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冷҉冷҉……你還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一種...

2020-12-10 澎湃新聞

原創 健康中國 健康中國

看科普·懂生活

低溫還能燙傷?

溫吞吞的熱水袋,

就有可能是「元兇」!

燙傷還不好癒合?

塗醬油、抹牙膏

只會雪上加霜!

不燙卻能傷人

尤其老人和小孩

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皮膚溫度的物體造成的慢性燙傷。舉個例子: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出現燙傷!

這種特殊的燙傷還很容易被忽視。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甚至於我們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導致其發熱後長時間接觸皮膚,後果也很嚴重。

嬰幼兒、老年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往往因感覺反應較遲鈍,成為低溫燙傷的「高危人群」。

儘管這類燙傷的創面面積看上去較小,早期大多只是紅腫、水泡、發白,但實際可能損傷深至皮下組織、肌肉等。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接觸熱源的時間,時間越長,皮膚受損程度越重。

四肢是平時使用取暖工具較多的部位,但由於四肢血液循環較差,若老年人伴有糖尿病、中風後遺症等疾病,更容易導致創面難以癒合,形成慢性潰瘍,並因此留下疤痕。更不妙的,甚至有需要植皮治療的情況。

畫重點:冬天取暖如果一定要用熱水袋,請在熱水袋外面裹上毛巾,避免與皮膚直接接觸。老人和小孩睡著後,要幫他們把熱水袋拿開。

燙傷急救大法

脫離熱源迅速降溫

年輕人的低溫燙傷,通常發生在使用電子設備時。所以,如果發現電子設備溫度異常,要立即停止應用,充電器的插頭及時拔掉,避免不經意間的低溫燙傷。

除了低溫燙傷,剛做好的飯,剛倒的開水,熨衣服的水蒸氣,同樣也可能把人燙傷。此時你要掌握的,就是燙傷急救大法!

燙傷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接觸時的最高溫度和接觸時間!所以記住這兩點:脫離熱源,迅速降溫。

然後,利用現場條件迅速開啟「衝、脫、泡、蓋、送」五大急救步驟。

衝:脫離燙傷源頭後,迅速把燙傷部位放在自來水的水龍頭下或者花灑下,進行流動水、冷水衝洗。衝洗時水壓不能太大,沿燙傷部位周圍進行淋洗。衝洗時間約30分鐘,或創面無痛感即可。

脫:在衝洗過程中,同時脫去燙傷部位的衣物。脫衣服時需邊衝洗邊脫,儘可能用剪刀把衣物剪開。不可硬拽衣物,避免皮膚大面積剝脫。

泡:泡是冷療的一種辦法。脫去衣服後將創面浸於冷水中浸泡30分鐘。大面積燙傷的患兒和老人應注意浸泡時間,避免受涼。

蓋:浸泡過後要覆蓋創面。如果條件允許,就用無菌紗布覆蓋。注意!不要使用掉毛的毛巾了。

醫:對於起水泡或者較大創面的創傷,在急救處理後要迅速送往有救治燒傷、燙傷能力的醫院進一步處理。

畫重點:低溫燙傷怎麼處理呢?當然是要脫離熱源,迅速降溫!還是建議冷水衝洗傷口,之後觀察創面情況。如果出現水泡,或者創面明顯較深、創麵皮膚發白等情況,一定要到醫院做進一步處理。

父母長點心吧

奇葩偏方千萬別信

孩子被燙傷,有的家長會給孩子塗醬油、抹牙膏。殊不知,這麼做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

1.傷口上塗抹牙膏、醬油

答:不可以!塗抹牙膏無益處,還會增加創面恢復的難度。塗抹醬油會加重創面脫水、損傷。顏色掩蓋創面,還會影響醫生對創面情況的判斷。

2.燙傷後抹紅藥水或紫藥水

答:不可以!紅藥水是含2%紅汞和98%酒精或水的酊劑,可用作殺菌劑,含重金屬汞,且殺菌效果較差。紫藥水會在燙傷創面結一層痂,導致創面情況被掩蓋,藥水的顏色也同樣會影響燙傷創面的判斷。

3.用冰塊代替流動水冰敷

答:不可以!燙傷後的皮膚組織沒有表皮保護,變得更加脆弱,直接冰敷更容易凍傷皮膚。

遠離燙傷,

信偏方還不如信自己!

把預防工作做在前面。

1.在家庭生活中告知孩子遠離廚房,尤其在熱油鍋的時候不要讓孩子靠近。

2.用熨鬥或掛燙機器時,注意不要讓孩子單獨留在機器旁。一定要告知孩子遠離燒紅的物品及冒蒸汽的物品。

3.家中不要存放強酸強鹼等化學物品。

4.給孩子洗澡時,牢記浴盆中先放冷水再放熱水調溫。

作者|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童重症監護室 王志遠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河南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李雪莉

策劃|譚嘉 餘運西

編輯|劉洋 夏海波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冷҉冷҉冷҉冷҉冷҉……你還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冷冷冷冷冷……你還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冷 冷 冷 冷 冷 ……你還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微提醒天冷了,你還在捂熱水袋嗎?小心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皮膚溫度的物體造成的慢性燙傷。舉個例子: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出現燙傷!
  • 你還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溫吞吞的熱水袋,就有可能是「元兇」!燙傷還不好癒合?塗醬油、抹牙膏只會雪上加霜!不燙卻能傷人尤其老人和小孩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皮膚溫度的物體造成的慢性燙傷。舉個例子: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出現燙傷!這種特殊的燙傷還很容易被忽視。
  • 冷冷冷冷冷……你還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溫吞吞的熱水袋, 就有可能是「元兇」! 燙傷還不好癒合? 塗醬油、抹牙膏 只會雪上加霜! 不燙卻能傷人尤其老人和小孩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皮膚溫度的物體造成的慢性燙傷。舉個例子: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出現燙傷!
  • 【健康撫州】冷҉冷҉冷҉冷҉冷҉……你還抱著熱水袋...
    【健康撫州】冷҉冷҉冷҉冷҉冷҉……你還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2020-12-09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冷冷冷冷冷~你還抱著熱水袋、暖寶寶取暖?當心有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溫吞吞的熱水袋,就有可能是「元兇」!燙傷還不好癒合?塗醬油、抹牙膏只會雪上加霜!不燙卻能傷人 尤其老人和小孩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燙傷!舉個例子: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出現燙傷!這種特殊的燙傷還很容易被忽視。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甚至於我們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導致其發熱後長時間接觸皮膚,後果也很嚴重。
  • 捂熱水袋,大腿燙出水泡,天冷取暖當心燙傷!
    入睡前,孩子拿出一個小寶貝暖手寶取暖。沒想到,第二天早上,那個小孩的腿上出現了一個大水泡。而且,更讓父母們感到意外的是,去醫院檢查後,發現燙傷情況比預想的還要嚴重。近來,蘇州市消防醫院每天都收治被熱水袋、暖手寶等低溫燙傷的病人。專家提醒說,低溫燙傷比人們想像的要嚴重得多,而且常常被人們忽略。冷空氣還將陸續到來,市民一定要提防「低溫燙傷」。
  • 用熱水袋暖寶寶取暖,卻上了手術臺!這類「禦寒神器」別買
    入秋之後家長們怕孩子受凍除了把孩子裡三層、外三層地裹起來還開始尋找各種「禦寒利器」比如暖寶寶、熱水袋……但大家不知道這種取暖方法可能讓娃「很受傷」……暖水袋、電熱寶、電熱毯並且,孩子的表達能力欠佳,在感覺到燙的時候,甚至還不會表達,特別是睡著後,他們對溫度不敏感,受燙時更難作出及時反應。醫生建議:四歲以下的孩子,應當避免使用電熱類產品。在給大一點的孩子使用電熱毯時,溫度也不要設定得太高,更不要整夜使用。使用熱水袋取暖時,外面要用布包裹隔熱。使用暖寶寶時,不要直接接觸皮膚。使用暖風機時,旁邊最好有人看護。
  • 冬季取暖 小心熱水袋等物「低溫燙傷」
    原標題:冬季取暖 小心熱水袋等物「低溫燙傷」  進入冬季,我們總是習慣使用暖水袋、暖寶寶等取暖用品,但長時間使用還要小心「低溫燙傷」。  1月6日上午,方女士帶著年過八旬的老母親來到貴陽燒傷醫院換藥。
  • 冬季取暖 小心熱水袋等物「低溫燙傷」
    冬季取暖 小心熱水袋等物「低溫燙傷」 2021-01-07 17:32:52   來源:央視網
  • 熱水袋灌進開水後炸裂 常州8歲兒童被燙傷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說到取暖,北方靠暖氣,南方則靠神器,熱水袋、電熱毯、暖寶寶等是比較常見的「取暖神器」,但是如果取暖不當,也容易造成燙傷,大家可要當心了。常州8歲的小孫同學比較怕冷,晚上睡覺媽媽都會給他準備一個熱水袋,誰知前幾天晚上剛躺下沒多久,熱水袋就炸了。家長說,當時把燒開的熱水灌進熱水袋之後就出事了。記者從醫院了解到,隨著冬季禦寒方式越來越多,因為焐熱水袋被燙傷前來就診的市民比以前少了,但這仍是每年冬季的常見問題,而且兒童燙傷的概率要明顯高於成人。
  • 熱水袋儘量不要使用「祖傳的」為了保暖這些坑別踩
    進入冬季,氣溫下降,各地上演「花式取暖」,從秋褲、暖寶、熱水袋,到空調、暖氣、電熱毯……你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了嗎?第一招:暖寶寶當心出狀況秋冬取暖招數中,暖寶寶總有一席之地。不過,如果暖寶寶使用不當,可能會讓你出些「狀況」。專家說首先,暖寶寶不能直接接觸皮膚,應該隔著衣服貼。我們也可以時不時給身上的暖寶寶換個位置,以免某一部位被源源不斷的熱量持續滲透,不知不覺就被低溫燙傷了。另外,由於小朋友的皮膚比較稚嫩,就不建議使用暖寶寶了。
  • 當心「低溫燙傷」!暖寶寶和熱水袋千萬別這麼用
    天冷了,不少人用上了暖寶寶和熱水袋,但是要當心低溫燙傷,嚴重時會傷及皮膚真皮深層、皮下深部組織、燙傷嚴重時可深達骨質,當你感到痛的時候已經太遲了皮膚真皮深層甚至皮下深部組織已經發生了損傷有研究證明,對人體皮膚造成燙傷的最低溫度是44℃。
  • 一不留神腿上冒出大水泡網狀花紋 寒冬裡取暖你要注意這些……
    原來,冉冉媽媽每晚睡覺前都會給冉冉衝個熱水袋。睡覺時,冉冉就把熱水袋夾在大腿位置,一晚上下來,被熱水袋燙傷了。「別看熱水袋不太燙,燙起你來毫不留情面。」卜醫生解釋,冬天,皮膚對外界溫度的感覺會變得遲鈍,特別在熟睡中,皮膚對外界溫度更不敏感,如果貼著熱水袋的位置長時間不變,就很容易燙出水泡,形成低溫燙傷。
  • 灌水熱水袋和電熱水袋相比,哪個更加適合取暖?聽聽導購怎麼說
    條件好的人家就開空調,條件一般的人家就開烤火桌,想小編這種一般條件就只能夠使用熱水袋的。每天下班回家,沒有烤火爐的話就衝上熱水袋,這樣子手腳,才會比較的暖和。但是,小編最近都不敢使用熱水袋了,因為小編的一個好朋友在衝熱水袋的時候,她熱水袋炸了,甚好的是人沒有受傷,搞得小編怕怕的。小編又買了一個傳統的灌熱水的熱水袋,兩個換著用。那麼,灌水熱水袋和電熱水袋相比,哪個更加適合取暖?
  • 這些取暖神器不能給孩子用 你知道嗎?
    天氣寒冷,很多家長會選購取暖小家電為自己和家人增溫。不過,這些取暖神器卻不能給孩子用。天氣越來越冷,除了暖氣和空調,很多家長也紛紛為自家寶貝添置了各種取暖神器,比如電暖器、暖風機、熱水袋、電熱毯等等。然而這些取暖方式真的都適合寶寶嗎?通過諮詢相關業內人士筆者得知,以下幾種取暖設備並不怎麼適合寶寶用,如果你想給寶寶用,一定要有家長在旁觀察指導。
  • 美女抱著熱水袋追劇後,腿上驚現紅色「蜘蛛網」,你也可能會...
    這不,一場低溫天氣過後,一種怪病多了起來!上個周末,20歲的漂亮白領李小姐宅在武漢漢口的出租屋內追劇,因為家裡空調壞了,她就灌了兩個熱水袋取暖,一個放在大腿上,一個放在後腰處。01市民在使用熱水袋或者取暖器時,一定要控制取暖時間和溫度,保護好皮膚,不要長期反覆暴露於熱源的刺激。
  • 充電熱水袋什麼牌子好 熱水袋十大品牌排名
    每到寒冷冬天,大家都可以看見很多人手上捧著個熱水袋取暖,其實冬天用熱水袋取暖是很好的一件事,能保持暖意,長期使用對關節炎、頸椎病、腰痛、凍瘡等有一定熱敷理療作用。那麼充電熱水袋什麼牌子好?熱水袋十大品牌排名是怎樣,我們一起去看看:電熱水袋十大品牌排名:品牌1、泉力熱水袋慈谿市周巷鎮泉力電器廠,電熱水袋十大品牌,電暖用品值得信賴品牌,眾多家用電器貿易商的合作夥伴,專業生產電熱水袋、熱水袋、電暖寶等冬季取暖商品產品的廠家
  • 「熱水袋實測」天冷了抱個熱水袋過冬,U型設計、高顏值、呆萌可愛...
    原標題:「熱水袋實測」天冷了抱個熱水袋過冬,U型設計、高顏值、呆萌可愛你pick哪款?|鈦空艙 當冷空氣侵入你的毛孔。除了搓手取暖,還能怎麼辦呢?跺跺腳,經常對著手哈氣……實在不行多穿兩條秋褲,戴上厚厚的手套還行不行嗎?
  • 冬季取暖謹防低溫燙傷!常州88歲老人雙腳被熱水袋燙傷出現潰爛
    隨著冷空氣的來襲,各種取暖用品受到追捧。不過,這些產品使用不當也容易造成燙傷。近日,家住常州經開區88歲的黃女士,因雙腳被熱水袋燙傷後出現潰爛,不得不入院治療。黃女士長期臥床,由於子女都在外工作,所以家中請了一位護工幫忙照料。
  • 國貨熱水袋成小火爐,3秒即熱保溫10小時
    對我來說,冬天最離不開的是熱水袋。熱水袋就像一個小火爐,是我冬天的安全感來源。睡覺抱著熱水袋,整個被窩都是溫暖的,睡得特別香。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手裡一定要捧著熱水袋,不然雙手冷得像冰棍。對於北方人來說,屋裡有暖氣,不需要熱水袋取暖。但是南方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即使開了取暖器、熱空調,熱水袋還是最直接的取暖方式。以前我一直用的傳統熱水袋,要往裡面灌熱水,然而半小時以後就會變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