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閆松)8月22日上午,由廣西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廣西美術出版社有限公司承辦的《日常與遊記:武藝描述的大船和京都》中日同步出版暨新書發布會在第二十六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舉行。《日常與遊記:武藝描述的大船和京都》是由日本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館長、京都大學名譽教授巖城見一著、王雲翻譯,並由廣西美術出版社與日本新華出版社同步出版,在中國和日本兩國同時上市。圖書分為《大船》和《穿行》兩部分,將武藝到訪大船和京都所見之景、所觀察到的一人一物的旅行日記分別整理成書。廣西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何駿、廣西美術出版社社長陳明、日本新華出版社總經理朱明、廣西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楊勇、廣西美術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輯謝冬、廣西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唐勇,以及巽匯藝術策劃、《現象學刊》《山水叢刊》主編寒碧和插圖作者武藝等領導、嘉賓出席本次活動,現場也還吸引了大批讀者參與。
何駿在致辭中對《日常與遊記:武藝描述的大船和京都》的出版情況進行了介紹,並重點闡述了該書出版對促進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具有積極作用和深遠意義。日本新華出版社總經理朱明對《日常與遊記:武藝描述的大船和京都》內容、出版價值等,向現場讀者進行了介紹。
《日常與遊記:武藝描述的大船和京都》是由日本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館長、京都大學名譽教授巖城見一著、王雲翻譯,並由廣西美術出版社與日本新華出版社同步出版,在中國和日本兩國同時上市。圖書分為《大船》和《穿行》兩部分,將武藝到訪大船和京都所見之景、所觀察到的一人一物的旅行日記分別整理成書。
寒碧和武藝就圖書的內容創作進行分享交流。武藝的旅行日記中描繪的都是感興趣的景與物,但對象(題材)、表現方法(手法)、繪畫材料卻大為不同。《大船》主要是文字記錄(「日記」),並輔以各種場景的速寫。《穿行》則不同,不是文字記錄,更像一部作品集。《大船》與《穿行》,畫家關注的對象(題材)也迥然不同。在《大船》中,畫家將目光投向了市井人物的日常生活、服裝和所作所為。在《穿行》中,畫家關注的是京都式的風物以及從中發現的日本式的傳統。基於上述的不同,作者對武藝的作品進行了梳理,以武藝所見所聞和表現方式來探討他的藝術創作探索與思考。讀者還可從武藝對日本的風土人情的描繪中了解到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現場讀者還進行了提問,現場氣氛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