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市,山西省地級市,因「鹽運之城」而得名,它是中國唯一一座因鹽而建立起來的城市,史稱「鹽運專城」。運城全市面積13968平方千米,下轄鹽湖區、永濟市、河津市、臨猗縣、芮城縣、萬榮縣、稷山縣、新絳縣、聞喜縣、夏縣、絳縣、平陸縣、垣曲縣。截止2019年,全市戶籍人口為537.26萬人,是山西人口最多的市。2019年GDP為1562.9億元。車牌代碼為晉M。
運城市位於山西省南端,與陝西渭南、河南三門峽,洛陽、濟源隔黃河而相望,北與臨汾市毗連,東與晉城接壤。同鄰省的渭南市和三門峽市一起構成黃河中遊「金三角」。
從地形上看,運城三面環山、三面環水,相對高差明顯,最高點為垣曲境內的舜王坪,海拔2321.8米。黃河在這裡拐彎向東一路入海,畫下「幾」字的最後一筆。汾河發源自晉北,南流縱貫山西,在運城萬榮匯入黃河,是為黃河第二大支流。運城以北是呂梁山,中條山自東北向西南貫穿運城市,直抵黃河岸邊。境內還有山西最大淡水湖——伍姓湖。
運城獨特的地形,還帶來了獨特的風。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寫道:「解州鹽澤之南,秋夏間多大風,謂之鹽南風」。這也是運城鹽業發達另一個條件。自古當地人就傳說中條山中有「風洞」,每年都要使勁刮上一陣。《河東鹽法備覽》稱鹽南風的存在令「鹽花得此,一夕成鹽」,曬鹽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擁有鹽這種最重要的物資之一,也是運城歷來地位突出的重要因素。
運城市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最早發祥地之一。舜、禹、女媧、婐祖等等上古人物都與運城有著種種聯繫。
俗話說「地上文物看山西」,而山西最多就是運城,運城文物旅遊景點160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7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最多的地級市。運城的「國保」數量多到什麼程度呢?富可敵省,可以在全國32個省級行政單位裡排第21名。運城擁有中國四大文化名樓之一「鸛雀樓」、 中國現存最大武廟「解州關帝廟」 、中國現存最大的道教宮觀芮城縣「永樂宮」、 中國現存最早的道廟建築芮城縣「廣仁王廟」、 中國現存最高回音塔普救寺「鶯鶯塔」等等。
運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公路有有有運三,運風,大運,侯禹,聞垣等高速;鐵路也很方便,運城北站通往各大城市;還有張孝機場,已開通30條航線。
如今的運城在山西屬於上遊,山西的大部分城市經濟都是靠資源,然而運城並沒有。運城大的企業不多,農業基本上就是水果。旅遊資源豐富,適合旅遊。希望運城發展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