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偵察船現身美海岸 美驚呼「不安全」

2020-12-11 央視網新聞

央視網消息:美俄軍事較量進入白熱化,繼幾天前美軍驅逐艦駛入黑海後,近日,俄海軍偵察船也逼近美東南海岸海域,讓美國大呼不安全。這艘抵近偵察的俄羅斯偵察船到底有什麼能耐,能讓美國這麼緊張呢?美媒:俄偵察船抵近 美國東南海岸遭遇危險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自12月中旬以來,俄海軍「維克託·列昂諾夫」號偵察船一直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海岸附近活動,並採取不安全動作,包括不時關閉在能見度差時需要使用的導航燈等。  俄偵察船可記錄對方戰機、潛艇信號  「維克託·列昂諾夫」號是俄羅斯專門用於收集情報的中型偵察艦,於1988年服役,目前屬於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它裝備各型高靈敏電子偵察設備和聲吶系統,能夠記錄對方戰機、軍艦、雷達的無線信號。還能搜集潛艇發出的信號,監視飛彈發射及測繪海下水文信息。據報導,目前俄海軍共裝備7艘該型偵察船。

實際上,「維克託·列昂諾夫」號偵察船是美國海岸周邊的常客,自2014年以來,多次前往美國海域周邊從事偵察活動,最近一次是2018年3月。   美媒:美海軍關鍵設施附近「常見」俄偵察船  美媒則指出,俄軍偵察船經常徘徊在美海軍關鍵設施附近,包括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這裡掌管著美國海軍水下行動;喬治亞州的金斯灣,駐紮著核飛彈潛艇;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則是美國的最大海軍基地全世界最大的海軍綜合體,以及康乃狄克州的新倫敦,也是美軍主要的潛艇基地。美軍專家稱,這些美軍基地對於俄羅斯海軍來說是一座潛在的情報「大寶藏」。  特別是喬治亞州的金斯灣,美海軍6艘「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都停泊在這裡。有西方軍事專家分析,俄軍偵察船很可能在測繪這一海域的海圖,以推演美國核潛艇進出該基地的路線。  美媒稱,俄羅斯艦船可能還在監視海底網絡光纜。   俄方:俄偵察船按國際規則航行 美方指責沒道理  不過俄方認為,美方是在渲染俄羅斯威脅。俄羅斯《消息報》18號稱,俄軍事專家亞歷山大·日林表示,俄軍偵察船嚴格按照國際規則在這一水域進行航行,美國人指責俄方行動沒有道理。  另一方面,俄羅斯紅星電視臺稱,俄軍飛彈部隊迎來多項突破。「匕首」空射高超聲速飛彈近日完成了北極冰凍條件下的測試,這一測試屬於「最高機密試驗」,「匕首」飛彈掛載在一架米格-31K超聲速戰鬥機上發射,速度達到了10倍音速。2019年,「亞爾斯」戰略飛彈系統進一步鞏固了俄羅斯的核盾牌,目前已經有三個飛彈團接收了最新的移動式飛彈系統。17號,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宣布,俄軍最新的「先鋒」飛彈綜合體將很快服役。  普京:已準備好與美國「續約」 但美方不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美俄之間最後一份主要軍控條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前景不明。俄羅斯總統普京1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年度記者招待會上指出,俄方已經準備好在今年年底前無條件延長現有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但美方並沒有回應。  普京:若無《條約》 全球軍備競賽將無法遏制  普京強調,如果沒有《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那就完全沒有什麼能遏制全球軍備競賽了。

相關焦點

  • 偵察船踐行自由航行,在美國東海岸停留多日
    美方的這種行為,早已經引起多個國家的不滿,但是一些軍事實力較弱,對美國畏懼的國家卻是敢怒不敢言,即便不滿,卻拿美國一點辦法都沒有,而俄羅斯就不一樣了,對於美方一次又一次的挑釁,俄方直接採取了反擊措施。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美國內部消息人士的話稱,俄羅斯海軍的「維克多·列昂諾夫」號偵察船自從本月中旬以後,一直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海岸附近活動,並採取了不安全的行動,其不時關閉在能見度差時需要使用的導航燈,而且對過往的商用船隻為避免發生碰撞發出的定位請求也不予以回應。
  • 中國電子偵察船曾遠赴阿拉斯加 美軍反導試驗被「全程直播」
    電子偵察船是重要的海軍專業技術輔助艦船,主要用於執行搜集電磁信息、破譯加密信號、掌握通信頻段規律、實施電子幹擾等任務,具有活動範圍大、任務持續時間長、綜合偵察能力等優勢,是軍事大國電子情報偵察體系的核心組成力量。
  • 俄三艘戰艦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前往地中海
    俄三艘戰艦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前往地中海 (1/4) "← →"翻頁
  • 美艦挑釁激怒俄羅斯,俄軍在馬六甲海峽堵美航母
    美軍航母通過馬六甲根據美國方面報導稱,美海軍林肯號航母、飛彈巡洋艦錢斯羅斯威爾號CG 62) 在馬六甲海峽內航行,即將進入太平洋。但是航行到馬六甲海峽期間遭到了俄羅斯偵察船的貼身偵察,而這是本周以來,俄羅斯海軍偵察船第二次對美國海軍實施偵察活動,早前美國海軍指責俄羅斯偵察船在美國東海岸地區遊蕩半個月之久,而這一次俄羅斯偵察船直接在馬六甲海峽恭候美國航母艦隊。
  • 俄羅斯女子被訴在美充當俄政府代理人
    新華社華盛頓7月16日電(記者孫丁 劉陽)美國司法部16日通報說,一名女性俄羅斯公民日前在美被捕,檢方指控其身處美國期間與他人合謀充當俄政府代理人。  據美國司法部通報,被訴女子名叫瑪麗亞·布蒂娜,現年29歲,居住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她被指在2015年至2017年旅美期間按照俄羅斯政府高層人士指示與美方人士建立關係,並滲透對美國政治有影響力的組織,為俄爭取利益。
  • 俄羅斯深海情報偵察船秘密接近阿拉斯加,6千米水下監聽海底電纜
    深海情報偵察船「亞歷山大院士」號最新消息,俄羅斯海軍最新的深海情報偵察船「亞歷山大院士」號秘密接近阿拉斯加地區,俄國防部深海研究管理總局解決了兩個全球問題。這個絕密機構非常不喜歡公開,高度保密。所以「亞歷山大院士」號是一艘秘密情報船。雖然他的一些技術特點不是秘密,但專門的設備只能猜測。可以肯定的是,俄羅斯此前還沒有建造出能夠在遠洋運作的情報偵察艦,「亞歷山大院士」號屬於海洋地區的船隻,他可能在北極和南極高緯度冬天工作,克服80釐米冰層。
  • 三艘俄戰艦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前往敘利亞海域
    中新網9月5日電 據外電報導,3艘俄羅斯戰艦4日通過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前往靠近敘利亞海岸的地中海東部海域。SSV-201 Priazovye號偵察船,連同兩艘戰艦「明斯克」號與「新切爾卡斯克」號(Novocherkassk)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偵察船Priazovye號1日從位於烏克蘭塞瓦斯託波爾的母港出發,前往地中海東部指定海域進行服役。
  • 中國偵察船的確厲害?在南方偵察美日印軍演 在北方監控美國反導
    而由於這次演習瞄準中國的,所以,中國不但派出一些戰艦在附近遊弋,還派遣了一艘偵察船去查探「馬拉巴爾」軍演。 出現在阿拉斯加附近的中國偵察船位置STRONG___SEGMENT___STRONG  在055型萬噸級驅逐艦下水和遼寧艦訪港之後,近幾天外媒熱炒的中國軍事新聞,無疑就是中國電子偵察船了
  • 175艦駛入美國海岸,美艦如臨大敵
    不過,在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向來就不吃美國的這一套,這個國家就是俄羅斯。在上個月,隸屬於俄羅斯海軍的維克多·列昂諾夫175號偵察船就駛入了美國東海岸12海裡範圍內,宣示航行自由。而美軍也是如臨大敵,派出驅逐艦在附近進行跟蹤監視。
  • 一艘美艦現身臺南部海域,同日解放軍有行動
    臺媒報導稱,臺軍方人士表示,過去臺灣試射飛彈,解放軍的「天狼星」號偵察船及「海大」號海洋調查船都會現身花蓮屏東外海,但上一波試射及14日的試射都未見到它們的身影,「情況相當罕見」。有臺軍方人士稱,14日凌晨5時許,一艘美國軍艦現身蘭嶼東南方40海裡處,並由北向南駛入巴士海峽,解放軍情報船或許是為了避開美艦才未現身。
  • 中國電子偵察船航行自由,圍觀美日印軍演,三國提出禁止監測信號
    公開報導可知,美印日在關島外海舉行代號為「馬拉巴爾2018」的海上聯合軍演。美日印都高度重視此次軍演,日本直升機航空母艦和多個艦艇編隊參演、印度三艘隱身軍艦參與,美國更是出動了裡根號航空母艦和大型水面艦艇以及一些重量級核潛艇等。比較巧合的是我方的我方855電子偵察船也同時抵達了當地海域。
  • 美飛行員驚呼蘇35是要「同歸於盡」
    我們判定這一遭遇十分不安全,因為俄羅斯這架蘇-35戰鬥機在正完成任務的P-8A『波塞冬』巡邏機正前方25英尺(約合8.1米)處高速倒飛通過,這使得我方飛行員和機組人員遭受危險。」
  • 美大使冰水浴「理解俄羅斯」,俄媒不買帳:美外交政策不正常
    近日,俄羅斯多地遭遇嚴寒天氣,也造就了俄東正教主顯節(1月19日)成為最「凍人」節日。主顯節俗稱洗禮節,按照傳統習俗,人們躍入冰冷刺骨的冰河中「淨化」靈魂。政要們不懼嚴寒,紛紛下水接受挑戰。普京和索布恰克就分別於18日和19日體驗了這種「冰水沐浴」。
  • 輪到俄跑美地盤撒野!白令海上數艘美漁船被趕走,美海警聲不敢吭
    美國漁民咽不下這口惡氣,隨即向附近海域執勤的美國海岸警衛隊"訴苦",並要求其幫他們"出氣"。誰料想美國海岸警衛隊面對俄軍一聲不敢吭,反而要求漁民有氣也得憋著,告知其按俄羅斯海軍的要求照辦。長時間以來美軍三番兩次就跑到俄家門口撒野,沒想到這次角色互換輪到美在自家地盤被俄「羞辱」。
  • 俄媒:解放軍將惹事的美軍艦驅逐出南沙,「自由航行」目的不簡單
    (054A護衛艦)俄媒還強調,「麥凱恩」號驅逐艦曾在上個月打著「自由航行」的幌子進入彼得大帝灣,並且駛進俄羅斯的邊境水域2公裡,俄海軍緊急派遣「維諾格拉多夫上將」號驅逐艦前去驅趕,在俄軍艦發出撞艦警告後,美軍艦最後駛離了俄海域。在惹怒俄羅斯人不久,「麥凱恩」號驅逐艦又來到南沙群島,很顯然就是奔著惹事來的。
  • 解放軍現身恆春外海後,臺媒嗅出不對勁
    今年來不僅熱情接待美高官"訪問"臺灣政治作秀,多次完成美臺"美臺"軍售而企圖"以武拒統",近日更是傳來今年第6度美臺"美臺"軍售,簡直將大陸的警告當成耳旁風,無異於火中取慄!解放軍一天之內兩次現身臺海,臺媒驚呼不尋常。
  • 美在黑海刷「存在感」增大與俄衝突風險
    美在黑海刷「存在感」增大與俄衝突風險5月29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公告說,俄反導系統跟蹤到在黑海和波羅的海上空靠近俄邊界的美國B-1B戰略轟炸機,之後俄蘇-27戰鬥機和蘇-30SM戰鬥機對美轟炸機進行伴飛和攔截,直到美轟炸機遠離俄邊界。
  • 退群成癮的美國被「孤立」,歐洲盟友相繼表態,俄:美不會更安全
    美媒認為,此舉會引發美國與歐洲盟友之間的決裂。退群成癮的美國被孤立,在其宣布退出該協約後,歐洲盟友相繼表態。德國外長指出,該條約有助於北半球建立互信關係,同時還可以促進區域安全穩定,德國將會繼續這一條約。 義大利、比利時、德國、捷克、荷蘭、法國、西班牙、瑞典、盧森堡和芬蘭十個歐洲國家均發布聯合聲明稱,該條約對各國建立信任框架起著重要作用。
  • 【看世界】窮追不捨 美眾院授權深入調查「通俄門」
    美眾院司法委員會獲授權 矛頭直指「通俄門」調查6月11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了一份決議案,將授權司法委員會更多調查川普政府的權力,使得民主黨人能更深入地介入穆勒「通俄門」調查報告中涉及總統潛在幹預司法的部分。
  • 美將關閉駐俄總領館 俄議員:這不是冷戰,而是冰戰|俄羅斯_時政|...
    這將令美在俄外交代表機構只剩下莫斯科的大使館。蓬佩奧則在指責俄羅斯是對美大規模網絡攻擊黑手的輿論中添了一把火,成為第一個公開這樣說的美政府高官。令外界瞠目的是,幾小時之後,美國總統川普就做出與他矛盾的表態,指責媒體捏造俄羅斯網絡攻擊的消息,愣是要把鍋往中國頭上甩。不用證據,隨意抹黑似乎已成為美國政府通行的做法。大概率地,關閉總領事館,特別是網攻事件將成為川普留給拜登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