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德
有人喜愛養花,有人喜愛養寵物,給多姿的生活平添不少趣味。而我,則對委婉動聽的鳥叫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喜歡鳥兒,還是源於3年前的一個初春早晨,濃霧還未散去,我迎著微涼的春風,在城市健身步道上快速走路,這是我參加《萬步有約》每天早晚必須要完成的走路任務。在戈壁灘有一個毛茸茸蜷縮一團的黃色東西進入我的眼帘。呵,是一隻可愛的金黃色的小鳥!小鳥受凍了,也許餓了,飛不起來了。看來小鳥回到屬於它的藍天自由翻飛已經不可能。我小心翼翼地將小黃鳥雙手捧起,揣在懷裡給它取暖,並將小鳥帶回家買來鳥籠悉心飼養起來。
第一次養鳥,對小鳥的生活習性我知之甚少,買來芝麻和小米餵它,小鳥也吃。小鳥活過來了;通過網上查詢對比,得知這隻小黃鳥是芙蓉鳥。每天夜晚來臨,小黃鳥都將頭伸進羽毛裡睡覺,毛茸茸一個圓毛球煞是惹人喜愛。
2019年我搬家了,樓下鄰居趙師傅愛鳥,養鳥是他退休生活的全部。他養著十多籠鳥兒,有百靈,雲雀,金翅。他對每一種鳥兒的生活習性了如指掌,對鳥兒如痴如迷,養鳥卻從不賣鳥;每天坐在鳥籠旁邊聆聽鳥兒歡樂歌唱,悠閒自得盡享其樂。閒暇之餘我也喜歡去趙師傅的鳥籠跟前湊,聽聽悅耳動聽的鳥叫聲。
因鳥兒,我和趙師傅混熟了。他看我很喜歡鳥兒,就將自己心愛的百靈鳥送給我兩隻讓我飼養;我買來稍大一些的鳥籠,讓鳥兒的活動空間足夠寬敞,住的舒適,買來鳥食,儼然養起了鳥兒。百靈鳥其貌不揚但叫聲悅耳動聽,對鄰居們也不會造成幹擾;不像養鴿子,每天要放飛,養鴿子的人站在樓頂吹口哨的嘈雜聲和鴿子隨處拉的糞便,掉在車上很令人憤恨和不悅。
我將雞蛋黃和熟牛肉曬乾研碎摻和在鳥食裡精心餵養百靈鳥;百靈鳥也喜歡吃螞蚱,戈壁灘螞蚱很多,我就經常抓幾隻拿回家給鳥兒吃;好不容易從幼鳥養到會叫了,不料一隻百靈鳥被鷂子吃掉了,我很惋惜。檢查後才發現窗戶上的防護欄鷂子可以進來,我當即買來鐵絲網在防護欄上加了一層,鷂子被阻擋無法靠近,鳥籠裡的一隻百靈鳥安全了。也許是百靈鳥受到了恐嚇,不再好好進食,沒有到冬天我的養鳥歷程就這樣失敗了。
趙師傅看我對養鳥很執著,又送我一隻紅袍鳥兒讓我養,我對養鳥更加上心;紅袍專吃小葵花籽,我們當地買不到,我就託同事在其他地方買來了小油葵專門給小鳥吃。春暖陽光和煦,我將鳥籠掛在書房外的涼臺上,鳥兒很興奮,跳上跳下,變著幾種調兒歡快鳴叫施展歌喉。我喜歡聽鳥兒叫聲,委婉頓挫很優美。我休息時經常獨自長時間坐在書房觀察形態可掬的鳥兒,仔細聆聽鳥叫簡直是如痴如醉,真是一種享受。
閒暇之餘,我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料理鳥兒的事上,清理鳥籠裡的衛生,讓鳥兒生活的舒適。自從我養了鳥,再也沒有睡過懶覺,每天早晨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鳥兒添水,添鳥食。生活有了規律,感覺業餘時間很充實。
趙師傅又送我一隻雲雀,說兩隻鳥兒不能裝在一個籠子裡,這樣鳥兒是不叫的,我又買來一個鳥籠裝雲雀。趙師傅把養鳥常識都悉數教給我,我養起鳥來也就得心應手。雲雀不吃葵花籽,只吃剛出殼的小雞吃的飼料,我又在飼料裡添加了牛肉末和雞蛋黃精心餵養,鳥兒歡快的叫聲也是對我餵養它們的一種回報。
3月份的一天下午,當我站在書房窗戶前靜心觀賞鳥兒的時候,驚奇的發現防護欄內竟然鑽進來一隻紅袍,吃飽了葵花籽,落在鳥籠上,和鳥籠內的同類鳥語著,是給同類解悶還是企圖將鳥籠內的同類解救走?只有鳥兒知道。我放走了這隻野鳥,人工飼養的鳥兒都沒有了天生的野性,即使放飛了也不一定會自己覓食,適應不了殘酷的自然環境,在天敵面前難以周旋,能否生存是未知數,還是生活在鳥籠裡吧,我會盡心的把你們餵養好。其實,鳥類的很多舉動都令人類自嘆不如;他們欲望很少,不見得他們有打鬧爭吵,沒有憂愁和煩惱,覓飽肚子就能在天空飛翔,在枝頭歡快施展歌喉。鳥兒之間和睦相處,沒有卑微貴賤之分,一旦結為夫妻,一生飛南闖北,不離不棄,共同承擔養育後代的責任。
大多數鳥類都是人類朋友,只要仔細去觀察,就會發現它們的世界是很豐富的,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善待鳥類,鳥兒就會和人類和諧相處。
作者:何俊德,甘肅慶陽市正寧縣人,1968年出生,轉業軍人,現為央企職工。
《青煙威文學創作苑》編輯:李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