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我在極貧鄉鎮「啃硬骨頭」丨冊亨縣雙江鎮央繞村...

2020-12-24 天眼新聞

我叫唐寬,就職於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的冊亨縣雙江鎮政府。2016年8月,我在雙江鎮頂肖村開展駐村工作,2017年10月到深度貧困村央繞村駐村。

央繞村是一個有381戶人口的大村,轄央繞、央結、平華、偉細四個自然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共190戶,當時未脫貧貧困戶159戶,致貧原因主要是因災,其次是缺資金、因學、因病等。

如何讓貧困群眾脫貧、讓脫貧群眾不返貧,是當前工作的主題,讓我倍感壓力。

唐寬(右)在扶貧路上

在央繞村聯繫領導、雙江鎮組織委員羅祥金的帶領下,我們「五人小組」、村組幹部、包保責任人對村裡的情況認真研究。我們一致認為,央繞村想要實現脫貧,除了按部就班解決群眾「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外,重點難點都在偉細組。

偉細共113戶群眾,其中貧困戶就有110戶,有106戶致貧原因為因災,同事們都說偉細是易地扶貧搬遷中的「硬骨頭」。

偉細群眾居住在V形山坡上,中間是溝渠和農田,從平華組橋頭至偉細組有3.8公裡,不管來回都需要經歷一個距離相當陡的上坡和下坡。每當雨天,車輛難行,唯有徒步前行。

早在2015年8月13日,偉細發生強降雨後滑坡現象,當時有66戶房屋不同程度受災,全組全部斷水斷電斷路,造成經濟損失約800萬元,偉細組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據檢測,偉細被列為地質災害隱患點。

偉細已經變成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搬出大山,是偉細群眾唯一的出路。這也是央繞村全體包保責任人及村組幹部奮鬥的方向。

每當強降雨天氣,偉細群眾的安危都牽動著駐村幹部的心,只恨不得能把偉細群眾一個個背走。因此,無論天晴還是下雨,我們都會組織包保責任人或者村組幹部前往偉細宣傳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為群眾分析利弊,動員其搬遷。

偉細組一角

通過各方面努力,有12戶群眾搬遷至縣內亨達市場安置點,剩餘未搬遷的群眾都不願意離開偉細。搬遷工作一度處於膠著狀態。

對此,我們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攻堅戰,為了便於前往偉細動員群眾搬遷,我們把宿舍從央繞組遷到距離偉細較近的央結組,白天入戶開展工作,晚上開會研究解決辦法。一日一調度,一日一研判。

我們先從逐戶分析群眾不願意搬遷的原因,再到逐人分析,爭取有搬遷想法和不抗拒搬遷政策的家庭成員支持,或者從思想比較進步的學生、親朋好友那裡做工作。我們還組織了全村在校大學生入偉細,以拉家常、談心,帶群眾看搬遷房等方式動員搬遷。

什麼辦法都用盡了,我們在精疲力盡的同時,群眾也是遠遠看到我們來了就躲著。儘管困難重重,我們從未想過放棄,也沒有退路可言。

唐寬入戶動員搬遷

2019年,「百日大會戰」易地扶貧搬遷攻堅行動啟動,縣鎮村三級組織全縣各部門100多名幹部,參與到偉細組搬遷的工作中。

我和同志們在偉細山頂搭建臨時帳篷,吃住在山上,日夜走訪宣傳,無論風雨交加,帳篷倒塌,群眾不搬遷,我們不撤退。經過5天4夜的奮戰,6月17日,偉細組村民全部籤字同意搬遷。

黃昏時分,帳篷外的山地上,工作組全體人員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不約而同唱起「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偉細群眾終於搬出大山進了新家。

時至今日,他們終於融入了新環境,在新家安心工作、幸福生活。

【人物小傳】

唐寬,貴州天柱人,2016年8月到冊亨縣雙江鎮人民政府參加工作,根據安排在頂肖村駐村,2017年10月至今在雙江鎮央繞村駐村。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匡奇燃 整理

編輯 胡耀元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從三尺講臺到幫扶幹部丨冊亨縣雙江鎮央繞村幫扶...
    我叫梁忠勝,是冊亨縣雙江鎮民族中心學校的一名教師。根據安排,我從2018年6月開始成為央繞村的一名幫扶幹部。我被安排到央繞村央結二組,包保三戶貧困戶。第一次到農戶家走訪之前,我心裡很忐忑,我以前面對的都是學生,沒有和村民們打交道的經驗,擔心自己做不好這個工作,壓力很大。央繞村距離鎮政府20公裡,距縣城54公裡,是一個交通不便、經濟欠發展的村莊,主要產業是油茶種植、杉木種植,其中我包保的三戶都以外出務工為主要收入來源。
  • 「我的扶貧故事」拄拐丈量扶貧路丨冊亨縣雙江鎮央繞村第一書記陳...
    「書記,冰箱裡有肉,米在放電磁爐下面的柜子裡,我在工地上班招呼不了你了,你自家做飯吃吧!」這句話,冊亨縣雙江鎮央繞村偉細組村民羅元安對我說過很多遍。陳大業淌水入村進行走訪第一次與羅元安接觸,還是在2018年3月。那時我剛到央繞村,他熱情地招待我進屋,我簡單地自我介紹後,便開始了解羅元安的家庭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忠誠扛起使命 用行動詮釋擔當丨冊亨縣委常委...
    2019年4月,組織任命我到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的冊亨縣雙江鎮任黨委書記。  道路基礎差、低收入人口多、骨幹產業少、村莊環境髒亂差,這是雙江給我的第一印象。  我日夜思索著如何帶領幹部群眾共同努力實現脫貧摘帽。想不如幹,扶貧是政治任務,只有老老實實抓,扎紮實實幹,才是唯一的出路。  2019年7月,雙江鎮脫貧攻堅指揮部成立,我擔任執行指揮長。作為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我主動帶頭包保貧困發生率達24.25%的深度貧困村榮丁村。
  • 「我的扶貧故事」「央繞之旅」不留遺憾 不負相遇丨冊亨縣雙江鎮央...
    2019年的盛夏,剛休完產假的我,在組織安排下來到了央繞村下沉幫扶,成為一名幫扶幹部。為了能夠讓我的「親戚」順利脫貧,我把五個多月大的女兒留給我的父母幫忙照看,和其他同事一樣吃住在村。剛進央繞村央繞組時,眼前的路讓我有點意想不到。進村需要過一條河,而河上的橋沒有建好,加上前一天剛好下雨,我只有脫鞋過河才能進村。梁光麗幫助包保戶收拾衣物儘管在央繞村條件非常艱苦,但我還是鬥志昂揚,積極地開展相應的幫扶工作,對接好我的包保戶。
  • 「我的扶貧故事」住進新家 遍地花開丨冊亨縣雙江鎮壩納村駐村幹部...
    我叫劉建,是貴州黔西南冊亨縣雙江鎮壩納村一名駐村幹部。2016年8月,剛到冊亨縣雙江鎮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工作的我,就被組織安排到壩納村駐村,正式加入全國農村基層駐村工作隊。走訪農戶,了解基本情況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自開展易地扶貧搬遷以來,我村共6個村民小組,有3個村民小組都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生活著,生產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所以被列為整組搬遷,整組搬遷是大事,畢竟要搬離很多人一輩子都生活的地方
  • ...脫貧故事」從「懶漢」到「保潔員」丨冊亨縣雙江鎮央繞村村民岑...
    我叫岑建木,是冊亨縣雙江鎮央繞村一組村民,2014年識別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羅委員到岑建木戶了解情況因為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有國家低保救助,以前總覺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自己的田地也不種了,在村裡是出了名的「懶漢」。
  • 「我的扶貧故事」住進新家 遍地花開丨冊亨縣雙江鎮壩納村駐村幹部...
    我叫劉建,是貴州黔西南冊亨縣雙江鎮壩納村一名駐村幹部。2016年8月,剛到冊亨縣雙江鎮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工作的我,就被組織安排到壩納村駐村,正式加入全國農村基層駐村工作隊。走訪農戶,了解基本情況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自開展易地扶貧搬遷以來,我村共6個村民小組,有3個村民小組都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生活著,生產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所以被列為整組搬遷,整組搬遷是大事,畢竟要搬離很多人一輩子都生活的地方
  • 「我的扶貧故事」吃虧我一個,幸福全村人丨冊亨縣雙江鎮榮丁村第一...
    2019年6月,我所在單位需要選派一位具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同志到冊亨縣雙江鎮榮丁村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工作,擔任榮丁村第一書記。當領導找我談話時,我心裡是矛盾的:妻子懷著二胎,不足兩個月就要生產,女兒上小學每天都要接送,年邁的母親身患重病,長時間需要有人照顧……駐村幫扶工作任務艱巨,肯定要長期離家,作為家裡的主心骨,去到村裡,家裡怎麼辦?小家與大家如何選擇?
  • 「我的扶貧故事」吃虧我一個,幸福全村人丨冊亨縣雙江鎮榮丁村第一...
    2019年6月,我所在單位需要選派一位具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同志到冊亨縣雙江鎮榮丁村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工作,擔任榮丁村第一書記。當領導找我談話時,我心裡是矛盾的:妻子懷著二胎,不足兩個月就要生產,女兒上小學每天都要接送,年邁的母親身患重病,長時間需要有人照顧……駐村幫扶工作任務艱巨,肯定要長期離家,作為家裡的主心骨,去到村裡,家裡怎麼辦?小家與大家如何選擇?
  • 「我的扶貧故事」參與脫貧攻堅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財富丨冊亨縣...
    自脫貧攻堅序幕拉開以來,我主動學習脫貧攻堅政策,尤其是惠民惠農及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在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分配中,我服從局黨組安排,認領雙江鎮壩布村壩布組4戶貧困戶為自己的幫扶對象。幫扶過程中,我詳細了解其家庭人口數、就業、入學、水田、耕地、林地、種養殖等基本情況,並熟記於心,隨時做好動態更新。
  • 「我的扶貧故事」在脫貧攻堅中磨練意志丨冊亨縣雙江鎮雙江村脫貧...
    我叫胡成由,2019年7月,根據冊亨縣脫貧攻堅「減貧摘帽」總體部署,組織選派我擔任雙江鎮雙江村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在此之前,我一直都是從事文秘工作。這一任命,起初讓我我心裡有種莫名的危機感,害怕自己不能勝任。
  • 情系扶貧 餘熱生輝—記冊亨縣雙江鎮雙江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森林
    在全省脫貧攻堅戰場上,有這樣一位「黃大髮式」的「年份英雄」,他就是來自貴陽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59歲的駐村幹部——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冊亨縣雙江鎮雙江村第一書記劉森林老師。
  • 「我的扶貧故事」搭上連心橋 結下巧好緣丨冊亨縣雙江鎮丁馬村下沉...
    幫扶巧好期間,作為一名下沉幹部和網格員,我先後包保10戶貧困戶和聯繫10戶非貧困戶,平時因工作和私人交往上的頻繁走動,我與寨上的農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我把他們當兄弟姐妹和叔侄朋友,他們也待我像親人一樣,甚至把我當成他們家人。
  • 「我的扶貧故事」雙肩扛重任 一線篤初心丨雙江鎮黨委副書記、鎮...
    2016年受組織委託,我來到被列為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的雙江鎮擔任鎮長。雙江鎮有貧困人口2236戶9069人,貧困發生率37.17%,「十三五」規劃易地扶貧搬遷2472戶10536人,佔總人口的43.87%,系全省重點搬遷鄉鎮之一。
  • 「我的扶貧故事」將心比心群眾就和你親丨冊亨縣弼佑鎮弼佑村...
    「這裡也是我的家,老實說,讓我搬走不回來我也捨不得,但是搬遷並不是說不準我們回家鄉了,搬到城裡是為了更好的發展,這裡還是我們的家,我們的田地林地也還是我們的……」  自從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實施後,特別是2019年進入脫貧攻堅決勝期,
  • ...兩行清淚暖人心丨冊亨縣雙江鎮壩納村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陳茂兵
    冊亨縣雙江鎮是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要與全國全省一道摘掉貧困「帽子」,時間緊,任務重。我也被安排到壩納村擔任脫貧攻堅村級指揮長,開啟了我的扶貧之旅。走進壩納村,眼前一片混亂。因為多年來少數民族地區生活習俗,農戶都習慣了在房屋邊搭上一個露天夥房。整個村子看上去顯得有些凌亂,而且搖搖欲墜。我開始思量村莊環境整治的問題。
  • ...故事」在脫貧攻堅一線勇擔使命丨冊亨縣雙江鎮打朋村駐村幹部羅勇
    我叫羅勇,就職於貴州省冊亨縣雙江鎮人民政府,2019年12月15日,組織安排我到打朋村駐村。駐村一年多以來,面對脫貧攻堅的新形勢、新要求,我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勇擔使命,加強隊伍建設、發展產業、做好兜底保障、扶貧搬遷、基礎設施建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推動打朋村脫貧攻堅工作向前向好發展。  打朋村距鎮政府駐地34公裡,轄7個村民小組,居住著338戶149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43戶602人。打朋村礎設施條件差、產業結構單一、群眾收入微薄,脫貧攻堅任務重。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梁永東:打造小紅香米品牌 助力村民...
    打造小紅香米品牌助農增收安龍縣龍山鎮丫科村第一書記 梁永東我叫梁永東,是安龍縣農業農村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被選派到龍山鎮丫科村擔任第一書記,開展駐村扶貧工作。為了能快速地適應新工作,我經常到村民家走訪,了解群眾所急,解決群眾所需。在走村入戶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丫科村的經濟僅依靠種植養殖業,群眾增收渠道較窄,村集體經濟發展緩慢。於是,我和村兩委班子多次商議,制定了丫科村脫貧發展計劃,調整村裡的種植產業結構,鼓勵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
  • 「我的扶貧故事」愛啃「硬骨頭」的老鄧丨鳳岡縣花坪鎮石盆社區駐...
    我叫鄧文忠,2017年,受鳳岡縣經開區委派,我到花坪鎮石盆社區當起了駐村幹部,來了才知道,有很多「硬骨頭」等著我去啃!在這個時候,我20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充分發揮了作用。鄧文忠(左)開展扶貧宣傳工作怎麼辦?我接手後,通過白天挨家挨戶地做思想工作,晚上繼續開群眾會,事情終於有了轉機。
  • 「我的扶貧故事」創新思路,啃下攻堅「硬骨頭」|鐘山區南開鄉穿洞...
    我叫康松,是鐘山區南開鄉穿洞村第一書記。因從小於窮鄉僻壤長大,親歷農村各種艱辛,便默默勵志,長大後要為家鄉改新貌出份力。2018年1月,鐘山區委組織部增派幹部到基層擔任第一書記。我通過積極申請,獲得入村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