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維文旅:臨夏八坊十三巷歷史街區保護與旅遊開發

2020-12-17 湘湘愛旅行

一、項目背景

臨夏八坊十三巷是典型的回族聚居區和老城保護區,規劃範圍內有八座清真寺,依託八座清真寺形成大寺坊、祁寺坊、西寺坊、北寺坊、鐵家寺坊、前河沿寺坊、老王寺坊、新王寺坊八坊空間結構,以及大旮巷、小南巷、壩口巷、北巷、沙尕楞巷等十三條街巷。區域內共有住戶 4000 戶,居民人數超過 1 萬人, 47% 屬於低保戶,規劃條件較為複雜。

臨夏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於 2012 年委託綠維文旅承擔了《甘肅臨夏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文化專項策劃及修建性詳細規劃》。在規划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八坊十三巷民居保護和綜合開發的關係,如何打造臨夏城市文化名片和城市形象品牌,如何打造國家級「兩個共同」示範樣板工程,如何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是項目需要關注的焦點問題。

二、針對性研究

基於八坊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深厚文化底蘊,綠維文旅為做好本項目,前期做了兩項紮實的基礎工作:八坊文化研究與居民意願調研。

(一)居民意願調研

臨夏八坊十三巷是一片密集的居住區,人口密度高,充分考慮區域內居民對項目開發的態度和意願,才能對本項目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由此,項目組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八坊街道辦事處區域內 4 個社區發放問卷 1020 份,對當地居民進行了實地調研。問卷調查了居民對八坊的歷史、伊斯蘭文化、穆斯林生活、八坊民居、穆斯林飲食等方面的了解程度,詢問了八坊民居對項目地開發的真實意願,調查了他們期望的八坊歷史價值展示範式,以及是否願意為八坊發展和改善做出貢獻,開發後是否意願參與旅遊經營等。一系列的調查研究為後期的旅遊開發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二)文化梳理與研究

八坊作為臨夏回族世代生活的區域,周邊有眾多回族文化遺蹟,總體上形成了以臨夏八坊為核心,向周邊輻射的伊斯蘭文化聚集格局,文化底蘊極為深厚。

項目組以時間為軸線,橫向梳理了八坊的歷史文化演變,以曾經的八坊與現在的八坊形成對比,尋找八坊在全國穆斯林聚集區的獨特性。以旅遊要素為指標,縱向梳理了八坊的旅遊資源開發價值,形成建築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十條文化脈絡,這些文化脈絡的存在有效支撐了八坊作為穆斯林生活聚落和「中國小麥加」獨特的文化地位。

三、尋找突破,探索路徑

(一)尋找突破口——項目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通過深入調查,項目組認為在規劃中有以下幾個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一是清真寺如何利用,在開發中扮演什麼角色;二是布局哪些商業街區;三是如何展示伊斯蘭文化;四是如何讓伊斯蘭文化在旅遊中傳承;五是除了清真寺外,項目地還應該設置哪些觀光節點;六是項目啟動區應該劃分在什麼位置。

(二)先期啟動,尋找路徑

項目規劃範圍較廣,資源較分散,如四面開花同時打造,將不利於資金和精力的集中。因此,項目組建議近期以一到兩個分區為先期啟動區,提出先期啟動發展思路。一是梳理王寺街—壩口巷—小南巷—大旮巷—專員巷—王寺街的體驗環線,形成觀光主體區域。

二是預留七大公共空間,即入口美食文化廣場、王寺古柳廣場、北寺龍壁廣場、磚雕藝術廣場、七十二磨盤廣場、八坊文化廣場、仁義廣場。

三是設置系列觀光節點,包括現有重要街區如王寺街、壩口巷等區域,未來打造的幾條特色街區, 10 戶近期啟動保護民居處等。

四是構建豐富業態,按照主題街區方式意向打造,形成不同的業態街區,並完善居民就業安置,形成宗教祈福街、美食街、商業街、民居觀光街、文化休閒街等特色街區。

四、項目小結和現狀

綠維文旅在項目製作中,通過對文化的專項研究與居民意願的調研,尋找項目突破口,探索發展路徑,明確了項目首要解決的問題和先期啟動區,提出了「民族歷史街區保護與旅遊開發規劃」五大發展思路和架構體系。該套分析模式和方法,經過實踐檢驗,能夠很好地指導古城改造和歷史文化街區開發項目。

本項目於 2013 年 2 月順利通過評審,並收到評審專家委員會的一致好評,隨後,臨夏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又委託綠維文旅承擔了《臨夏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保護與改造一期市政工程設計》,對街巷的重要節點和重點民居進行景觀建築設計。

【來源:綠維文旅】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甘肅臨夏八坊十三巷從「城中村」躍升「打卡地」
    這裡是甘肅省文旅廳發布的「網紅打卡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八坊十三巷,位於臨夏回族自治州首府臨夏市。5年前,這裡還是典型的「城中村」「貧困區」——在0.41平方公裡的範圍內,居住著近2000戶、近萬名各族群眾,其中47%是城市低保戶。
  • 臨夏八坊十三巷,走進西北民族建築藝術大觀園【組圖】
    在中國東南福建省,坐落著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堪稱「最完美的明清建築博物館」。  而在中國西北甘肅省,同樣坐落著一處建築藝術大觀園。藏身於臨夏市的「八坊十三巷」,是古河州民族風情的古街區,國家AAAA級景區。
  • 花兒臨夏 | 臨夏文旅新地標,八坊十三巷的日日夜夜
    作為甘肅文旅新地標八坊十三巷是一處極具河州民族風情的古街區民族建築藝術「大觀園」今天就跟著A萌君一起來看看臨夏八坊十三巷那些好吃的、好玩的數不勝數的美食八坊十三巷,巷巷不一樣。夜景迷人夜晚,走在臨夏八坊十三巷中,感受古典和現代的交融。
  • 探尋百年古河州的城市記憶,臨夏八坊十三巷,讓人流連忘返
    一到臨夏,就有朋友介紹這個地方-八坊十三巷一定要去!當我完成工作之後,找了一天傍晚匆匆忙忙趕往八坊十三巷去看一看,當地朋友介紹說:源自唐朝的八坊十三巷歷經歲月的洗禮,依舊保留了原始的風貌,尤其是始於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完整留存了八坊民間的自然風貌和生活習俗。
  • 甘肅臨夏八坊十三巷:消失的棚戶區與興起的商圈
    圖為八坊十三巷夜景圖。(資料圖)臨夏市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蘭州5月8日電 (艾慶龍 馬琳 李彬)在甘肅臨夏州臨夏市的八坊十三巷內,13條街巷將昔日棚戶區劃分成大小不一的塊狀區域,各類商鋪有序排列。年過七旬馬胡飛耶側臥在床上,看著電視,見證著街巷變化;34歲的蘭州市民馬洪波走在青石板路上,踏進開張已有1個月的工筆畫畫坊,尋覓著商業機遇。近日,記者跟隨採訪團來到八坊十三巷,探訪昔日棚戶區是如何變成城中商圈。從唐朝開始,回族商販便聚集在八坊十三巷區域內,並先後建起8座寺院,人們圍寺而居。
  • 發現臨夏•2020「道合杯」八坊十三巷城市定向賽啟動
    本報訊 (記者 閆改琴)9月10日,由臨夏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主辦,臨夏市八坊十三巷景區服務中心協辦,臨夏道合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獨家冠名,南京揚奧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的發現臨夏•2020「道合杯」八坊十三巷城市定向賽啟動儀式在臨夏市八坊小劇院舉行。
  • 美麗的和政松鳴巖,臨夏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八坊十三巷也是國家4A級景區,位於臨夏市,臨夏市是回族自治州,臨夏古稱河州,知道河州的人也知道臨夏市內的回民又稱「八坊人」,這樣就不難理解,八坊十三巷便是河州民族風情的古街區。從唐朝至今,圍繞著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個教坊,十三條街巷,故稱「八坊十三巷。」
  • 八坊十三巷是典型的回族聚居區
    臨夏回族自治州——八坊十三巷離開了臨洮縣上了前往夏河的高速,草叢讓大家看看有沒有可看的景點,在高速的宣傳牌上看到臨夏的八坊十三巷,忽然想到了成都的寬窄巷子,大家就動手搜索此景點,八坊十三巷,位於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首府臨夏市
  • 發現臨夏·2020「道合杯」八坊十三巷城市定向賽激情開賽
    9月26日,由臨夏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主辦,臨夏市八坊十三巷景區服務中心、甘肅省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企業協辦,臨夏道合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獨家冠名,南京揚奧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的「發現臨夏·2020『道合杯』城市定向賽」在國家AAAA級景區臨夏
  • 八坊十三巷:「美食留人」
    當下正是旅遊的黃金季節,絡繹不絕的遊客給八坊十三巷增添了無限活力。
  • 八坊十三巷的茶緣
    八坊十三巷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1],位於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首府臨夏市。臨夏古稱河州,知道河州的人,還會知道臨夏市內的回民又稱「八坊人」。「八坊」和「河州」同時成為了臨夏的別稱,而八坊十三巷便是河州民族風情的古街區。從唐朝至今,圍繞著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個教坊、十三條街巷,故稱為「八坊十三巷」。
  • 甘肅臨夏八坊十三巷,形成於唐朝,再現千年前阿拉伯民族風情
    ,朋友介紹一定要到具有一千年阿拉伯民族風情街-八坊十三巷走一走。這裡保存著從唐朝就形成的城市布局,圍繞著八座清真寺形成的八個教坊和十三條街巷,稱為「八坊十三巷」。臨夏古代叫河州,因此臨夏市的回民也稱八坊人,八坊和河州也是臨夏的別稱,八坊十三巷就是臨夏最具民族風情的古街區。
  • 如畫四季,如花臨夏!來八坊十三巷,體驗四季的韻味
    八坊十三巷,臨夏獨具地方特色的旅遊文化新名片。八坊十三巷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快來一睹八坊十三巷的如畫四季吧司春之神總是欣然駕臨蜂蝶成群翩舞,百鳥結隊歡歌百花紛然披陳於樹梢上春天裡的八坊十三巷這時已裝載不下旺盛的蓬勃生機
  • 五一遊甘肅丨八坊十三巷:城市的迷宮,天上的街市
    華燈初上的八坊十三巷。記者 田蹊 攝  如何玩轉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由大寺坊、祁寺坊、西寺坊、北寺坊、鐵家寺坊、前河沿寺坊、老王寺坊、新王寺坊等八坊,大旮巷、小南巷、壩口巷、北巷、沙尕楞巷、專員巷、大南巷、仁義巷、細巷、擁政路、鐵家寺巷、王寺街等十三巷組成,其獨特的歷史形成與民族風情,使其成為臨夏新的人文標識和旅遊熱點,現已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到臨夏市,必訪八坊十三巷。
  • 百年歷史的八坊十三巷,因為那溫暖的夜景而留住了我的心
    來到臨夏回族自治州當然不能錯過這裡的八坊十三巷,這裡是最能代表當地特色的地方。因為這裡的特色美食,民族工藝品及深厚的文化背景,其實很早之前沒有來過臨夏的時候就對於這裡有所耳聞。臨夏又被稱為河州,而八坊十三巷就是河州最具有特色的民族風情街,從古至今,這裡保留下來了八個教坊,十三條街巷,所以被稱之為八坊十三巷。這裡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走在每一條街道都能感受到濃厚的氣息。
  • 快圍觀~八坊十三巷又添新景!
    青磚黛瓦,這裡是八坊十三巷作為來臨夏必打卡的景區之一最近,八坊十三巷又添新景整個八坊博物館八坊十三巷從歷史文化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獨特的八坊十三巷式的旅遊文化
  • 這處街區街巷眾多,擁有百年歷史,如今是臨夏的地標性景點
    臨夏也稱作河州,在歷史上古絲綢之路的重鎮之一,素有茶馬互市跟西部旱碼頭的稱號。臨夏的歷史,從戰國時代到如今,歷經了兩千餘年。在臨夏,有一片擁有百年歷史的老街區。這片街區,承載了臨夏眾多的文化記憶。它,就是八坊十三巷,一個自元朝至元十年開始發展,直到清初出現了雛形的一座回民的聚居區。
  •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八坊十三巷裡的「新風景」
    近日,記者走訪了我州4A級景點八坊十三巷,發現一到周末晚上很多遊客便聚集在該景區小劇院門前,等待文藝演出。在劇院中一直忙碌指導演員就位的八坊十三巷景區服務中心副主任唐曉桐告訴記者:「景區響應發展文化旅遊的號召,為了更好地服務廣大遊客
  • 中旅風景(北京)旅遊管理有限公司、臨夏楓臨文化旅遊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運營臨夏市八坊十三巷景區籤約儀式在臨夏市舉行
    1月27日上午,中旅風景(北京)旅遊管理有限公司、臨夏楓臨文化旅遊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運營臨夏市八坊十三巷景區籤約儀式舉行
  • 八坊十三巷究竟有什麼好逛的?
    就像寬窄巷子是成都往昔的縮影,八坊十三巷也是臨夏一個記憶深處的符號。二者雖有相似之處,但不同於寬窄巷子的名聲在外和人聲鼎沸;八坊十三巷氣質低調,閒適悠然,還多了濃厚的民族特色。臨夏,古稱河州。歷史上,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在這裡交錯伸展,構成發達的交通商貿網絡。而如今的臨夏,居住著回、漢、東鄉等多個民族,各種民族風情和民俗文化在這裡相互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