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袋被窩中炸開七釐米口子 燙傷兩個月大寶寶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寶寶尿床了,媽媽擔心寶寶受涼,立即將充電的熱水袋放進被窩,不料熱水袋突然爆炸,將兩個月大寶寶的屁股燙傷。

  兒童醫院提醒家長朋友,每年秋冬季節,類似意外燙傷十分常見,冬季為寶寶取暖要科學。

  被窩中熱水袋爆炸

  昨日,在兒童醫院病房,兩月大的琳琳(化名)在媽媽的懷抱裡,露著被燙傷的屁股,讓人看得很心疼。

  媽媽張女士稱,他們家在四川省鄰水縣。本月24日早上9點,琳琳尿床了,她趕緊把琳琳挪了一個幹位置,並像往常一樣,在被尿溼的地方放了一個充電熱水袋,想用熱水袋的溫度把床單烤乾。

  張女士稱,插上熱水袋以後,又為琳琳蓋好被子,讓她繼續睡覺,熱水袋也和琳琳一起被蓋上了,她又繼續忙家務事。

  大約七八分鐘後,「砰」地一聲,然後便傳來琳琳的哭聲。張女士跑過去掀開被子一看,竟是熱水袋炸開一條七八釐米長的口子,琳琳的褲子和衣服上也被熱水袋爆出的水打溼,熱水燙得琳琳哇哇大哭。

  琳琳右側屁股被燙出了一顆顆大水皰,由於傷情嚴重,在當地醫院治療後被轉至重慶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

  張女士稱,爆炸的熱水袋是去年冬天她在路邊地攤上買的,15元錢,就一個紙盒裝著,屬三無產品。

  熱水袋暖寶寶是禍首

  「如果說小孩遭高溫燙傷禍首熱水袋,那麼低溫燙傷禍首則是暖寶寶。」據燒傷整形科袁心剛醫生介紹,每年秋冬季節,醫院都會收治數十例熱水袋燙傷的患兒。

  袁心剛稱,除了熱水燙傷外,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也會造成燙傷,接觸70℃的溫度持續一分鐘,接觸60℃的溫度持續五分鐘以上時,就有可能造成燙傷。袁心剛說,冬秋因貼身暖寶寶引起的低溫燙傷十分突出,該科每年收治患兒上百例。

  寶寶少用充電取暖器

  天氣變冷後,使用取暖器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寶寶,如何排除類似安全隱患呢?

  袁心剛建議稱,最好不要使用充電取暖的設備。比如電熱毯、充電熱水袋。首先,這些充電設備可能線路老化,容易觸電;還可能出現爆炸等類似事故。

  此外,寶寶皮膚細嫩,最好不要使用貼身類的取暖器,尤其是暖寶寶等,這些取暖物品容易形成低溫燙傷,對於襁褓中的寶寶來說,他們的皮膚對低溫不敏感,而且不會表達,父母很容易忽視險情。

  袁心剛認為,最有效的取暖方式就是物理保溫,比如給寶寶穿棉質柔軟的衣服,在冬季適當增加寶寶的運動量,讓既增強了孩子的體魄,又通過運動中讓寶寶感到溫暖。如果太冷,還可以開空調,調整整個屋子的溫度。總之,儘量少讓寶寶直接接觸發熱體。(重慶晚報記者 黎奎)

相關焦點

  • 給寶寶用熱水袋時請注意,這幾個舉動很危險!
    熱水袋是我們從小用到大的,寶寶冬天可以用嗎?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熱水袋是可以用的。但是使用時,有很多注意事項,如果不注意的話,很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電熱水袋很危險,不要用!提前放進被窩裡睡覺前,大家可以先把熱水袋放進被窩裡,等到被窩變暖和了,再讓寶寶進去睡覺。還有,熱水袋記得要用棉布或毛巾包好,避免直接接觸寶寶皮膚,以免造成低溫燙傷。
  • 用熱水袋暖寶寶取暖,卻上了手術臺!這類「禦寒神器」別買
    其實低溫物體短時間接觸並無大礙但是長時間接觸就如同「慢火燉肉」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這裡就不得不提起一個概念——「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感覺遲鈍或睡得沉的一些人,比如嬰幼兒、老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緊貼熱水袋,部分皮膚就容易造成局部燙傷。
  • 冬天寶寶可以用熱水袋嗎?這些誤區要避免!
    >冬天寶寶可以用熱水袋嗎?這些誤區要避免!  那麼問題來了,寶寶冬天如果太冷,可以給他們使用熱水袋嗎?使用過程中,有哪些誤區要避免呢?  一起來看看吧!  一、電熱水袋安全嗎?  電熱水袋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可能突然發生爆炸現象。此前就有新聞爆出,2個月的小寶寶被電熱水袋爆炸而燙傷。  電熱水袋一般有兩種,電熱絲式熱水袋和電極式熱水袋。
  • 天再冷,用電熱水袋也要注意安全!已有人毀容
    6歲女童右臉被大面積燙傷 廣東一戶人家在為電熱水袋充電時,電熱水袋突然爆炸!6歲女童右臉被大面積燙傷,留下黑色傷疤。 熱水袋爆炸:美女遭毀容 晚上11點多,已經在床上的小甘覺得被窩很冷,她把電熱水袋插上了插座,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
  • 熱水袋放床上後炸開 紹興一小夥屁股很受傷
    進入冬季,熱水袋、暖手寶等取暖品等大受歡迎,但一個不小心,這些東西就成為一枚「定時炸彈」,「殺傷力」可見一斑。記者從紹興市越城區第二醫院燒傷科醫生處了解到,最近常有被熱水袋、電熱毯燙傷的患者前來就醫。熱水袋剛放到床上就炸開,屁股被燙出3個長條形水泡在第二醫院燒傷科病房裡,記者見到被熱水袋燙傷的安昌小夥小劉。據他回憶,12月10日晚,他正準備睡覺,他的媽媽灌好了熱水袋放在床上,讓小劉沒想到的是熱水袋竟「滋滋滋」炸開,滾燙的熱水瞬間蔓延到他的屁股上,紅腫一片。
  • 央視曝光「傷人暖寶寶」:睡一覺就被燙傷,卻有無數孩子在用……
    作者:李戈 來源:凱叔育兒(ID: yuerjinhualun)) 北方降溫,南方沒有暖氣, 冬季取暖都是大問題! 可是你知道低溫燙傷嗎?
  • 睡覺時捂了個熱水袋醒來卻燙傷了 近兩天因這事進醫院的人不少
    暖寶寶、熱水袋等取暖「神器」閃亮登場,成為怕冷之人的寵兒。然而,取暖「神器」如果使用不當,會有很多安全隱患。近日,浙江省人民醫院皮膚科就接診了十多例低溫燙傷的患者,都是取暖「神器」惹的禍。今天上午,20多歲的王女士緊鎖眉頭,走進浙江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陶小華的專家門診。
  • 晚上睡覺腳冷,她將熱水袋放進被窩,結果第二天腳上起了個大泡
    沒有暖氣的南方,過冬除了一身正氣,還有暖手寶、熱水袋、暖寶寶貼等「取暖神器」,保護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自己。這些東西是暖和了不少,低溫燙傷的事情也是時有發生。#低溫燙傷#一位朋友晚上睡覺腳冷,就灌了熱水袋,結果第二天起床驚呆了!一開始這麼大沒在意!慢慢就開始變大變圓!
  • 天冷了熱水袋暖腳 7歲女孩小腿低溫燙傷
    他們沒想到:一隻小小的熱水袋,竟會惹出這麼大麻煩,小腿的疤痕連整容都不一定有用。  在燒傷科主任傅智慧的專家門診中,一上午接診了7名熱水袋導致的低溫燙傷病人。傅主任說:「不少人的傷口,一個多月都沒有長好,來醫院一看,都是低溫燙傷。」
  • 熱水袋暖腳 7歲女孩小腿低溫燙傷
    熱水袋暖腳 7歲女孩小腿低溫燙傷 2020/12/29 00:09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382
  • 熱水袋灌進開水後炸裂 常州8歲兒童被燙傷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說到取暖,北方靠暖氣,南方則靠神器,熱水袋、電熱毯、暖寶寶等是比較常見的「取暖神器」,但是如果取暖不當,也容易造成燙傷,大家可要當心了。常州8歲的小孫同學比較怕冷,晚上睡覺媽媽都會給他準備一個熱水袋,誰知前幾天晚上剛躺下沒多久,熱水袋就炸了。家長說,當時把燒開的熱水灌進熱水袋之後就出事了。記者從醫院了解到,隨著冬季禦寒方式越來越多,因為焐熱水袋被燙傷前來就診的市民比以前少了,但這仍是每年冬季的常見問題,而且兒童燙傷的概率要明顯高於成人。
  • 女子一覺醒來發現腳上起了個大水泡 冬天使用熱水袋當心低溫燙傷
    近日,在紹興第二醫院燒傷整形科,來了一位年輕姑娘小王,她拉起褲腳給醫生看,小腿上起了水泡,小王說是晚上熱水袋燙傷的。一到冬天,她經常手腳冰涼,每天都要捧著熱水袋,特別是晚上睡覺,更是離不開熱水袋的陪伴。
  • 冬季取暖 小心熱水袋等物「低溫燙傷」
    冬季取暖 小心熱水袋等物「低溫燙傷」 2021-01-07 17:32:52   來源:央視網
  • 冬季取暖謹防低溫燙傷!常州88歲老人雙腳被熱水袋燙傷出現潰爛
    不過,這些產品使用不當也容易造成燙傷。近日,家住常州經開區88歲的黃女士,因雙腳被熱水袋燙傷後出現潰爛,不得不入院治療。黃女士長期臥床,由於子女都在外工作,所以家中請了一位護工幫忙照料。最近氣溫驟降,護工出於好心為黃女士準備了熱水袋取暖,沒想到意外發生了。黃女士的護工說:「原來她腳冰冰涼,隔夜水冷的熱水袋倒不要緊。後來燒開會把東西包好了,這個毛衣系好了。
  • 周末大降溫!這些人不宜貼「暖寶寶」、抱熱水袋!
    周末大降溫!這些人不宜貼「暖寶寶」、抱熱水袋!低溫燙傷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皮膚溫度的物體造成的慢性燙傷。比如45℃的低熱物體接觸皮膚30分鐘以上,就可能出現低溫燙傷。這種燙傷很容易被忽視。冬天,很多家長會在孩子的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暖寶寶、熱水袋和電熱毯等。這些「神奇」一旦使用不當,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
  • 千萬不要用這樣的充電熱水袋,爆炸的危險太大了!
    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懷裡踹一個熱水袋去上課或者是上班。很多人買的熱水袋是充電式的電極式熱水袋,這種熱水袋很容易爆炸。 2014年的時候,廣東一戶人家一個六歲的女童由於覺得被窩很冷,於是給熱水袋充電,想要暖一下被窩,但是充到一半的時候,熱水袋突然爆炸了,這個小女孩的右臉被大面積燙傷,她因此而毀容。
  • 娃娃捂著熱水袋睡覺,雙腳被「低溫燙傷」
    不料,鄰居家的小孩來家裡玩耍,不小心戳破了放在小磊身邊的熱水袋。當時熱水溫度還非常高,最後造成小磊的右大腿、會陰部、雙腳燙傷,家裡人見狀急急忙忙趕至杭州市餘杭區婦幼保健院就診。捂著熱水袋睡覺,極易發生低溫燙傷小瑤瑤是個6歲大的女孩,晚上睡覺時,不慎被熱水袋燙傷雙腳,導致皮膚紅腫,起了多個小水泡,有部分皮膚已經剝脫。家人覺得情況不嚴重,便自行買了「燙傷膏」外敷。
  • 熱水袋發生爆炸?冬季警惕「溫暖殺手」
    但需要注意的是,別看是一片小小的貼片,其威力也不容小覷,如果暖寶寶直接貼在皮膚上很可能造成低溫燙傷,嬰兒、孕婦、老人不建議使用。一組實驗表明:將3片暖寶寶分別貼在3個雞蛋上,放置時間分別為:1小時、3小時和6小時。
  • 這些人不宜貼「暖寶寶」、抱熱水袋!
    這些人不宜貼「暖寶寶」、抱熱水袋!比如45℃的低熱物體接觸皮膚30分鐘以上,就可能出現低溫燙傷。這種燙傷很容易被忽視。冬天,很多家長會在孩子的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暖寶寶、熱水袋和電熱毯等。這些「神奇」一旦使用不當,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