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美國經濟憑藉美元優勢,在全球市場非常輕鬆地獲得大量物質財富,同時,還通過對SWIFT支付體系的呼風喚雨,而不斷對一些並不太順從美元的市場或企業加以制裁。這兩個現象,對全球任何一個市場都是不公平的貨幣綁架。於是今天,我們看到,全球去美元化的聲音正此起彼伏。無獨有偶,事情又有新進展。
以日本為例,隨著日本加入RCEP這一全球最大的自貿區這一事情的最新進展,分析認為,日本經濟或將開啟更多去美元化進程。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經濟已為此進行了提前布局,並且出乎美聯儲的意料。
比如,路透社去年就報導, 一位知情消息人士稱,日本當時正在全球主導建立一個用於加密貨幣支付的國際網絡,類似於銀行使用的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系統。消息人士稱,FATF(政府間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已經批准建立這個新網絡的計劃,而計劃是由日本財務省和金融廳發起提出。
分析認為,一旦日本發起的新支付系統得以建立,則意味著,美元主導的SWIFT支付體系面臨挑戰。而到2020年,截至目前,事情又有了多個進展。
首先是早在今年年初時,日本央行就與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加拿大央行等多個發達經濟體的央行共同組建了一個研發加密貨幣的小組。而就在兩周前,日本讀賣新聞兩周前援引知情人士的分析稱,日本的幾家銀行巨頭也擬將成立一個數字貨幣委員會,用於加密貨幣支付的國際網絡,並可與包括伊朗在內的多國在石油等領域實現去美元中心化。
也就是說,日本經濟從2019年開始,在開啟加密貨幣進程,而去美元化之路上已經取得了多個進展。同時,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等美國經濟的多個傳統盟友國家也都與日本共同開啟了用加密貨幣的方式,而去美元化的進程。
這就意味著,全球用主權加密貨幣的方式而去美元化,已經從伊朗、委內瑞拉等石油國擴散到了日本等發達市場。要知道,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等國相關部門正在試驗支持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的技術,他們將區塊鏈技術作為優先繞開美國金融力量的關鍵組成部分,並在包括石油在內的國際商品交易和金融結算領域開發替代SWIFT支付系統。與此同時,伊朗央行已經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並把人民幣列為伊朗的三大主要外匯貨幣之一。
不僅於此,日本,以及德法等多個發達市場還在不斷採取增加人民幣使用的方式來減少美元使用。例如,日本央行與中國央行兩年前就籤署了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的本幣互換協議。數周前,野村資產管理固定收益部門首席投資長Masahiro Kawagishi更是直言不諱稱,美國經濟無疑引發這樣一種擔憂,即美元可能不再是以前那樣的主要貨幣了。
而德國、法國、義大利的央行以及歐洲央行也都相繼正式宣布將人民幣列為主要外匯貨幣,按德國央行一位負責人表示,這是由世界經濟的客觀情況決定的。此外,德法兩國早年兩年前就呼籲建立獨立於美元的全球支付體系,而法國高級官員數周前表示,法國、德國和英國為伊朗制定的阻止美元限制的「Instex」系統機制正在取得積極進展。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數字貨幣,俄羅斯衛生通訊社稍早前分析報導稱,中國在數字貨幣領域一騎絕塵。而新的進展是,據媒體稍早前報導,深圳市聯合人民銀行開展了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據悉,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進行試點。
事情還遠不止這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稍早前暗示該組織擬根據特別提款權機制推出一個類似比特幣的全球數字貨幣IMF Coin,旨在取代現有世界儲備貨幣美元。
分析認為,當有多國主權背書的加密貨幣和新支付系統方興未艾時,意味著,美元和其主導的SWIFT支付系統面臨著失去地位的巨大壓力。特別是在美國經濟不斷出現「分裂」現象,導致美元信用減弱的背景下,多國用主權加密貨幣的方式,來替代美元的某些地位和功能,或水到渠成。儘管美聯儲並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但上述多個進展表明,這件事的確正在發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