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成立 13家科技館共建共享

2020-12-15 騰訊大粵網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正式成立

9月14日,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大會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廣東科學中心、香港科學館、澳門科學館、廣東科學館等13家科技館成為聯盟會員,實現共建共享。

會上,廣東科學中心向大會匯報了籌備工作報告,討論並表決通過《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章程》。廣東科學中心主任盧金貴當選首任理事長,香港科學館總館長陳淑文、澳門科學館館長邵漢彬當選聯盟副理事長。

粵港澳大灣區13家科技館成為聯盟會員

該聯盟由廣東省科技廳指導,廣東科學中心、香港科學館和澳門科學館牽頭組織,廣東科學館等單位發起成立,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個城市致力於科學傳播的科技館組成,是科技館間自願結合的公益性科普合作組織,旨在通過對灣區內科技館資源的有效整合與應用,以及合作與交流平臺的搭建,實現共享共建、互惠互利、共創共贏,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學傳播活動的開展、交流和建設,創造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的社會環境,切實提高粵港澳地區公眾的科學素養,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聯盟成立後,將進一步整合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各類科普資源,一方面通過臨時展覽交換、教育課程、工作坊、科學表演秀、專項教育活動等資源共建與研發、人員交流等,搭建平臺,實現聯盟內的科普資源有效聯動,廣泛開展各類具有教育性、娛樂性、互動性的科普活動,以青少年研學活動、科普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等活動形式,切實服務灣區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另一方面,積極開展科普理論學術研討,為成員單位提供交流學習和培訓服務。並圍繞廣東 「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和「兩個重要窗口」的重要定位、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澳門建設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臺等重要契機,以科技成果的展示交流為渠道,向公眾宣講粵港澳大灣區最新的科技成果。

盧金貴理事長發表講話

盧金貴理事長在會上發表講話。他指出,新世紀以來,廣東大力實施科教興粵、人才強省戰略,走出一條廣東科技創新發展路子。香港和澳門擁有國際化程度高、具有較強實力的科技館品牌。三地科技館交流合作的體制機制逐步建立、空間和領域逐漸拓展、層次和水平不斷提升。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三地科技館交流合作的思想觀念和方式方法亟需突破和創新,協同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和共建共享平臺亟需建立和健全,廣度深度和層次水平亟需拓展和提升,支撐灣區建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亟需強化和提高,必須在政府支持和指導下,加強研究,集中智慧,凝聚力量,形成合力。

盧金貴理事長透露,本屆理事會將重點開展理論研究、資源共建共享和科普能力建設。一是通過提升理論研究水平促進行業發展,將有計劃地組織各類學術會議、開展課題研究等。二是大力開展科普展教資源的共建共享,將分步驟地合作開發各類科普教育活動,聯合打造國際品牌科普活動,研發和開展國際性的科普巡展等。三是大力加強科普能力建設,尤其是人才隊伍的培養,通過組織培訓、館際交流等多種形式拓展視野,提高素質。

廣東省科技廳政策法規處副調研員夏興林出席了大會並作總結講話。廣東科學中心黨委副書記朱才毅主持了此次會議。聯盟單位各領導和嘉賓作了發言。

相關焦點

  •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 「灣區研修行」 活動走進寶安
    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梁婷婷 實習記者 陳美瑩)12月9日上午,由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組織發起的「灣區研修行」活動在寶安科技館舉行,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的科技場館代表在此參觀交流,聚焦科技場館開放服務與發展,深化科技場館交流合作。
  • 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英語教學教研聯盟成立大會在橫琴順利召開
    為了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各地市之間中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教研的交流,為中小學英語教師提供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活動平臺,實現粵港澳大灣區英語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2020年12月27日,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英語教學教研聯盟成立大會於珠海市橫琴召開。
  • 「粵港澳大灣區現代產業學院職教聯盟成立大會」在廣州科技貿易...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精神,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的要求,優化資源配置和共建共享,深化人才培養改革,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牽頭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現代產業學院職教聯盟」。
  • 兆易集成電路科技館正式加入長三角科普場館聯盟
    經安徽省科學技術館推薦,兆易集成電路科技館於2019年6月26日加入長三角科普場館聯盟,成為其中正式的一員。作為國內首家由企業投資建造的集成電路專題科技館,我們有著獨特的資源優勢,也有著強烈的資源共享、項目合作意向。
  • 中國科技館網絡科普部主任任賀春:我對河南省科技館十分期待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曉波 尹江勇  12月16日,2020年中國數字科技館共建共享會議在鄭州開幕。會議由中國科技館主辦、鄭州市科技館承辦,來自全國47家各主要科普場館及相關單位的共的110餘人參加了會議。中國科協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錢巖、河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王繼芬、鄭州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崔光偉出席開幕式。
  • 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加強在線開放課程聯盟建設
    中新社廣州12月19日電 (記者 郭軍)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年會19日在暨南大學召開。記者解到,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建設與合作進一步加強,聯盟會員高校增至82所,其中包括7所港澳高校。
  • 加強三地工商界深度交流,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成立
    12月18日,來自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200多位工商界代表,共同在前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副主任、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新華集團董事局主席蔡冠深擔任主席,並獲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授牌。
  • 科技館館長共話新形勢下科學中心的服務與發展 - 要聞 - 中國高新...
    12月7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科普發展中心、北京科學教育館協會、北京國際城市科學節聯盟承辦,京津冀科學教育館聯盟、長三角科普場館聯盟、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協辦的2020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新形勢下科學中心的服務與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 「科普+遊戲」科技館越來越好玩
    日前,上海科技館與上海科學院籤署科普遊戲平臺建設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推動科普遊戲研發技術進步及成果的應用轉化和推廣,建設上海科普遊戲資料庫、素材庫、資源庫,共同打造「科普+遊戲」的開放、共享合作平臺。未來,當你踏進科技館的那一刻,或許已經置身於一個大型科普遊戲場之中,探索科學的博物館旅程有可能是一場穿梭時空的互動遊戲之旅。
  • 深圳科技館(新館)落戶光明科學城
    原標題:深圳科技館(新館)落戶光明科學城   作為深圳「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深圳科技館(新館)將落戶光明科學城。記者昨日從市建築工務署獲悉,該項目計劃今年內開建,力爭2023年底建成。
  • 安徽省科技館協會2020年工作會議召開
    12月7日,安徽省科技館協會2020年工作會議在肥召開,會議由省科技館協會理事長王海彥主持,省科技館協會會員單位負責人及理事會代表近6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現場王海彥詳細介紹了協會2021年度重點活動——第一屆全省「看科技館去,做科學小達人」兒童科普競賽活動。
  • 中國國旅粵港澳大灣區運營總部正式成立
    ,形成一個高度集中的區域採購及營銷系統,旨在基於區位特點及現有優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中國國旅粵港澳大灣區運營總部正式成立&nbsp&nbsp&
  • 港澳臺簡訊:粵港澳大灣區西岸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合作聯盟在澳門成立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港澳臺簡訊(小標題)粵港澳大灣區西岸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合作聯盟在澳門成立粵港澳大灣區西岸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合作聯盟日前在澳門舉行成立儀式,70多名來自大灣區西岸的高校及政府代表出席
  • 政策解讀|《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正心·致雅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共建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規劃》包含哪些內容?明確了哪些目標?一起去看看吧!
  • 廈門同安區科技館等7家科技館對公眾免費開放
    東南網7月2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楊文)廈門市同安區科技館等7家科技館列入全國免費開放試點,讓青少年感受科技帶來的無限魅力。導報記者昨日從省財政廳獲悉,我省財政現已下達2017年科技館免費開放專項資金1696萬元,統籌用於科技館門票減收補助、運行保障增量補助及展品更新補助等方面,並要求做到專款專用,不得以任何形式擠佔或挪用。2015年5月,我省7家科技館列入全國免費開放試點單位名單,並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
  • 上海科技館:建好合作「朋友圈」,未來科技館可能是大型「遊戲場」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為了與社會各界共建「大科普」格局,上海科技館選擇在今天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科學院三家單位分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建好合作「朋友圈」。今後上海科技館還將大力投入科普遊戲製作,寓教於樂,讓青少年享受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
  • 新疆5家科技館試行免費開放 今年新增3家科技館
    6月1日,記者從新疆科協了解到,包括新疆科技館在內,目前新疆共有5家科技館免費向公眾開放。  這些科技館今年均被納入全國92家科技館免費開放試點名單。
  • 廣東科學中心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最大的科技館」
    中新社廣州11月7日電 (沈釗)廣東科學中心7日通過金氏世界紀錄認證,被授予「最大的科技館/科學中心」稱號,這是中國科技館首次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11月7日,廣東科學中心通過金氏世界紀錄認證,被授予「最大的科技館/科學中心」稱號,這是中國科技館首次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中新社發 廣東科學中心供圖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侯穎在當天授牌儀式上表示,參與該項稱號評選的科學館必須有超過50%的面積用於科學展覽,館內必須涵蓋三個以上科學領域的展覽,科學館還需要向金氏世界紀錄的考察隊伍提供展館平面圖、館內活動等相關信息。
  • 大鵬國家海洋公園、海上科技館……深圳將建多個海洋地標
    原標題:深圳將建多個海洋地標包括規劃大鵬國家海洋公園、海上科技館、海洋博物館、濱海歌劇院等深圳新聞網訊 9月10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委主任王幼鵬做客民心橋,以「向海發展,共建宜居海濱城市」為主題,就深圳市海岸帶規劃和海洋環保規劃內容進行了解讀。
  • 上海科技館開館19周年 成立「天文研究中心」
    天文研究中心成立。上海科技館 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18日電(鄭瑩瑩)上海科技館開館19周年之際,正式宣布成立天文研究中心,將依託館藏開展特色科研。 該中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擔任特聘顧問,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天文系等單位專家組成高層次專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