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冷空氣的來襲,各種取暖用品受到追捧。不過,這些產品使用不當也容易造成燙傷。近日,家住常州經開區88歲的黃女士,因雙腳被熱水袋燙傷後出現潰爛,不得不入院治療。黃女士長期臥床,由於子女都在外工作,所以家中請了一位護工幫忙照料。最近氣溫驟降,護工出於好心為黃女士準備了熱水袋取暖,沒想到意外發生了。
黃女士的護工說:「原來她腳冰冰涼,隔夜水冷的熱水袋倒不要緊。後來燒開會把東西包好了,這個毛衣系好了。放在裡面她睡睡兩個腳並起來了,就燙壞了。」
剛開始一家人沒當回事,想著不要緊,沒想到傷情越來越嚴重。
常州市第七人民醫院 燒傷整形科主治醫師郭林森說:「她這個因為在家呆了幾天,拖的時間稍微有點長,所以有感染。」
醫生表示,低溫燙傷是機體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的熱源,一般在44度到50度之間,造成從真皮淺層向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害。低溫燙傷在冬季高發,約佔冬季燙傷的三分之一。據了解,四肢是平時使用取暖工具最多的部位,但由於四肢血液循環較差,若伴有糖尿病、中風後遺症等疾病,更容易導致創面難以癒合,形成慢性潰瘍。
郭林森說:「特別是老年人、意識不太清楚的人,少用熱水袋,遠離電暖器、暖寶寶這些東西。避免長時間接觸 感覺溫度上來了就把它們撤掉。」
(徐翊冬 李明洋 常州臺 報導)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