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個好地方】尋訪·新疆瑪仁糖傳奇(上)

2020-12-13 中國廣播網-新疆網

色香味俱全的新疆「切糕」(記者羅成攝)   

     央廣網和田7月27日消息(記者羅成)在新疆的巴紮上,經常可以見到推著平板車的維吾爾族賣切糕的師傅,車上載著自己動手做好的大塊「切糕」瑪仁糖,有白色的、褐色的、葡萄綠色的,口味多樣。在和田、喀什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切糕,但口味卻千差萬別,

   說到切糕,很多人一直認為是內地人的那種「年糕」或是「糖糕」,實際上網傳的「切糕」實際上是新疆人都很愛吃的「瑪仁糖」,抱著「吃貨」「二貨」的心態,我們從烏魯木齊出發翻過天山、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來到和田這個「盛產玉石」的美麗的綠洲,遍訪鄉村製作切糕的師傅家裡,尋找最好吃的切糕和切糕的製作方法,期望能夠分享給大家。

   星期天是新疆和田人趕巴扎(趕集)的日子。每逢這天,人們從十裡八鄉匯聚到一起,賣出自家土產,再換回日常所需。生活在大漠邊緣的和田人,有一種情結始終離不開,那就是巴扎情結(巴扎,維吾爾語集市、市場之意)。

新疆瑪仁糖的製作原料核桃、巴旦木、葡萄乾(記者羅成攝)

   看著車上誘人的「切糕」瑪仁糖,清香撲鼻而來,不斷的刺激著我的視覺和味蕾,買「切糕」瑪仁糖的兄弟倆,主動切下一小塊,讓我品嘗,作為一個新疆人,以前在新疆的大街小巷也見過「切糕」瑪仁糖,但這也是第一次真正的去吃,當它放入嘴中,核桃的清香,葡萄乾的酸甜,馬上佔滿了我整個味蕾,口中滿是各種乾果的香醇,加上葡萄乾的酸甜,乾果外裹著的糖,甜而不膩,對於他們的好客,我主動和他們的交談起來,兄弟倆都是出生出長的和田人,弟弟目前還在上學,每到周末(巴扎日),都會跟著哥哥來巴紮上,買「切糕」瑪仁糖,「切糕」瑪仁糖都是爺爺製作的,在他們家族裡已經傳承了第五代了。

 和他們的交談中,我對於這種食物充滿了很多好奇,好奇它是怎麼製作出來的,我主動提出想去看看怎麼製作過程。兄弟倆對於我的要求竟然答應了,邀請我到家裡做客。

  走進一扇維吾爾族傳統的雕花大門,一個美麗的小院展現在我的眼前——長長的長廊頂棚上布滿了翠綠色的葡萄藤,蜿蜒環繞,一串串葡萄掛滿枝頭,院內,靠牆的地方布著一張大炕,炕上鋪著傳統的和田地毯,配上畫滿各種花飾的的桌布倒是十分協調;見我們進了門,主人趕緊過來與我們打招呼,將我們請上大炕,圍著桌布前坐下。主人為我們端上維吾爾傳統美食「饢」,還有製作好的「切糕」瑪仁糖,款待我們。

製作「切糕」,開始熬製糖漿(記者羅成攝)

  艾孜熱提·艾山老人是家族中「切糕」瑪仁糖的第五代的傳人,家族世世代代都在和田生活,製作「切糕」瑪仁糖,這種食物是他們生活中,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老人告訴我們,和田是古絲綢之路南北兩道的交會點、跋涉商隊的休整之地。南來北往的商人還要繼續穿越漫漫黃沙、翻過高原雪山,除了肉乾、饢、水等必備物品之外。營養且因糖分豐富而不易腐爛的「切糕」瑪仁糖,是必須的補給物。「切糕」瑪仁糖是那個繁華時代留給新疆人的遺產,而如今昔日榮光飛逝,黃沙覆蓋萬裡古道,很多人已忘記這份甜蜜的遙遠由來。

 

色香味俱全的新疆「切糕」(記者羅成攝)   

  聽完老人的介紹,老人帶我們來到一間的小屋中,一口鐵鍋上正在熬著粘稠糖稀,老人年事已高,這種體力活都是兒子在做,他站在鍋前指導著,這種熬製的糖稀是製作「切糕」瑪仁糖的主要原料,由玉米糖稀、葡萄糖稀 、砂糖按比例混合,在鍋裡迅速均勻地攪拌。當熬製到一定時候,將精心篩選的核桃仁、葡萄乾、巴旦木、白芝麻到入鍋中均勻攪拌,讓每一粒核桃仁、巴旦木、葡萄乾、白芝麻都能包裹著糖稀,最後將其倒在容器中壓製成型。

  老人告訴我們,製作「切糕」瑪仁糖的配方都是家族世世代代的傳下來,其中的核桃仁、巴旦木、葡萄乾都要精心篩選,熬製糖稀的火候和時間都要把握的很好,不然在口感和外觀上都會改變,每周老人都要製作近百斤的「切糕」瑪仁糖,讓孫子們拿到巴紮上買,現在他正在將這項製作技藝傳授給兒子,希望他能將他傳下去,因為它是家族的傳承,不能被遺忘。

  臨行前,老人告訴我們,鄰村的一位朋友正在熬製製作「切糕」瑪仁糖最重要的一種原材料葡萄糖稀,讓我們去看看。

閒暇之時,來一塊新疆「切糕」(記者羅成攝)

相關焦點

  • 瓷實而甜膩的新疆瑪仁糖
    說是切糕,但新疆的切糕與內陸地區的切糕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新疆的切糕又名瑪仁糖,是一種新疆維吾爾族民眾採用傳統特色工藝,選用核桃仁、玉米飴、葡萄乾、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丹杏、棗等原料熬製而成的民族特色食品。
  • 新疆美食系列之五:瑪仁糖
    起源是由於語言溝通不暢造成當地人和新疆銷售瑪仁糖小商販肢體衝突引發群體毆打事件。事件造成二人輕傷,損壞瑪仁糖約16萬元,外加損壞的摩託車和受傷人員共計20萬。事件發生後,瑪仁糖一下成為人們街頭巷尾議論的中心話題。 這個瑪仁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食品?它的價格為何有這麼貴? 一.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資訊|紮實的用料,甜蜜的口味,這就是新疆的瑪仁糖
    這也讓新疆人民的生活,每天都充滿了幸福和甜蜜。這種甜蜜就像在夏天的時候,喝了一杯雪山上的泉水,這種幸福,就像在戈壁灘上發現了一片青蔥翠綠的綠洲一樣。不過,說起新疆人的幸福,最不能忽略的就是新疆的美味糕點了。紮實的用料,加上令人眼前一亮的外觀,切糕在新疆人的眼中,一直是非常受到歡迎的一種美味。切糕的另一個名字又叫做瑪仁糖,這是當地人的叫法。而瑪仁糖的背後,則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美好故事。
  • 新疆特色「瑪仁糖」,製作過程講究繁瑣,但在當地可以放開吃
    新疆特色「瑪仁糖」,製作過程講究繁瑣,但在當地可以放開吃在地大物博的中國,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產,所以各地的飲食也有差異,就拿傳統小吃來說,每個地方的小吃就各具特色了。今天小優要說的是,新疆特產瑪仁糖,俗稱切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
  • 紮實的用料,甜蜜的口味,這就是新疆的瑪仁糖
    大家好,這裡是吹吹愛美食。新疆當地的獨特晝夜溫差,造就出了不少香甜多汁的瓜果蔬菜。這也讓新疆人民的生活,每天都充滿了幸福和甜蜜。這種甜蜜就像在夏天的時候,喝了一杯雪山上的泉水,這種幸福,就像在戈壁灘上發現了一片青蔥翠綠的綠洲一樣。
  • 「切糕王子」阿迪力:藉助網際網路 把新疆「瑪仁糖」賣向全世界
    「切糕王子」阿迪力:藉助網際網路 把新疆「瑪仁糖」賣向全世界 央視網消息:高溫熬煮,讓葡萄汁濃縮成糖漿,核桃仁、杏仁經過烘烤更加香脆,再加上不斷地攪拌慢慢冷凝,就變成了著名的新疆「瑪仁糖」。這種維吾爾族傳統食品的別稱便是人們所熟知的「切糕」了。
  • 維族商人:讓人們喜歡生產線上的瑪仁糖
    中新社記者 肖欣  6日是第四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的最後一天,麥麥提·薩烏爾改變了馬上回和田的計劃,要在烏魯木齊多逗留幾天,「還有十幾個客戶邀我談合作」,他告訴中新社記者,展會期間籤了幾個合同,拿到每月生產8噸瑪仁糖的外省訂單。
  • 瑪仁糖?別再無知了!教你做出美味香甜的瑪仁糖!不可不學
    瑪仁糖?別再分錯了!教你做出美味香甜的瑪仁糖!不可不學提起新疆的美食,大家想到的是什麼?大盤雞?羊肉串?還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葡萄乾呢?等等,大家是不是把當初火遍全國的新疆美食切糕給忘了?什麼是切糕?大家是不會覺得很疑惑為什麼會這樣問。其實切糕這個名字並不是這道美味的真正的名字!可以說是商販們「發明創造」的「切糕」。
  • 張田勘:切糕——瑪仁糖的前世今生
    核桃仁糖果的通俗說法是「新疆切糕」,但無論是按製作的食材和方式,還是按維吾爾族的稱謂,都不應叫切糕,而應遵從維吾爾族的指稱,叫瑪仁糖(麻仁)。在這個16萬元瑪仁糖的案例中,按每兩4元算,每公斤價格則為80元。換句話說,村民凌某賠了2噸瑪仁糖的錢。瑪仁糖是否有如此之貴,或其價值是否與價格相符要從其食材的選用、製作方式和技術以及製作者付出的勞動來解讀。
  • 新疆官方談切糕:真名瑪仁糖 16萬數字不可靠
    人民網北京12月5日電(記者李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今日下午發布題為《切糕、切糕,怎麼了》的長微博。微博表示,切糕真名「瑪仁糖」,由其引起的問題是「溝通和習俗差別來添擾」。  微博說,切糕系各色乾果匯集採用複雜工序揉搓蒸熬,而後打砸重壓製成,入口甘香。其分量重,價格貴,但「16萬數字不可靠」。
  • 杏仁糖、莫合煙、和田玉|新疆旅遊必買的三個特產
    第一名:杏仁糖理由:這是一種神秘的新疆民族美食,切成片的巴旦木杏仁和上麥芽糖,再加上一些不可告人的秘方,非常好吃,那種味道是世界獨一無二,其他地方仿製不過來的。據說和田的杏仁糖和別處的味道就是不一樣,用巴旦木仁做成,原料價格高,全手工製作具有一定藥用療效。新疆葡萄乾,杏幹,核桃等特產在內地的超市和網絡上都可買到,杏仁糖卻即使新疆本地人也是久聞其名而不見其物,作為新疆地方特有高檔食品因為生產量少,加工過程複雜,價格極貴而很難在當地超市等大眾化賣場見到。
  • 「切糕黨」沒了,瑪仁糖還在,平價又美味
    「切糕黨」沒了,瑪仁糖還在,平價又美味!在我們中國最不缺的就是吃貨,對於吃貨來說對任何美味的東西都是沒有抗拒的,但是有這麼一種東西讓大家提到內心當中就會產生一種恐懼,它就是切糕。前些年在路上遇到賣切糕的,很多人都會躲開走,不過現在想要遇到也難了,因為大街上根本就沒有這種推車小吃了。
  • 不去新疆也能凍僵,十個新疆冷知識
    1、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是新疆烏魯木齊,距離約為2500公裡。4、新疆人常說的買買提約同於我們課本上的小明。6、切糕在新疆都叫瑪仁糖,但大部分新疆人從來沒吃過切糕。7、中國海拔最低的地方是新疆>,運上新疆太麻煩了。
  • 舌尖上的新疆美食:新疆特色小吃,看得口水直流!
    原標題:舌尖上的新疆美食:新疆特色小吃,看得口水直流!  中國之美,美在新疆!這話說的,絕對不假!然而來新疆可別光顧著欣賞絕美的塞外風光,而錯過了這裡眾多讓人慾罷不能、魂牽夢繞的美食小吃。  你真的只知道烤肉串和大盤雞?
  • 新疆美食攻略,一枚吃貨打開新疆的正確方式,從認識這些美食開始
    沙漠中的羅布烤魚,阿勒泰的「魚中軟黃金」喬爾泰魚,還有比陽澄湖大閘蟹鮮美的博斯騰湖螃蟹,都是舌尖上的美味。面面面|| 饢在新疆,饢可以吃出一百種花樣。窩窩饢、片片饢、牛奶饢……三餐吃饢,下午茶還是饢,簡單粗暴地說新疆的饢~就!是!好!吃!
  • 民宿裡的新疆—尋訪「新疆性格」民宿
    想寄情於山水之間,遠離城市的喧囂,遠離人群的浮躁,那就去尋訪一間心心念念的民宿,寄存於自己無處安放的情懷,獲取自然與心靈的平靜。尋訪「新疆性格」民宿是以民宿的風格為引子,文旅精神為內核,傳遞新疆不同的地域風貌。
  • 亞博百人談:阿布丹核桃瑪仁糖甜滿友誼
    據了解,此次參展,墨玉縣重點推薦項目有:波斯坦庫勒工業園、紅棗深加工項目、農產品果蔬保鮮庫基地等項目;參展特產有阿布丹和田核桃瑪仁糖、艾德萊斯綢、巴旦木等特產。「波斯坦庫勒度假村項目,承載著墨玉人太多的希望,人們企盼著通過招商引資進駐墨玉縣的龍頭企業,能帶動該縣農副產品的精深加工產業鏈,讓農民從中得到更多的實惠。」劉軍說。
  • 來新疆「海裡麥斯吃一遍」,這輩子你還能走出新疆?太誘人了!
    面面面不可一日食無「面」新疆豐富的光熱資源,特殊的土壤結構,加上冰川雪水澆灌,小麥麵粉蛋白質高,筋性好、口感佳,造就了新疆人愛吃麵食的生活習性。還有當地集市上各種加工的乾果,正宗的口感,絕對是外面很多地方嘗不到的。逛幾圈,老早就兩手滿滿了。
  • 去新疆喀什旅遊,5種美食不能錯過,尤其烤羊肉串,看穿法就好吃
    去新疆喀什旅遊,5種美食不能錯過,尤其烤羊肉串,看穿法就好吃,充滿喀什特色!新疆喀什地區,歷史悠久,是新疆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絲綢之路時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匯聚過個少數民族,與多個國家接壤,各種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極具喀什特色的人文景觀。
  • 為什麼說新疆的甜可以甜到靈魂
    甜菜雖然霸佔了中國人的糖罐子和飲料,但是卻沒有獨攬新疆的甜。相比甜菜,水果才是新疆甜味的代言。在水果上,新疆早就實現了自由。而新疆這個地區在很大程度上面的三個條件都要比其他地方更有優勢。因此可以想到新疆的水果為什麼這麼甜?特殊的氣候是新疆水果天賦異稟的原因,身處歐亞大陸腹地的新疆,四周高山聳立,將遠道而來的海洋氣流拒之門外,形成了乾旱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而這樣的氣候簡直為葡萄、西瓜等水果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