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太平洋的風

2021-02-24 沈富貴與人間富貴花

今天你們四不四都被【寶寶的寶寶是不是寶寶的寶寶】的新聞刷屏刷了一天

太渾濁了……你們的世界

於是我這股清流決定再次出現

(蜜汁微笑)

六月底訂的機票,七月底出發,回來已是八月,至今還覺得這場旅行像一場夢一樣,美好的不願醒來,這個地方是臺灣,同行的人是閨蜜。


木瓜牛乳的味道,大概是對臺灣第一印象,香醇清甜。夜色裡抵達高雄,在機場把手機卡換成了臺灣大哥大10天上網吃到飽套餐,臺幣在機場換匯率也比較高,便利店買了悠遊卡,坐上捷運,拗口的閩南語報站聽的笑出聲來,就在這一天無比歡快地到達了這個城市。

 

大概只有美食,能夠一掃旅途的疲憊,能夠抵禦所有的不開心,能夠讓我義無反顧。每一種味道湧入舌尖,才能真正嘗出這個城市的滋味。而我嘗到的臺灣是甜的,高雄瑞豐夜市,清甜的木瓜牛乳,酸甜的百香果汁,鮮甜的蚵仔煎,鹹甜的大腸包小腸,以及滿口甜甜的臺灣腔。



駁二藝術特區是個有意思的地方,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來這裡心情一定加值,原本破舊的廢舊廠房改造成的藝術區,有很多值得拍照的地方,特別喜歡坐在屋簷上眺望遠方的倆蘑菇頭,眼裡看到的都是明亮的未來。


高雄捷運只有兩條線,唯一的換乘站是美麗島,全世界排名第二的最美地鐵站,抬頭就是巨大的光之穹頂。

下午四五點鐘,租一輛電動車,一路直行穿過喧鬧的街區、穿過安靜的大學、穿過繁華的真愛碼頭,到西子灣來等一場日落。


從高雄到墾丁,我們選擇的是包車。人民幣80塊一個人,車程大約兩小時,可以直接送你到民宿門口。一路向南,滿眼都是藍色。

永遠車來車往的墾丁大街,一條路走到頭。往西是南灣、後壁湖、貓鼻頭,往東是小灣、船帆石、鵝鑾鼻公園。在這裡玩最好的方式是租輛電動車,上午往東,中午回墾丁大街換個電瓶,下午再往西走。不過出發之前請用上你所有的防曬手段,這樣騎行一天後回來,你會發現竟然還是黑了!當地人說,來墾丁就是要曬啊,所以愉快地曬吧朋友,曬黑的印記就是你在墾丁的所有美好回憶。

永遠晴天的墾丁,國境之南的小城,呼吸裡都是來自太平洋的風,滿眼望去都是碧藍純淨的海藍色,海水在這裡分成了好幾種顏色,天藍、碧藍、奶昔藍、深藍,海底的礁石都清晰可見。


離開墾丁前寄了幾張明信片回去,也不知什麼時候能收到。想像也許就在某個匆忙的早晨、或是太陽下山的傍晚,我的朋友們收到了翻山越嶺而來的祝福,平凡的日子裡突然又多了一份驚喜,一份來自海邊的藍色念想,在念文字的同時,會不會笑出聲來。

 

一路向北,離開墾丁的下一站是花蓮,依舊是包車前往。有兩條線路可以選擇,一條縱谷線,一條海岸線。顧名思義,縱谷線往山裡走而海岸線往海邊走。我們選擇的是海岸線,一路上經過的景點都可以下車前往,從墾丁途徑臺東最後到花蓮,大約8小時。

途徑最美火車站——多良車站。可惜短暫的停留並沒有等來火車,而當我們離開時,火車剛好經過,在這樣的景色裡,錯過也是一種美。


沿著海岸線行走,右邊就是太平洋,沿途經過伽路蘭休憩區,在臺東海岸,寬闊的草地上有許多原住民風格的漂流木作品,還有超甜的臺灣水果,當然最美的還是海,永遠看不膩的藍色,這裡的風特別大,來自太平洋,來自那片藍色海域裡鹽分和礁石混合的味道。

藍色的海、拱形的橋、鵝卵石海灘,這裡是三仙臺。來自太平洋的海風吹起你的長髮,陽光下對著鏡頭笑,在這裡拍的照片,一定是此行最美的。


石梯坪,到處是白色的巖石,在海水的侵蝕下怪石嶙峋,如果你沒見過太平洋的兇猛,你可以來這裡看驚濤拍岸。


這一天早晨在花蓮醒來,民宿老闆娘給我們親手做了早餐。


租一輛粉色小電驢,這一天就在花蓮自由地閒逛,當地人推薦我們去鯉魚潭和慕谷慕魚。帶上頭盔,騎上小電驢,跟著谷歌地圖一路走,穿行在烈日下,穿行在人來人往中,路過大山和溪流,路過鄉野間的小村莊。



這裡的溪水是淡淡的薄荷綠色,幾米寬的大瀑布直接落在天然水池裡,澆滅炎炎夏日的暑氣,清涼直達心底。

下午突如其來的大暴雨把我們困在路邊,夏天的花蓮,天氣說變就變。等雨停了,騎車路過太平洋公園,走進去看,深藍的海躲在一大片巨石後面,像一個不善言辭的孩子,輕拍海浪,喃喃自語。回頭望,海的另一邊開始日落,透過椰樹石林天邊紅黃交錯的晚霞就像一幅油畫。



花蓮的夜晚,整顆心和整個胃都是屬於夜市的。最愛的是官財板,炸的又酥又軟的厚吐司,從油鍋裡撈出來,金燦燦油噥噥的,切開表皮,放進你愛吃的料,再蓋起來。咬一口,麵包的香和醬汁的鮮甜融為一體,對於吃貨來說整個人都是滿足的。最推薦的是蔣家官財板和法式官財板。大腸包小腸也是臺灣最特色的小吃,軟軟的糯米糰裡包上青瓜絲、榨菜絲和其他小菜解膩,最後包進烤的油香四溢的香腸,肉香和米香融合在一起,特別和諧完美的搭配。

在花蓮,想看山與海的交匯,就來清水斷崖,太平洋的海水日日夜夜輕吻著花蓮的山,山的綠和海的綠漸漸融為一體。

在花蓮,風平浪靜的時候就牽手去七星潭,親手摸摸海邊的鵝卵石,感受太平洋的溫柔。在陽光燦爛的午後,海是天藍色的,一波海浪襲來,翻滾起來海水變成了翡翠綠,拍打到岸上卻又變成了潔白的泡沫,這一灣太平洋的海水,這一灣沒有沙灘只有石頭的海,卻讓很多人一眼就愛上。

在花蓮,早起來水源地遊個泳,像翡翠一樣碧綠的溪流,洗去你所有的睏倦,這個鮮有人知的景點,沒有遊客,擁抱你的只有滿目青山和一汪綠水。


 從花蓮到臺北,坐最快的自強號火車是三個小時。一下車就被淹沒在人流中,浩浩蕩蕩匆匆忙忙趕捷運的人群,讓我想起了上海。

芋圓、魚丸、老街、貓咪、千與千尋,九份是個可以讓人發一天呆的好地方。

在九份從烈日高照的午後等到晚風微涼的傍晚,只為看日落後亮起來的紅燈籠。

從白天到日落、再到夜幕降臨,九份的燈籠全部點亮,一片紅色映襯著日式木屋,像是漫畫裡的場景突然出現在眼前,和白天的鬧騰不同,九份越夜越安靜,越夜越美麗。

坐公交回臺北的路上,回頭再望一眼九份,整個小鎮都在閃閃發亮,美輪美奐。

從臺北去淡水的捷運上,腦子裡全是周杰倫的歌,畢竟我們整個青春裡,背景音樂都是他。淡江高中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不對外開放了,只有校門口的周杰倫套餐依舊熱賣。沿著下山路走著走著就到了漁人碼頭,夕陽已入海平面,只有一道道射線依然在延伸。天黑就在一瞬間,碼頭邊的華燈初上,照得休憩著的漁船紅彤彤的,照得水面上星星點點的波光粼粼。

人來人往的淡水老街,鐵蛋和阿給是這裡最特色的小吃,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到這裡喝一碗魚丸湯,配一個阿給,只為尋找那一份古早味。


最後一晚,登上象山,遙望臺北101,整個臺北夜景盡收眼底。這一刻什麼都不想,只想靜靜地吹著晚風,欣賞這每一束光描繪出來的整座城。

 

這10天一路向北,兩個人走了四座城市,最快樂的時光是騎著小電驢去夜市吃美食,然後兜著風回民宿。最累的是包車趕場子一樣的一日遊,看過最多的是日落和晚霞,嘗過最美味的是花蓮夜市的官財板和高雄的滷肉飯,最不能接受的是九份的紅糟肉圓和淡水的阿給。最暖心的是花蓮民宿的老闆娘和租車行最帥的老闆,相片裡最美的是同伴,攝影技術最好的是本人,哈哈。


臺灣,下次再來希望你還是此時的模樣。


影評,遊記,小生活。

歡迎你進來坐一坐。

祝大家新的一周嗨森喲。

相關焦點

  • 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
    說起海邊,臺灣墾丁大概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了,太平洋的美景,無人的沙灘,矗立的礁石,友善的人民,我覺得胡德夫的《太平洋的風》最能代表她
  • 臺山島的風,來自太平洋
    臺山島滿足我對島嶼和海浪礁石的所有幻想,它被稱之為太平洋東海上的這裡有海景房和營地木屋,晚上還可以躺在草地感受太平洋的海風
  • 假期雖結束,但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
    胡德夫那首《太平洋的風》,唱的就是太魯閣,這個被稱為臺灣人精神後花園的地方。1914年太魯閣人起義抗日,善於攀援絕壁的太魯閣男子們手持獵槍弓箭,以原始的方式對抗裝備精良的2萬日軍,族人幾乎滅絕。所以,歌詞裡會有「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吹散迷漫的帝國霸氣,吹落斑斑的帝國旗幟,吹生出壯麗的椰子國度」。
  • 李少君:《太平洋的風》
    《太平洋的風》 太平洋的風,吹起一件件掛在窗口的白衣裳 那些不堪往事,現在還在歲月風塵飄蕩…… 高山下,大海邊,野草茂盛密集而長 地闊野曠的平原,騎手曾經的放縱地
  • 旅行 | 來自太平洋的風——臺灣之旅
    房間是簡單的地中海風原來計劃的路線是這樣的:船帆石→砂島→鵝鑾鼻→龍磐公園→風吹沙→ Hotel de Plus→星砂灣→出水口→貓鼻頭→晚飯 後壁湖→聖亞旅店( 船帆石) 結果這一天只到了Hotel de Plus(風吹沙後面一點),而且已經很累了。所以建議多住一天,分兩天騎行會比較悠閒輕鬆。
  • 宜蘭丨太平洋的風緩緩吹
    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吹開我最愛的窗
  • 臺灣人看大陸:讓美麗島永遠吹著太平洋的風
    就像胡德夫先生的創作《太平洋的風》所寫的一樣:最早的一件衣裳最早的一片呼喚最早的一個故鄉最早的一件往事是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吹過所有的全部裸裎赤子呱呱落地的披風絲絲若息油油然的生機吹過了多少人的臉頰才吹上了我的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
  • 吹著太平洋的風,在臺灣東海岸「泡」風景
    到這裡,你可以吹到「太平洋的風」。很喜歡花東,因為這裡有別於臺北、高雄等臺灣大都市,那種天然去雕飾的純樸感,很適合一個人走走停停。於是,在這個冬月,起了個大早,坐上臺鐵普悠瑪,從冬雨淅瀝的臺北南下,往東臺灣進發,去看藍天白雲和大海。
  • 當南太平洋的風,吹到了萬豪酒店的自助餐桌……
    每年,當太平洋上輕柔的風吹過的大地的時候,自然的氣候變化,賦予了人們豐富的漁類資源和甜美的果實。當南太平洋上的風,吹到了鄭州綠地JW萬豪酒店的自助餐上的時候,琳琅滿目的美食,便帶來了賞心悅目的愉悅感以及舌尖上的滿足感。
  • 太平洋風吹拂花蓮米香 廚房瀰漫山海原味(圖)
    「海稻米」吸收土地的天然養分,由太平洋的風日夜吹拂,具有濃鬱的香氣。今年石梯坪水梯田在復耕後,首次有了稻米收成,去谷後約7,000公斤,稻米品種是由花蓮農改場推薦的臺梗四號香米,可耐受高鹽分環境,並具有濃鬱的香氣,因為生長過程吹拂著太平洋的海風,族人將它命名為「海稻米」。
  • 去花蓮,品嘗太平洋最鹹濕的風
    從臺北到花蓮坐車需要5小時,最快也得兩三個小時,漫長的車程確實有些無聊,但是其實你會發現,蘇花公路有著太平洋的水和風,空氣格外鹹甜。其實,那些無聊也不過是初見花蓮時的假面,花蓮只不過是安靜了一些。五月的風帶來了太平洋的鹹濕,花蓮更有了韻花蓮味。
  • 悠遊天下︱墾丁的海,還有太平洋的風(上)
    這才是真正的大海,還有來自太平洋的風!扔下電動車,往海邊懸崖跑去。每往前一步,風就大一分,到懸崖的時候,風已經吹得人無法站直,也無法睜開眼睛。再往前行是風吹沙,不僅風大,吹起的粒粒黃沙撲面而來,直接砸到你的臉上、頸上、手上,如同萬千細針,疼痛難耐,幸虧有眼鏡遮擋,眯著眼繼續向前。(未完)作者簡介:
  • 2019兩岸詩會頒獎典禮:挾來一股「太平洋的風」
    「大家之所以把胡德夫稱為『太平洋的風 』,源自於他的家鄉,那是臺灣唯一能看到太平洋的方向。」胡德夫像一股「來自太平洋的風」,夾帶著臺灣少數民族民謠的泥土芬芳,造就了臺灣文化的一個黃金時代。走下頒獎臺的胡老先生隨和謙遜,是一個直率通透,值得我們尊崇的臺灣老人。
  • 太平洋的風│單車環臺灣島
    面朝大海迎著風也許所有煩惱在此刻都隨海風飄散,只為感受那一刻內心的寧靜。花蓮縣·蘇花公路感受了浩瀚壯闊的太平洋花蓮·太平洋的風品味了好吃美味的各類小吃美食
  • 臺灣:聽見來自太平洋的風和國境之南的遙遠召喚 |全球GO
    很多人都有臺灣情結,想去看看侯孝賢電影《悲情城市》那樣的臺灣老一輩的生活,想去看看《一頁臺北》那樣年輕人的小清新生活,也想去看看《海角七號》裡來自遠方海岸的那一封信。總之,這樣那樣在臺灣的故事,都有著說不清的海峽這頭的思念和海峽那頭的鄉愁。想知道臺灣旅行全攻略?
  • 最臺灣走,吹吹太平洋的風
    臺灣東邊面朝大海背靠大山,不及西部平原舒適繁華,但卻因此擁有最原生態的峽谷、瀑布、牧場.無論怎麼走,沿著臺灣東線,你都能感受到最自由的來自太平洋的風。人間四月天,「最臺灣」帶你一路往東,遇見鯨喜.
  • 周末逃離 小城花蓮:是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
    ▼到花蓮,只為了那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蔚藍海水鵝卵石海灘的七星潭,F16戰機轟然而過。太魯閣鬼斧神工、清水斷崖絕壁萬丈是必到的景點。坐自強號沿著太平洋在山林田園中穿行,到花蓮後便在小小的市區漫無目的閒逛,從民國路到明禮路,走過一條條安靜的小巷和街道。
  • 在路上 | 2017臺灣之行—Day3 太平洋的風訴說著愛與深情
    ❤ 世 間 所 有 相 遇 都 是 久 別 重 逢2017臺灣之行-太平洋的風 往遠處走,一大片平坦開闊的草坪延伸至海岸,迎著海風走到海邊,太平洋的遼闊與浩瀚令我深深震撼。每一片海都有獨特的風採,如果說綠島的海是靜謐的是溫情的,那麼太平洋的海則是深沉的,雋永的,也是深情的。海水一層層從天邊湧來,深藍、淺藍、青灰、銀白,波瀾壯闊,層次分明,席捲到巖石上宛如侵蝕一般。
  • 《環太平洋2》中國風海報公開 3月23日國內上映
    ­  《環太平洋》上映的時候雖然口碑毀譽參半,但是很多網友衝著電影中的機甲還是給這部電影打出了很高的分數。第二部電影《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已經確定將於3月23日正式在國內上映,官方公開了一張水墨風海報。
  • 來自你心底的風,你覺得來自你心底的風是怎樣的?
    來自你心底的風,你覺得來自你心底的風是怎樣的?1、《來自你心底的風》作者:陸寶如果不是這次高中同學聚會,杭伊大概以為自己一輩子也遇不到李簡了。2、《耳洞》作者:笙離睜眼一看已經是下午六點,從床上探頭看窗外的天,明媚的陽光照得世界花團錦簇,窗簾在風中搖曳出細微的褶皺,如同花朵盛開般熱烈。我從早上七點睡到下午六點,因為完成了老闆的任務,所以放縱自己睡到自然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