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出行,去八達嶺長城做一個「現代好漢」
「不到長城非好漢」,中國人都很要強人人都想做好漢,隱約有了「不去長城沒旅遊」的味道。現在,根據八達嶺特區辦事處出臺的規定,破壞文物者將有可能失去「登長城做好漢」的資格。這一規定來得好,來得及時。國人因為領地意識,旅遊向來存在「到此一遊」現象。一些遊客忍不住手癢,到一個地方,總喜歡刻畫塗鴉,留下「某某某到此一遊」的字樣。拍照式旅遊,更多是個人選擇,倒也不必過於糾結,但 「刻字式旅遊」敗壞了景區形象,有的還破壞了文物,是典型的不文明旅遊行為,嚴重的甚至涉嫌違法犯罪。
-
中國遊客為何鍾情於「到此一遊」?(全文)
埃及神廟驚現中文「到此一遊」(圖)中國人「到此一遊」的印記刻到了埃及擁有三千多年歷史的盧克索神廟。日前,一則關於「丁錦昊到此一遊」的微博被網友大量轉載,並「人肉」出這位丁錦昊是一位中學生。記者了解到,國人類似這樣的不文明行為在國外屢屢發生,旅遊界人士也呼籲,國人應有文明旅遊的共識。
-
八達嶺長城恢復開放首日就被刻字:「到此一遊」如何整治?
據了解,目前,延慶區文旅局正在研究制定遊客信用黑名單制度,凡有破壞文物等不文明行為的遊客,八達嶺長城及延慶其他景區都將在一定年限內不再接受網上門票預約。隨著疫情形勢轉好,北京不少景區陸續有序開放,大家也滿心歡喜出門享受春光。
-
最好的「到此一遊」是把文明出遊刻在心上
經核實,當事人李某微博所發圖片實為塗字行為,在慕田峪長城7號敵樓處,初步判斷為用石灰塊塗寫在牆體上的,慕田峪長城文物保護部門在諮詢上級文保部門意見後,已對該塗字處進行保護處理。長城是我國的重要文化遺產,承載著民族的發展歷史,也是我國的重要文物,歷經歲月的風霜,已經變成了重要的文化符號。遊覽名勝古蹟時,我們可以留下的只有腳印,能帶走的是用相機記錄下的美好瞬間。
-
在唐代寺院中寫「到此一遊」居然成了古蹟,估計寫的人都沒想到吧
《條例》明確指出了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制止,並可以向政務服務熱線或者有關行政執法部門投訴、舉報,對不文明行為採用拍照、錄音等形式所做的合法紀錄,可以提交行政執法部門作為執法參考。不知道是不是為該條例的實施造勢,日前,在北京慕田峪長城上塗寫「很愛你」的李某最近在景區工作人員陪同下,對自己寫的字跡進行了擦除。
-
北京明長城疑似遭人為損壞 破壞景區文物並非修復了事
北京明長城疑似遭人為損壞 破壞景區文物並非修復了事 原標題: ● 故意損壞景區文物的行為屢見不鮮,不僅因為缺乏社會公德和文明素質,更源於個人法律意識的淡薄。
-
警方調查長城刻字事件!「到此一遊」的壞毛病不能慣著
今天,一段遊客在八達嶺長城上刻字的短視頻在網絡熱傳,不文明行徑令人憤慨。據最新消息,視頻中刻字損壞文物者已被找到,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中。隨著疫情形勢轉好,北京不少景區陸續有序開放,大家也滿心歡喜出門享受春光。
-
女子長城刻字表白 「我愛你」 網友:為什麼就不能愛長城
微博定位為慕田峪長城14號臺。對於該博主自己曝光出的在長城上亂刻亂畫行為,遭到眾多網友譴責。記者注意到,受到關注後,該博主已經清空微博,並更改名字。5月10日,慕田峪長城景區得知此事後,第一時間到慕田峪派出所報案。當天下午,慕田峪派出所已經立案,傳喚當事人進行調查。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在長城刻字,刻的是「罵名」
【寧夏事業單位面試熱點背景】 3月24日,八達嶺長城景區恢復開放首日,就有遊客拿鑰匙在長城城牆上刻字,並拍攝視頻上傳網絡,這一舉動引發眾怒。再有類似的遊客,今後將被禁登長城了。4月6日起,《關於對破壞八達嶺長城景區文物行為的懲戒辦法》正式實施。辦法規定,對刻劃、故意損壞等七類破壞文物行為,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對破壞文物和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不文明旅遊行為,納入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限制購票參觀。此外,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黑名單」將定期向社會公布,加大曝光力度;在八達嶺長城景區被列入「黑名單」的遊客,也會被延慶其他旅遊景區拒之門外。
-
白痴遊客破壞幾百萬年平衡巖,「到此一遊」何時休?
對於這5個年輕人推落平衡巖,並導致其徹底摔毀的破壞行為,國家信託基金表示,此行為「毫無意義且完全沒有必要」。圖源:中國網不僅僅是長城遭受不良遊客的「毒手」,全國其他著名景點也慘遭破壞。人們往往喜歡這樣做:當一張白紙上出現黑點時,就只看到一個小小的黑點而忽視大片的白紙。中國有不文明遊客,但更多的是那些有素質、有涵養的普通遊客,根據一小部分的人,就對整個群體下定義,是否太不客觀?
-
連續三年刻「到此一遊」,應列入全國不文明遊園「黑名單」
該遊客會被文旅局列入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公園也會將行為人列入不文明遊園「黑名單」,5年內禁止其進入天壇公園。在公園林木或者文物上亂刻亂畫行為多見,同一個人,在同一件文物上,連續三年刻下「到此一遊」。如此任性破壞文物,大概僅此而已,實屬罕見。
-
旅遊法實施首日不文明遊園仍在 尚無具體罰則
《旅遊法》明確提出文明旅遊 《旅遊法》規定,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愛護旅遊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遊文明行為規範。同時,《旅遊法》還指出,導遊和領隊應向旅遊者告知和解釋旅遊文明行為規範,引導旅遊者健康、文明旅遊,勸阻旅遊者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
-
明孝陵紅牆上塗滿「到此一遊」
最近有不少市民發現,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也難免遭遇遊客刻寫到此一遊的現象,大家表示塗鴉行為不僅大煞風景,還破壞了文物,令人痛惜。明孝陵景區內的文武方門,在城樓的右側一段長約20米的紅牆上,能明顯發現各種白色字跡:沈某某、王某某到此一遊;甘某某我愛你一生;高某某來此一遊等等,字跡清晰而且寫的字體很大。明孝陵是世界文化遺產,如此亂塗鴉令人十分氣憤,這不是破壞文物嗎!
-
遊客慕田峪長城上刻名表白 景區:正在調查處理
「到此一遊」並做上記號作為紀念,可能是一部分遊客的心願,在長城甚至其他景區發生的遊客亂刻亂畫現象一直難以杜絕,在五一假期期間也傳出八達嶺長城一塊城磚上出現新鮮刻字,同樣是一男一女兩人姓名,中間刻畫有「心」形圖案。工作人員也正在調查核實此事。
-
17歲遊客長城上刻字被罰200,並被列入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
>另外,八達嶺長城景區根據《八達嶺特區辦事處關於對破壞八達嶺長城景區文物行為的懲戒辦法》和《八達嶺長城景區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已將楊某列入景區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近年來,長城遭刻字被曝光已不是新鮮事。今年4月,八達嶺長城景區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出臺制定了《關於對破壞八達嶺長城景區文物行為的懲戒辦法》,自4月6日起正式實施。
-
旅遊「黑名單」:讓不文明行為無地自容
自2015年原國家旅遊局依法制定並實施《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以來,全國每年都有人被納入旅遊「黑名單」,其中既包括遊客,也有旅遊從業人員。北京、青島、南京等市均出臺了相應的旅遊「黑名單」制度,有些景區也採取了具體的規定和辦法。今年4月,八達嶺長城規定破壞文物者將終身不得「登長城做好漢」,以「黑名單」強化對破壞文物的違法及不文明行為的懲戒。
-
旅遊「黑名單」:讓不文明行為無地自容
最終,相關部門對該遊客處以200元罰款,並將其納入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這也是《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自2019年實施以來,被記錄在案的首例不文明行為。不文明行為記錄類似於「黑名單」,相比於單純罰款、事後批評教育,具有一定威懾力。
-
到此一遊:刻字塗鴉,千年文物的噩夢
在景點、文物以及其他標誌物上刻字、塗鴉的行為雖然事後會遭到輿論譴責,但這種行為一直存在,甚至於古今中外都有不少。我們對此做了一個梳理,也探究一下如何去防範、治理這些行為。長城的青磚更是刻字黨、塗鴉黨鍾愛的對象,由於長城吸引了很多外國遊客,因此長城上的塗鴉語言也是具有
-
長城刻字可能拘留!對破壞長城的行為,八達嶺出臺了懲戒辦法!
一、北京八達嶺出臺了《關於對破壞八達嶺長城景區文物行為的懲戒辦法》針對一些旅遊從業者、遊客違法和不文明行為對長城造成的破壞現象,北京八達嶺特區辦事處出臺了《關於對破壞八達嶺長城景區文物行為的懲戒辦法》(以下簡稱《懲戒辦法》),並於2020年4
-
「到此一遊」源於何處?旅遊刻字為何屢禁不止?
這些歷史古蹟不少留言板、記事本,在牆上亂塗亂畫,不僅損壞了人類珍貴的歷史文化,也違反了《文物保護法》相關規定,嚴重者將面臨刑事或民事處罰。此事引起了廣大網民的譴責,近年來,破壞文物的事情是屢禁不止,相關景區也是制定相應的措施來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但是收效甚微。