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寧波小有名氣的業餘作家,鎮海82歲老黨員登記遺體捐贈

2020-12-13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 通訊員 顏寧 徐立棟 孫丹靜

今天是建黨節,幾天前,寧波鎮海一位82歲老黨員自願捐獻全身器官,希望把「一身」都奉獻給黨和人民。

小時新聞記者通過鎮海區駱駝街道中街社區工作人員了解到,這位老人名叫包宗齡,是中街社區和潤坊的一位居民,雖然今年已經82歲,但身體健康。

「自己一輩子平平凡凡,身為一名老黨員,黨齡32年,入黨晚一直是我心中的遺憾,也沒有為國家做出過多大的貢獻,現在的我身體健康,沒有生過什麼大病,所以自願捐獻出自己的全部器官和遺體,算是一名老黨員能為國家做的最後的貢獻了。」老人說。

社區接到老人的心願後,馬上聯繫了鎮海區紅十字會。第二天,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社區人員一起來到包宗齡老人家裡,為他上門登記遺體捐贈志願。

記者隨工作人員來到老人家。

包宗齡老人獨自居住,家中和前院都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家裡最多的物件就是報刊書籍和作文紙。他的鄰居告訴記者,包老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寫作,經常在家裡搞創作,用文字記錄自己的人生,是「坊間」小有名氣的業餘作家。「或許是書讀得多了,他想得明白,一般這個年紀的老人這麼『前衛』的可不多。」鄰居說。

包宗齡說,他非常支持並提倡「白事化簡」這個理念,也不希望自己百年以後的後事麻煩到子女。填完遺體捐贈志願書,包宗齡老人從書櫃中翻找出一本筆記,他翻開第一頁指著一張黑白照片對大家說:「這是我和吳運鐸老師的合影,他的那句『把一切獻給黨』激勵著我的一生,退休前我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退休後我更想把我的一切,包括我的身體都奉獻給黨,奉獻給社會。」這是一位老黨員的初心和夙願。

據了解,吳運鐸撰寫的自傳《把一切獻給黨》,鼓舞了一代代人,其中就包括包宗齡。

此外,小時新聞記者還了解到,在七一前夕一場無償獻血暨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招募活動中,來自鎮海檢察院、環保局等單位共12名黨員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向黨的99周年生日獻上一份特別的禮物。

據了解,採集的血樣將在省血液中心完成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分型檢測後,錄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截至目前,鎮海累計有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千餘人,並有7位志願者成功實現捐獻,為挽救患者生命做出了無私奉獻。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記老黨員林春華:深林人不知,芬芳饗後人
    新華網杭州4月9日電(祝姚玲 宋越)在紅船起航的南湖之畔,有一位老人,在世時默默無聞,去世後其人其事被口口相傳。他是林春華老人。他的一生,猶如自己的名字,深林人不知,芬芳饗後人。  林春華出生於1931年7月,1949年參加革命,2018年10月29日凌晨3點辭世。88載春秋,70年黨員生涯,他用一生來踐行對黨和人民的承諾。
  • 認為舉辦喪事鋪張浪費 南安豐州45歲女子自願登記捐贈遺體
    ­  昨日,在南安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豐州鎮豐州村一名45歲女子甘麗芬籤下《福建省自願捐贈遺體登記表》,成為今年南安市第二例、豐州鎮首例自願登記捐贈遺體者。­  昨日上午,記者隨南安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到甘麗芬的家中時,獨居的她正在用縫紉機做一些零工。雖是外地人,甘麗芬卻講得一口流利的閩南話,閒聊中,記者發現她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
  • 為什麼寧波鎮海老城的老破小价格屹立永不倒?
    自從寧波在今年實行「公民同招」後,特別是老破小的「學區房」,價格暴漲的超出宇宙天際。原先鎮海老城門可羅雀的老破小,現在已經掛牌3萬+甚至5萬+。為什麼鎮海老城的老破小屹立永不倒?我將以一所老城著名的學校為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 四川綿竹75歲老黨員為武漢捐贈蔬菜還附上川菜菜譜
    2月15日,幾經輾轉聯繫到運送物資到武漢的車輛後,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孝德鎮洪拱村75歲老黨員陳啟鳳全家上陣,在自家菜地裡忙活起來,採摘地裡品相最好的兒菜捐贈給武漢,為戰「疫」一線的醫務人員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和祝福。 早在1月底,陳啟鳳與兒子鍾萬富就想為疫情最嚴重的武漢捐贈蔬菜。「醫護人員那麼危險那麼累,飯盒裡的食物一定要豐富,新鮮蔬菜一定不能少。」
  • 這是白雲退休老黨員!捐出退休金、捐贈不留名……
    當前,全國上下全力以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工作也始終牽動著廣大黨員幹部的心。近日,白雲區各級黨組織收到了來自退休老黨員的大額捐款,在國家面臨困難之際,他們儘自己所能為抗疫工作做貢獻, 展示出老黨員們深厚的家國情懷。
  • 寧波鎮海有個「賣淫巷」 白天招嫖也瘋狂
    浙江在線-寧波在線10月28日訊(記者 孫傳福) 「來嘛,來玩一下嘛!」一條狹窄的小巷裡,依次站著多個賣淫女,看到眼前有男人路過,就發出挑逗的聲音在招嫖,晚上是這樣的場景,白天亦是如此。在寧波鎮海的都市村莊裡,有一個叫「長明弄」的小巷,因其「賣淫女」相對集中,被當地人戲稱為「賣淫巷」。
  • 82位作家「入住」中國現代文學館「作家文庫」
    45釐米、90釐米寬的自製小桌上完成的,這張小桌已經被中國現代文學館的「作家文庫」收藏。  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於潤琦在此間召開的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第七次大會上介紹,在巴金先生的帶動下,從1985年至今,中國現代文學館已建立了82座「作家文庫」、藏書15萬冊。  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舒乙說,目前,許多作家踴躍報名加入「作家文庫」,原有的1.4萬平方米的展館已經住滿了,現在正在進行第二期擴建工程,將增闢9900平方米的展館。
  • 位於寧波的鎮海中學,浙江排名第一,全國第九!
    作為浙江省副省級市和國家的計劃單列市,寧波的歷史非常的豐富,同樣,寧波的旅遊資源非常也是非常的多,景點眾多,各種名勝古蹟使得全國各地的遊客流連忘返。 寧波不僅經濟實力在浙江排名靠前,而且寧波的教育水平在浙江省同樣名列前茅。
  • 七夕節寧波迎來婚姻登記小高峰 新人扎堆領證
    寧波迎來婚姻登記小高峰,部分婚姻登記處早晨剛開門時就有新人前來。&nbsp&nbsp&nbsp&nbsp「早上4點多就醒了,想到要領證太激動了。」上午8點多,鎮海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剛領完證的小嚴興奮地說。&nbsp&nbsp&nbsp&nbsp他跟小趙是高中同學,今年都是25歲。
  • 浙報頭版|寧波市鎮海區委書記林雅蓮:小個子有大能量
    以大局擔當做好「栽樹工程」翻新裝修、安裝設備……在鎮海區莊市街道一處老廠區,哈工大寧波智能裝備研究院即將投入運行。這個項目的引進,是林雅蓮一手促成的。她說,向創新轉型有個過程,很多創新項目前期投入很大、見效很慢,這就要求幹部要有大局擔當,做一些「栽樹」工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謀劃未來產業布局。在她的一手推動下,甬江科創大走廊核心區的規劃已經初步繪就,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材料工程學院、寧波智能裝備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相繼落戶,騰訊、啟迪、創維、中電等平臺順利推進。
  • 旅美作家、鎮海中學於梨華校友逝世!曾寄語「努力再努力」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從大洋彼岸傳來一條令人悲傷的消息:著名旅美作家、鎮海中學1946屆校友於梨華因病於4月底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離世,享年89歲。於梨華校友簡介20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之一,1931年生於上海,祖籍寧波鎮海。她的作品主要取材於留美學子的生活,被譽為留學生文學的「領頭雁」。代表作有《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夢回青河》(已被拍成電視劇)等。
  • 新餘首例登記捐獻遺體志願者去世後 家人完成其心願
    在彌留之際,萬老一再叮囑家屬,一定要按照生前願望,把遺體捐獻給社會。萬裡老人是新餘市首例登記遺體捐獻志願者,也是該市第四例成功捐獻遺體志願者。  6年前登記捐獻遺體  6年前,82歲高齡的萬裡老人,在電視和報紙上看到,很多人因病需要器官移植,但因沒有可供移植的器官而抱憾離去,「把遺體捐獻給社會,可以用於醫學研究,有些器官還能救治病人,等於是一種生命的延續,這多有意義。」於是,萬老開始考慮捐獻遺體的事。  對於萬裡老人的願望,起初家人都反對。
  • 建德大同鎮74歲老黨員帶頭捐款,支援疫情防控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郎育雯 鄭瑩 邵瑜疫情無情,人間有愛。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建德大同鎮黨員主動捐贈愛心,用實際行動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堅定全鎮戰勝疫情的信心。一份特殊「黨費」近日,一位老大爺攥著一小疊現金找到了鎮政府。「現在這個非常時期,作為一名老黨員,我想繳納1000元黨費,錢雖不多,希望能做一點貢獻。」
  • 鳳凰全媒體走進寧波之鎮海站:「探秘」鎮海中學
    這裡,亭臺樓閣、綠樹成蔭,芳草萋萋;這裡,散落著許多國寶級文物,有17處歷史遺蹟;這裡,人傑地靈,人才輩出,100多年的歷史裡,出了10多位部級官員和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以及柔石、於梨華等一批人文學者和作家;這裡,書香濃鬱,幾乎年年出高考狀元,近兩年更是包攬浙江省文理科雙科狀元
  • 穿越「舊時光」 寧波鎮海棚改老物件見證40年變遷
    圖為活動現場 湯越 攝中新網寧波12月6日電(記者 李佳贇 通訊員 陸金妹)帶著天線的老式電視機、需要擰發條的「三五牌」台鐘、印著大紅「囍」字的藤籃……這些行走在消逝中的「老古董」,都曾真切地出現在萬千中國普通家庭之中,承載著沉甸甸的時代記憶
  • 鎮海舉行「全國扶貧日」主題活動,奮戰精準脫貧攻堅,團區委向社會...
    鎮海區電子商務協會、植物園對口幫扶展銷中心與寧波強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鎮企,與普安縣共同籤訂「黔貨出山」合作協議。這意味著,鎮海將進一步深化特色農業產銷合作,做大做強普安縣名優農特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助推紅茶、中藥材等更多的優質農產品「黔貨出山」。
  • 邛崍市81歲老黨員為武漢捐贈2100元,曾為蘆山地震捐1萬
    1月29日,紅星新聞記者從邛崍市委宣傳部獲悉,1月27日下午4時左右該市大同鎮黨委收到梁山村8組老黨員何福清的一封信和2100元錢,懇請當地政府將2100元轉交給武漢(疫情)防控指揮部。我是一名老共產黨員,已經81歲了。我看了電視新聞後,實在睡不著。這該死的病毒,早不來,遲不來,正是我國人民最歡樂的節日裡,它來了!來了就要消滅它……勝利一定屬於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老人說,錢雖少,但哪怕買口罩和消毒水也好!
  • 寧波鎮海 大有可為!
    全面起飛的鎮海,將成為寧波城市發展的標杆『全面爆發的鎮海,未來前途無量』數字經濟、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異軍突起;寧波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高校院所交相輝映。鎮海,未來發展前途無量!兩個大項目籤約,投資總額近20億!
  • 戰疫有我、有我必勝|新華、北苑街道黨員在行動
    近期,「通州組工」開設「我是副中心黨員——戰疫有我、有我必勝」專欄,結合主題活動的持續開展情況,全面展示各級黨組織和副中心黨員在防控一線的精神風貌。疫情防控一線的守護人在新華街道如意園甲1號樓門前,一位身穿志願者服裝的老黨員已連續值勤多日,風雪無阻。
  • 社區開設「共享流金歲月」屋居民積極捐贈「老物件」
    昨天下午,位於湛河區高陽路街道利民社區的「共享流金歲月」屋剛一開門,曹有邦老先生就抱著他的「老物件」來捐贈了。社區人員趕忙迎上前,小心地接過擺鐘進行登記。75歲的曹友邦是位老黨員,一直關注社區建設,今年5月社區剛創設「共享流金歲月」屋時,他就捐贈過一臺14英寸的黑白電視機,也是社區徵集到的第一個老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