫幹山路93號)

王怡滌現居上海 ,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設計專業,曾任職上海電視臺 現職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從事影視劇美術指導、攝影、平面設計。

翰逸神飛:蘇州博物館藏曆代書法展

展期:2018年6月15日—9月2日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出館藏元明清等超過30位書法家的作品,包括錢良右《吳仲仁吳中唱和詩卷》、沈周《行書五律詩軸》、徐渭《草書七絕軸》、鄭簠《隸書軸》、王鐸《枯蘭復花圖卷》等。

俯仰兩無愧:葉聖陶文獻展(第一期)

展期:2018年7月14日—9月16日

地點:蘇州美術館

展出葉聖陶的日記手稿38頁、父子家書4封、老照片150張,以及與冰心、老舍、郭紹虞、朱自清等友人的信札20通,勾勒葉聖陶的人生軌跡。

杭州

越地寶藏:一百件文物講述浙江故事

展期:2018年6月8日—10月8日

地點:浙江西湖美術館

展出39家浙江文博單位鎮館之寶100件/組展品,講述從史前到明清的浙江故事。

雲夢澤:荊州博物館藏楚地文物展

展期:2018年7月17日—9月24日

地點: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

展出荊州博物館收藏的96件/套文物,時間從戰國至兩漢,從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展現荊楚之地的物質文化,以及貴族的生活形態。

烏鎮

古波斯詩抄本

展期:2018年7月28日—11月28日

地點:木心美術館

過去三年,木心美術館先後推出幾位木心所推崇的歐洲思想家文學家手稿。今年,五份配有細密畫的古波斯詩抄本,來到烏鎮。波斯細密畫從未來到中國展示,現在,在木心的故鄉得以一窺古波斯詩抄本與細密畫的珍貴原貌。

北京

清平福來——齊白石藝術特展

展期:2018年7月18日—10月8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

精選200餘件繪畫、篆刻、文獻作品,分為「天道酬勤」、「扶夢還鄉」、「老當益壯」、「白石篆字」四個版塊,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現了「人民藝術家」齊白石勤勉艱辛的探索,心繫故土的鄉愁,老而不頹的豪情,刀鋒印痕的心相。

徐冰:思想與方法

展期:2018年7月21日—10月18日

地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徐冰一直以來致力於在東西方文化之間進行相互轉換,超越文化界線,用視覺語言表達其思想和現實問題。展覽為藝術家近年來在北京地區最全面的個展。

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僧侶與藝術家

展期:2018年7月14日—9月2日

地點:木木美術館

兩個展覽均聚焦於克孜爾而又放眼全球,以互為補充的姿態,呈現人類文明的瑰寶和傳奇——誕生於絲綢之路上的克孜爾石窟藝術的獨特價值與魅力。

胖團の自然秘語

展期:2018年8月11日—10月7日

地點:北京時代美術館

在倫敦大學以人類學碩士畢業的Ton Mak,成為全職藝術家之前,曾在廣告公司工作。由於工作壓力大,Ton時常會畫一些塗鴉以解壓,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創造出了「小胖團」形象,通過這個形象,強調自然界的神奇力量,以及我們應用自然的力量。

西安

偉大草原遺產:珍寶藝術

展期:2018年7月12日—9月12日

地點:陝西歷史博物館

370件展品均來自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為該國伊塞克墓出土文物和複製品,主要是鐵器時代早期至中世紀時期首飾藝術品,展現了亞歐草原遊牧民族特有的文化和工藝藝術傳統。

廣州

五色祥云:自得堂藏宋元明清單色釉瓷器特展

展期:2018年7月28日—8月26日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展出自得堂收藏的單色釉瓷器68件/套,展示宋元明清單色釉瓷器的風採。

風·尚:18至20世紀中國外銷扇

展期:2018年8月15日—11月19日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展出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逾200件中國外銷扇和歐洲製作的中國風扇子,輔以外銷絲繡華服、披肩和首飾,呈現廣受歐洲市場歡迎的中國外銷扇及其東方審美趣味。

時代風華——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名家精品展

展期:2018年7月27日—8月18日

地點:廣東美術館

展覽涵蓋了20世紀中國畫壇京津畫派、海上畫派、長安畫派、新金陵畫派、嶺南畫派,以及新時期以來的幾乎所有重要流派的代表藝術家及作品。這批藝術家將個人視角與生存現實的關係轉化為藝術主題與時代語境的關係,展現了特有的時代敏感度。

臺北

何處是蓬萊:仙山圖特展

展期:2018年7月1日—9月25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

展出院藏仙境題材繪畫30幅,年代橫跨宋元明清,分為仙境飄渺、別有洞天、修行採藥·遇仙升仙三個單元,呈現古人渴望羽化升仙的精神追求。

杏林春暖:養生醫療趣味書畫展

展期:2018年7月1日—9月25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

展覽以健康養生為主題,分為煉丹、醫藥、傳統養生術三部分,展出與養生醫療有關的書畫作品,包括明代仇英風格的《玉洞燒丹圖》、主張以鍊氣養精神的《黃庭經》等。

東京

逝世50年紀念| 藤田嗣治展

展期:2018年7月31日—10月8日

地點:東京都美術館

生於明治時期的日本、在法國度過大半生涯的近代畫家藤田嗣治,引人矚目的藝術成就與充滿爭議的人生軌跡,使他成為日本藝術史上的特殊人物,2018年是其逝世50年,日本舉辦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回顧展,呈現他的藝術全貌。

1940年代的藤田嗣治:致意

展期:2018年7月28日—8月15日

地點: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

與東京都美術館相鄰的東京藝術大學(當時名為東京美術學校),是藤田嗣治的母校。展覽集結了一批對藤田感興趣、抑或當年與藤田有著人際關聯的人們,旨在舉辦一場類似「致意畫冊」的展示,反思1940年代,也就是藤田嗣治最具爭議的創作時期。

京都

回應包浩斯

展期:2018年8月4日—10月8日

地點: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

1919年,包浩斯學校在德國魏瑪成立,是當時最前端的綜合藝術學校。建校100周年的包浩斯,憑其教育理念和創新性的課程設置深刻影響了德國與世界。本展介紹包浩斯的理念在日本如何被引進、被接納並展開,通過約100件相關資料、記錄、學生作品回顧其過程,同時和印度的情況進行比較,是重新思考包浩斯現代意義的跨國項目的一部分。

紐約

館藏素描與版畫展:旅行

展期:2018年7月31日—10月29日

地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展出館藏的文藝復興以來的歐美素描、版畫、水彩畫和圖書插畫等。由於此類藝術品對光敏感,無法長期展出,因此展品每過13周就會更新一次,每年展出4輪。新一輪展覽的主題為旅行,聚焦16-18世紀歐洲人對世界的探索。

克裡姆特、席勒和畢卡索筆下的裸體

展期:2018年7月3日—10月7日

地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展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的約50幅裸體主題畫作,包括西班牙藝術家畢卡索、奧地利藝術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特和埃貢·席勒的作品,以此紀念克林姆特與席勒逝世100周年。

反抗的女性:挑戰維多利亞時代的風尚

展期:2018年7月17日—2019年1月6日

地點:紐約城市博物館

展出紐約城市博物館收藏的攝影作品、服裝、版畫等,講述19世紀紐約女性反抗維多利亞時代風尚的故事,這些獨立女性對20世紀紐約社會、文化和經濟的發展變化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華盛頓

幽默感:諷刺作品展

展期:2018年7月15日—2019年1月6日

地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展出文藝復興時期的諷刺畫、英語諷刺作品以及20世紀諷刺漫畫等,呈現藝術對幽默感的表達。

空間: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館藏展(1966-1976)

展期:2018年8月4日-待定

地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展出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收藏的5件極簡主義與後極簡主義雕塑裝置,均由美國收藏家維吉尼亞·德萬(Virginia Dwan)捐贈,每件展品將在單個展廳內獨立展出。

倫敦

魔幻現實主義:1919-1933年魏瑪共和國的藝術

展期:2018年7月30日—2019年7月14日

地點:泰特現代美術館

展出約70幅作品,呈現1919至1933年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的藝術實踐,嘗試探討在這一特殊歷史背景下德國藝術表現出的焦慮、混亂的魔幻現實主義現象。

肖像作品中的友誼

展期:2018年6月30日—2019年5月13日

地點:英國國家肖像館

展出英國國家肖像館藏中以「友誼」為主題的歷史和當代作品,包括攝影和繪畫,展示肖像作品如何表現朋友之間的歡樂、閒適等情緒。

培根、弗洛伊德與百年繪畫

展期:2018年2月28日—8月27日

地點:泰特不列顛美術館

回顧20世紀中後期活躍於倫敦的一批藝術家,以盧西安·弗洛伊德和弗朗西斯·培根二人為重點。儘管繪畫風格並不相同,但這些藝術家們都專注於呈現最真實的人物和環境,展覽將通過畫作展現他們對繪畫技法的探索與創新。

巴黎

置身社會:羅浮宮館藏十七、十八世紀粉彩畫展

展期:2018年6月7日—9月10日

地點:羅浮宮

羅浮宮館藏粉彩畫展,從館藏珍貴十七、十八世紀粉彩畫中精選約120幅歐洲大師作品展出。

趙無極:無言的空間

展期:2018年6月1日—2019年1月6日

地點: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

展出法籍華裔畫家趙無極的40幅大尺寸油畫和水墨畫,創作時間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初。這是自2003年迄今巴黎首次為他舉辦個展,部分展品是首次公開展出。

柏林

藝術家的肖像照:從畢卡索到安迪·沃霍爾

展期:2018年6月29日—10月7日

地點:柏林國家博物館

展出德國攝影師Angelika Platen收藏的160幅肖像攝影作品,記錄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形象,探索他們的個性、工作與生活。

現代建築師的速寫本

展期:2018年6月30日—10月7日

地點:建築繪圖博物館(Museum für Architekturzeichnung)

展出10位現代建築師的手稿,包括80張素描和140本寫生簿,輔以音頻和視頻訪談、照片、建築模型等資料,通過手工繪圖呈現他們的設計思路與過程。

柏林工藝美術博物館150周年紀念展

展期:2018年5月19日—9月23日

地點:克佩尼克宮(Schloss K?penick)

為紀念柏林工藝美術博物館創建150周年,展覽展出重要藏品、照片和展板,回顧博物館150年的發展歷程,並追溯柏林市在此期間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

講座指南

上海博物館

框架中的景致:從臨摹自然到探索心靈的歷史脈絡

時間:2018年7月29日 周日 09:30-11:30

地點:五裡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三層影劇院(龍華東路600號)

主講人:吳雅鳳

英國風景畫的傳承與創新是泰特美術館創立的宗旨之一,此次展出於上博的畫作,足以呈現出英國風景畫從臨摹自然到心理剖析的歷史大脈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周觀展指南|泰特珍藏展進入倒計時,英國展倫勃朗及其粉絲
    隨著暑假的到來,在上海,上海博物館與中華藝術宮等的經典展覽人氣持續高漲,其中,上博的「心靈的風景」已進入最後一個月的倒計時,而書畫篆刻方面則有江成之篆刻展、古硯展等,外灘美術館與餘德耀美術館也紛紛開啟了各自的當代藝術新展;北京的國家博物館除了「禮出東方: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外,還將迎來「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展;遼博展出了「古埃及文物
  • 雅昌專稿 | 藤田嗣治 :百年前的左岸風流,為何讓我們不斷回望
    2015年日本導演小慄康平指導電影《藤田嗣治》從頭至尾側面摹寫出藤田輾轉一生,翌年蘇富比春拍場上,藤田嗣治《裸女與貓》收穫近4000萬港幣的高價;同年4月到6月從名古屋到兵庫,再到府中的「藤田嗣治回顧展」,以及2017年香港市場的火熱態勢,讓市場明確注意到亞洲現代藝術與西方的交匯之處,除了早期華人大師外,還有位「和洋融合」的藤田嗣治。
  • 《生日饗宴》:藤田嗣治的救贖與重生
    藤田嗣治細膩獨特的藝術風格,充滿東方色彩而靈動的繪畫手法,以及飄零半生,輾轉於戰亂年代的經歷,更為此幅作品增添了傳奇色彩。    1949年3月10日,藤田嗣治站在紐約哈德遜河前,將自己所帶的全部財務扔進了哈德遜河。
  • 是誰殺了藤田嗣治,女人?貓?還是戰爭畫?
    可見浮世繪對藤田嗣治也有一定的影響。1925年藤田嗣治獲得了法國榮譽軍團勳章,可以說是無上的榮耀。貓不離手的藤田嗣治自畫像藤田嗣治畫女人也畫貓,他畫的女人的眼睛都像貓,或者說他畫的貓的姿態像女人,很多畫家畫貓,但藤田嗣治的貓更為傳神,最多的時候他養了十幾隻貓,這些小傢伙也都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俏皮的,嬉戲的,酣睡的,也許藤田嗣治也喜歡歌川國芳的貓,他畫的貓中也藏著一股邪魅之氣。
  • 藝術巨匠藤田嗣治,以他的「藤田白」作品,徵服全世界
    最近亞洲地區掀起了一股藤田嗣治熱,在蘇富比春拍場上,藤田嗣治的作品《裸女與貓》收穫近4000萬港幣的高價!就是這個小平頭,留一小撮八字須,戴著圓框眼鏡,眼鏡後面的眼睛卻炯炯有神,似乎在表達著他對生活的熱愛,藝術的激情!
  • 一周觀展指南|上海看戲畫與翰青雅集,倫敦泰特首展畢卡索
    在海外,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將首次舉辦畢卡索展;瑞士日內瓦美術歷史博物館將以循環方式集中呈現中世紀至20世紀下半葉歐洲藝術大師們留在瑞士法語地區的藝術傑作;荷蘭國立博物館將呈現藝術史上35幅真人大小的大師肖像傑作,其中包括倫勃朗為馬爾丹·蘇勒曼和奧普金·高比所繪的新婚夫婦肖像。
  • 【保利拍賣十五周年】蒙帕納斯的東方大師——藤田嗣治《抱貓女孩》
    藤田嗣治 《抱貓女孩》 1956年作 布面油畫 46 × 38 cm 籤名:Foujita 展覽 1956年 藤田嗣治畫展 保羅·佩特羅畫廊 巴黎 / 法國 說明 該作品編號:D56.127
  • 一周觀展指南|董其昌大展進入下半場,東京維米爾大展將落幕
    農曆新年將近,好展大展不斷:時隔38年,豐子愷作品回到上海,上博的「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也正式進入了下半場,而寶龍美術館的「西方繪畫」也是滬上一大熱點。此外,南京博物院的「琅琊王」、蘇州博物館的「潘氏收藏」、故宮博物院的「紫禁城裡過大年」等展覽也都值得觀看。
  • 藝術大師藤田用他的「藤田白」作品繼承和徵服
    亞洲地區掀起了藤田問題治理的熱潮,在蘇富比春季拍賣中,藤田發行治理作品《裸女與貓》獲得了近4000萬香港元的高價!是這個小平頭,小鬍子,圓眼鏡,眼鏡後面的眼睛卻閃閃發光,似乎在表達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熱愛!
  • 一周觀展指南|顏真卿大展倒計時,維米爾展移至大阪
    己亥春節剛過,各地推出的年度大展仍在進行中,不過,有的已進入倒計時階段。其中,上海博物館的「董其昌大展」、海派藝術館等「豐子愷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上海雙年展等即將進入30天倒計時。新的展覽同時也漸次呈現,其中包括,上海歷史博物館開啟的「鄔達克與近代上海建築」、浦東老宅的「翰青雅集」展等。
  • 一周觀展指南|巴黎美院與蓬皮杜珍藏都來到了上海
    上海博物館即將推出「美術的誕生:從太陽王到拿破崙——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西岸美術館&蓬皮杜中心開幕展覽「時間的形態」等也將與中國觀眾見面;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將展出普利茲克獎得主、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得主讓·努維爾的首次中國大展。在北京,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新推出的「千山共色——絲綢之路文明特展」、北京畫院的「明清寫意人物畫的象與神」均引人矚目。
  • 東京紀念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
    7月23日,東京奧組委在東京舉辦活動,紀念推遲後的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 新華社報導,當日,東京奧組委在日本東京的奧林匹克體育場特別公布視頻短片,同時東京都內多個奧運相關建築物亮起五環顏色燈光,紀念推遲後的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
  • 心靈的風景:泰特美術館珍藏追溯英國風景畫三百年
    展覽海報2018年9月12日,「心靈的風景:泰特不列顛美術館珍藏展(1700-1980)」在中國美術館開幕。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泰特不列顛美術館是英國泰特四座美術館中建館最早的展館,以收藏和展示15世紀以來的英國繪畫和各國現代藝術著稱。作為中國級別最高的美術殿堂和國家對外藝術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國美術館與泰特美術館的友好交流關係由來已久。2009年,「泰特美術館藏透納繪畫珍品展」於中國美術館展出,引起巨大反響,深受中國觀眾喜愛。
  • 一周觀展指南|陳從周百年同濟推大展,紀念鄭振鐸故宮展文物
    經過11月初各地藝術展覽齊開的「旺季」,本周隨著氣溫下降,藝術世界似乎進入短暫「冬藏」,不過一系列紀念文化名人的展覽卻獨具亮點。在上海,除了上海博物館的歷代漆器展,同濟大學紀念園林大家陳從周先生誕辰百年11月25日正式開始,其中包括同濟大學博物館舉辦的陳從周先生百年誕辰展覽與「陳從周《說園》與文人意境——紀念陳從周先生百年畫展」等。在杭州,浙江省博物館則有「佛影靈奇——十六國至五代佛教金銅造像」特展」。
  • 美麗的日本,藤田紀念庭園!
    位於弘前公園西南角的「藤田紀念庭園」驚豔而隱秘的踏春地。 說起來,參觀過的日式庭院也不在少數,古雅之美或有相似,但「藤田紀念庭園」的出現還是讓我耳目一新。「藤田紀念庭園」從選址就贏在了起跑線上。高低落差13米的懸崖兩側,建有高臺部、低地部兩個獨立庭院,設計風格exotic十足,盡顯藤田先生的浪漫品味。 高處庭院採用「借景」的建築技巧——將園外風景融入庭園景觀。高臺部以遠方「巖木山」的為恢弘背景,反襯出更具西洋和風的雅致融合。庭院一角,是「洋館」前文提到的「大正浪漫吃茶室」,落地窗前咖啡飄香,真是一樁春日賞心樂事。一旁「和館」則滿溢著書院氣。
  • 泰迪熊珍藏111周年紀念展在京展出
    泰迪熊珍藏111周年紀念展在京展出 (1/7) "← →"翻頁
  • 一周觀展指南|上海讀江南與庚子藝事,東京展和服與變遷
    一些延期的重要展覽已陸續結束,浙江省博物館的「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和臺北故宮博物院「話畫:說明卡片探索記」也將進入尾聲。隨著全球疫情的緩和,日本與歐洲各國已開始逐步「解封」。在日本,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迎來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品展,而東京國立博物館則將展現和服的歷史;因疫情而中斷的羅馬拉斐爾紀念展與荷蘭梵谷博物館特展也已重新開放。
  • 東京不舉行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紀念活動
    日本媒體5日報導,7月23日是推遲後的奧運會開幕倒計時一周年紀念日,但東京奧組委不會舉行任何的紀念活動。共同社援引內部人士的話說,由於奧運會因為新冠疫情推遲一年,再次慶祝倒計時一周年很「不合適」。東京奧運會本來的開幕時間是今年的7月24日,去年倒計時一周年時,東京組織了大規模的紀念活動,正式推出了奧運會獎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和來自全球的運動員代表參加了紀念活動。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前一天明確表示,明年的奧運會需要精簡。
  • 《第3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金銀珍藏(第一組)》開啟預定
    7月20日起,東京2020年奧運會特許商品東京2020年奧運會倒計時1周年紀念《第3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金銀珍藏(第一組)》將在中國大陸地區奧運授權渠道全面啟動預訂模式,正式接受預訂。   自宣布東京2020年奧運會將推遲1年舉辦之後,東京2020年奧運會即將進入倒計時1周年,正式進入等待奧運的歷史性「第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