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搬出大觀園後,王夫人和賈寶玉的反應,繡春囊有主了?
《紅樓夢》裡,隨著時間的推移,賈寶玉的老婆人選已經越來越浮出水面了,大家看好的也就兩個人:林黛玉和薛寶釵。這兩人自身的條件各有勝場、難分軒輊。身後的支持者也是各有千秋。
林黛玉的靠山,自然是賈母這個泰山石敢當,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薛寶釵最大的助力,來自於自己的姨媽王夫人。作為賈寶玉的親娘,榮國府的實際內當家,說話的分量,連賈母也不會輕易捋其鋒芒。但明面上,老太太和王夫人婆媳之間還是要過日子的,顯然一時間不會因為這個問題而撕破臉面,於是,便都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因為一個「繡春囊」,惹出賈府百年來最大的一場風波——抄檢大觀園。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探春大怒,硬是給始作俑者王善保家的兩個耳光、林黛玉顧全大局給了王熙鳳極大的面子、薛寶釵搬出了大觀園。本來人才濟濟的園子,一下子就清淨了許多。
時至今日,大家對「繡春囊」的主人是誰,依然還如霧裡看花。有的說那不就是司棋的麼?當然,明面上,似乎是司棋的東西,但真要深究起來,按照現在辦案的風格來分析,要說繡春囊是司棋的,還有很多疑點需要澄清才行。
首先,司棋一直就住在院子裡,繡春囊除非是她自己繡成,不然是沒有機會接觸到這種「禁物」的,但這可能嗎?其次,司棋與潘又安私會,按照目擊者鴛鴦的說法,時間是在晚上,夜黑風高的還需要帶個繡春囊去助興?這顯然也是說不通的。最後,傻丫頭撿到繡春囊的地方,和鴛鴦撞破兩人私會的地方,一個是「山石旁」,一個是「一山石」,顯然不是同一處,難不成司棋成天把這個「禁物」帶在身上不成?而抄檢大觀園時,幾乎所有人的房間都搜了一遍,唯有薛寶釵除外。按照王熙鳳的說法,薛寶釵是客人不能搜。如果這個理由成立,則林黛玉不也是客人麼?
由此可見,作為薛寶釵表姐的王熙鳳,其實已經非常懷疑這個繡春囊就是薛寶釵的,為了顧及自家人的面子,特意找了個蹩腳的理由。而薛寶釵也識趣,風頭一過馬上就搬走了,當然是心虛,甚至她的行囊裡,說不準還有更多的「違禁物品」。
看上去,這個燃眉之急是解除了,可大觀園出來容易進去難啊。薛家借住在賈府,本來就是衝著賈寶玉這個人而來,如今就這麼偃旗息鼓,顯然有違初衷。最著急的甚至還不是薛寶釵本人,因為王夫人心裡還要更擔心,這不是白白成全了黛玉麼?
於是,第七十八回,王夫人請薛寶釵過來商量,要她依然回大觀園來住,有一段長篇大套的談話。怎奈寶釵去意已決,無可挽回。最後:王夫人點頭道:「我也無可回答,只好隨你便罷了。」
隨後便是寶玉上場的一段精彩對白:話說之間,只見寶玉等已回來,因說他父親還未散,恐天黑了,所以先叫我們回來了。王夫人忙問:「今日可有丟了醜?」寶玉笑道:「不但不丟醜,倒拐了許多東西來。」……賈母看了,喜歡不盡,不免又問些話。無奈寶玉一心記著晴雯,答應完了話時,便說騎馬顛了,骨頭疼。賈母便說:「快回房去換了衣服,疏散疏散就好了,不許睡倒。」寶玉聽了,便忙入園來。
說到這裡,隨即戛然而止。本來和王夫人說話說得好好的薛寶釵,就這麼奇怪消失得無影無蹤地。
既沒有寫是寶玉來之前寶釵就走了?還是寶玉來之後寶釵還在?至於寶玉和寶釵有沒有交流也沒有提起。既然梅翰林送東西給寶玉,意味著梅家已經回京了,薛寶琴的婚期也近了,按常理薛寶釵豈會不問?
甚至也沒有寫寶釵和王夫人鳳姐有什麼交流,王夫人帶著寶玉賈環賈蘭三人去見賈母,寶釵有沒有同去?沒有去的話,什麼時候告辭的呢?
薛寶釵於是就這樣不見了! 按照以往薛寶釵的重要程度,不可能這麼寫的,必須會有一個交代的,要不然「金玉良緣」怎麼展開?可是,這裡,偏偏啥也沒有交代,仿佛就是曹雪芹忘記了。真的是這樣嗎?
顯然不是。
我認為,其實只有一個解釋能說得通,那就是此時的薛寶釵,已經被邊緣化了。她和整個賈府的關係,和王夫人、王熙鳳之間的關係,都已經降到冰點,和賈寶玉之間,更是已經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
之所以薛寶釵憑空消失,自然是為了掩蓋王夫人的不滿,也不好明說王熙鳳不悅。這一切盡在不言中。因此,繡春囊這個物件,很大可能是薛寶釵的,而司棋,真不過是一隻替罪羔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